儘管只是一個小小的海島,但臺灣鋼鐵行業卻發展的很好,以臺灣中鋼為例,其煉鋼原料資源幾乎全部依賴進口,在國際上的地位卻遠超寶鋼,幾乎成為中國鋼鐵行業的第一名。
全省礦產資源以煤為首,主要分布在基隆市、臺北至桃園、新竹、苗慄等縣的山麓丘陵區,以基隆市及臺北縣的瑞芳礦區最為重要。
全省可採的煤藏量有3億多噸,但煤產量不足200萬噸。臺灣含油地層在西部山麓帶及其迤西衝積平原下層深處已有所發現,儲油構造可能延續至海峽地區及其南、北近鄰海域底部。
金屬礦主要分布於本島北部,瑞芳東鄰的金瓜石為臺灣主要金、銅、銀礦區,鋁礬土礦在大屯山區近年也有所發現,至今尚未發現有經濟價值的鐵礦。
金是臺灣省的優勢礦種之一,據報導,臺灣地質工作者在金瓜石礦區曾發現含金石英安山巖,金礦石總蘊藏量約為3千萬噸,平均品位2克/噸。現代砂金礦,主要分布在臺灣中央山脈地區的河谷或階地上,如淡水礦區,金品位較低,且規模較小,無法進行工業開採。
非金屬礦包括大理石、石灰石、白雲石、蛇紋石、滑石、水晶、瓷土、長石、雲母、火黏土、石膏及寶石礦等。除部分之石灰石、水晶、瓷土及火粘土礦物等蘊藏於西部地區外,絕大部分礦種皆蘊藏於臺灣東部,其中特殊寶石礦物有閃玉、臺灣藍寶(玉髓)及黃碧玉(鐵石英)等,聞名海內外。
在非金屬礦中,以硫磺和石棉最為重要,前者主要分布於大屯山一帶,是中國天然硫磺蘊藏最富的地區之一。後者則分布於花蓮港的豐田附近,在鳳林附近的中央山脈東側也有優良的礦床。
在臺灣,礦業有輝煌的過去。
上世紀40年代,硫磺和硫鐵礦、石油和天然氣滿足了家用能源和化肥的需求;50年代,煤礦開採達到高峰,支持了初級產業的發展;60年代,石灰巖和白雲巖開採推進了水泥和鋼鐵生產的快速發展;70年代大理石和其他石材廣泛用於建築業;80年代,用進口礦產品進行電子材料生產和利用礦業技術循環使用金屬與其他無機工業廢物資源都很受歡迎;80年代以後,由於自然資源的耗竭,輝煌不再。
目前,98%的能源以及100%的稀土和金屬礦產品依賴進口,只有一些非金屬礦山和砂礫石仍有開採價值。
從下圖可以看出,2015年下半年,臺灣地區的鋼鐵產量呈現波動式下降的現象,內銷量則較為平穩,保持在160,0000公噸左右,而鋼材的庫存則呈現穩步下降的趨勢。
從產品上分析,臺灣地區生產的鋼鐵產品以鋼板卷、熱軋鋼板卷、冷軋鋼卷片、鍍面鋼卷片、條鋼、棒鋼、不鏽鋼、型鋼為主,其中鋼板卷、熱軋鋼板卷、條鋼、棒鋼的產量最大。
從第一季度的鋼材生產情況看,鋼材的生產、內銷、庫存均呈現上漲趨勢,這與鋼鐵市場的季節性波動有關,相比於2015年,第一季度的鋼材生產量同比增長了109.83%,內銷同比增長了95.2%,而庫存則為94.3%。
臺灣的鋼鐵產業主要可分為板鋼、條鋼及不鏽鋼三個族群,共有46家鋼鐵行業的上市企業。
在板鋼類業者方面,中國鋼鐵公司對於島內半成品鋼材及鋼品報價的影響力極高,其盤價為臺灣鋼鐵市場的重要依據;以冷、熱軋鋼卷產品為主的業者中鴻鋼鐵公司,由於其為中鋼集團一員,原料來源及產品價格相對較具競爭力。下遊的鍍鋅鋼卷及烤漆鋼卷業者,則以燁輝企業公司及盛餘公司為主,由於產品自給率偏高,業者多已前往大陸設立銷售據點。
條鋼業者則以擁有電爐產能的中龍鋼鐵公司、東和鋼鐵公司、豐興鋼鐵公司較具規模,鋼筋及型鋼為其主要產品,其中以豐興鋼鐵公司對島內鋼筋及廢鋼價格的影響力較高。線材相關業者則在大陸低價線材及用料業者產能外移衝擊下,營運起伏受產業景氣循環影響加劇。
不鏽鋼業者方面,上遊業者以允強實業公司、燁聯鋼鐵公司及唐榮鐵工廠公司生產規模較大,競爭力也較高。
從上表可以看出,在臺灣鋼鐵工業中,中國鋼鐵排各公司首位,2012年年收入為2071.93億新臺幣,屬於臺灣鋼鐵龍頭企業,盈利遠超其他鋼鐵企業。儘管2012年的行業營收出現負增長,為-13.8%,但很大程度上是由臺灣地區不景氣的鋼鐵大環境所致,並不能完全歸結於企業原因。
中國鋼鐵股份有限公司(China Steel,簡稱臺灣中鋼)是中國臺灣省最大的鋼鐵企業,下屬45家子公司,劃分為鋼鐵事業部、物流貿易事業部、工業材料事業部、工程事業部、金融及服務事業部5大業務部門。
從中鋼在臺灣地區的營業情況分析。
中國臺灣中鋼公司近日公布其二季度合併業績(包括中龍鋼鐵和中鴻鋼鐵)。從上半年來看,中鋼鋼材銷量同比顯著增長22.3%至560萬噸;產品內銷比例由去年同期的66%小幅增加至69%;營業收入同比下滑11.1%至1372.9億新臺幣;營業利潤同比下降7.2%至158.9億新臺幣;稅前利潤和淨利潤則分別下滑26.0%和12.7%至78.5億新臺幣和70.8億新臺幣。中鋼月度鋼材銷量的峰值出現在3月份,為102萬噸,但7月份中鋼鋼材銷量降至86萬噸。
二季度以來,中國臺灣地區鋼材價格復甦,因此中鋼二季度業績環比改善。6月份,中鋼鋼材銷量雖然由5月份的98萬噸降至95萬噸,但受益於本地鋼材價格回升,其利潤依然實現環比增長。同時,從市場佔比上看,中鋼的鋼產品在臺灣地區的市場佔有率穩定維持在65%以上。
中鋼表示,其在本地銷售的鋼材絕大多數以長期協議的形式銷售,因此受季節性需求變化的影響較小。但鑑於全球政治和經濟方面的不確定性因素增加,該公司決定從9月開始下調鋼材產品內銷價格,以確保今年鋼材銷量目標的實現。
從企業在國際上的地位以及競爭力分析。
在2016年世界鋼鐵企業競爭力排名中,臺灣中鋼以7.19的加權平均得分排名世界鋼企競爭力第11名,屬2016年中國鋼鐵企業的最好成績。
在23項評分項目中,中鋼與寶鋼相比,共有8項項目得分相當(分別是規模、靠近下遊用戶、環境與安全、能源成本、採購原材料的能力、資產負債表、擁有煉焦煤礦、削減成本能力),只有5項項目(產能擴張、勞務成本、位於高速增長的市場、擁有鐵礦、下遊業務)得分低於寶鋼,這是由於臺灣地區的鋼鐵行業現狀決定的。
臺灣地區屬於屬於海島,面積相較內陸很小,其產能擴張、市場成長、下遊業務、鐵礦原礦儲藏量都不充足,比如生產原料,鐵礦石、焦煤以及石灰石等,臺灣中鋼只能通過長期協議購進幾乎全部的生產原料。
從2012年的數據分析,鐵礦石共進口1481.2萬噸(溼噸),來源分別是澳大利亞73.21%、巴西22.96%、加拿大3.59%、烏克蘭0.24%;焦煤共進口791.3萬噸(溼噸),來源分別是澳大利亞73.47%、加拿大12.99%、印尼6.36%、其他7.18%;石灰石共使用334.2萬噸(溼噸),除了本地區供應的34.98%石灰石,其他供應商來自日本31.45%、菲律賓24.24%、中國大陸4.15%、杜拜2.33%、越南1.53%和泰國1.32%。
這樣看來,臺灣地區的鋼鐵行業是否顛覆了你的印象?
星期網評:沒關係,我們只要再拼盤出寶武鞍本首鋼鐵集團,就是世界No.1啦!
回復以下關鍵詞,給您曾經錯過或忘卻的精彩
八鋼/星期網/便民電話/南山/落霞山莊/高鐵/原創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瀏覽更多星期網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