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疾控:自然災害後48小時啟動傳染病快速風險評估

2020-12-14 大河報網

今天是第31個國際減災日,今年的主題為「提高災害風險治理能力」。中國疾控中心最新發布了《自然災害衛生應急工作指南(2020版)》,其中明確要求,各級疾控要組建自然災害衛生應急專家庫和現場衛生應急隊伍,並在災後48小時啟動傳染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快速風險評估,有條件可繪製災區風險地圖。

近年來,我國自然災害頻發,特別是地震、洪澇、颱風、滑坡泥石流、低溫冷凍等重大災害事件多次發生,對社會經濟發展和公共安全構成嚴重威脅。此外,自然災害還伴隨著大量的人員傷病甚至死亡。災後,災區醫療衛生需求增加,飲用水和食品的安全性存在隱患,傳染病病媒生物及宿主動物發生變化,人群居住生活條件惡化以及區域人員活動頻繁,這些改變都可能增加災區傳染病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等發生風險,並進一步威脅災區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

該指南中對自然災害的公共衛生影響、自然災害應急準備、自然災害應急響應、災後風險源控制以及自然災害災後評估總結等內容作出了詳細解讀,旨在指導全國各級疾控機構在自然災害事件中科學、有序、高效地開展各項自然災害衛生應急工作,保護人群健康。

根據指南要求,各級疾控機構應根據需要適時制定自然災害衛生應急預案和計劃,並建立自然災害衛生應急專家庫和現場衛生應急隊伍。具體來說,要對專家庫和應急隊伍資料實行信息化管理,及時更新成員的信息資料,並且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理情況,及時調整專家庫和應急隊伍。同時,現場應急處置人員應確保專業結構合理,例如,儘可能選擇具備良好身體素質、具有現場救災防病經驗的衛生應急管理、風險評估、現場流行病學、疾病預防控制、環境衛生、實驗室檢驗、消毒與感染控制和信息網絡等領域的專業人員。對於自然災害衛生應急隊伍,指南推薦了小分隊的建隊模式,隊伍物資和隊員個人攜行裝備應該按照以滿足隊伍在災後極端條件自我保障72小時的標準進行配備。

另外,在自然災害事件發生後,疾控機構應在災後48小時啟動傳染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快速風險評估工作,根據現有資料和既往經驗評估出災區傳染病事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風險等級,有條件可以繪製災區風險地圖,從而提出指導性的建議措施。

指南還特別提到了「脆弱人群健康」這一概念,並明確指出,災害發生時,包括兒童、孕產婦、殘疾人、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愛滋病患者和結核病患者等人在內的脆弱群體通常面臨獨特挑戰。其中明確要求,災後,各級疾控機構應會同相關衛生專業機構,根據災區實際情況,尤其是在災區資源不充足、災後衛生服務中斷的情況下,關注兒童、孕產婦和老人的食品衛生與營養狀況,關注慢性病患者、愛滋病患者和結核病患者的藥物供給和健康狀況,同時應組織專業人員針對脆弱人群提供定期醫學檢查和藥物供給、計劃免疫、心理幹預等健康服務。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編輯:餘淼

相關焦點

  • 抗疫中的真善美:疾控「尖刀女兵」的三字訣
    新華社濟南6月2日電題:疾控「尖刀女兵」的三字訣  新華社記者楊文  在疾控一線工作20多年的張曉麗,喜歡用三個字形容自己的流行病學調查工作——快、準、穩。   張曉麗是山東省臨沂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防制科科長。從事傳染病防控工作20多年,張曉麗參與處置了臨沂市多起突發傳染病疫情。
  • 鄭州疾控中心提醒:蚊蟲增多,這類傳染病一定要警惕
    鄭州疾控中心提醒:蚊蟲增多,這類傳染病一定要警惕 2020-08-15 14: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區疾控中心新大樓選址完畢,未來實現突發1小時快速反應和處置能力...
    區疾控中心新大樓選址完畢,未來實現突發1小時快速反應和處置能力,2022年基本建成 2020-10-09 13: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讓大數據為疫情預警——大數據在疾控應用中的方方面面
    這一疾控監測預警系統應用了大數醫達最先進的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技術,對醫學知識圖譜建立模型,再直接提取EMR進行語義結構化,由人工智慧匹配知識庫判斷EMR中是否包含新冠肺炎等傳染病的關鍵詞。一旦被人工智慧判斷為疑似或者是高度疑似則上報疾控部門,避免醫院因故遺漏或者遲報。
  • 上海市疾控中心新建工程「落子」虹橋商務區 目標成為全球最高標準...
    若干意見落地大半年,上海城市公共衛生安全再出重拳舉措:   昨天上午,上海市疾控中心新建工程項目正式啟動奠基。「落子」虹橋商務區、總建築面積達117420平方米的新建工程項目,將全面提升市疾控中心硬體設施,建成後一系列硬核內涵也將跨上新臺階,成就全球最高標準公共衛生基地之時,護佑城市安康。
  • 【防護】鄭州疾控中心提醒:蚊蟲增多,這類傳染病一定要警惕
    【防護】鄭州疾控中心提醒:蚊蟲增多,這類傳染病一定要警惕 2020-08-15 22: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廈門市疾控中心最新發布,快查收!
    廈門市疾控中心發布 根據我市傳染病 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測數據 結合國際國內傳染病疫情動態 經過專家會商評估 預計未來一段時期
  • 【擴散】大連市疾控中心緊急提醒!
    為做好我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市疾控中心提醒廣大市民: 一、現居住我市,且近14日內與上述地區新冠確診病例行程軌跡有交集的人員、近14日內從上述地區中高風險區域來(返)連人員(尤其是去過天津泰達醫院、上海浦東醫院),請主動撥打市區兩級疾控中心熱線(附後)諮詢,主動向居住地所在社區報備相關情況,並按照我市防控措施執行;如出現發熱、咳嗽、腹瀉、乏力等症狀,要佩戴一次性醫用口罩及以上級別口罩
  • 深圳疾控中心重要提醒
    5起高於往年的同期水平幼兒園、中小學校等集體單位為疫情高發場所未來一周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風險等級為「高」深圳市疾控中心提醒市民做好預防措施感染後48小時內,會出現嘔吐、腹瀉、發燒等急性胃腸炎症狀。兒童以嘔吐為主,成人以腹瀉居多。諾如病毒的傳播途徑包括:經食物、水傳播,密切接觸傳播,嘔吐產生的氣溶膠傳播。它的傳染性極強,在幼兒園、學校、療養院等集體場所,容易引起爆發。深圳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馮鐵建在接受記者採訪。
  • 走進省疾控中心:看不見的地方,他們在默默守護
    省疾控中心黨委委員、副主任魏晉才告訴海南日報記者,1月20日,國家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納入乙類傳染病、採取甲類管理措施後,省疾控中心立即響應,緊急通知全體員工取消休假,吹響疫情防控「集結號」,並於1月21日上午進行了防控總動員,進入「臨戰」狀態。  「1月21日到26日,短短幾天時間,我們的整體部署根據疫情情況不斷『提檔加速』。」
  • 深圳抗疫十問③| 深圳疾控為什麼能成為城市的「守夜人」?
    專家組一遍又一遍地對方案進行反覆評估、研究。「早一點檢疫、少一分風險!」指揮部最終決定,在第二天凌晨實施登臨檢查,在郵輪返航行進過程中開展檢疫。給13人採樣,累暈疾控專家這個答案由深圳市疾控中心病原生物研究所解開。病原生物研究所主任技師房師松清楚地記得,接到任務是1月26日清晨6:40,當時剛躺下2個小時——疫情開始後,市疾控中心承擔了全市病例的實驗室覆核與確診工作,工作量巨大,為了縮短確認時間,他們往往要加班加點才能把當天的樣本全部篩查完。
  • 長沙疾控:防控愛滋病要從發現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
    長沙市疾控中心提醒:愛滋病和新冠肺炎都是傳染性疾病,從發現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三管齊下」,是應對各類傳染病的共同策略。  防控措施  烽火臺——發現傳染源  及時發現傳染源,是控制一切傳染病的前提。然而,在感染愛滋病病毒後一般有8至10年的無症狀潛伏期,這就使得愛滋病的傳染、傳播具有很大隱蔽性。
  • 遼寧省大連市新增中風險地區,十堰市疾控中心緊急提示
    12月19日,遼寧省將大連市金普新區先進街道金潤小區B區劃定為中風險地區。為嚴格落實「外防輸入」的防控策略,有效降低疫情傳入風險,十堰市疾控中心向廣大群眾發出緊急提示:一、有遼寧省大連市金普新區先進街道旅行居住史,特別是12月4日以來,從遼寧省大連市金普新區先進街道入(返)堰人員,要主動撥打所在市縣疾控中心諮詢熱線,並向所在社區(村)、工作單位或居住賓館報備相關情況,積極配合當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的排查、核酸檢測,並接受集中醫學觀察直至離開上述地區滿
  • 揭秘北京「西城大爺」確診後的疫情防控48小時
    &nbsp&nbsp&nbsp&nbsp在疫情防控中,通過流行病學調查的方式追溯疫情傳播的源頭,是北京疾控中心傳染病地方病控制所的一項重要職能,對疫情防控的決策和部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 72小時內及時用藥降低感染風險
    那就趕快來看看區疾控中心專家的專業解答吧。抓住黃金72小時「愛滋病是一種危害大、死亡率高的嚴重傳染病,目前不可治癒、無疫苗預防。」專家指出,但可以使用藥物來預防和阻斷HIV傳播,這就是HIV暴露後阻斷以及暴露前預防。
  • 市疾控中心發布最新風險提示!
    12月24日,遼寧省瀋陽市于洪區北陵街道宏達社區、華潤橡樹灣二期由低風險上調為中風險。為加強遼寧省瀋陽市來連返連人員的健康管理,切實做好我市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市疾控中心將有關事項向廣大市民提示如下: 一、14天內有中高風險地區旅居史的來連返連人員(含旅途中轉),及與確診病例(含無症狀感染者)有軌跡交叉人員,均應在第一時間向所在社區及單位報備相關情況,配合轄區做好信息登記、核酸檢測、接受14
  • 那些敢於奉獻的最美疾控人——銅鼓縣疾控中心捕蚊記
    登革熱,是由登革熱病毒引起的急性蚊媒傳染病。而有效的蚊媒監測是及早發現登革熱爆發趨勢和早期作出風險研判的重要措施,也是預防登革熱流行的關鍵環節。今年4月份開始連續5個月,銅鼓縣疾控中心每月用布雷圖指數法、誘蚊誘卵器法、雙層疊帳法等方法對我縣開展了蚊媒監測。
  • ...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 national survey on natural disaster...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於開展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的通知》。通知指出,開展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是為了摸清全國自然災害風險隱患底數,查明重點地區抗災能力,為各級人民政府有效開展自然災害防治工作提供科學決策依據,從而提升全社會抵禦自然災害的綜合防範能力。
  • 今日上午十點,北京石景山萬達廣場經專業評估後恢復營業
    @北京市石景山 發布消息,石景山萬達廣場經專業評估後恢復營業。7月2日,因一名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檢測陽性顧客在石景山萬達廣場活動,石景山區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對萬達廣場採取了臨時封閉等疫情管控措施。有一定風險的人員在核酸檢測結果未出時要做好個人閉環管理,不接觸或儘量少接觸他人。各級醫療機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如診所、門診部、醫務室、保健室、衛生站等如接診了有關聯症狀的患者要詢問流行病學史,按照有關要求規範處置,及時報告疾控中心並按照相關流程進行轉診。
  • 疾控中心特別提醒!
    南通市疾控中心發布「國慶中秋出遊衛生重點提示」,除了仍處於全球大流行時期的新冠肺炎疫情外,請廣大市民還需警惕登革熱、霍亂、流感、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等潛在健康風險。此前,中國疾控中心發布國慶中秋旅行提示:當前仍處於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時期,儘量避免非必要的跨境旅遊,可正常安排國內旅行,旅行期間要服從旅行目的地新冠防控工作的有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