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巴州二百餘萬畝機採棉正在進行採收

2020-12-15 中國棉花協會

新疆巴州二百餘萬畝機採棉正在進行採收

出處:中新網新疆    2020年09月27日

連日來,新疆巴州三百餘萬畝的棉花地裡,400多臺採棉機正在有序採摘新棉。今年,新疆巴州棉花種植面積達308萬畝,其中機採棉面積預計達220萬畝以上。

眼下,在新疆巴州尉犁縣團結鎮東海子村的棉田中,六臺採棉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採棉作業。棉農郭世學是尉犁縣眾望棉花種植專業合作社的技術部部長,看著合作社的棉花沒過多久就被打包成型、整齊排放,郭世學臉上樂開了花。今年,郭世學所在的合作社一共種植了5.5萬畝棉花,要是放在往年,這些棉花需要5500餘人花費70多天才能採摘完成,而如今通過採棉機採收,地裡的棉花只要小半個月就能全部採收完畢。

新疆巴州尉犁縣眾望棉花種植專業合作社技術部部長郭世學說:「按照5500人每天的費用和拾花成本基本上算下來2塊5一公斤,像我們450公斤的產量就得要1000多塊錢,那麼現在通過機採,網箱採棉機採摘只要160一畝,打孔採棉機只需要240一畝,這樣按照成本算下來每公斤採棉成本不到4毛錢。」

隨著種植成本的降低,棉農的收益不斷得到提高,腰包也一天天鼓了起來。而這一切都得益於國家的各項好政策。郭世學介紹:「當前種棉花國家也給了農民很大的多項政策支持,首先是種棉花補貼是18,600,這是一個價格補貼;第二個種植棉花收拾殘膜有殘膜補貼,;第三個在購買農機具上有農機補貼,像採棉機能補貼30%,像扒膜機械地膜回收一畝地有15塊錢的補貼,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種棉積極性。」

機採棉不僅省錢、省時,還能有充足的時間進行殘膜回收、秸稈還田等工作,棉農把土地平整好後,還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種植其他農作物。今年,收完地裡的棉花後,郭世學還打算再種一茬冬小麥。

郭世學說:「我們通過種中早熟品種以後,及早把地騰出來以後可以種冬麥,把麥子及時地播下去,第二年在6月底左右就可以採收,接著可以再播110天的棉花品種,這樣我們兩年可以收到三季作物。」

新疆巴州尉犁縣是全國重要的高品質細絨棉和優質長絨棉產區之一。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使得尉犁縣所產棉花纖維長、色澤好、品質高,獲得了「國家級優質商品棉基地」和「全國棉花生產百強縣」的稱號。近年來,尉犁縣全面推廣機採棉作為推動棉花規模化生產、集約化經營、降低成本的重要戰略來進行扶持。

新疆巴州尉犁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王祥金介紹說:「機採棉從種植開始就有要求,種植模式我們採取固定的株行距,苗期的管理要求18公分以下是不結桃子的,株高也是通過化學調控,一般調控到75~85公分這個高度,一切都是為了適應採棉機的機採。」

新疆德智農機服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孫文強說:「我們以後主要發展的項目不僅僅是咱們現在所看到的採棉的業務,因為公司現在要做到棉花和棉花全產業的農事服務,耕、種、管、收要做到這四點,真正做到了咱們全產業的機械化和全產業的現代化。」

2020年,尉犁縣總共種植棉花面積102萬畝,機採面積達到96%以上。尉犁縣通過土地流轉、制定機採棉優惠政策、提供機採棉專屬優質棉種,選派專人跟蹤技術指導等多種方式,引導和激發棉農種植戶積極種植機採棉品種的熱情。

新疆巴州尉犁縣農業農村局黨委書記張曉冬介紹道:「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加大土地流轉,實現農田的集約化、規模化種植,三年之內全部實現100%的機採模式。」

2020年,新疆巴州的棉花種植面積達308萬畝,其中機採棉面積預計達220萬畝以上。巴州機採棉大面積採收工作將持續到11月中旬。


相關焦點

  • 新疆首個機採長絨棉品種試種成功
    11月26日,記者從新疆農業科學院獲悉,新疆首個機採長絨棉品種在阿克蘇市試種成功。  長絨棉又稱海島棉,因纖維較長而得名。由於長絨棉底部的果節距離地面較近,機採要漏掉三四個棉鈴,不得不使用人工採摘,嚴重影響了新疆的機採棉採收率,也制約了長絨棉的發展。
  • 南疆機採棉種植規模擴大
    今年新疆將持續推進棉花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優化棉花種植布局,擴大南疆機採棉種植規模,計劃新增機採面積100萬畝以上。這是記者近日從自治區農牧業機械管理局了解到的。最近幾天,在新疆阿瓦提縣烏魯卻勒鎮一處棉花播種大塊田上,兩臺加載了「自動導航輔助駕駛和作業系統」的大馬力拖拉機正在播種,助力棉花耕種。今年,新疆多地還採用了精量播種技術,購置新型棉花點播機,以提高棉花成活率、節省成本,每畝棉花節本增收在300元以上。
  • 2020年新疆棉花播種面積3761.38萬畝,基本與2019年持平
    國慶將至,我國棉花主產區新疆迎來棉花豐收,天山南北各棉區「白浪滾滾」,陸續進入集中採摘期。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統計局統計,2020年新疆棉花播種面積3761.38萬畝,基本與2019年持平。其中,地方棉花種植2419.66萬畝(北疆棉區771.32萬畝,東疆棉區31.24萬畝,南疆棉區1617.1萬畝),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棉花種植約1300萬畝。
  • 新疆雙河市76.2萬畝棉花開採
    原標題:新疆雙河市76.2萬畝棉花開採   9月11日晚上9點左右,一輛大型採棉機開進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五師八十一團一連8井2號地開採棉花,標誌著五師雙河市種植的
  • 新疆智慧農機提高了採棉效率
    張勝告訴記者,他種植棉花已有十個年頭,經歷了從大水漫灌種植手採棉,到現在依靠精量播種和節水灌溉新技術種植的機採棉,不論是效率和成本都有了很大的變化。 張勝給記者算了一筆帳,「採棉機的效率可比人工高太多了,一臺採棉機一天能採500畝地,我種植了五十畝地,一個多小時就採完了,而過去採收一畝地,需要4個拾花工不休息,才能在一天內幹完。」
  • 棉花進入採摘期 科技助力新疆棉田「無人作業」
    在新疆喀什地區巴楚縣,採棉機在棉田中來回穿梭進行機械化採收。 熱孜萬古 攝 中新網新疆喀什10月6日電(熱孜萬古)眼下,中國棉花主產區——新疆迎來棉花豐收。在新疆喀什地區巴楚縣,伴隨著機械轟鳴聲,採棉機在棉田中來回穿梭進行機械化採收。當地棉農阿布都卡地爾·麥麥提說:「如今通過大型採棉機採收,效率高了很多。」
  • 巴州豐收大地!五彩繽紛滿地金
    金秋十月,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秋收進入高峰期。 在國慶節當天, 巴州各縣呈現出一派 人勤秋豐的農忙景象。
  • 新疆:棉花採摘過半 目標價格現新變化
    ,在新疆巴州棉花主產地,這裡大面積的棉花棉桃飽滿、60%的棉花已經採摘完畢,而今年新疆棉花目標價格也呈現出一些新變化。  在新疆巴州,記者看到廣闊的棉花田裡正在進行機械化的採摘工作。黃東家裡種了兩百多畝棉花,他說目前已經採摘的差不多了,收成還不錯。  棉農黃東:機採棉花比手工棉花(採摘)省事,節約成本,收益挺好的,(國家)補貼下來就是(每公斤)7塊錢多一點。  所謂棉花目標價格,是指如果市場價格低於目標價格,就由國家來填補棉農的虧損。
  • 瓜州機採棉挑起棉花種植「大梁」
    瓜州縣誌誠農民專業合作社主要以機採棉種植、採摘為主,2018開始該合作社流轉北溝村2146畝土地用於機採棉種植。通過逐步推廣機採棉種植和專業化、機械化、規模化經營,大幅提高產業效率、提升棉花質量、降低生產成本,還能保障農民增產增收。
  • 新疆機採棉發展現狀及一些問題解決與展望
    新疆農業發展處在一個穩步前進的態勢,機採棉技術作為發展新疆棉花產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國內國外多年的機採棉實際生產中,機採棉推廣相對手摘棉呈現出明顯優勢,但缺點也逐漸暴露。因此,必須全面、系統地分析,才能獲得顯著的效益回報。
  • 採棉技術全面應用 讓棉花採收更智慧
    採棉資訊:棉花是我國重要的經濟作物,早在兩千年前就傳入了中國。目前棉花已經是我國種植業生產中,產業鏈最長的大田經濟農作物,其商品率高達95%以上,隨著科技創新技術廣泛應用,採棉工作已逐漸由機械取代,通常100畝棉花採收需要12個人工,用2個月的時間完成全部棉花採收工作。
  • 「寬早優」模式引發新疆棉花種植重大變革
    中國農科院棉花研究所新疆科研中心副主任時增凱說,棉花的性狀發揮跟種植模式也很密切,這個品種是中棉所專門為「寬早優」機採種植模式選育的,種子、農藥、肥、水等消耗量都會減少,節本增收算下來,1畝棉花大約純收入1500元以上,比舊的品種模式多收入300元左右。   「寬早優」是什麼模式呢?
  • 新疆棉花產業向高質量發展
    阿克蘇地區農業農村局種植與水產管理科科長王峰介紹,按照地區推薦、縣(市)選擇、農戶自願的模式,當地推薦棉花品種29個,實際選用品種15個,推薦品種實際種植超過518萬畝。「『一主兩輔』推薦品種面積超過85%,大多數植棉鄉鎮實現了『一鄉一品』,商品棉的一致性得到顯著提升。」王峰說。
  • 機採棉齊苗化控還需要嗎?你怎麼看?
    需要大家討論的問題:機採棉齊苗化控還需要嗎?你怎麼看?請文後留言交流!《機採棉齊苗化控還需要嗎?你怎麼看?李清河:只要苗齊後,株數達到15000株以上,一定要化調,用量應低於1.5克/畝,但應區別品種,如鄭雜5號,魯棉606,前期可不控,一膜三行儘可能不控。本著土壤肥力,品種,密度,溫度而適度調控。一定不要相對待手拾棉那樣,以輕控為主,或噴施磷鉀進行壯苗早發!
  • 河南:棉紗價格上漲 棉企採購多以機採為主
    原標題:河南:棉紗價格上漲 棉企採購多以機採為主   生意社12月23日訊   12月以來,河南地區紡織
  • 今年巴州植保無人機作業服務面積680萬畝次
    「今年扣除工人工資等成本,1臺植保無人機的本錢已回來了,我正在考慮明年多買幾架植保無人機
  • 機採棉脫葉劑使用技術
    棉花脫葉是實現機械化採棉的一項重要技術環節。但在實際應用中,由於脫葉劑容易受到氣候條件和施藥技術等多方面的影響,年度間效果差異較大。根據適溫期,掌握脫葉使用技術,對充分發揮棉花脫葉劑的作用,提高機採棉釆收質量和提質增效有重大意義。
  • 新疆「白色產業」韌勁十足:布局發展高產優勢棉區 提升棉花產業...
    阿瓦提縣今年棉花種植面積逾142萬畝,推廣「一主兩輔」面積135萬畝。在位於阿瓦提縣的中棉集團阿瓦提棉花產業化有限公司,前來交售棉花的棉農絡繹不絕。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工作人員除了要為棉農測驗衣分、過磅、開票等,還需要確認棉農「一主兩輔」交售情況表。
  • 2020年教棉農如何挑選機採棉脫葉劑和打藥!
    一、機採棉脫葉劑市場情況目前市場上有如下脫葉劑製劑:1.540克/升噻苯·敵草隆懸浮劑2.81%噻苯·敵草隆水分散粒劑今年出現無人機+農藥打包銷售方式,出現25元/畝無人機包打兩遍脫葉催熟劑,並且包脫葉效果的營銷方式。2020年由於棉株站得穩,倒伏的少,棉農選用機車打脫葉劑的呼聲較高。加之,今年9月份降溫早,棉株中下部桃多,上部沒什麼桃,棉農對機車一遍脫葉催熟較為認同,對無人機打藥帶來了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