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楚天都市報
迎市場新機遇
中金數據將擴建4萬個機櫃
10日晚7時,臨空港大道上的中金數據(武漢)(以下簡稱「中金數據」)運維中心大樓燈火通明,「我們是24小時三班倒工作,比拼趕超。」中金數據市場品牌部負責人楊磊介紹到。
中金數據於2016年8月落戶臨空港,整體投資105億元,目前項目2號大數據機房部分已投產,是臨空港產業轉型的代表企業。
當年8月,中金數谷大數據中心項目,在國家網安基地獲批。然而,數據機房和配套建築還沒有開始建設,在哪裡建設過渡機房?
了解到企業困難後,該區在臨空港大廈院內為中金數據騰出約500平方米辦公空間作為過渡機房辦公場所。同時,成立由供電、通信等多個部門組成的工作專班,全程服務中金數據過渡機房建設。
僅用120天時間,2016年12月1日,國內最大貨櫃數據中心、國家網安基地先導項目和首個建成項目——武漢超算中心正式投產運行。
該項目投產後,臨空港為企業提供了免費辦公用房,並申請續租10餘套免費人才公寓,作為企業項目建設期間的過渡辦公用房及人才安居保障。
在該區科經局的幫助下,中金武漢超算中心已取得了高新技術企業資質。同時,在該區政府支持和指導下,先後入選省市兩級重大項目,「這為企業發展帶來了機遇。」楊磊說。
經過疫情,企業看到了新的市場機遇,更加堅定了在臨空港紮根發展的信念。「我們原本規劃建設2.5萬個機櫃,如今要擴大建設4萬個機櫃。」楊磊介紹道。
尋未來大發展
天融信5萬方創新園即將封頂
徑河以北,臨空港大道以西,建築面積達到5萬平方米的天融信網絡安全創新園正加緊建設,「預計年底項目將封頂,明年建成投入使用。」武漢天融信網絡負責人婁春彥昊說道,建成後的創新園將用於網絡安全產品的研發、生產與製造。
去年,網絡安全領域的領軍企業,天融信科技集團在國家網安基地設立華中總部,成功入駐臨空港。「國家網安基地建設批覆以後,全國有實力的網安企業都將目光投向了臨空港,這裡當然也要有我們的一席之地。」婁春彥昊介紹,入駐臨空港一年多以來,天融信的員工從200餘人增長到近400人,其中三分之一的優秀人才是從臨空港招聘的。
作為國家規劃布局的重點軟體企業,臨空港向天融信拿出了滿滿的誠意,成立了由處級領導領銜的對接企業專班,實時了解企業困難,只要企業提出的合理需求,都會盡力滿足。
「公司從光谷搬遷到臨空港後,員工的上下班也存在困難。」婁春彥昊介紹,在向臨空港現代服務產業建設管理辦公室(以下簡稱「產業辦」)表達了困難訴求後,很快為入駐網安基地的企業開通了定製公交。
如今,網安基地已經形成一條完整的產業鏈,產業辦便牽頭成立了臨空港經開區網絡安全產業商會,將網絡安全的上下遊企業組織起來,定期進行溝通與交流。「為企業的發展架起溝通橋梁,有利於企業之間協作與發展。」婁春彥昊說。
解企業之所難
提供一體化保姆式全程服務
企業人員換乘不便,臨空港便開通定製公交;企業有辦公空間需求,臨空港提供免費過渡辦公用房。
「只要企業遇到了困難,我們都會想辦法解決。」產業辦負責人介紹,為解決網安企業先期入駐辦公需求,產業辦分別租賃網安大廈A、B兩棟寫字樓,依照招商協議免費提供給入駐網安企業過渡辦公使用。
目前,由該區出資購買的2萬平方米辦公寫字樓建設網際網路商務中心,已投入使用。可以滿足企業拎包入駐需求,技德、天融信、航天網信等企業先後入駐辦公。
同時,為企業提供過渡人才公寓。為已落戶的中金數據、中科曙光、航天信息、天融信等重點企業高端人才在金銀湖和武漢客廳共計提供38套人才公寓,20套公租房。
產業辦還創新服務機制,主動與該區政務服務中心對接溝通,成立區政務服務中心網安基地企業服務分中心,為落戶企業提供從工商註冊到項目立項、規劃選址、施工報建的一體化保姆式全程代辦服務。
如今的國家網安基地,網安產業集聚效應初步顯現。據介紹,截止到今年12月份,國家網安基地註冊企業有119家,其中名列全國網絡安全領域企業前50強的企業中,近半已經入駐臨空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