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博心理撰稿人:劉剛
大家好,這裡是碩博心理,我是劉老師,我們接著來學習和色彩心理學有關的知識。今天我們要來講的是色彩心理學中的黑色心理學。
想到黑色你會想到些什麼?是天黑、烏鴉、還是煤炭?又或者會想到一些不那麼美好的詞語,比如黑暗和骯髒?想到黑色,不知道怎麼的,感覺就變得安靜起來。
一般在色彩的世界裡認為,黑天鵝絨是世界上最深的顏色。在象徵意義裡黑色代表的是醜惡與否定的色彩。有8%的人認為自己最喜歡的就是黑色。大多數十幾歲的年輕人認為黑色挺棒。有9%的女性和7%的男性把黑色列為他們最不喜歡的顏色。
黑色一般是陰暗的象徵,代表令人討厭的和忌諱的東西,世界各國都有很多關於黑色不吉利的傳說,比如說魔女的衣服是黑色的,邪惡的魔術被稱為黑魔法,黑貓雖然沒有做什麼壞事,但總被認為是不吉利的象徵而遭人討厭,也有人認為黑色的母牛是災禍來臨的先兆,還有什麼黑色星期五之類的說法。在中國的五行說中,北方是一片不毛之地,用黑色來代表北,此外黑色中還蘊含著一股威懾力,使用黑色可以帶給對手壓迫感。
一切物質結束時均為黑色:腐爛的肉是黑色的,腐朽的植物、壞死的牙齒都會變成黑色。某人「氣得臉色發黑'',表示此人氣得要死。與此相關的還有成語「等侍,直至你變為黑色」。帶來死亡的人都身著黑色:死神和劊子手。
畫家瓦西裡·康丁斯基(Wassily Kandinsky)這樣描寫黑色:「黑色在心靈深處叩響,像沒有任何可能的虛無,像太陽熄滅後死寂的空虛,像沒有未來,沒有希望的永久的沉默。"
在基督教的色彩象徵意義中,代表死亡的顔色發生著變化:黑色是為塵世間死亡而悲哀的顏色,灰色代表上帝最後的審判,白色是復活的顏色。因此喪服是黑色的,而死者的衣服是白色的,因為要讓他們復活。
對於所謂白色人種來說,白色是理想的色彩,代表喜悅的色彩。對於其他膚色的人來說白色自然不是完美的象徵,對他們而言白色也是悲哀的顏色。白色在此處的意義不再是一種色彩,而意味著一切顔色的缺失。白色的喪服是不染色的衣服,像黑色喪服一樣顯示著對自身虛榮的放棄。隨著越來越多宗教思想的消亡,人們越來越為人世間的死亡哀傷,因此黑色越來越廣泛地成為世界上喪服的顏色。
通常白與黑,象徵著善與惡,光明和黑暗,但最能表現白色對比的是中國古代象徵陰陽的太極圖,在太極圖中,白色代表陽,象徵著男性火熱,主動和明亮,黑色代表印象中的女性寒冷,被動和陰暗,在西歐黑白的意思就是黑暗和白天的象徵。
歐洲過去曾有個說法:多愁善感的人血液是黑色的。即使在今天,人們也會將所有負面的情感與黑色聯繫在一起。某人把一切「都畫成黑色」,某人只「看見黑色」,意思是說此人是個悲觀主義者。形容某人壞透了,可以說此人「有一黑心」。別人害怕時卻發笑.把犯罪、生病、死亡看做有趣的事,屬於「黑色幽默」。灰色是憂鬱的顏色,它與黑色結合在一起象徵著針對自身多於針對他人的負面情感。黑色與具有進政性特點的黃色結合在一起,象徵著針對他人的負面情感。
其實當你喜歡黑色的時候,正是你意志堅強的時候。喜歡黑色的人容易被一件事情牢牢的拴住,相信自己的判斷不容以他人的意見或環境所左右,會把自己的想法和特點貫徹到底,因此或多或少都顯得有些固執成長,聽不進去周圍人的意見,或者乾脆拒絕這些意見。
喜歡黑色很有可能受到來自周圍的壓抑和威嚴,比如說小孩子用圖畫來形容,受到家長的威嚴,使用較多的用黑色來表達,喜歡黑色的人,堅持我就是我,別人是別人,除了相信特別的人外,不會輕易的相信任何其他人,具體表現就是即便在表面上做出了相信的樣子,內心也會斷然拒絕。
喜歡黑色的人通常會選擇在周圍的人面前表示威嚴,喜歡向周圍的人展示自己的強大,實際上這麼做是為了隱藏心中的軟弱。你會發現,設計師,管理者,經理人都喜歡使用黑色。
迪奧說過,優雅是由高貴、自然、細緻與簡單構成的混合體。優雅要求放棄豪華,放棄招搖,放棄的還有色彩。所以在迪奧看來黑色是沒有風險的優雅。通常那些優雅的西服、晚禮服和燕尾服都是黑色的。
黑色在生活中具有千差萬別的象徵意義,從心理角度上,黑色象徵著防禦,在時尚界,黑色象徵著冷靜與簡練的風度,在汽車和現代室內裝飾中,黑色象徵著高雅與奢華,但是大部分的黑色一向都是消極的,代表了黑暗與未知世界的恐懼。單純從裝飾角度來看,由於黑色能夠吸收所有的光,因此也可以渲染陰暗的氛圍。
在生活中遭遇失戀或者親友背叛的時候,往往會選擇黑色,這種顏色是努力擺脫狀態的寫照,表現了一種容忍不服輸,堅持不懈,超越困難的精神。
黑色也可以是堅強的顏色,它代表了一種有很強使命感的頑強者的形象,但是過多的使用黑色的話,容易讓你的力量在內部沉積,從而影響發揮,經常穿黑色的衣服也容易加速衰老,所以最好不要太頻繁的穿著黑色,雖然代表了很強的精神力,但它不是特別的適合社會,黑色也有過分約束心靈的一面,所以在你喜歡黑色的同時,也要時不時的用一些粉色或黃色,讓心情得到放鬆和緩和,黑色也容易給人壓抑,黑暗,無助等消極的聯想。在西方的文化中,黑色還是悼念的顏色,人們常穿黑色的衣服參加葬禮,黑色還包含貶義,本身,悽慘悲傷,憂愁,比如黑色星期五,也是非常不吉利的數字。
黑色最適合用來表現優勢和強勢,如果你想堅決的執行你正在進行的事情,想要給周圍的人一定的威壓感,表示拒絕表明自己的主張的時候,最適合用的顏色是黑色,黑色還具有高級和厚重的感覺,不想被對方小瞧,或者表示拒絕的時候建議你使用黑色。
喜歡黑色的人,從性格上大體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善於利用黑色的人,一類是利用黑色進行逃避的人。前者,大多生活在大都市,精明而幹練,他們一般擁有打動人心的力量,能夠很好的處理各種局面,他們想讓別人在黑色中感到自己的理性和智慧。
有些人則利用黑色進行逃避,這類人大多很在乎別人的眼光,挑選衣服時選來選去,最後還是選了黑色的人,大多屬於這一類,他們害怕別人對自己評頭論足,因此在買衣服時挑選黑色,這樣才不會顯眼,其實這是一種逃避心理,比如有的女生喜歡穿黑色,大部分的時間都穿黑色的長裙和長靴,把自己包裹的嚴嚴實實,她們希望藉此營造出一種高貴神秘的感覺,與此同時,他們也似乎好像隱藏著什麼,不過這類性格當中有不少非常的自信,甚至還有些固執呢。
喜歡黑色的人,雖然有兩種不同的性格,對他們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並非從小就喜歡黑色,因為在成長的過程中發生了一些事,才開始喜歡黑色的,如果能回想過去的經歷,鎖定開始喜歡黑色的時間點,也許就能找到人生的分岔點,從而更好的了解自己的性格,更好的把握自己的人生。
另一方面也有不少人討厭黑色,這大多是因為黑色給他們留下很深的負面印象,事實上黑色的確是容易招人討厭的顏色,它給人的負面印象比較多,比如說絕望,不安,不幸和封閉等等。
喜歡黑色的女性,往往不受愛神的眷顧,即使碰到了自己喜歡的異性戀愛,也大多不順利,即使有所進展,到最後也難成眷屬,因此建議喜歡黑色的女性在談戀愛時多穿一些亮色的衣服,黑色雖然能阻擋壓力感和緊張感,很好的保護自己,同時也會讓自己的運氣變得糟糕。
黑色是一種不可思議的神秘顏色,雖然他給人留下各種不好的印象,比如說陰險邪惡和死亡,但這絲毫不妨礙人們對黑色的喜愛,在時裝界有不少人穿黑色,更有甚者只穿黑色的衣服,黑色還代表著強硬和冷酷,不過只要搭配得當,黑色衣服也可以穿出摩登的感覺,正因為黑色沒有彩色,才能搭配出各種各樣的效果,在室內裝修和產品設計中也經常會用到黑色,黑色,有一種百搭的效果,極大可以跟很多顏色進行搭配。
大家想像不到的是,黑色也有增加甜味的效果,所以黑色的糕點有時也會讓人覺得格外的甜。
黑色除了展示故事和具有壓抑性的一面以外,也能提高忍耐力,提高人的容忍度。通常黑色會給人乾淨利落的印象,它可以代表保守威壓身弱個性,可是從心理學的角度上來,我不推薦戀愛的時候是用黑色,對女性而言,黑色缺少淳樸和柔軟的感覺,對男性而言則顯得分外疏遠,工作中穿黑色較多的人,在私下場合裡可以用一些讓心靈開放的黃色或者橙色。
黑色是中國古代單色崇拜時間最長以及含義多元化的一種色彩。在古代色彩理論《五正色觀》中,黑色與赤、青、黃、白並列為滋生大自然的色彩的五種基本色調。
而《萬物負陰抱陽》的道家黑白太極學說則影響中國文化,千百年。黑色在傳統書畫中是最重要的用色,在現代的光學理論中,黑與白是指無色彩之一。
在《說文解字》中是這麼描述黑色的:「黑,火所燻之色也」,翻譯成普通話就是說黑色是指物質經過火焰煙燻後產生的一種暗沉無光的色澤。
在中國漢族的傳統文化中,黑色與紅色的意義剛好相反,黑色代表著不吉利,黑色是喪服的顏色,古時候用來綁罪犯的繩索就是黑色的麻繩,古代獄卒就是現在的監獄警察穿的衣服呢,也是黑色的,被叫做皂役(肥皂的皂徭役賦稅的役)。
這個世界上有一種獨特的藝術創造風格,叫做中國畫,水墨畫家講究以形寫神,而在傳統的水墨畫當中,黑色是繪畫的唯一主要色彩,畫家藉由濃淡層次的墨色畫出「淡墨輕嵐」,「煙水迷茫」這樣空靈的感覺。
黑色也是古代中國以及西域婦女美顏的時尚顏色,黛黑是中外美女流行千百年的眉毛顏色,而在以胖為美的唐代,還流行著另外一件奇葩的事情,就是把嘴唇塗成烏黑色,還起了一個名字叫做黑唇妝,這也是唐代另類審美了。
此外,古人認為潤白的臉色與漆黑的瞳孔,是貌比天仙的美人胚子。令人難以想像的是,古人還有把牙齒染成黑色的習慣,染料也是來自於一種天然的蟲子。在傳統的戲劇舞臺上,黑色臉譜象徵著正義清廉與大公無私;在古時的民間年畫中,黑色曾經是財神爺的顏色,有華人相信黑色的這個食物都有滋補的功效,像黑豆,黑米,黑芝麻,黑玉米,還有烏雞等等,都是非常好的滋補的食物。
如果非要說出三個詞語代表中國人理解的黑色,那麼我一定推選玄色、墨色還有漆黑。
前段時間裡大熱的古代玄幻唯美愛情劇《三生三世十裡桃花》裡面的風靡萬千少婦的夜華君,不就總喜愛穿著一身玄色衣衫嗎?
玄,是幽遠的意思,是中國傳統色彩中表示深不可測的顏色。而墨色是指一種無光線反射與無亮度的色彩,也是中國傳統書寫與繪畫中所用的黑色顏料,就墨色對於喜愛中國畫的人而言,也有屬於墨分五色(焦濃灰淺清)的繪畫理論。
關於黑色心理學我們就暫時講到這裡吧,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上網了解一些相關的信息,幫助你更好的活用色彩,讓人生變得更精彩。
這裡是碩博心理,我是劉老師,雖然我們只是心理學界的一顆小樹苗,但是我們努力做到我們的最好;用真誠的態度、客觀、專業的方式向每一個願意關注我們的人,分享一切你想知道,而我們又恰好了解的心理學知識。
請記得不管你在哪裡,世界和我陪伴著你。
參考文獻:
1. 《色彩心理學》作者:作者:(英)孫孝華 等著出版社:上海三聯書店出版時間:2017年01月
2. 《色彩的性格》作者:〔德〕愛娃.海勒 著 吳彤 譯出版社: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時間:2016年07月
3. 《每天懂一點色彩心理學》作者:(日)原田玲仁 著;郭勇 譯出版社: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時間:2009年06月
4. 《我最想知道的色彩心理學》作者(日)木下代理子 著;蘇喆譯,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年8月
5. 《色彩心理學》作者:(日)藤沢英昭 滝本孝雄 著;成同社譯,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89年5月
6. 《設計中的色彩心理學》作者(韓)金容淑 著;武傳海 曹婷譯,人民郵電出版社2011年1月
7. 《別笑,我是色彩心理學書》作者(日)石井亞由美著 高嵐譯,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0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