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經濟到底有多發達?

2021-01-11 盤古論今2020

澳大利亞,全稱為澳大利亞聯邦,是一個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1788年至1900年,曾經是英國殖民地。1901年,殖民統治結束,成為一個獨立的聯邦國家。澳大利亞一詞,意即「南方大陸」,因為歐洲人在17世紀初葉發現這塊大陸時,誤以為是一塊直通南極的陸地,所以取名「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四面環海,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國土覆蓋整個大陸的國家,擁有很多自己特有的動植物和漂亮優美的自然景觀。

澳大利亞領土面積761.793萬平方公裡,是南半球經濟最發達的國家,全球第12大經濟體,全球第四大農產品出口國;由於澳大利亞也是世界上放養綿羊數量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國家,同時被稱為「騎在羊背的國家」。

澳大利亞的約70%的國土屬於乾旱或半乾旱地帶,中部大部分地區不適合人類居住。澳大利亞國土中有11個大沙漠,約佔整個大陸面積的20%。

澳大利亞是世界上最平坦、最乾燥的大陸,飲用水主要是依靠自然降水,並依賴大壩蓄水供水。政府嚴禁使用地下水,因為地下水資源一旦開採,很難恢復。在2006-2009年,厄爾尼諾影響擴大,導致降雨大幅減少,澳大利亞各大城市普遍缺水,紛紛頒布多項限制用水的法令,靠節水渡過乾旱。

澳大利亞是一個典型的資源大國。澳大利亞的礦產資源、石油和天然氣都很豐富,礦產資源至少有70餘種。

其中,鋁土礦儲量居世界首位,佔世界總儲量35%。澳大利亞是世界上最大的鋁土、氧化鋁、鑽石、鉛、鉭生產國;其中黃金、鐵礦石、煤、鋰、錳礦石、鎳、銀、鈾、鋅等的產量也居世界前列。同時,澳大利亞還是世界上最大的煙煤、鋁土、鉛、鑽石、鋅及精礦出口國,第二大氧化鋁、鐵礦石、鈾礦出口國;第三大鋁和黃金出口國。由於多種礦產出口量全球第一的國家,被譽為「坐在礦車上的國家」

澳大利亞經濟很發達,在全球經濟排名中雖然不是最頂級的,但仍然屬於前15名之內,下面來看一下具體的經濟數據:

澳大利亞經濟概況: 根據IMF數據,2019年,澳大利亞經濟總量達1.42萬億美元(折合人民幣9.7萬億人民幣,1美元=6.8486人民幣),排名世界第14位;澳大利亞的經濟總量相當於深圳的3.6倍左右(2019年,深圳GDP為26927億人民幣);人均GDP為56223美元;排名前11名左右。

全民免費醫療保險

澳大利亞擁有完善的全民公費保健系統。無論是澳洲公民還是澳洲PR都會擁有一張專屬於自己的Medicare卡(免費醫療保險)。醫療是免費的。

從進醫院開始,幾乎所有的吃、住、手術費、護理費,全免費的病理檢驗、影像檢查和治療服務都不需要花錢。早在1984年澳大利亞通過了《全民醫療保障法》,建立了Medicare制度,實現了全民醫療保障。

美國的智庫聯邦基金會在2017年基於72項指標,針對11個高收入國家的醫療系統在護理過程、醫療的可獲得性、行政效率、公平性和醫療保健效果這5個關鍵領域的表現進行評估,在這個全球性的醫療水平排行榜中,澳洲超越了瑞典和瑞士,一躍上升到了第2名。

在澳大利亞,看病流程與中國差不多,小病可先到社區門診去看,如社區門診建議到大醫院檢查,病人才會去掛號檢查。但澳大利亞只比中國多了一種選擇,就是General Practitioner (GP意為普通科醫生),也就是一般的家庭醫生,由於家庭醫生往往是私人性質,一個家庭醫生GP的收費大概是37澳元左右一次。

社會福利不僅可以體現了國家的綜合實力水平,同時也是幸福指數的重要參考指標。澳大利亞是世界上實行社會福利制度最早的國家之一,早在1910年社會保障體系已經開始建立,也是世界上社會福利最好的國家之一;加拿大福利系統也十分完善,可以保證每個加拿大人有一個基本的生活標準。

因此,除上述的醫療福利以外,澳大利亞還有幾個主要的福利如下:

1)帶薪產假及分娩津貼:帶薪產假是以稅前每周719.35澳元(1澳大利亞元=4.9565人民幣左右)的國家最低工資支付的,但必須連休18周。領取這一款項的父親或母親,其伴侶可以獲得最多兩周的帶薪假期,夫婦加在一起總共有20周的帶薪假期。帶薪產假:14587澳幣

2)教育福利:12年免費的義務教育公立學校。大學可以申請助學貸款,找到穩定工作後無利息分期償還,並且本地學生獲的本地教育資源更多且學費更低。雖然澳洲的中小學教育是免費的,但高等教育是收費的。

3)護照含金量:可免籤全球183個國家。據Henley%Partners公司的最新研究數據,統計了世界各國在沒有申請籤證的情況下可以訪問的國家/地區數量,2018年最新《世界含金量最高的護照排行榜》中,澳大利亞和希臘並列第六都擁有 183個免籤國。

根據澳大利亞與其他西方國家籤訂的協議,所有澳大利亞公民和永久性居民(綠卡)持有Medicare 卡,還可在如下十一國的國家享有免費醫療:英國、瑞典、荷蘭、比利時、芬蘭、挪威、斯洛維尼亞、馬爾他、義大利、愛爾蘭和紐西蘭。

4)購房津貼FHOG:首次購房補助,主要由減免印花稅及額外補助兩方面構成,二手房將獲得減免印花稅的優惠,而新房在此基礎上還能獲得額外的1萬澳元補助(偏遠地區為2萬澳元)

5)簡化赴美工作,同時享受紐西蘭福利

6)其他福利:凡60歲女士和65歲男士均可享受養老金福利;失業救濟金和低收入津貼;子女未成年可享受助養費用與津貼。其它福利包括分娩津貼,多子女津貼,未婚父母津貼,單身父母津貼等; 並且孩子出生在海外,也可以成為澳大利亞公民。

澳大利亞擁有很多令人自豪的科技成就,比如拯救過無數生命的西藥盤尼西林(青黴素)、現如今全世界通用的飛行記錄儀黑匣子、以電為動力的心臟起搏器、檢查懷孕婦女的超聲波成像技術等等,都是澳大利亞科學家的發明。截至2019年,澳大利亞先後有14位科學家獲得過諾貝爾獎(來源維基百科)。

澳大利亞在生活質量方面:

聯合國公布2019《世界幸福報告》:在全球156個國家和地區中,芬蘭連續第二年被評為「全球最幸福國家」。排名指標包括收入、自由、社會支持、健康和壽命等。澳大利亞排名第11位。排名1-20分別:芬蘭、丹麥、挪威、冰島、荷蘭、 瑞士、瑞典、紐西蘭、加拿大、奧地利、澳大利亞、哥斯大黎加、以色列、盧森堡、英國、愛爾蘭、德國 比利時、美國 。

澳大利亞在2013年全球最適合孩子出生長大地方排名中,瑞士排名第一,澳大利亞排名第二;

根據美國中央情報局的資料顯示,在2006年至2010年的世界各國人口預期壽命排名中,澳大利亞以平均壽命81.2歲排在世界各國第五位。

在澳大利亞,生活質量在全球屬於很好的國家之一。在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發布的《2019年世界生活質量排名》報告中,墨爾本的排名高於雪梨排在第7位,雪梨排名第10位。

雖然墨爾本的公共運輸和酒精的價格昂貴,但它是全澳生活質量最好的城市。

澳洲這兩座最繁華的城市依然沒能超越瑞士的蘇黎世市。報告顯示,瑞士的蘇黎世市排在2019年城市生活質量榜單的第1名。而雪梨和墨爾本排在第6和第9位,但同時二者也擁有世界上最高的月收入和租金成本。

此外,雪梨和墨爾本在每月公共運輸費用最高的城市中分別排名第6和第10。雪梨是世界上最高收入的城市之一,但也是最高租金的城市之一。

澳大利亞在清廉方面:

在透明國際《2013清廉指數》顯示,澳大利亞是全球十個最為清廉的國家之一,並與加拿大並列第九位。丹麥紐西蘭並列第一,進入前十的還有芬蘭、瑞典、挪威、新加坡、瑞士、荷蘭,這一指數涵蓋了全球177個國家。

根據澳洲公平工作委員會(Fair Work Commission):全國最低工資將上調至每周740.80澳元(1澳大利亞元=4.9565人民幣左右)。每小時時薪漲到19.49澳元,突破20澳元也將會很快。澳大利亞工資最低的工人每周將額外獲得21.60澳元,即3%的加薪。

公平勞動委員會的這一決定直接影響到220萬工人,佔所有僱員的21%。

受惠及的職業包括酒店工作人員,清潔工,零售人員,工廠加工工人,餐廳和外賣員工,保安人員。

下面看一下根據ATO(國家稅務局)官方發布的2019年最新數據。在榜單中,收入最高排名前五名的職業分別是:

外科醫生(39.3萬澳幣/年)、麻醉師(35.9萬澳幣/年)、內科專家(29.1萬澳幣/年)、金融從業者(26.3萬澳幣/年)、精神科醫生(21.1萬澳幣/年)(1澳大利亞元=4.9565人民幣),幾乎每一份年薪都是妥妥超百萬的工作,看來醫生在哪個國家都是高收入職業。

從普通職業平均工資水平來看,除了這些垂涎三尺的高薪職業外,澳洲還有其他常見職業的工資具體如下:

機械工程師的平均年收入為72,124澳元,其中佣金在5000澳元左右,獎金則佔3113澳元。

心理學家平均年收入為72,056澳元,該行業中收入最低的10%也達到人均51,000澳幣。

軟體工程師平均年收入為70353澳元,其中獎金4700澳元,分紅約1600澳元。

澳洲小學老師平均年收入為63371澳元。註冊護士平均年收入為60013澳元,其中佣金佔8000澳元,獎金約佔1497澳元。

會計平均年收入為56251澳元,其中佣金佔3250澳元,獎金佔1928澳元。

攝影師平均年收入為54893澳元,其中佣金佔2600澳元,獎金佔1952澳元。

理髮師平均年收入為48442澳元,其中佣金佔276澳元,獎金佔1017澳元。社工們的平均年收入為61601澳元。

每小時29.23澳元,年薪從40369澳元到90469澳元不等。

在澳洲,考個酒牌做酒保,也是很受歡迎的職業,平均時薪在$20.35澳幣,年薪大約在33027到52939澳元之間。(1澳大利亞元=4.9565人民幣)

另外,從性別上劃分,澳洲女性平均每周收入為1455.80澳元,而男性則為1695.60澳元。

美世(Mercer)公布了 "2019 全球城市的生活成本排名 ",該榜單包含了全球 209 座城市。在 " 全球最費錢 " 的城市前 10 名中,國內佔了 4 個。排名分別:TOP 1中國香港;TOP 2東京;TOP 3新加坡;TOP 4首爾;TOP 5蘇黎世;TOP 6上海;TOP 7阿什哈巴德;TOP 8北京;TOP 9紐約;TOP 10深圳。

至於在澳洲城市的生活成本,排名如下:雪梨最貴,墨爾本僅次於雪梨。澳洲主要城市排名如下:TOP 50:雪梨;TOP 79:墨爾本;TOP 87:珀斯;TOP 96:坎培拉;TOP 103:布裡斯班『TOP 109:阿德萊德。

德意志銀行曾發布了全球各國物價報告(Mapping the World's Prices),澳洲曾榮登過 " 全世界最貴的國家 " 寶座。

根據最新的 NAB 報告顯示,2019年,墨爾本居民的人均消費為 2112.6 澳元,新州居民為 2197 澳元,昆士蘭州為 2097 澳元。

根據瑞士銀行之前的數據顯示,全球買一杯咖啡最貴的國家,是土豪國家卡達多哈,這裡一杯咖啡平均價格要6.4美元,而中國的上海和北京則分別以 4.6美元 和 4.42美元 排在全球第六和第七位。

根據瑞士銀行之前的數據,在澳洲買杯咖啡的價格和北京、上海差不多,但是澳洲的薪資水平也是比這兩個城市高太多。

假如想買蘋果 iPhoneX ,根據瑞士銀行之前的數據,在雪梨需要工作 69.2 小時,而北京、上海分別要工作 314.3 小時和 306.1 小時,意味著如果在雪梨平均一天工作 8 小時,不到兩個周的時間就能夠換新手機了。

澳洲其他主要城市平均每月消費為 2150 澳幣。也就是說,在澳洲每個月消費 1W+ 人民幣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有工作還是可以承擔的,沒工作的話肯定不行。話說回來了,在哪裡沒工作也不現實。

澳大利亞可國家的特點就是地廣人稀,但澳洲資源相對比較豐富的,尤其經濟實力也比較不錯。在澳洲買牛奶,可以說是很便宜的,兩升的鮮奶只需要花費差不多兩澳元左右,就是說10塊錢就可以買到兩升的鮮奶,和國內相比是相對划算。

在澳洲最便宜的肉類是羊肉,兩斤左右的羊肉大約13歐元左右,折合人民幣60多元左右,而豬肉相對來說就稍微貴一些。假如在在澳洲買礦泉水的話,價格是比較貴的,一瓶大約需要十一人民幣。

澳大利亞在教育方面:

澳大利亞是全球享譽世界的教育大國,世界排名一向不會落後於前10。包括世界上最宜居的城市等各種令人豔羨的頭銜都會花落澳大利亞。

英國智庫列格坦研究所之前發布的全球繁榮指數中的最富饒國家中,澳大利亞排名第七,並且澳洲教育排名竟然是世界第一位,澳大利亞同時被評為最幸福、最富有、最健康和安全的國家。咱們祖國是世界上最大發展中國家,排名進步也很快,達到了排名52位。

澳大利亞的教育質量具有一流水準。

澳大利亞教育部有一套十分系統、十分嚴格的教師準入標準,而且隨著社會的變化發展不斷進行改進。 教育主管部門還會不定期地對各年級的教師進行不同類型的培訓以及考核。在老師的考核標準上絕不含糊,澳大利亞人認為教師學術水平很大程度影響澳洲的教育水平。

澳大利亞尤其注重培養老師與學生的溝通能力、表達能力,並且考察教師對於最新科技文化的掌握水平等,澳大利亞教育部門還會為老師們提供赴國外學習和交流進修的機會,豐富提升老師的教學經驗及水平。

澳大利亞政府通過多重手段確保將財政資金首先用在教育上。對於家境貧寒的學生,會優先得到政府發放的助學金,同時還可享受到低價低息的保險及助學貸款服務。

澳大利亞不僅在教育上投入了大筆資金,也十分重視控制招生規模,如果院校擴招而導致的學生數量過多,政府著手予以了警示和限制。這項措施也很大程度地保證了澳洲的教育水平。

很多時間,澳大利亞的老師會帶著學生們去社會實地考察,讓學生親身體驗一些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而絕不是讓學生簡單地在課堂上上課,這一點歐美國家在素質教育上具有很強的普遍性。

老師在課後,很少會布置一些習題類的家庭作業,而是會針對某一問題讓學生完成一篇如何解決問題的「報告」,為了完成問題學生需要自己查閱資料,有時甚至需要實地進行調研論證,因此學習的實踐性是很強的。

老師各種各樣的教學方式目的都是在發揮學生的主觀性,調動他們的潛能及積極性。 在各種措施激發之下,澳大利亞的教育在全球具備了很強的競爭優勢。

在澳大利亞,中國留學生一度近25萬左右。並且很多學生普遍認為,澳大利亞高水平的教育和開放多元的環境是他們來這裡的主要原因。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在國際地位的提高,越來越多的澳大利亞學校選擇將漢語作為第二外語。

澳大利亞有的學校,每周5天中有3天會有數學作業,並且要求數學作業應當在30分鐘之內完成,最多不能超過40分鐘。而且特別提示:如果孩子寫了40分鐘仍未完成數學作業,那麼,一定要立即讓孩子停下來。

此時,孩子需要在自己的記錄本上記上「完成這個作業對我而言有難度「,並且寫明具體困擾自己的是哪幾道題? 第二天老師看到記錄本後會進行針對性的輔導。

澳洲的教育對於閱讀非常重視,且要求孩子每天至少閱讀15分鐘。在閱讀完某個作家的所有作品後,學生就從中選出一部自己喜歡的作品,在自己所在的小組中進行討論。學生要講出這部作品的大概內容,作品的精華點,並且闡述自己對本書的理解看法,為什麼覺得這本好,好在哪裡?一定要做到有理有據,讓學生小夥伴們能夠信服,所以,澳洲的教育重在開發學生的學習的靈活性,思考問題的能力,不會是讀死書、去死記硬背觀點句子。

澳洲的學生普遍具有國際視野。由於澳大利亞是世界上很多國家的主要經貿合作夥伴,澳大利亞在日趨多元化的國際社會中所扮演著角色,因此,所以對於國際視野的培養很重視。

因此,澳大利亞刻意培養學生在政治、經濟、文化方面的國際化視野,學校每學期都會帶孩子去社會上實地參觀和體驗,比如,參觀市政大廳、各種藝術館、博物館、社會組織及各種中心等,讓學生開闊眼界,與社會實踐聯繫更緊密,而不是脫節。

澳洲與國內教育理念最大不同就是因材施教,採取差異化的教學方式。

澳洲教育觀點認為,承認人與人之間的能力和水平是存在差異的,並在此基礎上因材施教,進行差異化教學方式。

無論是數學還是英語,除日常大班授課外,還有差異化分組教學。老師們會根據班上學生目前的表現和能力進行分組。

然後會定期按照測試水平將班上的學生分為ABCDEF六個組,A組是及格線之下;B組則是剛達到及格線,依次上升,F組是能力最強的。

老師在閱讀、數學、拼寫的分組教學課上,會根據學生的能力安排不同難度的學習內容。比如對閱讀能力強的組,安排的閱讀量和難度會相對大一些,對閱讀能力較弱的組,安排的閱讀量和難度會小很多,總之,通過差異化來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學業,而不是一刀切,學不會找老師花錢補課,在澳洲根本不存在這種情況。

差異化教學的目的是讓尊重每個學生所做的努力,絕不會因為超出自己的能力範圍而遭受打擊。分組的優點是,讓學生在原有基礎上不斷進步,同時不會感受到過分的壓力。

差異化學習過程中,學生如果感到太難,可以申請降一檔,感覺太簡單,可以申請升一檔。因為差異不是一成不變的,因此,學習也是機動靈活的,可隨時調整。

差異化,最大可能力保證孩子永遠處在最適合自己的位置上,並努力前行。差異化教學不但可以揚長避短,發揮學生的特長,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護孩子們的自尊心,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對於學生而言,自尊心和自信心比黃金還重要。

澳洲教育理念與國內有很大的不同。國內小學的教育模式通常是這樣的,孩子在作業方面或其他方面出現了問題,老師會直接打電話找家長,要求家長解決,某些老師對於家長態度上也很嚴厲。在澳洲則不同。

老師通常會讓孩子學會對自己負責,每天要記日誌。尤其在升入中學以後,學生的學習就應該完全依靠自己的自覺。

這裡的日誌與國內的概念則不同,澳洲的學生只需要簡單記錄自己每天作業完成得怎麼樣。比如今天讀了某書多少章節,閱讀作業完成是否順利等。

假如孩子在學習上真的出現問題,澳洲的老師也不會直接打電話叫家長,老師認為找家長也是推卸責任的一種方式,老師而會讓孩子自己思考如何解決,給出可行性的解決方案。

澳洲老師在鼓勵讚美教育上也是有原則的。鼓勵教育是指教育孩子應以鼓勵讚美為主,這樣可以最大限度激發孩子的自信心及積極性。

但澳洲小學老師認為,鼓勵教育沒有錯,但需要注意度的把握。

澳洲老師在家長會上建議家長們,在鼓勵和誇讚孩子時,儘量不要用「天才」這樣極端的詞彙,儘量使用「能力比較強」這樣的表達方式。因為極端詞太過誇張,容易讓孩子產生自滿情緒,會覺得自己與眾不同,看不起其他的學生,並且對自身性格的培養和人際交往都會產生不利影響。

澳洲的教育成就可以從獲得諾貝爾獎人數上一窺端倪。據澳大利亞政府網站以及諾貝爾獎官方網站顯示,至今澳大利亞有14位諾貝爾獲獎者:

1.開發出青黴素的弗羅裡爵士

2.發現導致胃炎和胃潰瘍的幽門螺桿菌的馬歇爾教授

3.威廉 亨利布拉格爵士與威廉 勞倫斯布拉格爵士(1915年,物理學獎)(William Henry Bragg and William Lawrence Bragg)

4.霍華德弗洛裡爵士(1945年,生理學或醫學獎)(Howard Walter Florey)

5.弗蘭克麥克法蘭伯內特爵士(1960年,生理學或醫學獎)(Frank Macfarlane Burnet)

6.約翰埃克爾斯爵士(1963年,生理學或醫學獎)(John Carew Eccles)

7.亞歷山大米哈伊洛維奇普羅科洛夫(1964年,物理學)(Aleksandr Mikhailovich Prokhorov)

8.伯納德卡茨(1970年,生理學或醫學獎)(Bernard Katz)

9.派屈克懷特(1973年,文學獎)(Patrick White)

10.約翰康福思爵士(1975,化學獎)(John Warcup Cornforth)

11.彼得查爾斯多爾蒂教授(1996年,生理學或醫學獎)(Peter Charles Doherty)

12.巴裡馬歇爾教授與羅賓沃倫博士(2005年,生理學或醫學獎)(Barry James Marshall and J Robin Warren)

13.伊莉莎白·海倫·布萊克本(2009年,生理學或醫學獎)(Elizabeth Helen Blackburn)

14.布萊恩·保羅·施密特(2011年,物理學)(Brian Paul Schmidt)

澳洲人口僅有近2500萬人口,相當於中國上海市的人口數量,然而這樣一個人口小國卻培養出了14位諾貝爾獎的獲得者,可見其在高精尖人才方面的培養能力,適合人才成長的優質土壤,最重要的是對基礎教育的高度重視。

在世界大學排行榜上,約60%的澳洲大學列QS世界大學排行榜TOP500,世界排名TOP500是什麼概念呢?

QS是英國一家國際教育市場諮詢公司Quacquarelli Symonds的簡稱,中文名誇誇雷利·西蒙茲公司。QS世界大學排名2010年得到了大學排名國際專家組(IREG)建立的「IREG-學術排名與卓越國際協會」承認,是參與機構最多、世界影響範圍最廣的排名之一,和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U.S. News世界大學排名和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被公認為全球四大較為權威的世界大學排名。

通常能夠進入QS世界排名TOP500的中國高校基本都是985院校了,也就是說澳洲近六成大學的水平相當於國內的985大學了。

澳大利亞在科技方面:

Savills UK出臺了一份名為《科技城市發展》(Tech Cities in Motion)的報告:

在報告中,澳大利亞的墨爾本超過雪梨,甚至超過三星總部首爾和騰訊總部深圳,成為了澳洲第一,世界排行第22名的科技發展城市。而榜單上排名前5的分別是紐約、舊金山、倫敦、阿姆斯特丹、波士頓。

墨爾本超越了騰訊大本營深圳(24),阿里巴巴大本營杭州(25)居第22名。值得一提的是,在《科技城市發展》(Tech Cities in Motion)中,中國上海、北京、深圳、杭州、成都,也都躋身前30。

澳大利亞雖然是一個高達發達的國家,但澳大利亞在工業方面並不是很強,工業體系也不完善。在這一點是落後中國的。比如早在100年前,中國僅僅是一個農業國,如今卻成為世界工業第一大國,按聯合國公布的一個調查報告顯示,工業分類的39個大類、525個小類;中國全部擁有,而且無一缺項,為全球唯一一個,這是中國擁有的一項世界記錄,連美國都沒法和中國比。比如全球新建的高樓大廈百分之七十以上在中國,絕大多數主要工業品產量都位居全球第一。

澳大利亞國民經濟中佔比最大的就是礦業,還有服務業還有畜牧業。說白了就是依靠出售資源,特別是澳大利亞的鐵礦聞名世界,澳洲出口的牛羊同樣如此。

值得一提的是,澳大利亞的礦產採掘和出口是其最大的一項工業產業,必和必拓很多人都聽說過,是世界礦石三巨頭之一(1、巴西淡水河谷公司簡稱「Vale」;2.澳大利亞必和必拓,公司簡稱「BHP BILLITON」;3.英國力拓集團,簡稱「Rio Tinto)。

必和必拓公司(BHP)是世界著名的大型跨國企業。必和必拓是世界上最大的綜合資源公司;必和必拓是著名的石油天然氣勘探和生產商必和必拓是世界前三大銅生產商和世界前五大銀、鉛、鋅生產商之一;必和必拓向全球鋼鐵製造業提供主要原材料(鐵礦、煉焦煤和錳礦)和服務。

必和必拓公司是世界第一大煉焦煤和錳礦海運供應商,世界第三大鐵礦供應商。必和必拓生產鑽石、鈦礦、金紅廠和鋯石。必和必拓公司的Ekati鑽石礦是世界最大的高質量鑽石生產商。必和必拓是世界最大的燃燒生產商和出口經銷商之一。

公司總部位於澳大利亞墨爾本,2008年1月15日,在"必和必拓北京2008年奧運會及帕運會獎牌製作專用金屬交接儀式"上,必和必拓將製作奧運會及帕運會獎牌所需原材料正式提交給了北京奧組委(BOCOG)。此次交接儀式在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上海造幣廠舉行。

根據有關數據統計,澳大利亞對外出口產品中,礦產品佔了約58.4%左右。可以說澳大利亞對外出口最強力的就是礦業。沒有礦產出口,澳大利亞的經濟或將弱減掉一半實力。

因此,澳洲就連採礦用的機器有時都需要從國外進口。其他工業方面就更不用說了,發展佔比大的製造業也只佔GDP的大約8.7%左右,由此,可看出澳大利亞是一流的經濟、四流的工業。

澳大利亞之所以能成為發達國家,是由於澳大利亞的科學技術水平一直位居世界前列,比如最牛掰的開發盤尼西林(俗稱青黴素)、再比如澳大利亞人發明了航空上必備的飛行記錄儀——黑匣子等發明都給世界帶來了相當巨大的貢獻等。澳大利亞並且在漁業,農牧業等方面也採用了先進的科學技術,使得生產效率大幅度提升,再加上其地廣人稀,人民當然富得流油。

澳大利亞的旅遊業也十分發達。澳大利亞在地理上有兩個世界之最:澳洲是世界上最小的陸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島嶼。由於澳大利亞所處的特殊的地理位置,地處南半球,這裡保留著獨有的動植物及豐富獨特的旅遊資源,致使澳大利亞成為全球著名的旅遊勝地,每年都會有大量的世界各地的遊客來到此旅遊,拉動了澳大利亞的GDP。

澳大利亞地廣人稀,資源卻極其豐富。澳大利亞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鋁土、氧化鋁、鑽石、鉛、鉭生產國,和世界上最大的煙煤、鋁土、鉛、鑽石、鋅及精礦出口國。澳大利亞是全世界唯一佔有一個洲整個大陸及其邊緣島嶼的國家。澳大利亞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個通過立法保護國際學生的利益的國家。

對於發達國家和發達工業這裡容易存在誤區。首先發達國家未必就工業一定發達,工業發達未必是發達國家。 比如第二軍事大國俄羅斯,同時也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工業體系相對發達,但俄羅斯根本稱不上是發達國家。

比如歐洲小國盧森堡,僅僅鋼鐵工業發達;比如丹麥挪威瑞典等國家工業規模及體系包括工業種類等也算不上發達,然而它們都是典型的發達國家。

其次澳大利亞的工業實力不是很強但也不容小覷的。 世界上的發達國家普遍擁有很高的人均GDP、工業化水準、高質量的國民生活水平。尤其是發達國家大都步入後工業化時代,第三產業的服務業在經濟中所佔的的比重遠遠高於工業及農業。而發展中國家經濟恰恰相反,普遍以工業為主,落後的國家普遍以農業為主。

所以,可以看到澳大利亞的第三產業服務業在經濟中的比重高達80%左右,農業僅佔據2%左右,工業佔據很小一部分,因此,發達國家的經濟結構與發展中國家經濟結構性是不一樣的。

再次,澳大利亞雖有工業落後國家之感覺,但澳大利亞在全球出口大都是羊毛、牛肉、糧食、礦石、海鮮之類的農業礦業產品,但這也並不說明澳大利亞的工業實力薄弱,相反,還非常發達。

澳大利亞科技實力強悍,比如上述提到的盤尼西林(青黴素)、飛機黑匣子,還有超聲波成像技術、心臟起搏器等很多都是澳洲人發明的。

所謂「術業有專攻」,澳大利亞的國家特色不可能像中國這樣擁有完整工業體系,也做不到,但澳洲在採礦、農業機械、冶金、深海石油鑽井平臺製造等領域,澳大利亞實力卻是非凡的。

澳大利亞在全球最宜居方面:

英國「經濟學人智庫」公布的2019年「全球宜居城市指數」榜單: 奧地利首都維也納擊敗澳大利亞墨爾本,蟬聯榜首。表現最好的亞洲城市為排名第4的日本大阪,東京也以第8名躋身十大最宜居城市之列。澳大利亞與加拿大兩國作為該排行榜常客,今年各有3座城市入選世界宜居城市TOP10。

澳加兩國佔宜居城市前十的「半壁江山」:在全球最宜居城市前10名中,澳大利亞有墨爾本、雪梨、阿德萊德三城入選,加拿大同樣憑卡爾加裡、溫哥華、多倫多搶佔了三席。

值得一提的是,澳大利亞第二大城市、南部濱海城市墨爾本曾連續7年被評為世界最宜居城市冠軍!連續七年全球最宜居充分說明了城市在世界上的地位。

墨爾本擁有"澳大利亞文化之都"的美譽,同時也是國際聞名的時尚之都,在服飾、藝術、音樂、電視製作、電影、舞蹈等潮流文化均享譽全球。

墨爾本也是南半球第一個主辦夏季奧運會的城市(第16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於1956年11月22日-12月8日在澳大利亞的墨爾本舉行),一年一度的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F1賽車澳大利亞分站、墨爾本杯賽馬等國際著名賽事都在墨爾本舉行 。

墨爾本這個名稱,原來是紀念英國首相威廉·蘭姆-第二代墨爾本子爵。在澳大利亞聯邦初立的1901年至1927年,墨爾本曾經是澳大利亞的首都。1927年,澳大利亞首都遷往坎培拉。

1835年以前,墨爾本幾乎是沒有人居住的。1840年,墨爾本的人口僅僅一萬人。但在1851年,墨爾本發現了金礦,大量的人從世界各地(主要是美國人)前來墨爾本淘金,包括大量的華工。由於淘金熱潮,墨爾本的人口迅速增長,並逐漸成為一個富裕的大城市。

墨爾本擁有世界上設計最好的植物園,終年綠樹環繞,很方便當地居民與大自然零距離接觸。並且擁有瑰麗雄偉的大教堂、世界級博物館以及不間斷舉行的周末市集,也為這座城市增添了人文氣息及活力。

中國人通常都叫澳大利亞為「土澳」,主要是因為澳大利亞人穿著比較隨意,老百姓追求休閒安逸的生活狀態。「土澳」從字面意思來理解往往是指落後及難登大雅之堂。經濟發達同時又被稱土澳,說明了澳洲人平時的生活沒有那麼一本正經,這種狀態其實是最自然的狀態。

附加閱讀:澳大利亞敢於第一個動刀,針對科技巨頭「吃獨食」:

澳大利亞也即將成為第一個要求臉書和谷歌為新聞內容付費的國家:

將迫使美國科技巨頭臉書和谷歌向澳大利亞媒體支付版稅,曾經的「免費午餐」將會成為過去式。

根據2019年的一項研究預測,在過去的10年中,傳統媒體公司的相當一部分廣告收入被谷歌和臉書「瓜分」,但科技巨頭卻沒有為使用新聞內容支付任何費用,使得澳大利亞在過去10年中已經流失了3000個新聞工作崗位。

澳大利亞財政部長喬什弗萊登伯格(Josh Frydenberg)曾經表示,澳大利亞將成為第一個要求臉書和谷歌為媒體提供的新聞內容付費的國家,這是一種版稅模式的制度,將在今年成為法律。

弗萊登伯格表示,澳大利亞在線廣告(不包括分類廣告)收入有將近三分之一流向了谷歌和臉書。在廣告收入長期下滑的情況下,默多克(Rupert Murdoch)旗下新聞集團(News Corporation)澳大利亞分部等媒體公司遊說政府讓美國公司進入談判桌。

在對媒體市場狀況和美國平臺的力量進行了調查之後,澳大利亞政府於去年下半年告訴臉書和谷歌,他們需要與媒體進行談判,以達成自願協議。但這些談判最終失敗了。之前澳大利亞表示,如果不能在45天內通過仲裁達成協議,澳大利亞通信和媒體管理局將代表政府制定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條款。

相關焦點

  • 卡達經濟到底有多發達?
    全球首富,卡達到底發達到什麼程度?卡達,是一個君主立憲制的酋長國,位於亞洲西部的一個阿拉伯國家,與阿聯和沙烏地阿拉伯接壤,屬熱帶沙漠氣候,海岸線長550公裡。國土面積僅11437平方公裡,比合肥市面積略小一點點;總人口278.17萬人(2018年)。
  • 英國經濟有多發達?
    英國在世界上,哪一方面最發達?英國,是世界上經濟發達老牌的資本主義國家,在著名的工業革命之後,英國迅速崛起成為全球第一大國家,一度被稱為「日不落帝國」。(所謂工業革命是以機器替代勞動力,以大規模工廠化生產替代個體手工生產的科技革命。)
  • 荷蘭經濟到底有多發達?
    荷蘭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以海堤、風車、鬱金香和寬容的社會風氣而聞名,在對待毒品、性交易和墮胎的法律上是全世界是最為自由化的。荷蘭也是全球第一個同性婚姻和安樂死合法化的國家。荷蘭早在1996年至2000年期間,年經濟增長率平均超過4%,遠高於當時歐洲的2.5%的平均水平。根據OECD數據顯示,荷蘭的失業率為3.8%,低於歐盟平均的6.5%,平均薪資達到了54 261美元。2020年荷蘭經濟大幅縮水6.4%。
  • 臺灣認為內地沒高樓,內地人吃不起茶葉蛋,臺灣經濟到底多發達?
    不過由於各種原因,真正去過臺灣旅遊的內地人並不多。真正了解臺灣的內地人其實非常少。不過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普及,越來越多臺灣人對內地的看法在網上引起了爭議,許多人突然才發現,原來臺灣人是如此看待我們的。最近幾年臺灣不少綜藝節目都有雷人語錄,比如說內地人吃不起茶葉蛋,內地人最喜歡吃榨菜,榨菜是內地經濟的晴雨表。
  • 瑞士到底有多發達?答案讓人「意想不到」
    瑞士有多發達呢?幾百年的中立國和平穩定的發展環境,其經濟的發達程度讓人難以想像。瑞士位於歐洲中部,全國劃分為26個州,北鄰德國,西鄰法國,南鄰義大利,東鄰奧地利和列支敦斯登。全境以高原和山地為主,素有「歐洲屋脊」之稱;這樣的地形放在其他地區可能就是一個落後的國家,但是瑞士卻克服地勢困難,一躍成為全球最發達的國家之一。
  • 澳大利亞經濟的隱憂
    澳大利亞資源豐富,疫情控制得當,目前很多方面已恢復常態,但其實仍有很多隱憂。雖然第三季度經濟數據表現良好,但年度仍是負增長,數據顯示,過去一年澳的GDP下滑了3.8%。 澳聯邦財長JoshFrydenberg表示,技術意義上的經濟衰退已經結束,但復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澳大利亞是發達國家,為何卻很少聽說澳大利亞的品牌?原因很簡單
    最典型的就是澳大利亞,澳大利亞被稱為高度發達國家,但是為何我們很少聽說過澳大利亞的品牌呢?其實原因很簡單。在全世界主要發達國家中,澳大利亞那是屬於最發達的國家之一。整個經濟和富裕程度,那是比肩英法德意等老牌發達國家的,發展的程度那是非常強悍的。而我們看到,作為發達國家,很多工業品牌那是世界聞名,即使是北歐的發達小國,如芬蘭、瑞典等,都在世界有很多著名品牌。
  • 人均GDP超8萬美元,這個不靠海的內陸國家,到底有多發達?
    導語:人均GDP超8萬美元,這個不靠海的內陸國家,到底發達到什麼程度?先說重點:目前全球共有發達國家30多個,除美國、日本、新加坡等少數幾個國家外,其中大部分都集中在歐洲大陸上,如德國、法國、英國、義大利等歐洲老牌的發達國家。
  • 丹麥,這個童話王國,到底有多發達
    丹麥國土面積僅43096平方公裡,2018年人均GDP60596美元(世界第九),人均國民收入34600美元(世界第七),人類發展指數0.901(極高),是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經濟高度發達、貧富差距極小,擁有完善的社會福利制度,國民享受極高的生活品質,多次被評為世界上最幸福的國家。
  • 臺灣實力世界排名幾何 該省經濟發達程度有多高?
    在不少人看來,臺灣經濟發達,在全球排名靠前。但事實是這樣嗎?臺灣經濟發達程度究竟有多高?下面,我們來看看臺灣2019年的GDP情況,相信大家就能知道上述問題的答案。今年,受疫情等因素影響,臺灣經濟面臨諸多發展問題。
  • 多行不義必自斃,鐵礦石瘋狂漲價,澳大利亞經濟恐遭「反噬」
    事實上,不止是中國對此深有感觸,包括澳大利亞在內的眾多西方媒體,都將此次鐵礦石表現看成是澳大利亞對中國的一次貿易反擊,其最終目的是為了彌補2020年澳大利亞其他商品出口受限帶來的經濟損失。眾所周知,鐵礦石是澳大利亞在中澳關係最大的「籌碼」。全球範圍內,中國對鐵礦石的需求無人能敵,中國是澳大利亞鐵礦石最大的進口國。
  • 澳大利亞打工前景如何?澳大利亞482工作籤證須知
    澳大利亞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首都為坎培拉。作為南半球經濟最發達的國家和全球第12大經濟體、全球第四大農產品出口國,也是多種礦產出口量全球第一的國家,因此被稱作「坐在礦車上的國家」。同時,澳大利亞也是世界上放養綿羊數量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國家,也被稱為「騎在羊背的國家」。
  • 西澳大利亞人民為何希望自治?人均經濟貢獻是維多利亞州的31倍
    藉此機會,我們來了解一下,澳大利亞位於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由澳大利亞大陸和塔斯馬尼亞島等島嶼和海外領土組成,是世界上唯一一個獨佔一個大陸的國家,國土面積有769.2萬平方公裡,在全世界排名第六,總人口有2544萬,人口密度相當低,也是一個地廣人稀的國家。
  • 澳大利亞經濟奇蹟一去不返!3大「賺錢秘籍」,現在都不靈了
    日前處於風口浪尖的澳大利亞,該國經濟已經在「重症監護室ICU」掙扎許久。即便與義大利和美國等疫情「暴風眼」相比,偏居南太平洋一隅的澳大利亞疫情相對樂觀;但是來勢洶洶的新冠病毒同樣給澳洲經濟留下了一道巨大的傷口:據澳大利亞中央銀行最新預測,今年上半年澳洲經濟將萎縮10%,此為該國經濟近30年來首次衰退。
  • 澳大利亞火災或引發經濟連鎖反應
    來源:上海證券報澳大利亞森林大火蔓延數月後勢頭仍未減弱,對當地生態環境、生態系統和野生動物數量造成大面積破壞,引發全球關注。業內擔憂大火不利影響或會延展至經濟領域,引發連鎖反應。澳大利亞經濟承壓此次澳大利亞火災始於2019年9月,持續時間近4個月,造成至少24人死亡、數百棟民居和數千公頃土地被毀。在此背景之下,本就陷入疲軟的澳大利亞經濟進一步承壓。
  • 澳大利亞被中國「拉黑」?經濟面臨崩潰,美日聯合多國進行搭救
    中國有句俗話說,「不是不報,時候未到」,這句話用在澳大利亞身上是再合適不過了。大多數中國人都聽說過澳大利亞忘恩負義,對中國指手畫腳的事情。沒錯,澳大利亞在國際問題上從來都不支持中國,甚至還對中國發起刁難,聯合日本、韓國等國家經常會發生對中國的指責。但是大家知道嗎?
  • 韓國到底有多發達?讓我們去首爾街頭看看吧
    韓國究竟有多發達?這一直是一個很有爭議的話題。在我們很多人的印象中,韓國的發展水平與西方和日本還存在較大的差距,但是在聯合國和世界銀行公布的名單中,韓國卻已經明確成為了發達國家。這張照片展示了韓國首都首爾的宏觀面貌,既有低矮破舊的民居,又有嶄新的高層公寓。
  • 一人烤肉、一人卡拉OK,日本的孤獨經濟到底有多發達?
    (網絡圖) 這種單身經濟的興起,首要原因就是單身人群的增多。另一研究則顯示,日本20多歲的年輕人中,高達74.3%的人單身。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僅不願結婚,連戀愛都不想談。 在這樣高的單身率下,這種「一人經濟」的興起只是時間問題。
  • 澳大利亞經濟在多大程度上依賴中國?
    前言最近,澳大利亞與中國之間貿易的緊張局勢,著實讓不少人捏了一把汗,因為這背後牽扯的產業和人事實在有點多。多年來,中國已經成為了澳大利亞最大的貿易夥伴,後者的經濟繁榮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中國。這場疫情的發生,似乎使索普的預言有可能成為了現實。目前,澳大利亞有1/3的出口面向中國市場,包括鐵礦石、天然氣、煤炭和食品等,每年帶來約1350億澳元的收入。再加上最近中澳間的緊張局勢……使得不少澳洲政客開始向總理莫裡森施壓,擔心這場經濟危機可能會蔓延到依賴對華貿易的各行各業。
  • 澳大利亞經濟低迷,創最差經濟記錄,或只能依靠中國?
    但是根據澳大利亞的數據統計,自從1959年到目前為止,這個數據是最差的,已經打破了記錄。外界分析,能有這樣的結果,並不只是單單的疫情影響,還有澳大利亞緊跟美國步伐,對中國的政策改變,也對其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近期,由於中國在這次疫情面前表現良好,並且很快地恢復了正常的生活秩序,各行業也正常地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