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大學:論文寫在田間地頭 成果留在農戶家

2020-12-23 金臺資訊

教授黃永春為武平縣農戶傳授棘胸蛙活餌規模化培育方法。

財經學院青年支農實踐隊在清流縣開展電商支農服務。

對於集美大學水產學院教授黃永春來說,這些天是他很開心的日子,因為在他的幫助下,龍海市順源水產科技有限公司已經成為漳州市的「十強」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黃教授的南美白對蝦、斑節對蝦(金剛蝦)健康養殖模式和技術帶到了企業,現代化的養殖技術擴大了公司的產業規模。」公司總經理蔡章印說。

這是集美大學發揮學科優勢,精準對接農戶產業扶貧的一種努力。「把論文寫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農戶家。」集美大學黨委書記沈燦煌說,水產、食品學科是集美大學的特色和優勢,服務三農是學校的辦學傳統。發揮專業和人才優勢,把科研技術送到田間地頭,可以在脫貧攻堅中大顯作為,也是作為學子育人報國的政治大考、能力大考。

科研走前技術幫扶

農民成專業戶

黃顯鍾是松洋村的養殖大戶之一,現在的松洋村已經是龍巖市千畝魚塘標準化示範區,也是遠近聞名的水產養殖專業村。但在上世紀90年代,這裡卻是典型的貧困村,人均一畝地,傳統的耕作模式下,村民僅僅解決溫飽。

水產學院的老師江興龍來到村裡,一番深入調研後,他提出了因地制宜,嘗試推廣「一稻一漁」綜合種養模式增加收入的做法。「每年只種一季稻。同時在稻田裡開挖5%~10%面積的小坑塘。」江興龍說,稻漁兼作,待稻子成熟收割後,稻田四周田埂再加高並注水,形成臨時池塘高產養魚,稻漁輪作。

「一稻一漁」模式迅速成功。一畝稻田可養600到1000斤的魚,在上世紀90年代增加收入近千元,這可是一筆不小的收入。而魚的糞便成為肥料,魚還可以清理稻田中的蟲害,由於少用化肥,少用甚至不用農藥,水稻比往年長得更好。

江興龍又讓當地村民把用於灌溉的水塘利用起來。他教大家用吸泥泵清淤池塘,讓魚塘的水更深,並指導大家種植優質牧草結合顆粒配合飼料養殖草魚。當時村民收入不高,捨不得花錢買優質魚苗,江興龍就爭取項目支持甚至自己掏錢補助村民購買,等大家嘗到甜頭後,再來推廣。

「最怕的是魚得病,一場病下來,有時魚塘的魚要死掉80%以上,這對村民養殖信心的打擊是毀滅性的。」江興龍說,要想讓魚不生病,就必須給魚注射疫苗,他先是自費為村民買疫苗,手把手地教村民注射疫苗。有了疫苗,魚的成活率高了,風險小了,家家戶戶開始養魚。二十多年的發展,松洋成了遠近聞名的養魚專業村。

善於學習的黃顯鍾也在江興龍的幫助指導下成長,積累資金開起了養殖公司。「現在黃顯鍾又開始養羅氏沼蝦,成為村裡帶頭致富的典型。」二十多年來,始終堅持在一線作「技術員」的江興龍說,看著村民從貧困走向小康,看著他們蓋樓房買車,有成就感。

科研走前技術幫扶,使學校以學科長期服務三農的模式生出活力。「由水產專家團隊經常深入寧德、福州、龍巖、莆田、泉州、廈門、漳浦、東山、詔安等市縣,傳授水產養殖、飼料加工、水產病害防治等科技知識和先進水產技術,面對面地幫助解決水產種苗和養殖中的疑難雜症。」校長李清彪說,老師學生們真正讓老百姓學到技術、掌握能力,用科技助力脫貧致富。

產業幫扶成果相送

產業換新機

全國首條「蜜柚濃縮果汁」生產線開通了,這個首創的果粒柚飲料生產技術設計建設來自集美大學。「這個生產線打通了蜜柚由農業產品向工業產品轉換的關鍵技術通道。」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副院長、省優秀科技特派員教授倪輝說。

本世紀初,平和縣的柚子種植還沒有現在這麼多,但是生物與工程學院的老師們預測,隨著大面積種植時代很快來臨,沒有深加工技術,柚子將要面臨滯銷的局面。

集美大學與平和縣人民政府籤訂科研協作框架協議,為平和縣人才培養、科技支撐、社會發展規劃、智庫諮詢等方面提供支撐。特別是針對平和縣10多萬戶貧困農民從事琯溪蜜柚種植業,學校組織優勢學科力量,重點開展科技帶動蜜柚深加工產業發展。

「從2002年開始,他就跟著團隊到平和縣,開始研究琯溪蜜柚立體加工產業體系。」倪輝說,在學校團隊指導下,當地把柚子製成果汁、果脯、果茶、果酒,還有日常化工用品,為平和的柚子找到銷路,也穩定了蜜柚鮮果的價格。

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團隊,通過建立琯溪蜜柚立體加工產業體系,解決了困擾我國柚子加工的共性技術難題。「集美大學組織專業團隊對鄉裡的柚子營養成分進行分析,為加工企業提供了專門的加工方案。」岐嶺鄉鄉長黃良士說,有了集美大學的加工與分析技術,使得本鄉的柚子才有了好銷路,成為平和縣的支柱產業、鄉的支柱產業。

「柚子產品深度開發,已經帶動3000多戶農戶實現柚子保價銷售,支撐柚子加工產業相關企業50多家,直接及間接帶動產值20多億元。」學校科研處處長張玉蒼說,服務產業也促進了學校的教研和科研,發表與此相關科研論文108篇,授權發明專利18項,成果轉化支撐琯溪蜜柚產業立體發展,獲得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018年授權美國發明專利,技術還被推廣到廣東梅縣、江西吉安等革命老區。

「區域對口合作,以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幫扶貧困縣龍頭企業,開展聯合攻關,通過採取產業幫扶等多種形式,探索高校科技幫扶新模式。」分管科研的副校長謝潮添說,這種有益積極的探索,帶動了整個區域經濟發展,平和縣的柚子產業就是最大受益者。

成果轉換也有效地推動了學校產學研融合發展,打通科技服務社會「最後一公裡」。江興龍教授主持完成的「鰻鱺養殖與加工綠色發展關鍵技術的開發及應用」項目,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成果已被福建天馬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國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及大批鰻鱺養殖場加工廠應用,支撐了鄉村產業振興,助推了農民增收。

課堂開到田間地頭

農民變學生

「金剛對蝦是個新品種,我們在向養殖戶推薦。但是如何養,需要帶著大家一起學習。」近些日子,黃永春教授又在漳州龍海忙著推廣對蝦新品種。

在龍海當地,多年以來,人們一直都養殖傳統的白蝦,時間一久,這種蝦的抗病能力減弱,在市場上的競爭能力也在減弱。金剛對蝦又名南非斑節對蝦,具有養殖時間短、生長速度快、抗病力強、發病率低等特點,黃永春認為很適合當地養殖,於是便開始做推廣。「大家都習慣了養白蝦,技術也掌握了,要換新品種,需要得到認可,還需要適應期。」黃永春說。

為了讓養殖戶認可新品種,不畏懼改變。他組織了現場技術交流分享會。除了自己主講,他還到田間地頭,讓有經驗的養殖戶站上講臺,農民變老師,農民變學生,分享自己的經驗現身說法。

「養殖戶掌握了紮實的專業技能才是獨立生產的可靠保障。」4年時間,黃永春開展針對性培訓800多人次,推廣對蝦綜合生態養殖上千畝。2018年以來根據南美白對蝦養殖周期和疾病流行季節定期培訓和推廣魚蝦混養、輪養等綜合生態健康養殖技術,累計培訓350多人次。

現在,黃永春每年都要帶領水產養殖專業的學生到校外養殖基地實習,和學生們一起深入蝦塘現場解答蝦農疑問,交流養殖經驗,推廣了生態養殖模式,減少養殖尾水排放。

學校也建立了相關保障機制,鼓勵師生科技下鄉。「讓師生發揮自己科研特長,運用於生產實踐。同時深入一線向養殖戶學習,把學到的經驗知識以及問題總結再反哺教學。」 張玉蒼說。

學校還加大科技扶貧資金投入,增強對專家服務團隊科技下鄉活動的經費保障力度,提高校級科技扶貧研究項目資助額度。按照「精準扶貧」有關要求,加強校級科研經費統籌,逐步提高科技扶貧經費佔比。

現在,課堂開到農村,教師給農民「當師傅」已經成為集美大學的長期工作和教學常態:在貧困縣詔安縣,學校與詔安縣水產技術推廣站合作開展池塘生物膜綠色養殖技術示範培訓;選擇金星鄉南美白對蝦池塘養殖片區作為扶貧攻堅示範基地,通過培訓學習,208畝池塘為養殖者實現增收151萬元。「最近三年,集美大學先後獲批省級科技特派員132人,其中省級團隊特派員3個。」 張玉蒼說。

「教授們帶知識和技術下鄉,充分發揮人才智力優勢,宣講扶貧,精準對接,示範帶動,技術培訓,是集美大學增強當地人才本土『造血』功能的有益嘗試。」沈燦煌說,學校將堅持長線思維,繼續通過服務社會、服務農村的實踐經驗反哺教學,形成科研、實踐、教學的良性循環,為農村發展提供更多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撐。

借力學校科研團隊提速產業扶貧,借力科技成果轉化開展科技扶貧,借力科技培訓授人以漁正在成為集美大學服務鄉村貢獻三農的強大平臺和伺服器。(中國教育報記者 熊杰 通訊員 羅旻敏/文 福建日報記者 遊慶輝/圖)

相關焦點

  • 西南大學精準扶貧的責任與擔當:把論文寫在大地上 把成果結在農戶家
    以西南大學藥學院李學剛教授作為首席主持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專項「黃連大品種開發」在2017年底獲得批准立項,落地石柱縣。追溯西南大學與石柱縣縣校合作的十七個年頭,校地不遺餘力,不斷將扶貧的「石柱模式」引向深入。
  • 青稞王子,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有理想的人生,不遺憾!
    青稞王子,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有理想的人生,不遺憾!他將青稞當作人生的舞臺,卻在青稞收穫的季節永遠離開了這片他熱愛的土地,將生命定格在了55歲。35年來,尼瑪扎西帶領科研團隊攻堅克難、以土為伴,為西藏農業科技的跨越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被群眾親切地稱為「撲在青稞地裡的土專家」。青稞熟了,他卻走了。他忠於黨,忠於人民,立志把論文寫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農戶家。
  • 農戶們在春季種植露地南瓜,應該如何進行田間管理?
    本期主題:農戶們在春季種植露地南瓜,應該如何進行田間管理?三農導語:南瓜又被稱作番瓜、飯瓜、番南瓜等,因其口感香甜軟糯、營養豐富,受到眾多消費者的喜愛,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和廣闊的消費市場,許多農戶都會進行南瓜的種植,到收穫期將南瓜留以自用以及進行售賣。
  • 荒山變金山 百合照亮鄉村振興路——井岡山大學科技引領村民走上...
    但2020年4月初基地暴發百合疫病,該病傳染性強,危害性大,眼看著全縣幾百個農戶將要面臨著顆粒無收的現實時,蓮花縣領導找到井岡山大學科技人員,「形勢緊迫,需要專家們全力以赴幫助解決,千萬別讓農民心中對於土地的熱情消失了。」一席話讓井岡山大學科技團隊裡的每一個人都感覺肩上的擔子沉甸甸的。
  • 劉昊然在微博上曬樂高成果,網友:樂高拼好了,論文呢?
    時隔半個月,昊然弟弟再一次在微博上曬出了他的樂高成果,這工程也太浩大了!而且一個樂高就價值幾萬,是真心熱愛的樂高小王子沒錯了。劉昊然向大家展示了居家防疫打發時間的最佳娛樂活動——拼樂高。之前劉昊然在節目視頻中就自稱現在每天在家都是看電影、寫論文、拼樂高的狀態,現在看到「成果」就知道弟弟所言不假,果然是個樂高迷呢 。請問:樂高拼好了,論文呢?寫完了嗎?
  • 第一次寫論文應該怎麼寫?
    大家第一次接觸寫論文,一般都是大學即將畢業,需要寫畢業論文,但是對於第一次寫論文的同學來說,可謂是兩眼抹黑,腦子一片空白,不知該怎麼寫。下面就為第一寫論文的同學,寫一些經驗及注意事項,希望能對同學位有所幫助!
  • 把大學辦到田間地頭 山東財經大學鄉村振興學院在沂源縣龍子峪村揭牌
    淄博市委副書記、代市長馬曉磊和山東財經大學黨委書記王邵軍共同為山東財經大學鄉村振興學院揭牌。希望學院能夠明確目標,突出特色,開拓創新,著力打造鄉村振興理論教育基地、科技成果轉化基地、創新人才培養基地、產業教育實踐基地、對外交流的宣傳基地,努力建設成為現代產業標杆學院和鄉村振興樣板學院,為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做出更大貢獻。
  • 中國藥科大學:把技術帶到田間地頭,為「巴山藥鄉」開出扶貧良方|我...
    把技術帶到田間地頭鎮坪縣擁有中藥材種植土地40多萬畝,適合種植的中藥材達420餘種,是不可多得的中藥寶地。但由於藥材種植方式粗放、經營意識差等問題,種植戶的收益始終上不去。針對這些情況,中國藥科大學每年都會選派專業人才到鎮坪,給當地藥農提供全方位的技術指導。
  • 張皓昱:奔波田間地頭 為民辦事解憂
    張皓昱:奔波田間地頭 為民辦事解憂 發布時間:2020-06-03 08:10:42 來源: 延安日報
  • 碩士論文致謝怎麼寫?意義是什麼?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雖然研究生的生活多半時間還是待在學校跟同學老師一起在學術之路上上下求索,但是論文致謝語寫就的那一刻也真正標誌著畢業生們與這所學校就此別離了,畢業論文的致謝是一篇完整畢業論文必不可少的部分,是論文作者對論文寫作過程中,對論文做出貢獻的老師、同學、家長、朋友的一種尊重
  • 2020年中國農業科研「亮點」論文成果
    論文連結:https://doi.org/10.1038/s41467-019-14023-2揭示重要抗鹽鹼機制《自然—通訊》1月10日主要作者:中國農業大學教授蔣才富團隊進展亮點:報導了一個玉米抗鹽鹼數量性狀基因ZmNSA1,可調控鹽鹼脅迫下玉米地上部鈉離子穩態,揭示了EF-hand蛋白調控鹽鹼脅迫下鈉離子穩態的新機制。
  • 廈門建安向集美大學捐贈40萬隻口罩
    問道者 李 百12月15日上午,一場暖心戰「疫」捐贈活動在集美大學舉行,廈門建安集團攜手廈門建安慈善基金會向集美大學捐贈KN95防疫口罩40萬隻,總價值320萬元,助力冬春季校園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為集大師生健康增添一份保障
  • 網絡大V走進田間地頭 親身感受洞口信息化助農鞏固脫貧成效
    「近年來,向本縣50多個專業合作社,4000多個農戶提供優質雪峰蜜桔苗木70多萬株,為『三棵樹』產業發展保駕護航。」豐勝林木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3年,其前身是省勞動模範尹大昌1996年創立的特優苗木及種養示範基地。公司現有基地面積1320畝,是一家集科研、生產、銷售為一體的農業企業,培育種植花卉、果樹苗木、薄殼山核桃、柑橘、特早熟大果黃桃等。
  • 寧波大學助果農解決水蜜桃保鮮難題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本報訊(記者蔣煒寧 通訊員鄭俊朋)近期,奉化、新昌等地的水蜜桃上市熱銷。然而水蜜桃保鮮難題卻困擾著眾多桃農。寧波大學食品與藥學學院專家的科研成果,有望解決這一困擾果農多年的「頑疾」,每箱只需5角錢,就能讓水蜜桃「駐顏有術」。
  • 在廈門,集美大學的美堪比廈門大學,那這所大學的整體實力又如何
    前段時間,有一網友跟我說,廈門的大學校園都很美;對於這一說法,我是很認可的。除了廈門大學外,我本人覺得,集美大學應該是最有代表性了。集美大學。那麼,集美大學的整體情況又如何呢?從辦學的歷史進程來看:集美大學前身是1918年陳嘉庚先生創辦的集美學校師範部和1920年創辦的集美學校水產科、商科,而到了1994年,集美師專學校、集美航海學院、集美財經高等專科學校、廈門水產學院、福建體育學院合併組建新的集美大學。
  • 近期,四川大學10項重要科研成果登上國際權威期刊!
    四川大學陳磊為論文第一作者兼通訊聯繫人,中山大學劉志勇和四川大學劉建全為共同通訊聯繫人。四川大學為論文第一單位。  2、華西藥學孫遜和高分子張凌團隊在亞單位疫苗遞送系統中取得進展文章所有工作均在四川大學完成,鈕大文教授為通訊作者、四川大學為通訊作者單位。論文第一作者為學校博士生李仁哲、第二作者為碩士生劉達奇,論文第一作者單位為四川大學。該項研究獲得了基金委優秀青年基金、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基金、以及中國藥科大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基金的資助。  4、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官網報導楊成團隊在Nature Chemistry上的成果
  • 寫論文Thesis Statement主旨句時要問的5個問題
    寫論文Thesis Statement主旨句時要問的清晰表達論點是論文寫作成功的關鍵。主旨句能否到位,就是作者能否清晰表達的指標。普渡大學的線上寫作坊就提供了三種論文類型的主旨句可供參考,而這三個句子的特點,就是明確地使用關鍵字來點出論文的性質。如果一個句子明確地說,是分析大學入學程序後所得到的若干成果,那麼讀者就會期待這篇論文是分析性質的。若是主旨句中有解釋、闡釋等字樣,或明確說在文中將會論證某個觀點,讀者也會有相應的期待。
  • 怎麼去寫關於法學的學位論文呢?
    怎麼去寫關於法學的學位論文呢?1.儘早確定研究方向和選題簡單地概括,所謂研究方向就是科研工作者在較長時間內集中精力從事科學研究活動的學術領域。我把它形象地稱作「學術圈地」,就是通過治學建立自己科學研究的自留地。研究生作為科研新手,開始確定的研究方向常常是蒙曨的、意向性的,必須通過一個個課題的研究,一篇篇論文的寫作,研究方向才逐步確定下來,形成自己穗定的學術領地。
  • 建議收藏~寫論文必備的14個神仙網站,讓你的論文寫作如虎添翼!
    連答辯都變成線上了,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再見同學……在家窩了大半年寫論文,小編發現了不少神仙網站想分享給大家,點擊標題即可傳送!5.OALib免費論文搜尋引擎(點我傳送)OALib也是一個完全免費下載的文獻庫,收錄了436W+的論文,幾乎涵蓋所有專業領域,寫論文必備神器啊例如我們要搜索關於「開心」的論文,涉及各個專業分類,真的很齊全~6.Forgotten Books(點我傳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