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的新年期許中,有一條我寫到希望今年能有100天完全吃素,這樣算下來每個月能有8-9天時間完全素食即可,以這種靈活性高一點的方式,幫助自己養成素食習慣。到目前這個計劃在穩步進行,今天是這個月第9個完全素食日,已經算是完成了一月份的目標。
其實我個人對於「動物保護」意識的產生是一個循序漸進,十分緩慢的過程。小的時候我也喜歡去動物園和海洋館,那個時候我以為動物園裡的動物就是它們應該有的樣子;去泰國旅行的時候我也去騎了大象,雖然也能隱約感覺到大象好像看起來不太健康,但是因為大家都騎了,我也就心安理得地跟著騎了;也去了老虎園跟老虎照了相後來還用來當頭像因為覺得很酷;同大多數人一樣喜歡吃肉,因為從小到大都是這麼吃肉長大的,對我來說是太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慢慢長大有機會跳出自己原本的圈子,文化和信仰,遇到一些新的人,經歷了一些事情後發現,我們做許多的事情只不過是長期養成的習慣,並且很多習慣是在我們所處的教育環境中被迫養成的,並不是我們知情的情況下有意識地決定。當然有很多習慣是前人的經驗,我們繼承有利於提高效率也對於我們生活有積極影響,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也有許多習慣是由社會趨同的壓力造成的偏見所促進的。當我們還是小孩子的時候因為缺乏知識而被迫接受,那當然不怪我們。但是當我們有了獨立的認知和思考能力,有資源接觸到更接近事實的知識,我們應該有勇氣面對真相,並且根據自我的判斷和認知再次做出選擇,選擇我們認為對的生活方式。即使新的選擇會完全突破我們過往的常識,也應當堅持。
我第一次感受到動物園可能是一種錯誤的存在是在挪威念書的時候,這個故事我很早也分享過。因為這件小事可以說是我對於動物保護意識的啟蒙,所以想在這裡再重述一遍:
Shukriya是我研究生的同班同學,來自塔吉克斯坦,是一個極端素食主義者。
所謂極端,就是除了不吃肉以外,所有動物製品也都不會吃,比如雞蛋,牛奶,黃油,奶酪這些由動物產生的食品。
周末一起去公園燒烤的時候,當然因為大部分人都吃肉,所以我們也有烤肉,不過會把她的食物單獨分開,儘量不沾到肉類食品。在我們快結束時,大家商量著要去哪裡時,有人提議公園中心有一個動物園,那裡有海獅還有企鵝,正當大家都熱烈響應時,
Shukriya說道:
"Sorry guys, I think I'm gonna leave now. "
(不好意思啊大家,我要先走了)
"Oh you don't want to go to the zoo?"
(你不想去動物園嗎?)有一個女生問到。
「No.」
(我不想去)
"You don't like animals?"
(你是不喜歡動物嗎?) 那個女生又追問道。
"I love animals, I just don't like zoo cuz I don't want to see animals in cages."
(我愛所有的動物,只是我不喜歡動物園,我不想看到那些動物被關在籠子裡。)她回答道。
「I love animals, I just don't like zoo cuz I don't want to see animals in cages.」 我當時聽到她這麼說心理還是受到了一定的觸動。後來她回家了,我們其他人還是去了公園中心的動物園,看到來自阿根廷的企鵝被放在挪威公園中心的一個小池子裡,旁邊的介紹上說:「這種企鵝可以潛入海下兩百米,每天大部分時間在水裡。」 突然覺得很諷刺,又想到Shukriya那句話,所以我們是真的把這群小企鵝們關進了牢房。這裡沒有大海,只有一個小水池,它們可能一生都無法再潛入海裡。
在烏幹達的那個學期,去了北部的一個國家公園。那是我人生第一次在野外中看到動物群。不得不說,真的被震撼到了。我看到了很多我熟悉的動物,比如大象、長頸鹿、還有各種小鹿、豺狼、各種猴子、獅子還有鱷魚。我同時看到了許多我從未見過的場景,比如成群奔跑的長頸鹿,吃飽了的獅子在叢林裡閒逛,大象家族在河邊喝水。看到一望無際的原野,和無數能夠自由奔跑的生靈。這些場景深深印在腦海中,顛覆了動物園中的動物形象。
(在烏幹達國家公園遇到的大象)
(在烏幹達國家公園遇到的小鹿們)
從烏幹達回北京在埃及轉機,順便待了五天。當時在開羅街上溜達,莫名其妙被帶到了動物園。那次的動物園經歷真的讓我後怕,看到豺狼被關在幾平米的籠子裡只能來回踱步,幾隻老虎擠在一起看著人來人往已經麻木,長頸鹿根本不可能有能夠跑動起來的區域,所有的動物在我看來都非常焦慮,精神應該已經在崩潰的邊緣。如果不是見過它們真正健康的樣子,我永遠也看不出來。
後來看過一些紀錄片和書籍講述泰國用大象成為旅遊業的一大吸引力。那些會畫畫的大象,被人們騎在身上的,都是在小象生下來沒多久就跟母象分離,剛開始小象是會反抗的,通過不斷地虐待讓小象精神崩潰,習得性無助,放棄反抗,開始遵從人類的命令,那也就是人們成功馴化象的過程。
因為能夠直接感受到動物的痛苦,後來我就再也不去動物園,不再參與一切與動物相關的娛樂活動。
選擇吃肉還是吃素,是一個更加緩慢的過程。因為在這麼多年吃肉已經習慣的情況下,我還比較難在我吃肉的時候感受到情感上的觸動。因為對我來說,吃肉就是很正常,並且吃的時候也想不到動物經歷過什麼才變成了我眼前的這盤肉。因此自然而然,吃素的動力就沒有那麼強。但是我很清楚,我只有更加了解,才可能做出更好的選擇。所以這也是為什麼選擇了《動物解放》這本書,我希望通過閱讀,獲取更多我不知道的信息,對於人類的所作所為有更清楚的認識。
以上,說了很多自己的一些經歷。以下,聊聊《動物解放》這本書。
接觸到這本書也是看到朋友的推薦,先是被一些頭銜吸引——「動物保護的聖經」,「素食主義最強宣言」。而後了解到作者Peter Singer是一名道德哲學家,也是普林斯頓大學生物倫理學教授,覺得這應該是一本靠譜的書。
其實讀完整本書並不是一個享受的過程,剛開始每次打開書都有一種本能的抗拒,因為裡面很多段落其實是自己特別不願意面對的事實,而且作者從一開始就以他的價值觀和認知來批判許多我世界觀裡正常的認知在我看來十分強硬,甚至多次引起了生理上的不適。但與此同時,我又深知了解這些真相的重要性,我們人類是如何對待動物並不會因為我假裝不知道就會有所改變,不管我喜歡與否,這就是事實。
這本書分了幾大部分,書一開始就探討了「平等」的概念,以及當我們聊到「平等對待動物」,到底是指的什麼?以及我們為什麼要這樣做。之後兩章就可以說是用血淋淋的事實展現人類造成最大範圍動物痛苦的兩大原因:動物實驗和工廠化的飼養。人類常常頂著「科學」的名義大量使用動物做實驗,作者在摘出了許多涉及動物實驗的研究報告,直接明了地展示人類如何將動物視為同試管一般的實驗工具,對它們的生命與痛苦置之不理,抨擊在這個過程中給動物造成了許許多多本沒有必要產生的痛苦與傷害。而另一章則展現了我們常吃的雞、雞蛋、牛、牛奶和豬肉到達我們餐桌前它們所經歷的一切。這兩章的內容可以說是我認為全書最具有衝擊力之處。之後作者也運用了大量篇幅解讀了西方最近幾百年對待動物的主流思想,也介紹了當今社會之所以這部分事實都被不斷掩蓋,不僅是因為會觸及到許多產業鏈巨大的利益,而人類在利益面前可以不擇手段去欺騙,去為兒童構建一個虛假的「童話世界」,讓所有人從小就心安理得地去吃肉,讓「物種歧視」在每個人的觀念中都根深蒂固。
書中有非常多的細節和事實的展現就不在此重複,有興趣的可以去讀這本書。以下摘錄幾點自己在閱讀過程中引發的思考。
「平等是一種道德的觀念,而不是一種事實的認定。」
對於許多人來說,「平等」的概念容易被理解成「平等地對待」,而一旦這樣去理解就會發現對於任何與「平等」相關的議題都會變得困難起來。作者在文中強調,「平等是一種道德的觀念,而不是一種事實的認定。」 也就是說,我們說「物種平等」,並不是說我們要以對待人的方式去對待動物,而是應該把動物的需求也平等地納入我們對待它們方式地考量之中。這句話可能有點繞口,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們認為人類有受教育的權利和需求於是我們為每個人都爭取受教育的權利,但是不是說我們也要為動物爭取受教育的權利,動物的需求也許僅僅是更為寬敞的飼養環境,那我們需要爭取的就是改善它們的飼養環境,將動物的痛苦同樣平等地視作痛苦。所以作者在文中其實在反覆強調,我們需要的是以「平等的道德觀」去對待所有能夠感知痛苦的物種。
「反對動物實驗不是要呼籲立即停止所有的實驗,而應當停止目的不明確和非急需的動物實驗,其餘的研究領域應當儘可能用不需要動物的替代方法進行實驗。」
說到動物實驗,同樣可以看到作者接納和承認動物實驗在一定程度上嫩鞏固為人類的科學做出貢獻。但是這並不代表我們就可以忽視動物在這個過程中的犧牲。我們反而更加應該小心翼翼,如果註定要犧牲,我們需要這個動物犧牲的更加有價值。而不是像現在許多的動物實驗都以「科學」的名義對動物進行反覆折磨,大量實驗,不經過權衡,徹底忽視動物的感受。
「經過訓練,我們都在感受他者的痛苦時變得遲鈍。」
這是我們人類非常擅長的一件事,長時間的刺激之後,我們將感受不到他者的痛苦,而心靈上不再有波瀾,我們便可以心安理得地去傷害其他生靈。這的確是一件難事,每個人的生活都有太多自己需要去面對和解決的問題,許多人在做選擇時都只是依據是否有眼前即刻可得的利益。這是人類的通病,也正因為此我們才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不負責任。人類是貪婪的,且貪婪暢行無阻。
寫在最後
書中還有很多觀點還是會讓我覺得困惑,比如作者將「物種歧視」與「性別歧視」和「種族歧視」進行類比,認為如果我們有「物種歧視」,便無法為「種族歧視」和「性別歧視」辯護。但是真的可以這樣類比嗎?還有,科學究竟需要受到倫理的約束嗎?如果需要,又多大程度上進行約束呢?人們常常說,連人都還在忍受飢餓,怎麼顧及動物?這是詭辯嗎?在人類利益面前,動物做出多大程度的犧牲才是符合倫理的呢?
許多的問題仍舊需要去探索。
「無知是動物歧視者的第一道防線。」
希望我們都能夠勇敢求知。即使是需要很大的勇氣挑戰常識,即使是要冒著被嘲笑的危險,但與最後能求得的真理相比,都不值得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