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心理學與情感設計

2021-02-27 追波範兒

每隔一段時間,心理學家就會改變他們對人類行為的驅動因素的看法。在我職業生涯的早期,心理學家聲稱,人們做出的決定是理性的。今天,由於神經科學的發展,普遍的觀點是,我們做出非理性的、情感驅動的決定。

雖然我們喜歡把自己看成是理性的思考者,但我們的情緒在很大程度上驅動著我們的思維和行為方式。關於情緒在多大程度上塑造了我們的行為,目前還沒有共識。

我們對塑造情感的因素了解得越多,我們就能更好地建立令人愉快的網站,精心設計激勵信息,開展說服性營銷活動——你能想到的都有。

研究表明,訪問者在50毫秒左右的時間內形成對一個網站的看法,很大程度上是基於視覺上的外觀。色彩是眾多設計因素中對訪客的判斷、情感和行為有很大影響的因素之一,然而卻被廣泛的誤解和誤用。

情感設計不僅僅是為了取悅用戶

雖然很多設計師將情感設計描述為 "為愉悅而設計"。但情感設計的意義遠不止是愉悅,還有很多。如果你真的想了解情感設計,你需要了解驅動行為的全部情緒。然而,大多數設計師不明白的是,情感設計不是關於好的情緒,更多的是應用神經科學的概念的藝術。情緒塑造了人們的感受、思考和行為。情感設計將帶你深入了解人格神經科學、多巴胺如何驅動行為、神經系統激活設計等等。

在情感設計中,我們的目標是為所有可能的情感設計。這意味著圍繞著最壞的情緒,以及最好的情緒進行設計。要做好情感設計,你需要了解情緒在兩個層面上的運作方式。首先,心理學層面通過第一手經驗,幫助人們以概念的方式描述情緒。第二,生物學層面借鑑了神經科學,幫助解釋情緒是如何運作的,以一種令人難以置信的洞察力,準確地解釋了情緒的運作方式。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研究一個簡單的系統,將這兩個角度融合在一起。 

情感的3個維度:喚醒、愉悅和控制

為了了解情緒設計和色彩心理學背後的科學,我們先來看看情緒和感情的基本構成要素。

關於什麼是情緒,有幾種不同的觀點。在維度學派中,情緒是通過複雜的神經系統過程構建的,其特點是三個維度:喚醒、愉悅和控制。神經科學家認為,這種關於情緒的觀點更符合他們觀察到的人們大腦內部的活動。

每一種情緒都會提升或降低這三個維度。當我們感受到一種情緒時,意味著我們對這三個維度有意識。例如,我們通過感覺枯竭而不是精力充沛來體驗興奮,通過感覺壓力而不是高興來體驗快樂,通過感覺羞辱而不是驕傲來體驗控制。

情緒設計的出發點是學習如何針對這些情緒維度進行設計。

喚醒

喚醒是指人在身體和認知上所體驗到的能量水平。當覺醒度提高時,我們會感覺到精力充沛、專注,無論是身體上還是精神上都是如此。當喚醒度降低時,我們會感到昏昏欲睡(能量水平低)和注意力不集中。

為了提高用戶的覺醒度:

增加壓力誘導因素,比如緊迫感。

承諾一個具有強烈價值主張的獎勵。

引入一個真正的威脅或機會。

吸引性吸引力。

樂趣

所謂愉悅感,也就是指愉快或痛苦的情緒的感覺。當一種情緒是愉快的時候,我們會感到好奇、投入,會有成就感。當快樂感低時,我們會感到情緒的壓力和痛苦,從而產生強烈的欲望,想把事情做得更好。有些複雜的情緒會同時引發兩種相反的情緒。例如,懷舊感既能喚起快樂,也能喚起痛苦。

要增加愉悅的情緒:

給予真誠、可信的讚美。

展示自己親密的朋友、寵物和家人的照片。

建立預期和懸念。

用幽默來愉悅和緩解壓力。

控制

所謂控制力,就是我們在任何情況下或社會等級中都能感覺到自己的力量有多大。當控制力增強時,我們會感到平靜、自信和安全感。自我效能感與能力和賦權有關,它使我們對自己的能力有信心,能夠獲得結果。當控制力降低時,我們會感到不確定和不安全感。羞恥感和羞辱感會導致無助感,在極端情況下,會讓我們感到希望渺茫。

為了增加控制感:

賦予他們權限和能力。

提供清晰、透明的選項。

表達感激和尊重。

傳授新技能。

四個動機象限:樂觀,悲觀,不安全,安全

當涉及到用戶的動機和學習時,Cugelman情感地圖將情感設計策略簡化為四個動機象限。

樂觀:有動機去獲得快樂

這個高度喚起和愉悅的情緒象限是我們感受到控制力、動力和愉悅的地方。在這裡,我們會體驗到好奇心、興奮、自豪感、樂觀和參與感。這些都是最令人愉悅的情緒,這些情緒能使我們充滿活力,讓我們集中注意力,並推動 "接近行為",在這裡,我們會變得好奇,並移步入內,仔細觀察。你可以利用這些情緒,通過對獎勵的期待來激勵人們。怎麼做?通過價值主張、利益聲明、令人信服的優惠、免費贈品--任何能觸發多巴胺的東西。如果你過度兌現你的承諾,人們下次看到你的價值主張時就會更加興奮。然而,一旦我們意識到自己被騙了,就會因為多巴胺的下降而注意你的點擊誘導策略的使用。

悲觀:因害怕獲得痛苦而沮喪

這種低沉、消極的情緒和缺乏控制力的象限是我們感到無助、羞恥、羞辱、悲觀、厭世和倦怠的地方。比如說,也許你在無意中被麻木不仁的遊戲化所羞辱,或者因為缺乏質量保障而使一個簡單的任務看起來無法完成。這些都是人們能感受到的最糟糕的情緒。抑鬱症和情緒煎熬就存在於此。在設計這些情緒的時候,你需要小心翼翼地去設計這些情緒。

在這個象限中,我們可以使用一些積極的技巧,比如說許諾希望有一個更美好的未來。狀態營銷和基於自豪感的激勵方式,通過許諾用戶如果做了X,就會提升他們的社會地位。"這個產品/服務/程序會讓你更富有,更受尊重,更快樂。給錢給我們,我們會幫你實現。" 

公司讓用戶無時無刻不在感受到這些情緒。為了激勵用戶升級,公司通常會把新的雲端套餐誣陷為優越,同時對之前套餐的缺點進行暗示。接下來,他們會發出一個升級交易,如果你支付X,你就可以擺脫過時的、蹩腳的軟體包。如果沒有這些情緒,Freeemium(免費增值服務)會是什麼?

要小心這些情緒。如果你把某人困在這裡足夠長的時間,你就會有引發終身怨恨的風險。如果你通過承諾幫助他們脫身的方式來激勵,而你卻失敗了,你就會有被貼上不誠實和無能的標籤的風險。然而,如果你過度兌現承諾,用戶會感到感激,甚至可能會覺得自己欠你一個人情。

缺乏安全感:渴望消除痛苦

這是一個迴避威脅的象限,在這個象限裡,我們會感到緊迫、懷疑、警惕、恐懼、壓力和焦慮。輕蔑、道德上的憤怒、嫉妒、嫉妒、羨慕和攻擊性也存在於此。它推動了用戶的覺醒,讓用戶集中注意力,但又是以懷疑的方式。

在情感設計中,你會通過失落感策略來策略性地應用情感,玩弄迴避威脅的動機。基本上,你告訴用戶一個威脅,並提供給他們一個避免威脅的方法。例如:"不要被黑客攻擊。購買我們的防病毒軟體。" 或者說,"明天票價上漲。現在就去買早班車票。" 或者說,"趁著數量有限,現在就行動吧" 

一般情況下,長期處於緊張的情緒中,會使人產生極度焦慮和健康問題。然而,短期的暴露會讓人興奮,讓人精神振奮。在為這個象限設計時的訣竅是,有分寸地應用 "好的壓力",足夠激勵用戶而不引發焦慮。

在應用基於壓力的設計模式時要謹慎。錯誤地應用基於壓力的設計模式,可能會意外地適得其反,損害一個品牌的聲譽。永遠不要讓你的用戶感覺到自己被人擺布恐懼,也不要讓你的同事使用不誠實的壓力激發器,比如假的稀缺性、緊迫性或任何假的壓力技巧。

然而,誠實的失落感與激勵性的報價和功效信息相結合,是一種強大的心理策略組合。

安全感:因害怕失去快樂而失去動力

這種低亢的、積極的情緒象限是我們放下戒心,感到安全、感激、信任和滿足的地方。這就是長期信任和忠誠的地方。人們在與你互動時,會覺得很有安全感,以至於持久的關係開始萌芽。這是任何情感設計策略的最終目標,是建立終身忠誠度的基礎。你會通過重複性的超額回報,通過讓用戶滿意變成長期的忠誠度來獲得用戶。

不過要小心。過度交付可能是不可持續的。有些時候,你需要將用戶從長期忠誠關係中轉移出來。例如,一個SaaS運營商可能需要將他們滿意的免費用戶轉移到付費套餐上。或者,他們可能會努力將老用戶也轉移到較新的套餐上。

把人們從安全的關係中拉出來意味著要解開他們,要麼帶著他們經歷不安全感,要麼帶著他們經歷悲觀的情緒,這時你需要極其謹慎和尊重地處理。這始終是一個有風險的舉動,需要有相當的預見性和同理心來處理。

情感設計中的色彩運用

色彩的心理學是複雜的。這並不像宣稱綠色會引發繁榮,黃色會引發幸福那麼簡單。有文化和社會的細微差別,影響著色彩與情緒的聯想。例如,在西方國家,紅色與危險有關,但在中國,它是幸福和幸運的顏色。然而,在這兩個地區,它在行為上都與停車有關(多虧了紅綠燈)。更加複雜的是,任何一種聯想都可能在短短幾年內發生變化。

普遍的顏色-情緒聯想並不存在。然而,在比較色彩與喚醒、愉悅和控制的研究中,有一定的一致性。這張圖總結了其中的一項研究,顯示了波長中的色調與情緒之間的關係。

本圖中的數據來自Camgoz, N. (2000)的論文,在Cugelman, B和Cugelman, R (2020)的色彩心理學指南中進行了推斷和映射。它只包括了 "光譜 "顏色。

這張圖代表了你會在少數幾篇科學論文中找到的趨勢,它可以安全地概括為西方國家。我主張把它作為一個一般的指南,然後在你的特定受眾上進行測試。

那麼,如果你在為任何一個激勵性的象限設計,哪些顏色可以幫助你打出正確的情感基調呢?

1、不安全的

紅色、橙色、黃色等暖色都是吸引注意力的壓力誘導劑,使其成為截止日期和錯誤信息的完美選擇。這些溫暖的顏色非常適合於任何容易造成損失的信息傳遞。高對比度的黑色也有類似的效果,但有一個額外的優勢,那就是對視力障礙者來說更容易接近。不要過度使用這些暖的、壓力大的色調,否則你的網站可能會開始看起來像一個由懶散的拉皮條的人開的垃圾店。要有品位!

2、樂觀

儘管人們普遍認為綠色是這些研究中最樂觀的顏色,但考慮到它的快樂、喚起和控制的內涵,綠色是最樂觀的顏色。在消色度上,淺灰色和白色是最樂觀的。儘量創造一個健康的樂觀內容。如果你想保持它們的激勵性,就限制它們的應用,並儘量引入儘可能多的變化。記住,獎勵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衰減,所以要不斷地變化,不要過度的美化它。

3、安全性

冷酷的藍色是最不引人注意的顏色,與最舒適和愉悅的情緒相關聯。它與安全感、權力和能力相關聯。不像紅色或綠色那樣吸引人的注意力,所以對於關鍵性的信息傳遞來說,這不是一個好的選擇。這些都是不錯的上下文設計用色。對於風險較高的數字任務來說,還不錯。

4、悲觀主義

在消色的尺度上,最讓人感到壓抑的是中間灰。色彩並沒有明顯的悲觀情緒區。所以,也許過多的灰色是描繪悲觀情緒的最好方式。

結論

顏色只是影響用戶情緒和動機的眾多因素之一。它並不存在於所謂的真空中,但當正確理解和應用時,它可以有驚人的能量。

在戰略層面,情感象限將幫助你定義更廣泛的情感設計目標,而色彩心理學研究將幫助你更好地定義產品基調。

相關焦點

  • 花藝插花教程,花藝設計心理學,色彩的情感表達
    作為人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結合的產物,插花藝術設計越來越多地展現出其意義和價值。隨著我國的藝術設計與國際接軌,花藝設計系統越來越被新的思路、新的想法、新的技術所影響,不斷更新擴大著其形式和思想。心理學和花藝設計的關係也在不斷延伸,花藝設計師能夠準確把握其基本概念是先決條件。
  • 網頁設計中的色彩心理學如何提高轉化率
    顏色心理學是一種強大的網頁設計工具,越來越多的設計師正在使用它來傳達關鍵信息並影響人們的態度和情感。網頁設計中的色彩心理學原理心理學有一個稱為色彩心理學的子領域。對於所有媒體和行業的設計師來說,了解基本原理以便能夠在其作品中運用色彩並引起驅動結果的情感反應變得越來越重要。
  • 標誌設計中的色彩心理學
    顏色和情感之間的聯繫非常複雜,對用戶行為的心理影響很大。在設計中更改小細節的顏色等簡單操作就可以使用戶行為增加兩位甚至三位數的百分比。忽略用戶體驗設計的這一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個巨大的錯誤,在設計創作過程中只需進行數據分析和研究就可以輕鬆避免。
  • 用好色彩心理學,助力用戶體驗設計
    色彩是設計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在不同的性別、國家、文化中,甚至在同一個人人生的不同階段對色彩的感受也是不一樣的。如何在設計中運用色彩助力用戶體驗設計呢?文章對此進行了分析探究,希望對你有幫助。色彩心理學是怎樣影響使用者的看法和行為的呢?這裡有一個絕招,可以幫你構建更有效運作的數位化產品。
  • 網頁設計中的色彩心理學
    色彩影響人類心情與思考這件事情是真的,當眼睛看到某種顏色時,會將此訊息傳回大腦的下視丘,經由一系列的神經傳達,刺激甲狀腺分泌賀爾蒙,進而造成情緒、情感或是實際反應。經由線上網站 QuickSprout 的研究顯示,顏色可以影響 90% 的產品評價;數位行銷專家 Neil Patel 指出,85% 購買產品的原因是出自於顏色,而色彩對於網路上各式各樣的網站設計當然也具有一定影響。跟相親一樣,第一印象很重要;只要抓住色彩使用的箇中奧妙,就等於抓住讀者的心。
  • 色彩心理學 —— 用戶體驗設計的得力助手
    如何在設計中運用色彩助力用戶體驗設計呢?本文就會為你解答,希望對你有幫助。  涵蓋了色彩心理學——或者更具象地說——色彩對人類行為心理影響的研究表明:客戶對一個產品形成看法需要90秒,而其中90%的時間受色彩的影響。儘管色彩經常被認為只是設計師的審美所決定的,但它是設計中用戶情感和影響認知的核心元素。
  • 火龍果:網頁設計中的色彩心理學
    玩過web的童鞋都知道,只要有良好的色彩搭配,即使一些細節不是那麼完善,網頁也會看起來很舒服,色彩不僅觸動用戶視覺感觀,更會給用戶的心理產生一定影響,今天看到一篇非常棒的關於網頁色彩搭配的文章分享之作者 Jeremy Smith 是位顧問,曾幫多家公司做出適當轉型,讓其營利上升,來看看他有些什麼秘訣。
  • 顏色、心理學與設計
    在日常生活中或是產品設計中,神秘的色彩使用都會是一件讓我們頭疼的事,下面從心理學的角度介紹幾種在設計和日常生活中很實用的顏色,絕對不會錯!藍色藍色是日常生活中以及產品設計中很常見的顏色之一。因為在色彩心理學中,藍色被認為是給人以安全、信任、放鬆等情感。
  • 色彩心理學 黑色心理學
    碩博心理撰稿人:劉剛大家好,這裡是碩博心理,我是劉老師,我們接著來學習和色彩心理學有關的知識。今天我們要來講的是色彩心理學中的黑色心理學。想到黑色你會想到些什麼?是天黑、烏鴉、還是煤炭?又或者會想到一些不那麼美好的詞語,比如黑暗和骯髒?想到黑色,不知道怎麼的,感覺就變得安靜起來。一般在色彩的世界裡認為,黑天鵝絨是世界上最深的顏色。
  • 【產品設計】產品icon與色彩心理學
    除去在設計icon時候,配合公司主色調(比如愛奇藝的綠色,在群裡聊天,他們的員工QQ氣泡都是綠色,估計Icon也紅不起來)以及遊戲等以卡通人物作為icon,其他產品公司都會或多或少借鑑部分色彩心理學的知識:黑色象徵權威、高雅、低調、創意;也意味著執著、冷漠、防禦,端視服飾的款式與風格而定。
  • 設計中的色彩心理學上:九種色彩所代表的心理感應
    之前寫過一些關於色彩的文章,一直說的是關於色彩理論的一些色彩基礎,其中有讀者提到過想聽聽關於色彩心理學的一些東西,因此就在這裡聊聊自己的一些感想和設計實踐中的一些心得體會,並不系統,只談感想。大自然間的有色光通過不同物體的反射傳達到人眼中,不同的波長表達出不同的顏色信息,有色光作用於人眼的過程,伴隨著色彩的感知和情感體驗。康定斯基在這方面貢獻很大。他從研究的範圍,劃分了色彩的直接性心理感應和色彩的間接性心理感應兩個維度。前者是客觀性的直觀效果,是色彩的固有感情;後者是通過色彩的聯想偏好為媒介而表現出來的情感體驗。兩者的影響因素往往是同時存在的,它們的關係很難絕對區分的。
  • 色彩心理學:藍色心理學(下)
    碩博心理撰稿人:劉剛大家好,這裡是碩博心理,我是劉老師,我們接著來學習和色彩心理學有關的知識。今天我們要來講的是色彩心理學中的藍色心理學。他們很受大家的信任,也值得大家的依賴,但是為了實現大家的願望,他們在積極努力的過程中很容易產生壓力,不過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因為拒絕會讓他們覺得更有壓力,可以說他們最需要的就是肯定自己,以及如實表達情感的能力,平日裡只要不是去和別人進行比對,也不要太過於壓抑自己,養成大膽去說的習慣就會很好。
  • 色彩心理學:活用色彩,人生更精彩
    因此從今天開始,我會和大家一起分享關於色彩心理學方面的海量知識,我們一起活用色彩,讓人生更精彩。大家好,這裡是碩博心理,我是劉剛劉老師。什麼是色彩心理學?色彩心理學就是對這些由色彩差異給人的生理和心理所帶來的影響進行分析,或根據科學的數據和臨床實例進行解說的學說。說得通俗點,色彩心理學研究的是色彩會給人帶來什麼樣的影響,以及人在什麼時候需要什麼顏色。
  • 設計師必看的色彩心理學
    編輯導讀:色彩心理學被廣泛地運用到各個設計領域,這早已不是什麼秘密。從日常的雜貨到LOGO設計,色彩所起到的作用越來越大,它是給用戶傳遞信息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如何在設計中運用色彩助力用戶體驗設計呢?文章對此進行了分析探究,希望對你有幫助。
  • 為什麼要培養孩子的色彩感?從繪畫,看色彩心理學對孩子的重要性
    文 | 朗姐育兒日記(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很多家長都重視孩子「圖形」方面的發展,常常忽視了色彩的重要性。對於孩子來說,豐富的色彩有助於孩子身心健康的發展,並且從色彩心理學上可以了解孩子更多。前幾天孩子畫了一幅畫,內容就是一座房子,還有小花,有太陽、山還有小動物。我當時就拍下孩子的畫,發了一個朋友圈。
  • 標識色彩心理學,超級實用
    科學表明,人對外界信息的獲取百分之八十都是來自眼睛,而在獲取的信息當中,首先抓住眼球的便是色彩,其次才是形態。所以,在設計當中,合理運用色彩,可以獲取良好的視覺效果,達到奇妙的藝術效果。有句話說得好,眼睛是心靈的窗戶,而眼睛能看見和欣賞色彩,可見眼睛與色彩對我們的重要性。
  • UI設計初學者要了解的色彩心理學
    UI設計初學者要了解的色彩心理學,在UI設計中,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色彩心理學,這是一門讓人難以忽略的課程。因為這們課程可以給我們的設計帶來很多的便利,在設計中利用顏色來傳達思想也是非常切實有效的。總之,孩子會自由地發揮想像力,運用豐富的色彩描繪自己的世界。然而,如果把太陽畫成灰色,把人的臉塗成紫色或者黑色,則說明孩子心中可能隱藏著一些問題。大部分孩子都會把心情投射到畫中人物的膚色和太陽的顏色上。孩子如何使用顏色和如何塗鴉對研究孩子的心理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2、企業在企業的視覺形象中,顏色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
  • 學UI設計需要明白的色彩心理學
    學UI設計需要明白的色彩心理學,在UI設計中,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色彩心理學,這是一門讓人難以忽略的課程。因為這門課程可以給我們的設計帶來很多的便利,在設計中利用顏色來傳達思想也是非常切實有效的。下面小編帶大家一起看一些具體的場景運用,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 零基礎學攝影,色彩心理學與攝影的關係,用色彩表達攝影師的情感
    說到色彩心理學,是即神秘又有趣的一門知識學科,色彩對人的心理影響也比較直接,不同的色彩對人的心理都會產生不同的影響,從而導至不同的心理感受,同時能夠引起人的相應的生理反應;比如人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等;所以攝影也是一樣,用不同的色彩影調來展示拍攝者的想法,以及展示想要傳達給觀眾的心理情緒
  • 色彩心理學
    ,我們的客觀世界被各種顏色充斥著,而這,卻也與我們的主觀心理有著很大的聯繫,因此而衍伸出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色彩心理學。色彩的物質性心理錯覺色彩的直接性心理效應來自色彩的物理光刺激對人的生理發生的直接影響。心理學家曾作過許多實驗,他們發現紅色環境中,人的脈搏會加快,血壓有所升高,情緒容易興奮衝動;而處在藍色環境中,脈搏會減緩,情緒也較鎮靜。有的科學家發現,顏色能影響腦電波,腦電波對紅色的反應是警覺;對藍色的反應是放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