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地攤終於不用怕被城管抓了,為了刺激國家經濟,目前有二十多個城市已經下達通知支持擺地攤,你們城市可以擺地攤了嗎。
我國在兩晉南北朝就已經出現了地攤經濟,我們在古裝劇中肯定也不少看到有人舉著糖葫蘆吆喝吧。
在手工業和農業分離之後 ,農村集市貿易在古代早已產生 。在手工業和農業分離之後,由於部落之間、農業生產者與手工業者之間的產品交換次數增多,交換的規模和範圍擴大,由原始的偶然的交易場所,逐步形成為有固定時間和地點的集市。東晉時建康(南京)城外就有草市,六朝時開始設立「草市尉」對草市進行管理。在州縣城以外的水陸交通要道,或關津驛站所在之地形成的集市,稱草市。
交易的商品主要是水產品、鹽、酒以及日用百貨等生活必需品。草市東晉已有。
最早成熟並設立相關管理機構的集市在唐朝出現的。到唐末五代,戰亂頻繁,江淮富戶和城市居民,到草市建草屋居住避難的不少,使有些草市更漸繁盛,有的竟發展成為新型城鎮。
我國北宋名畫清明上河圖就非常生動地展示了我國古代「擺地攤」的景象。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有哪些寫古代人「擺地攤的詩句吧」
《蠶婦》
[宋]張俞
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
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
《賦未見君子憂心靡樂八韻寄李載》
年代: 宋 作者: 黃庭堅
紛紛車馬客,如集市人博。彼雖有求來,我但快一噱。忽逢堳學子,時亦撼關鑰。何當攜手期,濠上得魚樂。
《宿遷》
年代: 明 作者: 陳蒙
古邑臨河水,昏鴉噪縣門。四方爭集市,三戶自成村。禾黍秋風隴,牛羊落日原。客愁千萬種,辛苦向誰論。
《負薪行》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夔州處女發半華,四十五十無夫家。
更遭喪亂嫁不售,一生抱恨堪諮嗟。
土風坐男使女立,應當門戶女出入。
十猶八九負薪歸,賣薪得錢應供給。
至老雙鬟只垂頸,野花山葉銀釵並。
筋力登危集市門,死生射利兼鹽井。
面妝首飾雜啼痕,地褊衣寒困石根。
若道巫山女粗醜,何得此有昭君村。
《青玉案·元夕》
宋·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