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過客
出品 | 網易科技《知否》欄目組(公眾號:tech_163)
原標題:Why this insect fakes death to avoid sex
科學家已經發現,當雌性沼澤地鷹蜻蜓遇到雄性侵犯時,會在半空中變僵硬並且墜落到地面,然後它們會一動不動地躺在那「裝死」。這種行為被稱為「假死行為」,是雌性為了保護自己免受雄性侵犯進化而來的。因為雌性鷹蜻蜓如果被迫交配,就有受傷甚至死亡的危險。
雜技般的空中交配行為
沼澤地鷹蜻蜓通常生活在歐洲、亞洲和北美的池塘和溼地。當夏天降臨時,雄性沼澤地鷹蜻蜓就會在池塘、沼澤地附近集結,等待著向潛在的配偶發起衝擊。它們的這種交配習慣被生物學家Rassim Khelifa描述成「雜技般的空中交配」。
在交配的過程中,雌性鷹蜻蜓會扭曲身體,使靠近身體末端的生殖器與雄性個體靠近胸腔的雄性生殖器相連。此時它們就形成了一個有點傾斜的心型,當它們著陸並完成交配之後,雌性就會離開去產卵。
逃避再次交配,保護自己不受傷害
在雌性產卵之前,其它的雄性也有可能會試圖與它交配。但是進化迫使它不得不進行拒絕,因為它只有有限的卵子,而且它的生殖系統可能因為反覆交配而受損。此外它所選擇的配偶已經對它進行了受精,而雄性蜻蜓的生殖系統結構意味著它們能夠在交配前移除雌性體內的任何精子。因此為了避免再一次的交配行為,雌性鷹蜻蜓可能會假裝死亡,從空中掉下來然後一動不動的躺在地上。
蘇黎世大學的生物學家Rassim Khelifa對此進行了研究。他聲稱,包括蜘蛛和螳螂在內已知只有五種動物會假裝死亡,這也使得這個新發現更加有趣。在很多蜻蜓物種中,雄性會在未經雌性同意的情況下試圖抓住雌性。通常速度最快而且最有力量的雄性最終會成功交配。
「假死」成為雌性鷹蜻蜓一種生存策略
Khelifa對雌性鷹蜻蜓的假死行為進行研究之後發現,它們的策略通常是有效的,大多數雄性鷹蜻蜓會在雌性墜落的地方徘徊一會,然後飛走尋找其它的交配目標。一旦雄性離開,看起來毫無生氣的雌性鷹蜻蜓就會起身飛走。
Khelifa觀察到超過60%的雌性會藉助這一行為成功欺騙追逐自己的雄性。當他試圖接近這些「死亡」的雌性時,它們馬上就會飛走,這意味著它們一直處於一種高度的警覺狀態。而所有沒有假裝死亡的雌性都被雄性攔截下來。
多倫多大學密西沙加分校的淡水生態學家Shannon McCauley聲稱:「我可以想像進化出假死行為的原因,因為雄性個體可能非常具有侵略性。受到騷擾的雌性鷹蜻蜓經常會出現受傷或溺水現象。」
雄性鷹蜻蜓數量過剩
Khelifa觀察到雌性鷹蜻蜓還有另一種逃避雄性交配的策略,那就是選擇在濃密的植被區域中產卵,因為在那裡雄性很難找到它們。事實上,當Khelifa在他的實驗中移走一些雄性時,雌性也會選擇在更開闊的地方產卵。
至於這種罕見的行為是如何進化而來的,Khelifa有一種猜測。在他工作的地方,雄性蜻蜓的數量遠遠超過雌性,這或許導致雌性試圖儘可能地避開雄性。其它研究也表明,個體的密度會影響它們在繁殖區域的行為,所以這可能是當地高密度的雄性導致的一種罕見情況。
裝死可能是動物的一種生存優勢
在各種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中都存在「裝死」行為,比如說以下這幾種動物。
1、豬鼻蛇:為了讓自己假死的痛苦儘可能的令人信服,北美異種豬鼻蛇通常會分泌一種難聞的液體,甚至還會吐血。
2、維吉尼亞負鼠:當遭受威脅時,它會暈倒而且看起來就像死了一樣,比如俯臥的姿勢、流淌的口水以及耷拉舌頭的怪相等。
3、掠食性慈鯛:這種魚至少有兩個物種具備假死技能。它們會沉入河底或湖底並像屍體一樣靜止不動來引誘獵物。如果小魚接近時,慈鯛就會撲上去並吃掉它們。
網易科技《知否》欄目,好奇世界,與你一起探索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