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界最熱門的話題,莫過於北鬥三號收官之星發射成功,北鬥系統全球組網成功。這個事件,在全球範圍內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議論。因為這打破了西方國家在衛星導航上的壟斷。北鬥的組網成功,對於美國的GPS是一個很大衝擊。
世界上除了北鬥和GPS,還有歐洲伽利略、俄羅斯格洛納斯兩大導航系統。目前北鬥和GPS在技術上佔有優勢。美國的GPS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規模最大的導航系統,在地球上有廣泛的應用,很多國家都離不開美國的GPS。
美國的GPS分為兩個級別,民用級別和軍用級別。民用級別全球開放,軍用級別只對少部分國家開放,如北約國家。美國GPS民用級別的精準度是10米,軍用精準度是0.3米。這是一個非常不錯的精準度。
如果單純的討論衛星導航的精準度,北鬥系統民用精準度要比PGS的高,GPS是10米級別,北鬥是5米級別。不過,北鬥系統軍用級別的精準度,據說相比PGS稍有不如,北鬥軍用級別的精準度是0.5米級別。這裡需要強調的是,這個對比討論的是僅僅衛星導航的精準度。
其實,北鬥系統和GPS有很大的區別,北鬥系統除了衛星,還有地面信號增強基站。北鬥系統作為後研發的系統,針對GPS的優缺點,進行揚長避短,專門開發了一套強大的地面信號增強系統。北鬥的衛星系統和地面信號增強系統結合起來,大大的提高了導航的精準度。
北鬥的衛星系統和地面信號增強系統結合之後,導航的精準度可以達到釐米的級別。相關資料顯示,上汽的智能重卡運用北鬥精準導航,做到誤差僅僅±3釐米。這是一個非常牛逼的數據。現在國內很多城市的公交系統都在運用北鬥系統對公交車進行精準的監控,大大降低了公交車的地位誤差。這是GPS做不到的。
其實,未來真正需要精準導航定位的,是民用層面。自動駕駛、智能農業、電網巡查、交通測繪等民用領域,需要用到釐米級別的精準導航。反而是軍用級別,有米級、甚至10米級的精準度,就已經夠用了。因此,未來北鬥系統的應用,必將比GPS更加廣闊。
也許有人會問,我們北鬥作為後研發的導航系統,為什麼在衛星導航方面不如美國的GPS呢?我們應該可以做得比他們更加精準啊。其實,我們吃虧也在後研發這一點。GPS作為最早的導航系統,他們早早就組網了,把地球上空最好的軌道全部都佔據了,把最好的頻道資源佔據,留給北鬥的軌道和頻道沒有那麼好。這影響到北鬥衛星對地球的通訊和定位。
不過,這個問題,我們已經通過地面信號增強系統,完美地解決了。這讓北鬥系統在和GPS的競爭中,完全不落下風。在一些方面上,甚至超越了GPS。對於GPS軍用級別0.3米參數,大家根本就沒有必要在乎,這數字其實毫無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