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已進入臨射倒計時

2020-12-23 東方財富網

據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消息,按照發射技術流程,我國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已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完成技術區測試、推進劑加注和發射前狀態設置,執行發射任務的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也已完成加注前的全部測試工作,功能、性能滿足任務要求,即將開展常規推進劑、低溫推進劑加注,將於近日擇機發射。

相關報導:

北鬥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即將發射 這些上市公司能否「搭車」?

20載砥礪奮鬥,北鬥人即將迎來「夢想」的高光時刻,中國的第一個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簡稱「北鬥系統」)——即將完成全球組網。

據悉,北鬥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第55顆)將於近日發射,北鬥三號系統將正式全球組網。

根據官網介紹,北鬥相關產品已廣泛應用於交通運輸、海洋漁業、水文監測、氣象預報、測繪地理信息、森林防火、通信時統、電力調度、救災減災、應急搜救等領域,逐步滲透到人類社會生產和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為全球經濟和社會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北鬥全球系統建成,哪些上市公司將受益「北鬥+」業態? 面對投資者關注,多家上市公司近期均在互動平臺披露了「北鬥」相關信息。

在硬體方面,提到北鬥,就不能少了北鬥星通。

北鬥星通在互動平臺介紹,公司北鬥晶片具備完全的自主智慧財產權,應用於無人機、測繪、精準農業、車載前裝等領域;而在「北鬥+5G」上,公司認為通信+導航一體化趨勢更加明顯,現階段公司主要圍繞5G宏基站、小基站的應用提供陶瓷元器件、授時模塊等元器件。下一步隨著5G物聯網的應用,公司的基礎產品將迎來更加廣闊的市場空間。

海格通信則在接受上證報採訪時表示,公司將繼續以「北鬥+5G」應用的先行者的姿態,加速開展「北鬥+5G」產業升級的關鍵成果轉化,持續催生更多北鬥領域新產業和新業態,拓展北鬥「新基建」的研發與服務能力,助力實現北鬥規模化落地應用。

導航測繪是大家最熟悉的「北鬥+」應用了,華測導航和中海達是這個領域的佼佼者。在5月27日的珠峰登頂活動中,2家公司都為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提供了GNSS裝備。

華測導航就表示,北鬥三代完成全球組網,會給公司帶來大量訂單、刺激板卡晶片等需求,還會催生「+北鬥」各類新興產業建設。據悉,華測導航具有自主研發的高精度板卡、接收機、雷射雷達等,公司還率先推出了北鬥地基增強系統CRNET軟體。

中海達披露,公司目前重點拓展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北鬥+」技術的智能化應用兩大核心業務領域,著力打造精準定位裝備、時空數據、行業應用解決方案等三大產品體系,在自動駕駛、安全監測、應急管理、人工智慧、智慧城市等領域做長遠布局。

北鬥疊加軍改,是今年資本市場的大熱點。

振芯科技是北鬥二號時期的最大贏家,自主研製的北鬥三號多頻驗證終端和北鬥三號位置報告驗證終端多次參加了北鬥三號系統的星地對接。

華力創通正在開展北鬥三號基帶晶片、通導廣遙一體化晶片的相關研究,公司瞄準建構築物和地質災害安全監測市場,推出的高精度安全監測服務平臺,可面向交通、國土、電力、市政、水利、住建等行業的重大基礎設施提供一站式的健康監測服務。

此外,中國長城、四維圖新、中國衛星、合眾思壯、航天科技等公司也均涉及北鬥業務。(來源:上海證券報)

(文章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相關焦點

  • 我國提前半年完成北鬥全球系統星座部署 北鬥三號最後一顆組網衛星...
    來源:中國證券網新華社西昌6月23日電 天為棋盤星作子,中國北鬥耀太空。因技術原因推遲一周發射的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23日上午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重啟」發射後成功布陣太空,我國提前半年全面完成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
  • 北鬥三號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發射在即 機構給出兩方面布局機會
    來源:證券日報據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消息,我國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發射窗口定為6月16日10時11分至10時50分,瞄準窗口前沿實施發射。據《2020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白皮書》顯示,截至2019年底,國產北鬥兼容型晶片及模塊銷量已突破1億片,國內衛星導航定位終端產品總銷量突破4.6億臺,其中具有衛星導航定位功能的智慧型手機銷售量達到3.72億臺。
  •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全球組網,能給我們帶來什麼?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是從2009年開始啟動建設的,在2018年年底,完成19顆衛星發射組網,完成基本系統建設,向全球提供服務,2020年6月23日,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完成組網入軌,比原計劃提前半年全面完成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部署。
  • 中國北鬥 服務全球——寫在我國完成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
    2012年9月19日3時10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採用一箭雙星方式,成功將第十四顆和第十五顆北鬥導航衛星發射升空並送入預定轉移軌道。新華社記者江宏景攝6月23日,我國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
  • 北鬥全球組網即將完成 衛星導航產業迎收穫期
    本報訊 我國北鬥三號系統的倒數第二顆組網衛星近日發射成功。按計劃,今年5月,我國將發射北鬥三號系統的最後一顆組網衛星。屆時,北鬥三號全球星座部署將全面完成,這也意味著我國的衛星導航產業即將將迎來收穫期。
  • 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發射升空,產業鏈將迎來大...
    自20世紀80年代起,我國開始探索適合國情的衛星導航系統發展道路,形成了「三步走」發展戰略:2000年年底,建成北鬥一號系統,向中國提供服務;2012年年底,建成北鬥二號系統,向亞太地區提供服務;2020年,建成北鬥三號系統,向全球提供服務。
  • 北鬥三號完成星座部署,北鬥衛星全球組網將給人們帶來什麼?
    6月23日,我國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攝 亮點 1攻剋星座星間鏈路技術,雖然「看不見」在地球另一面的北鬥衛星,但用北鬥衛星的星間鏈路同樣能與它們取得聯繫。亮點 2設計壽命達到12年,達到國際導航衛星的先進水平,為北鬥系統服務的連續、穩定提供了基礎保證。
  •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一文回顧誕生路
    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儀式,宣布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回看直播)近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正式入網工作。
  •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20年建設歷程影像
    2020年6月23日9時43分,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6月23日上午,大涼山腹地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9時43分,伴著山呼海嘯般的巨響,騰空而起的長徵火箭拖曳著耀眼的尾焰,託舉著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飛向太空。
  • 北鬥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即將發射 這些上市公司能否「搭車」?
    來源:上海證券報 原標題:北鬥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即將發射,這些上市公司能否「搭車」?20載砥礪奮鬥,北鬥人即將迎來「夢想」的高光時刻,中國的第一個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簡稱「北鬥系統」)——即將完成全球組網。據悉,北鬥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第55顆)將於近日發射,北鬥三號系統將正式全球組網。
  •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7月31日上午舉行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第55顆衛星暨北鬥三號最後一顆組網衛星6月23日順利發射升空,至此,30顆北鬥三號全球組網衛星全部到位,我國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全面完成,比原計劃提前半年完成。北鬥辦最新消息顯示,這顆衛星目前已完成在軌測試、入網評估等工作,於近日正式入網,使用測距碼編號61提供定位導航授時服務。
  • 30顆衛星全部就位!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星座部署順利收官
    6月23日,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院抓總研製的第55顆北鬥導航衛星成功發射。這是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第三顆地球同步軌道衛星(GEO衛星,被五院北鬥人稱為「吉星」)。GEO系列衛星雖然數量不多,但是作用關鍵,作為一顆駐守在高軌天疆的「大塊頭」,該衛星肩負顯著增強北鬥三號整體技術指標的職責,還攜帶了很多神器,為北鬥三號在軌運行和應用之路開疆拓土。隨著此次發射的成功,北鬥三號30顆組網衛星已全部到位,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全面完成。衛星運往發射塔架。
  • 我國北鬥衛星已是全球最強導航,為什麼手機還在用GPS?
    有一套自己的衛星導航定位系統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導航就相當於國家的眼睛,不論是軍事方面還是民用方面都不可或缺,在電影《金剛川》裡,美國的飛彈可以精準遠程的炸到我們的橋,而我們確只能靠眼睛定位,正因為在戰場上吃過技術上的虧,所以我國對於自己研發一套導航系統非常重視。
  • 衛星導航高增長 北鬥全產業鏈受益
    來源:金融投資報隨著今年6月最後一顆北鬥三號全球組網衛星發射成功,標誌著我國「北鬥」三號系統組裝完成,正式完成全球組網。有市場人士指出,北鬥三號全球導航系統啟動以後,全產業鏈100%自主可控,全球競爭力將加速提升。
  • 衛星導航高增長 北鬥全產業鏈受益(名單)
    來源:金融投資報隨著今年6月最後一顆北鬥三號全球組網衛星發射成功,標誌著我國「北鬥」三號系統組裝完成,正式完成全球組網。有市場人士指出,北鬥三號全球導航系統啟動以後,全產業鏈100%自主可控,全球競爭力將加速提升。
  • 北鬥為什麼這麼火?看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前世今生
    近日,北鬥三號基本系統正式向全球提供基本導航服務,中國北鬥距離全球組網的目標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北鬥系統已成為中國實施改革開放40年來取得的重要成就之一。」習近平總書記在聯合國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國際委員會第十三屆大會的賀電中如此評價。
  • 北鬥全球組網完成在即 多家上市公司回應市場關切
    來源:證券時報·e公司備受關注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簡稱「北鬥系統」),即將進入全球組網倒計時。6月14日,人民日報援引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消息,按照發射技術流程,我國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已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完成技術區測試、推進劑加注和發射前狀態設置,執行發射任務的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也已完成加注前的全部測試工作,功能、性能滿足任務要求,即將開展常規推進劑、低溫推進劑加注,將於近日擇機發射。
  • 衛星導航預計將保持高速擴張北鬥全產業鏈受益
    隨著今年6月最後一顆北鬥三號全球組網衛星發射成功,標誌著我國「北鬥」三號系統組裝完成,正式完成全球組網。有市場人士指出,北鬥三號全球導航系統啟動以後,全產業鏈100%自主可控,全球競爭力將加速提升。作為我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北鬥三號已開通運營,可為全球用戶提供導航和授時服務,戰略意義重大。
  • 北鬥三號衛星導航開通,手機定位如何應用北鬥導航?要下載app麼
    中國北鬥系統在7月31日,隨著北鬥三號最後一顆衛星正式組網成功,中國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全面建成,經過26年的努力奮鬥,2000年北鬥一號建成為中國服務,2012年,北鬥二號建成為亞太地區服務。2020年,北鬥三號組網成功為全球服務。
  • 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一項獨家秘笈還解決之前汶川地震的難題
    2020年6月23日,北鬥衛星導航系統55顆衛星中最後一顆衛星發射成功。這意味著中國北鬥全球系統已經完成全球部署,開啟全球組網的新徵程。為什麼我國國家的導航系統叫北鬥呢?我國北鬥導航系統的建設1994年,我國啟動北鬥一號系統建設。在2000年發射兩顆北鬥一號導航試驗衛星,初步滿足中國及周邊區域的導航、定位、授時的需求。標誌著中國成為繼美俄之後,世界上第三個擁有自主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