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快慢和壽命的關係找到了,每天走多少步,離長壽更近?

2020-12-13 消化內科支傑華

為了有效促進健康,延年益壽,很多人都會選擇這種步行方式來鍛鍊身體,因為它實在太方便了。走路這種方式確實節約了成本,而且不受場地的限制,從而達到促進健康的目的,而且在行走的過程中,可以使下肢血液循環速度加快,提高人體代謝能力。另外很多人認為走路的速度與壽命有關。這種說法是正確的的嗎?其實,走路的速度確實與壽命有一定的關係。對於那些體質比較差,年齡較大的人的人來說,他們的速度可能慢得多,因為他們的心肺功能不好,走路時如果加快腳步,就會感到疲勞。而且如果有關節或骨骼病變,行走速度也會減慢。

此外,《紐約時報》報導,走得快的人比走得慢的人死亡率低。匹茲堡大學的研究人員在觀察了近500名老年人之後,花了大約10年的時間。最後數據顯示,他們的平均步行速度是每秒0.9米,每秒步行超過1米的人壽命更長一些。而且走得慢的人中有約有77%的人壽命比較短,那些走得更快的人則活得更久。研究人員說,調查顯示,即使不是老人,步行速度也是大多數人的「壽命預測因子」。

不過,不管走得快還是走得慢,多走路肯定對大家的健康有好處。走路被世界衛生組織譽為「世界上最好的運動」,很多研究都表明多走路的人更健康。但是運動鍛鍊要掌握適當的方法,只追求速度和步數會傷害到身體健康。

經過科學家研究,每天走6000步左右就可以達到健身的效果。具體做法是每天步行6000步到7000步之間,控制在30分鐘左右的時間,走路的長短應該在3~4公裡。而且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的建議,成年人應該每天進行6000步以上的體育鍛鍊。所以每天走6000步左右離長壽更近!日常生活中,我們走幾步上廁所,去食堂吃個飯,就可以很輕易的達到6000步,而且還可以改善大家的身體健康。如果達不到標準,可以通過上下樓梯來補足步數,只要長期堅持下去,大家的體質就會有很大的提高。另外,每天最佳鍛鍊時間是早上十點鐘之前。

走路為什麼會讓我們更長壽?因為它對心肺功能的影響很大。我們的心臟每天跳動10萬次左右,血液從心臟流出後又被肌肉送回來。當我們在走路的時候,每一步都在幫助血液回流到心臟,加快了體內的血液循環。所以大家在走路的時候就會鍛鍊到心肺功能,讓心臟變得更好。

最後,大家在走路的時候要注意步速問題,當你走得太快時,步幅過大就會引起用力過大,損傷到下肢關節,尤其是髖關節和膝關節。可能開始的時候症狀不顯,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軟骨和半月板都會受到磨損。除了關節磨損外,步行速度太快還可能造成膝關節以及足跟的韌帶和骨膜勞損。就算大家走的步數不多,也會因為行走姿勢的不正確,對側足造成一定的損傷,此外,走路太快也會損害呼吸系統和心血管系統,嚴重的話會很有可能導致心臟血管痙攣誘發心臟病

相關焦點

  • 走路快慢影響壽命長短?70歲的老年人,每天走多少步比較合適?
    生命在於運動,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的養生意識也在不斷增強了,特別是一些中老年人平時每天都會運動,一天都走上萬把步,比年輕人都要勤快。走路是一種很好的鍛鍊方式,有益健康,但是近幾年來有種說法說走得快的人更容易長壽,這是真的嗎?
  • 走路快慢能看出壽命長短?60歲後,每天走路達到「這個數」更健康
    美國一所大學經過多項研究,最終得出結論,走路的速度快慢能夠預測出壽命的長短,尤其是中老年人群更加精準。走路快慢能看出壽命長短?為什麼走路快的人壽命更長呢?60歲後,每天走路達到「這個數」更健康正常人維持每天的工作和生活就需要4000多部的運動量,也就是說用來運動的步數應該是不高於6000不?我們都知道走路運動是一個持續的過程,中間很少有人進行休息。如果超過6000步還不休息膝蓋,自然是會向你抗議的。
  • 走路的快慢決定著壽命的長短?堅持多走路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壽命的長壽一直是大家所關注的話題,都希望能夠長壽,也會通過各種方式來延長自己的壽命。特別是一些上了年紀的人,更加的惜命,想要多活幾年,除了通過食補,還有就是通過運動來調理,而常見的運動方式就是走路,老人的年紀大,只能做一些簡單的運動,而走路是最適宜的方式。
  • 走路快慢決定壽命?提醒:50歲後,想長壽,3件事比運動更重要
    散步和慢跑是對人體非常有益的,根據專家的相關調查,散步和慢跑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加快人體的新陳代謝,在散步時可以充分的調動全身的肌肉,增加血液流動,增強人體的免疫力。根據相關研究發現,走路的快慢與身體健康有關,可以從速度上預測壽命的長短。走路的快慢真的可以決定壽命的長短嗎?
  • 走路快慢,也許能看出你的壽命長短!怎麼走更好?聽聽醫生的建議
    這篇文章,金醫生就來和各位朋友談一談。走路快慢,也許能看出你的壽命長短!早前,美國匹茲堡大學曾刊發過一篇研究論文,研究的就是走路速度和健康之間的聯繫。結論大概就是——走路速度能達到0.8米/秒(大概等於20分鐘左右走完一公裡),或者這個速度之上的老人,他們的實際壽命往往比平均預期壽命長。
  • 走路快慢和壽命長短有關?如何走路最養生?聽醫生是怎麼說的!
    日常生活中,每天我們都是需要走路的,除非你躺下,否則你無時無刻都是在走著路;走路這件事雖然十分常見和簡單,但是大家要注意的是,走路並非是越走就對身體越好。走路快慢和長壽有關?怎樣走路才最有益?今天就給大家科普下!
  • 每天走多少步比較合適?走路鍛鍊,麻煩牢記3點
    近年來大家有推崇一種「日行萬步」的養生方式,但是又有很多人擔心走路太多會把膝蓋、腳踝走「廢」,真的是這樣嗎?今天就告訴大家,每天走多少步比較合適。步行是一種低衝擊力的運動,也是一種負重運動,對於我們的肌肉和骨骼來說,有很好的鍛鍊作用。
  • 每天走多少步,步行速度多少最健康?附3種養生的走路法
    走路快慢的速度能夠決定一個人的壽命。因此,走得快的老年人相對來說更健康,預期壽命更長。而步行速度慢一方面反映老人的身體系統已經受損!另一方面也表明他步行時需要耗費較多的能量,所以步速能對壽命起到預示的作用。走路速度的快慢可以很好地預測壽命長短,且75歲以上人群中相對更準確:普通人的走路速度是每秒鐘0.9米;走路速度低於每秒鐘0.6米的人死亡的可能性會增加;走路速度超過每秒鐘1米的人壽命較長。
  • 走路使人長壽,每天走多少步好?別貪多,控制好走路速度更重要
    走路可以說是最簡單的運動,不需要過多的準備什麼,只需要邁開腿走就可以。我們每天都會走路,在很多人心裡,走路並不能算得上運動,但其實走路不僅是一項運動,還是一項有著「長壽良方」美譽的運動。每天堅持走路,身體可以守護實打實的好處。
  • 70歲後每天走多少步有利於長壽?專家發現:1種走路方式或能長壽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給出的最新數據:每個人每天走到6000步最好。6000步對於老年人來說有些強人所難了,這麼多步數可能會加重老年人的關節損傷,因此70歲的老年人可以根據這個步數來調整。老年人可以減少一部分,例如3500步開始,若是覺得這個步數有些吃力就改為3000步,若是覺得還能再走一會就適當增多。記住一句話,不要被步數所束縛,一切為自身健康為前提。如何判斷多少步是自己合適的呢?
  • 心跳快慢決定壽命?一分鐘心跳多少次的人更長壽?醫生公布答案
    而且,心跳是一個很神奇的事物,每個人的心跳速度都不相同,很多人可能都聽說過一個說法,那就是心跳的快慢決定壽命。這個說法是真的嗎?一分鐘心跳多少次的人更長壽?醫生公布了答案。心跳快好、還是慢好?關於這個話題,可以說是一直在不斷的關注、討論當中,而根據醫學界的科學家一致認為:心跳的快慢不能和壽命的長短劃上等號。
  • 每天走一萬步消耗多少卡路裡
    核心提示:正常情況下如果在走步的時候一氣呵成,中間不間斷的情況下,走一萬步可以消耗300大卡,如果走的速度快一些可以消耗大約500大卡,如果走步的時候速度很慢,而且中間斷斷續續,累了還歇一會或者把一萬步分成幾次來完成,那麼也就可以消耗100大卡,所以具體消耗的卡路裡還要看走路的方式和走路所用的時長。
  • 走路影響壽命長短?數據顯示:壽命長的人,走路的特徵是一個字
    聽上去很像是謠言,其實,通過觀察一個人走路的特徵能夠判斷他是否有長壽可能,這種說法其實真的是有一定科學依據的。走路雖然是一種極其簡單的運動方式,但若想完成一套完整的走路動作,需要我們多個身體部位進行配合,通過走路的狀態,能夠推測人的肌肉和骨骼功能是否健康,以及腦神經傳輸控制功能是否良好,而這些組織的正常運轉與健康的關係又是非常密切的。
  • 60歲後,每天走路走多少步好?醫生說出範圍,看看你是否達標
    為了讓自己的微信步數排行榜排在第一或第二名,她每天都要走好多步,至少一萬步打底,步數經常穩居第一名。但是一段時間之後,何阿姨總感到膝蓋疼,特別是走路時疼得更明顯,最後子女帶她去檢查,沒想到膝蓋壞了,半月板出現了損傷,而這跟她錯誤的鍛鍊方式脫不開關係。
  • 為什麼走路可能是最佳的健康運動,您真的需要每天走10000步嗎?
    科學說:不必擔心每天要走10000步。但是,您可以想走得更快一些,以減少疾病的風險並延長壽命。 人類是唯一站起來的物種。在人類已經成為雙足動物的600萬年中,我們直立行走的能力使人類能夠走很長一段距離,並在不斷變化的氣候,環境中生存。
  • 心跳快慢和壽命有關?醫生:心率保持在這個範圍內,有助長壽
    但是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心跳的快慢跟壽命是有關係的。在醫學上,心跳快慢就是心跳頻率,簡稱心率。如果想要長壽,心率應該保持在合理範圍。今天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關於心率、壽命的淵源。心跳快慢和壽命有關?有國外學者,曾今對35——84歲的人群進行了長達26年的研究調查,結果表明,人的壽命跟心率呈現U型曲線,正常人,在安靜時測量的心率應該是60——100次/分之間,如果心率長期低於60次/分或者長期超過100次/分,人的死亡率會增高。而如果心率在60——100次/分之間,心跳越快,死亡率越高,並且在男性身上表現得更明顯。
  • 走路速度與壽命有關?走路犯這4個錯誤,走得越多傷害越大
    走路可以說是我們每天都在做的事,這一看似簡單的動作,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用來判斷我們的健康狀況。當每天的運動量超過六千步,將有益於身體健康,因為這同時也鍛鍊了人體的各個部位。通過走路來看出壽命的長短,的確匪夷所思,但是,走路快的人更有助於長壽,這也不是不可能的。
  • 走路快慢決定壽命?坦白說:50歲後,想長壽,3件事比運動更重要
    更不會說什麼花言巧語哄人開心。20塊錢怎麼能花到下月10號?芙蓉王見了也敬三分!這5種香菸的口碑非常好。俗話說得好:一天走百步,活到99。這個說法足以證明,每天堅持散步對人體有很多好處。通過多次研究,一所美國大學最終得出結論:步行速度快可以預測壽命。據專家調查研究,散步和慢跑對人的健康都有很大的益處,散步能調動全身肌肉和骨骼,促進血液循環,促進人體新陳代謝,促進血液流通。
  • 每天走路鍛鍊的人,最後都怎麼樣了?每天走多少步比較好?
    走路其實也是一種很好的鍛鍊方式,如果你能夠每天堅持適當的走路,對身體的健康也是非常有益的,有人將走路稱為天然「長壽藥」,而且走路也是一種老少皆宜的運動方式,讓你走出健康。
  • 每天走路萬步和走路六千步,哪個對身體好?最合適的步數是多少?
    走路被認為是最廉價的「長壽藥」,可是這個「藥」該怎麼吃,一直是困擾很多人的問題。人們對於每天走路一萬步和走路六千步,一直存在爭議。沒想到隨著網絡的普及,走了幾十年路的人,竟然不會「走路」了,十分令人尷尬。專家說,「日行萬步會傷膝蓋」,是真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