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去世 | 狂生李敖,這一輩子值了

2021-02-13 十點讀書

李敖先生因罹患腦瘤,於今天上午10點59分,安然離世,享年83歲。

這位曾在74歲高齡說自己會再活30年的狂士,最終沒扛過春意已露端倪的3月。

李敖的一生,聰明、現實、自戀、自大,不懼生,不畏死,不浪費一分一秒,拼勁全力,活出自己。這樣的一輩子,值了。

十九年前,李敖就交待了後事。

1999年,李敖寫了一首打油詩,最後幾句是:遺愛捐醫院,枯骨臨風前。生時做猛虎,瀕死變春蠶。春蠶到死絲方盡,李敖一去兮不復還。

李敖知行合一,春蠶瀕死,猶自吐絲。

彌留期間,李敖仍在修訂他的「大全集」,更寫下公開信,稱自己罹患腦瘤,時日無多,一生當中,罵過很多人,傷過很多人,仇敵無數,朋友不多。在死之前,想和家人、友人、仇人再見一面,做個告別。

戊戌年三月十八日,春蠶絲盡,李敖仙遊,一去不復還。

李敖生前曾說,他不忌諱生死,願意死後把遺體捐給醫院「千刀萬剮」,但要把骨頭立在病房,讓人們欣賞他的「骨氣」。

自古艱難唯一死,在死亡面前,方顯男子漢的膽魄。這種膽魄,貫穿李敖一生,如關漢卿口中的銅豌豆,蒸不爛,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響噹噹傲立在世間。

李敖20歲時,父親就過世了。父親是臺中一中文科主任,葬禮當日,千人送行,場面盛大。

李敖受胡適影響,反對舊式喪禮,不燒紙,不誦經,不拿哭喪棒。面對滿堂衣冠,他一滴眼淚未落。

為此,李敖一度背上「不孝」罵名,他卻不以為意。在他看來,生離死別,送往迎來,多數人都依照常情。唯極少數人,不受世俗禮法約束,他們的表現,看似不近人情,其實是情深不露。

太太死了,莊周鼓盆而歌;弟弟去世,張良不設喪禮;胡適少小離鄉,到外埠求學,臨走前,他的母親一滴眼淚都不掉。

李敖笑傲生死,卻極講情義,不只對自己對家人是這樣,對師長和朋輩,也是如此。

1967年,李敖在臺北碰到殷海光,發現他氣色很不好,覺得老師染上了重病。

當時,李敖經濟上捉襟見肘,而殷門弟子中,不乏財大氣粗之流。李敖考慮了一番,親自跑到殷海光家,連說帶勸,把老師送到宏恩醫院,並請來最好的大夫,為他仔細檢查。

李敖為了給老師看病,花掉了賣舊電器賺來的錢,卻對殷海光說,他手頭寬裕,常給香港一家出版社幫忙,收入可觀。

經診斷,殷海光患的是胃癌。

李敖得知消息後,並未隱瞞病情,而是以強者對強者的態度,對殷海光說:

斯人也,不可有斯疾也。你這位憂慮的哲學家啊,羅素要聽說你得這種不哲學的病,他會笑死了。

你應該在開刀以後,好好把你要說的都寫出來,我相信那會是一部有價值的書。你有生命危險,來日無多,我本不該告訴你,但我一想,你看了這麼多書,若連生死都看不破,那書也白看了。

所以我告訴你,讓你有所準備,免得做錯了安排,浪費了時間。

李敖對死亡的態度,從容而達觀,他的底氣來自書本,來自思想。

李敖的閱讀頗具「死亡氣息」,他將自己這套方法論,稱之為「大卸八塊」讀書法。

李敖讀書,心狠手辣,看的時候剪刀、美工刀全部出動,把這本書「五馬分屍」。這一頁或那一段,有他需要的資料,李敖就把它切下來。背面怎麼辦?背面內容影印出來,或者一開始就買兩本書,兩本都切開。往往一本書看完,這本書也就被李敖「分屍」了。

對於李敖來說,一本書必須要大卸八塊、五馬分屍,進入他的資料夾,才算真正看完。

書本是李敖的思想武器,此外,他還有一把真刀。每次出門,刀不離身,儼然江湖俠客。文人帶刀者,李敖也。

臺北陽明山公寓,李敖曾坐在書房中,接受記者採訪。兩人正聊得興起,李敖突然如變戲法般,從褲兜裡掏出一把小刀,刀柄是塑料材質,呈黑色,可以摺疊,樣子相當精緻。

李敖右手握刀柄,熟練地一甩,刀刃展開,寒光閃閃。記者十分驚訝:「您沒事兒帶把刀幹嘛呢?」李敖脫口而出:「打架啊,我每次出門都帶著這把刀,用來防身,遇到壞人就跟他幹!」

說這番話時,李敖已年過七旬。記者有點好奇:「您跟別人打過架嗎?」李敖哈哈大笑,晃了晃手中的刀,狡黠地說:「這玩意就像滅火器,平時有備無患,但到了真用的時候,就不頂用了。」

記者又問:「既然沒用,那您還帶著它幹嘛?」李敖收起笑容,認真地說:「當然有用,這把刀代表了我的性格,遇到困難我不躲。」

既然不懼死,又怎會怕活?生命裡的狂風暴雨,李敖從未驚過。

這種骨子裡的強悍,在李敖看來,跟他的血緣不無關係。

李敖在大陸生活了十四年,住過的地方有北京、哈爾濱、太原、上海。日後在追溯家族血脈時,李敖總是自豪地提到滇南,誇耀自己可能是蚩尤後裔,再就是他那位勇闖關東,頗具匪氣的爺爺,以及攻讀北大,師從魯迅的爸爸。

李敖初二時,隨父母來到臺灣,念高三時,李敖對臺灣窒息人性的教育深惡痛絕。有天放學,他把書包往地上一摔:「我不上課了,就在家裡自學。」

父親聽了李敖的決定,並未暴跳如雷,而是點點頭,淡淡地說了句:「好,你小子要休學,那就休吧。」李敖聽了,喜出望外,對父親說:「所謂北大精神,就是老子不管兒子的精神,你們這些北大畢業的老子,都有這種精神。」

六十年代中期,李敖謀生艱難,曾動過下海賣牛肉麵的念頭。

李敖曾致信余光中:

下海賣牛肉麵,對諸公而言,或是驚世駭俗之舉,但對我這種縱觀古今興亡者而言,簡直普通又普通。

自古以來,文人知識人販牛、屠狗、賣漿、引車,乃至磨鏡片、擺書攤者,多如楊貴妃的體毛。今日李敖亦入貴妃褲中,豈足怪哉!豈足怪哉!我不入三角褲,誰入三角褲?

嬉笑怒罵的文字背後,是一顆永遠打不死的強者之心。

事實上,在最困難時期,李敖並未賣牛肉麵,而是倒騰過二手電器。有一次,李敖賣冰箱,買家是大導演李翰祥。送貨上門時,被李太太撞見,李太太驚呼:「大作家怎麼當起了苦力?」李敖笑笑:「大作家被下放了,正在勞動改造。」

李敖狂傲不羈,卻不是盲目自大。

他最為人所知,也是最為人詬病的那句名言:「五十年來和五百年內,中國人寫白話文的前三名是李敖,李敖,李敖。嘴巴上罵我吹牛的人,心裡都為我供了牌位。」

出版人李昕解釋說,這句話印在《獨白下的傳統》扉頁上,只是他營銷自己的廣告語,並非是目中無人。這個方法很奏效,圖書出版第一天,就脫銷了,馬上加印,跟這個廣告有關。

與此類似的話還有:要找我佩服的人,我就照鏡子。

事實上,李敖很能欣賞別人文字,例如,他對歷史學家唐德剛就推崇備至:唐德剛除精通中西歷史外,還兼寫小說、劇本、詩歌,才氣之高,舉國罕見。

唐德剛年長李敖十幾歲,對這位小老弟的才華,也大為激賞,稱李敖的《胡適評傳》寫得很紮實,也是有關胡適的家庭和幼年時期最好的一本傳記。

唐德剛和李敖,都屬於性格文人,除了互相欣賞,也曾在文字裡調侃彼此。

李敖在信件中,稱唐德剛是胡適的「假猶大」。唐德剛則說,胡適對那些足以為他傳身後之名的「文人」,尤其是那些和他有同樣「考據癖」的文人真是禮遇備至。他回臺灣之後,連那個大學剛畢業的小李敖也要去惹一下。結果胡公羽化之後,李敖反叫一聲「小嫖客」,這也該是胡適生前所未曾預料的吧!

唐德剛所指出的,恰恰是李敖對胡適的反思。

李敖所敬佩的,是在五四風雲中,如霹靂雷霆的青年胡適,而不是老憊而世故、如鄉愿般的晚年胡適。

李敖認為,胡適的致命傷,就是把大好的光陰,虛擲在交際應酬上,而不是用來進行著書立說。胡適的生命,簡直在被每一個仰慕他的人分割以去,活像《老人與海》中的那條被吃光的大魚。

李敖一針見血的指出,第一流的人不該花這麼多時間去做人際關係,第一流的人應該珍惜光陰,去做大事。

他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

李敖前妻胡因夢,曾寫過一篇《李敖和我》,白描李敖的日常生活。

每天清晨,李敖都早早起床,一個人在書房裡聚精會神搜集資料,做剪貼,開始一天的寫作。他像一部精準的機器,規律地運作著,他不抽菸,不喝酒,不聽音樂,不看電視,不打麻將,可以說沒有任何娛樂活動,而只有工作。

不懼生,不畏死,不浪費一分一秒,拼勁全力,活出自己。狂生李敖,這輩子值了。

相關焦點

  • 一代鬥士李敖去世:罵了一輩子,風流了一輩子,精彩了一輩子
    今天上午(2018.3.18)10點59分,臺灣著名作家、一代國學大師李敖去世,享年83歲。離世前,他的親筆信令人唏噓,希望「跟家人、友人、仇人好好告別」。 2017年年初,李敖透露罹患腦瘤。他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醫生說他只剩3年時間可活,他最大目標就是在3年內出齊《李敖大全集》85冊。
  • 渣男李敖
    年輕時,李敖有一個女朋友叫王尚勤。兩人的戀情開始於1962年2月的一次萍水相逢。1964年9月,她在留學過程中,發現自己身懷有孕,不久在西雅圖生下現在因為維權名揚天下的李文。王尚勤回國準備和李敖結婚時,發現李敖已經和別的女人同居了,於是只能作罷。後來,李敖的女朋友一個接一個,對王尚勤和女兒李文並不過問。
  • 李敖為什麼罵余光中是「馬屁詩人」?
    李敖為什麼罵余光中是「馬屁詩人」?余光中,臺灣詩人,以寫「鄉愁」詩聞名,一般而言,他在大陸口碑很好。其經典詩歌《鄉愁》還是中小學課本篇目。除了詩歌,他還在散文、翻譯領域也有建樹。前後創作時長50年有餘,資格夠老。三年前已經去世了。
  • 李敖:身具「士」的風骨,愛憎分明,心中充滿正義感
    有人說,「英雄最孤獨,無敵最寂寞」,一向孤傲無匹,目無餘子的李敖,曾自我哀悼般感嘆道:「作為一個午夜神馳於人類憂患的人,作為一個思想才情獨邁千古的人,我實在生不逢時,又生不逢地。」這讓那些請他去錄製電視節目或者演講的電視臺負責人和學校領導,在私底不知擦了多少把冷汗。晚年致力於兩岸文化交融的李敖,於2005年回大陸,先後在北大、清華和復旦作了三場演講,光看主題就很李敖——「金剛怒目」、「菩薩低眉」、「尼姑思凡」!這三場演講很精彩,但臺下校領導也不知暗中捏了幾把汗!
  • 李敖的女人之四 她為李敖效犬馬之勞 李敖是喜歡她 還是利用她?
    「李敖的女人」的系列文章,蕭陶已經發了三篇,這是第四篇。上一篇留了個懸念,小蕾嫁給了誰?對於這個太多人都想知道的問題,李敖生前只說了六個字——我的一個朋友。當初,聽說小蕾嫁給了他的這位朋友時,李敖暴跳如雷,氣急敗壞。俗話說,朋友妻不可欺。其實,板子也不能全打在李敖的這位朋友身上。
  • 李敖忠告年輕人:沒有錢,人生要看開一點,過一個清淡寡慾的生活
    結果,造化弄人,一輩子不輸人的李敖還是敗給了病痛,83歲因腦瘤去世。在去世前,他想給自己的家人,友人,仇人作個道別,以作謝幕。但不知什麼原因,現在也沒有冒出動靜,也不知道他的那些女朋友最後有沒有去看他。但在李敖去世前,他跟好朋友陳文茜有個訪談,裡面多少對自己有個坦誠的說明,現在看甚至是有些遺言的意味。
  • 余光中被李敖批評為「馬屁詩人」,余光中的一句話回應成為經典
    這首歌「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唱了許多人的心聲,臺灣同胞回歸大陸的期待被一個彎道海峽阻隔,成為多年的遙遙無期的觀望。余光中的詩《鄉愁》表達了太多同胞想回家卻回不去的感受,這句話已成了家喻戶曉的一句話,說到臺灣,詩人不得不提到他,他的愛國主義精神生動地反映在他的詩中,但他遭到了李敖的責罵。余光中不急不慌的回應成了經典,人們不禁佩服於先生的智慧和他的寬宏大量,李敖也一直是令人厭煩的,那麼,誰這麼豁達,為什麼要罵余光中先生?
  • 李敖:「那位江南女子才是我女人中最漂亮的,而不是胡因夢」
    李敖是著名的思想家、自由主義大師,同時也是國學大師、時事批評家,他身上的頭銜多到可以寫出來兩行,但說來諷刺的是,讓部分人記住他的並不是他的作品或是思想,而是他一段段流傳到今天的情史。他是1935年生人,於2018年去世,但離開人間的只是李敖的身體,他的很多文字伴隨著自己一生的故事被流傳了下來。
  • 李敖:「今天將魯迅捧為英雄的人,我無法接受」
    李敖:「今天將魯迅捧為英雄的人,說他如何跟國民黨政府對著幹,把他說的那般高風亮節,我無法接受」。國民政府不是什麼開明政府,否則也不會有軍統這樣的特務組織,不會有戴笠這樣的暗殺頭目,倒在民國的知識分子還少嗎?
  • 李敖兼具才氣和勇氣,自詡「一個正確的人活在錯誤的地方」
    ——李敖央視《新水滸傳》中,武松和方臘在破廟狹路相逢,方臘說「武松大名倒是久有所聞」,而李敖的大名之於我,也是久有所聞。李敖去世,網上出了很多紀念文章,但都把李敖的年齡算錯了。李敖生於1935年4月23號,卒於2018年3月18號。
  • 李敖的娛樂圈逸事:寫歌 與胡茵夢結婚 被小S坐腿
    上世紀70年代末期,李敖出獄後與劉會雲女士同居,1979年舊曆春節過後,由於劉會雲的穿針引線,李敖出版了《獨白下的傳統》,由此衝出了因當局打壓而造成的陰霾。<br>李敖的復出,震動臺灣文壇。電影明星胡茵夢也為李敖出山寫了一篇叫好的文章。由臺灣最有影響的《工商日報》刊發,名為《特立獨行的李敖》。她和李敖因此產生了聯繫。1980年5月6日,時年45歲的李敖與27歲的胡茵夢結婚。
  • 被李敖罵為「馬屁詩人」,余光中笑臉回應:他的人生不能沒有我
    即使你不認識李敖,從他任意一句話中,也能體會到他的錚錚傲氣。這是一位狂人,狂到一生自命不凡,從不屈服命運的控制,而是要做人生的強者,遇到看不慣的他就罵,罵完不解氣繼續罵,管他對方是人是鬼。不喜歡的事堅決不做,違反原則的堅決反抗,人生字典中從來沒有怯懦和妥協。
  • 因《鄉愁》余光中被李敖罵為「馬屁詩人」,其一句話的回應堪稱經典
    鄉愁,余光中詩人的這首《鄉愁》,表達了許多同胞想回家不回家的心緒,因此成了家喻戶曉的《鄉愁》,臺灣詩人所說的《鄉愁》,便是他的《拳擊愛國》,在他詩作的字裡行間,體現得淋漓盡致,被李敖罵。餘先生不慌不忙的回應竟成了經典,讓人不禁讚嘆餘先生的才智和氣量,而李敖也討了個沒趣,那麼,是誰這麼不留情面,又何必去罵餘先生呢?狂士李敖,義憤填膺在哈爾濱,曾說過自己滿臉驕傲的李敖,卻總有一身傲骨。他的人像他的名字一樣,很傲慢,他的筆下語言犀利,攻擊了很多文壇的人。
  • 李敖經典語錄大全,句句都是大實話!
    ——李敖2、不是懷鄉,沒有鄉愁;不是近鄉,沒有情怯;不是還鄉,沒有衣錦;不是林黛玉,沒有眼淚。——李敖3、有時候,所以愛錢是因錢不夠多,所以愛權是因為權力太少,所以被罵是因為自己不夠大。——李敖4、樂觀的人自求多福;悲觀的人自求少禍。——李敖5、不讓人看到你,比減肥更重要。
  • 李敖評論三毛、金庸、王菲,一針見血,無可辯駁,畫骨
    這就像極了現在的三毛,她整天沉溺於哭泣自己撼天動地的愛情,李敖就覺得是造型不合適了,而且她的年紀越大,這就越不合理。李敖舉例到就像一次在百貨公司,看到三毛以十七歲的髮型和七歲的裝扮亮相時,他就忍不住地笑。
  • 李敖的女人說,他接吻都跟人家不一樣!
    初戀羅君若:李敖為她自殺羅君若是李敖同學,李敖從高中開始就瘋狂地寫情書給她,直到大學兩人才在一起。但這戀情很快被女友的媽媽攔腰斬斷。李敖還為了這段情傷吞藥自殺。看來這位羅媽媽很有超人的眼光,從高中時期的李敖就判斷出女兒的終身沒法跟此人廝混。
  • 李敖:讓有趣的中文起死回生
    李敖說,要談知識,要用歷史的眼光、有趣的眼光,比如談淝水之戰,他會說,「淝水之戰破壞了中國統一七十三年」。 (南方周末記者 邱浩潤/圖)  「《我知道》的名字,不如再加幾個字。」李敖坐在臺北敦南大道金蘭大廈的書房裡對南方周末記者建議,填字節目《我知道》的名字,應該變成《你知道我知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典故出來了,心照不宣……你知道。」
  • 李敖的毛筆字怎麼樣,能否達到書法藝術的水平?
    許多人對李敖又愛又恨,只因為他跟歷史書上那些有名的文人一樣,恃才傲物,喜歡用文字打抱不平,若一段時間看不到他的消息,又會忍不住惦記他。當然,李敖還是一名非常自信,乃至自負的人。從2009年元旦開始,有一檔精心製作的電視欄目《李敖語妙天下》隆重推出,可以說是為李敖量身製作。
  • 風流才子李敖:13歲開始初戀,三次為情自殺
    君若的離往,使李敖道遇了有生以來最大的困境,那時他還年輕,一天晚上吃了一瓶安眠藥,被同房的翁松燃發現,強拉他往臺大醫院洗腸,這才救了李敖一命。 與「未婚妻」王尚勤生女 1961年,李敖在大學期間認識了當時的校花王尚勤,這是他「最喜愛的女性類型」。他們後來的孩子名叫李文。
  • 李敖傷感憶與胡因夢舊情 怎樣的男人最痴情
    導語:4月22日20點20分,李敖通過微博為胡因夢送上60歲生日祝福並傷感回憶舊情,引起網友熱議。你怎麼看待痴情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