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我國北鬥三號系統的倒數第二顆組網衛星近日發射成功。按計劃,今年5月,我國將發射北鬥三號系統的最後一顆組網衛星。屆時,北鬥三號全球星座部署將全面完成,這也意味著我國的衛星導航產業即將將迎來收穫期。
北鬥全球組網即將完成
3月9日19時55分,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升空。北鬥三號系統第二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被送入預定軌道。這顆衛星將在星基增強、短報文通信、精密單點定位等特色服務上發揮關鍵作用。此次發射也是我國完成其北鬥三號系統的倒數第二此發射。
北鬥三號系統的最後一顆衛星預計將在今年5月發射。我國的北鬥系統建設先後經歷了北鬥一號、北鬥二號、北鬥三號三個階段,目前北鬥一號4顆試驗衛星已全部退役,從北鬥二號首顆星起算,我國已發射54顆北鬥導航衛星。北鬥三號導航衛星系統將24顆中圓地球軌道、3顆地球靜止軌道和3顆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組成,定位精度將不遜於目前普遍使用的美國GPS系統。建成後的北鬥系統將用於公共安全、交通、漁業、電力、林業、減災、智能城市建設、社會管理以及大規模市場應用等領域。
此外,上周還傳出美軍偵察機都用上了北鬥導航的消息。據環球時報軍事援引美國「防務一號」網站的報導,3月4日,美國空軍作戰司令部司令在一次會議上在談及衛星導航系統時,他以U-2偵察機作為例子稱:U-2飛行員佩戴的手錶內置了多個導航系統,除GPS外,也能連接北鬥系統。從這個也間接表明了我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日趨完善、成熟。
衛星導航板塊逆市堅挺
上周因新冠肺炎全球蔓延,以及國際油價大跌影響,海內外股市哀鴻遍野,相對而言,A股表現還算「堅強」,而A股中的衛星導航板塊更為堅挺,有分析認為這和北鬥衛星成功發射,組網完成在即不無關係。
國內A股,上證指數上周跌了4.85%,深成指跌了6.49%,創業板指重挫7.40%。而同花順衛星導航指數僅僅微跌0.25%。從月度漲幅來看,同花順衛星導航指數已經連漲了4個月,去年12月至今的月度漲幅分別是11.91%、5.24%、7.35%、6.49%,走勢遠遠跑贏同期大盤。個股方面,像華力創通、海格通信等個股上周漲幅都超過了7%。
分析認為,以北鬥概念為代表的衛星導航板塊的熱度還將延續,這個板塊的高潮應該在最後一顆組網衛星騰空,完成組網之時。
衛星導航產業將迎收穫期
隨著我國北鬥導航系統將全面建成並提供全球服務,北鬥應用將迎來一個井噴,這也將促進國內衛星導航產業迎來一個收穫期。
從應用規模和應用範圍來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建設與發展(2019)》報告顯示,預計2020年,我國衛星導航產業的規模將超過4000億元,北鬥將拉動超過3000億元規模的市場份額。北鬥導航系統現已廣泛應用於交通運輸、公共安全、農林漁業、水文監測、氣象預報、通信時統、電力調度、救災減災等領域,融入國家核心基礎設施,已產生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從企業方面來看,目前國內北鬥導航行業相關企業約有270家,涵蓋上遊基礎類產品、中遊終端集成和下遊系統集成應用3個關鍵環節。不少上市公司已在上中下遊,包括晶片、板卡、終端、高精度定位等多個環節深度布局。據天風證券測算未來上遊,中遊產業在北鬥產業鏈中佔比將呈下降趨勢,而下遊產業將呈現高速增長,不斷加大在產業鏈中的佔比。
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統計數據顯示,從2012年至今,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的年增長率一直保持在20%左右。新一代北鬥高精度天線、板卡、寬帶射頻晶片等系列產品完成研發,性能指標持續提升,已具備大規模應用推廣條件。此外,國外主流廠商也紛紛推出北鬥三號新信號的基礎產品。到目前,各類國產北鬥終端產品應用規模累計超過每套8000萬臺,採用北鬥兼容晶片的終端產品,包括智慧型手機在內,目前的社會總保有量已超過每套7億臺。
此外,5G時代的到來,為北鬥導航和5G的融合催生了新機遇。二者的融合將會帶來新業態、新模式,也將會在智慧城市、智慧製造、智慧家庭、智慧農業等未來的新技術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來源: 通信信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