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年,這一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是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關鍵之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
新年伊始,「微言教育」特別推出「我的2020——偉大祖國全面小康」主題專欄,展示內容既有廣大師生傳遞愛國熱情的多樣表達,也有教育人奮戰脫貧攻堅一線的所見所聞和感人故事,還將曬出教育助力脫貧攻堅的大數據、好成果……精彩內容不要錯過。
今天,一起來讀讀中國藥科大學師生的扶貧故事↓↓↓
「黃連的種植對光照要求較為苛刻,前期需求不多,但後期光照需求會逐漸增加……」在陝西省鎮坪縣華坪鎮尖山坪村的黃連種植大棚內,中國藥科大學駐村第一書記錢春華正在給藥農們傳授種植經驗。
2012年年底,中國藥科大學被確定為鎮坪縣的定點扶貧單位,開啟了一條精準扶貧之路。6年間,學校先後有4位專家教授被選派赴當地掛職副縣長,兩位骨幹教師任駐村第一書記,憑藉自身學科、人才、信息技術的優勢,推動了鎮坪中藥產業鏈的發展,在2019年助力當地實現脫貧摘帽。
跨越千裡 修起致富路
鎮坪縣地處陝西省最南部,大巴山北麓,森林覆蓋率高達88.6%,生態資源富饒,素有「巴山藥鄉」之美譽,卻始終摘不掉國家級貧困縣的帽子。
沒有路,難致富。2014年,中國藥科大學國際醫藥商學院副院長陳永法來到鎮坪任副縣長,他告訴記者,由於特殊的地理環境,鎮坪是全市唯一不通二級路的偏遠縣。「從南京出發,先乘坐兩個小時飛機到達西安,再從西安坐4個小時汽車抵達安康,再從安康坐4個小時汽車抵達鎮坪,一路穿過無數個山間隧道,有時還會遇上山體滑坡,路途艱辛讓人心有餘悸。」
山高路遠、交通不便使得鎮坪即便有著優質的中藥材產品,也很少有人知曉。「跟別人推介時,人家根本就沒聽說過這個地方。」陳永法回憶。
面對鎮坪落後的交通狀況,中國藥科大學先後5次與陝西省委謀劃,提出「脫貧攻堅、交通先行」的發展思路。2016年,鎮坪境內高速公路開工建設,並於去年年底建成通車。幾年來,鎮坪各級道路全面提檔升級,基本實現了從省市縣到鎮村的全方位連通。
解決了交通難題後,當地中藥材逐漸打開了銷路,投資商也紛紛被優質的藥材所吸引來到鎮坪,「巴山藥鄉」重新煥發生機。2018年,鎮坪全縣農民人均年收入由2012年的5673元增加至9167元,貧困發生率下降至1.03%,2019年成為安康市第一個脫貧縣。
把技術帶到田間地頭
鎮坪縣擁有中藥材種植土地40多萬畝,適合種植的中藥材達420餘種,是不可多得的中藥寶地。但由於藥材種植方式粗放、經營意識差等問題,種植戶的收益始終上不去。針對這些情況,中國藥科大學每年都會選派專業人才到鎮坪,給當地藥農提供全方位的技術指導。
2016年,張劍來到鎮坪縣,成為第三任掛職副縣長。「為了推動鎮坪中藥材種植集約化、規模化、示範化,最初我自己出錢向農民租了15畝地,建立了一塊試驗田。」張劍告訴記者,根據得到的品種選育、規範種植、質量控制等一系列數據,他從眾多中藥材中選擇了附加值高、市場前景好的品種加以推廣,培育出黃連、玄參等鎮坪道地中藥品牌,並助推鎮坪黃連入選「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張劍常常走進藥農家中,講授中藥材種植技術,手把手指導黃連、葛根、杜仲、白芨等道地中藥材的種植。他還牽頭在中國藥科大學開辦了鎮坪縣產業精準扶貧培訓班,聘請知名專家、教授,為全縣扶貧幹部、扶貧企業負責人300餘人授課,培養出一批中藥材種植技術骨幹。
「以前我們根本就不懂技術,他們來這兒後,手把手教我們種什麼、怎麼種,藥材的產量和品質都比以前提高了不少,我們的收入也變多了。」藥農張永和說。
此外,中國藥科大學的100多位專家教授也將科研項目搬到了田間地頭。中藥材質量鑑定、野生撫育、良種選育、新產品研發……40餘項課題研究與鎮坪縣掛了鉤,小山溝成了省部級、國家級科研課題的實驗室,解決了制約鎮坪中藥產業發展的眾多技術難題。目前,鎮坪縣共建成14個中藥材規範化種植基地,累計種植面積14.5萬畝,帶動4000多戶藥農增加收入。
築巢引鳳拔窮根
種出好藥材,也怕賣不掉。如何突破中藥材發展瓶頸,實現當地中藥產業高效益、高質量發展?中國藥科大學的扶貧人一直在探索。
在去年9月份的第四屆教育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典型項目推選會上,一款中藥眼罩吸引了眾多關注。鎮坪縣副縣長張朝鳳告訴記者,這款眼罩的原材料均來自鎮坪,僅上市1個月就賣出了12000餘盒。
張朝鳳介紹,面對鎮坪縣漫山遍野無人問津的艾草、野菊花等草本植物,中國藥科大學憑藉自身科技優勢,研發出一款外用抗眼疲勞助睡眠的中藥護眼眼罩。優質產品吸引了外省企業在當地投資建廠,不僅將過去賣不出去,只能爛在地裡的中藥材「變廢為寶」,還帶動了當地農戶就業增收。
針對鎮坪中藥產業發展缺少龍頭企業引領的情況,近年來,中國藥科大學通過牽線搭橋,先後促成南京正大天晴等20餘家藥企與鎮坪籤訂農產品購銷、捐資投資等合作協議。江蘇常州方圓製藥等境內外6家企業也落戶鎮坪,先後到帳資金約1.1億元人民幣。
除了第一、第二產業的發展,中國藥科大學還抓住中藥康養旅遊機遇,促進鎮坪第三產業的布局。2018年,幫助鎮坪引進飛渡峽中藥康養小鎮,提供大約1000個工作崗位,帶動周邊1萬人左右增加收入。去年,又重點打造南江湖康養旅遊示範區項目,該項目如今被列入財政部第四批PPP項目示範庫。
中藥種植、生產加工、康養旅遊……經過6年多的攻堅,現在的鎮坪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19年,貧困發生率下降至0.54%,城鄉居民收入分別增長8.5%和9.5%,主要經濟指標增速保持全市第一方陣。
作者 |鄭晉鳴、紀清釗
來源 |《光明日報》
圖片 | 中國藥科大學官網
我的2020——偉大祖國全面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