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元素對作物生長的重要性

2021-02-08 前沿技術農業服務中心

       碳元素是植物必需的六種大量元素(碳 氫 氧 氮 磷 鉀)之首,是生命元素,其在植物乾物質中佔35%,是非常重要而又易被忽視的植物必需營養元素。

植物吸收碳的主要途徑有:
(1)由葉片氣孔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經光合作用轉化為碳水化合物,再轉化為糖類、蛋白質、胺基酸、纖維素和酶類等重要物質,組成農作物的內部組織和能量來源。

(2)植物的根部也由土壤中的有機質直接吸收溶解於水的小分子有機碳元素,輸入植物內部經電化學反應形成植物的內部組織和能量來源。

        有研究表明,植物利用CO2(在陽光充足時)最佳濃度是0.1%,而自然界空氣中的CO2平均濃度只有0.03%,植物光合作用遠沒有達到最佳狀態,再加上光照強度低或者陰雨天弱光合作用,農作物缺碳更嚴重。‍

如果土壤不能有效地向作物供給有效碳,農作物就會長期處於「缺饑渴」的病態。

 

        「碳饑渴」,能給植物帶來什麼嚴重後果呢?碳元素如果充足的話,可以提高土壤的碳氮比(C/N),使土壤中的微生物獲得良好的繁殖條件。土壤微生物的大量繁殖會進一步提高土壤的生物肥力和物理肥力,從而提高土壤中氮 磷 鉀等礦質營養元素的利用率,形成良性循環。反之,「碳饑渴」長期持續會導致微生物的繁殖條件每況愈下,土地肥力下降,氮磷鉀速效化肥也不能被作物吸收,反而會造成土壤酸化、板結,根系敗壞,作物產量與品質的下降等惡果。

      據相關研究表明,作物長時間缺碳會表現以下病症:

(1)、根系衰弱、早衰、黃葉病或失綠症等;

(2)、作物亞健康;

(3)、防病抗逆機能低:作物失去自身正常狀態下具備的對逆境的抵禦機

             能,抗寒、抗旱、抗澇、抗病蟲害功能低,易造成嚴重失收。
由此可見,碳元素是植物生長過程中必需營養元素,其重要性毋庸置疑。
      煙臺裕原生物肥料有限公司經多年研發水溶性碳肥系列"康莊,聚能碳土壤調理劑,裕原301,裕原稼樂等,投入市場後,各地反映效果顯著,並於2015年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發明專利。

裕原生物河北辦事處招商熱線:13463840056

相關焦點

  • 碳元素對作物的重要性!「健」證奇蹟!
    反之,「碳饑渴」長期持續會導致微生物的繁殖條件每況愈下,土地肥力,透氣性下降,葉綠素含量低,氮磷鉀速效化肥也不能被作物吸收,反而會造成土壤酸化、板結,根系不好(根系吸收能力差),光合作用能力差 ,作物產量與品質的下降等惡果。
  • 碳,被長期忽視的元素
    國際國內公認的高等植物生長發育所需的必需營養元素僅有17種,目前僅有二氧化碳肥於大棚,大田肥料C長期缺位。可以說碳短板嚴重製約作物養分平衡,陸生植物光合作用所需的CO2主要來自空氣,空氣中的CO2含量約為0.03%(300ppm),從植物光合作用的需要量來看,這一數值是比較低的。
  • 植物生長需要的16種元素
    哪一種元素都不可缺少,但是根據生物組成結構看最重要的元素是碳,植物乾物質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也是碳,因此碳也被稱為大量元素中的最基本元素,而其他五種被稱作基本元素。中量元素:鈣(Ca)、鎂(Mg)、硫(S)。中量元素在生物體內的含量介於大量元素與微量元素之間且兩邊差距都很大。
  • 鈣鎂鋅硼的作用在作物生長中不可忽視!
    我們都知道農作物的生長需要17種元素,分別是碳,氫,氧,氮,磷,鉀,鈣,鎂,硫,鐵,硼,錳,銅,鋅,鉬,氯,鎳。
  • 鈣肥對作物的重要性
    1.作物缺鈣之後,最常見的就是裂果,譬如葡萄、石榴、西紅柿等在生長中後期,果皮出現開裂的現象。同時減弱了作物對病害的抵抗能力,導致各種病害的發生。 2.果樹缺鈣在果實上表現更為明顯:通常果個小、糖度低、著色差、風味淡,果實頂部易腐爛、易水心,貯藏性降低,易感染病害,樹體抵抗能力差。蘋果苦痘病、水心病,桃頂腐病,梨黑心病以及櫻桃裂果等,都與果實中鈣不足有關。
  • 作物碳飢餓比缺氮更可怕!高端水溶碳肥助你種出原生態長壽樹【邦德首精品系列】
    植物大量元素:碳、氫、氧、氮、磷、鉀; "碳"排在第一位。  佔農作物有機質的58%,乾物質的30%~35%。農作物所需的碳,主要由葉片氣孔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經光合作用轉化為碳水化合物,組成農作物的內部組織和能量來源。
  • 矽元素對作物生長作用大,科學使用矽肥既能健壯作物又能增產
    眾所周知,作物生長過程中所必須的營養元素一共有16種,它們依次是碳、氫、氧、氮、磷、鉀、鈣、鎂、硫、鐵、錳、鋅、銅、鉬、硼、氯,按照它們在作物體內含量乾重的多少,前六種我們稱之為大量元素,中間三種我們稱之為中量元素,後面七種我們則稱之為微量元素,雖然作物對大、中、微量元素的需求量有多有少,但它們各自在作物的生育過程中都具有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作用。
  • 作物根系生長要素
    土壤偏酸性或偏鹼性,都會有不同程度地降低土壤養分的有效性,難以形成良好的土壤結構,嚴重抑制土壤微生物的活動,同時也可能造成重金屬中毒,從而影響各種作物生長發育。一般作物吸收礦質營養最適ph為5.5-6.5,過酸或過鹼都會影響礦質元素的吸收;而土壤微生物一般最適宜的pH值是6.5-7.5,過酸或過鹼都會嚴重抑制土壤微生物的活動,從而影響氮素及其他養分的轉化和供應。二、土壤營養與根系的關係植物所需的16種必需營養元素當中,氮、磷、鈣、鋅是影響根系生長最關鍵的四種元素。
  • 我的作物缺鎂了?!
    大家都知道,作物需要補充營養,大量元素碳磷鉀,中量元素鈣鎂硫,微量元素鐵錳鋅銅鉬硼氯,當然親愛的農戶朋友們也知道這十六種所需元素都是會在作物生長時期起到什麼作用。今天,小編整理了一下中量元素鎂在作物中的作用,大家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 有機碳到底是什麼?
    自然狀態的靠天補碳途徑從初始反應開始,而有機高效碳肥補碳則跨越了初始反應而直接進入後續反應中,初始反應消耗的光合能被節省下來用於後續反應中,從而可促進作物更快生長。在經典植物礦質營養理論中,碳是名列首位的營養元素,但是在化肥工業中卻長期缺乏相應的產品開發,其原因在於認識上的偏差。
  • 【深度】平衡施肥 勿忘補碳
    作物「碳飢餓」是常態  經典的植物營養理論認定了17種必需元素,其中,碳、氫、氧三種元素主要來源於二氧化碳和水,一般在化肥工業中不予考慮。二氧化碳氣肥多用於大棚,難以在大田使用。化肥工業誕生至今100多年來,除自然狀態的二氧化碳外,碳肥的研究、生產和應用基本處於「有名無實」狀態,在理論中有其名,而施肥實踐中缺其用。
  • 作物缺氮的症狀是什麼?氮肥對作物生長有哪些影響?
    作物缺氮的症狀是什麼?氮肥對作物生長有哪些影響?氮是蛋白的主要成分,是植物生命活動的基礎。當作物因氮肥缺乏造成缺氮時,其主要症狀是植株生長受抑制,植株矮小、瘦弱。特別是地上部分,所受的影響比地下部分更明顯。
  • 作物缺銅及過量有哪些症狀?銅如何影響作物生長?
    作物缺銅及過量有哪些症狀?銅如何影響作物生長?缺銅症狀:作物缺銅時,葉片畸形,並出現失綠黃化症狀,易枯死;生殖生長受阻,種子發育不良或不實。,主根生長短小,呈棕褐色,葉捲縮,花少或不成花;甘藍缺銅時,葉片失綠,生長矮化,結球小。
  • 史上最全作物必須大量元素矽(Si)介紹,農戶必讀!
    史上最全作物必須大量元素矽(Si)介紹,農戶必讀!因此,最新的植物生理學中說將矽Si是新增為植物必須大量元素,其他為:必需大量元素有碳(C)、氫(H)、氧(O)、氮(N)、磷(P)、硫(S)、鉀(K)、鎂(Mg)、鈣(Ca)
  • 作物缺鋅及過量有哪些症狀?鋅如何影響作物生長?
    作物缺鋅及過量有哪些症狀?鋅如何影響作物生長?鋅在作物中的積累主要集中在根部,莖尖和幼嫩的葉片中次之,且植物幼嫩部位比衰老組織含鋅量高,籽實中的含量更低。缺鋅症狀:鋅影響植物體內生長素的合成,所以植物缺鋅時,植株矮小,葉子的分化受阻,而且畸形生長,很多植物的幼苗缺鋅時,會發生「小葉病」,有時呈簇生狀,葉片脈間失綠黃化,有褐色斑點,並逐漸擴大成棕褐色的壞死斑點。缺鋅對作物的生長影響十分明顯。
  • 鉬元素對作物的作用
    摘要:鉬的元素符號是Mo,早在1939年就己發現鉬是作物的必需元素,其功能對農業生產是不可忽視。
  • 【必懂】作物生長最適宜的土壤ph【酸鹼度】範圍
    ,如上圖所示,作物只有在土壤PH值在6.5左右時各種營養元素的吸收利用率最高,對作物的生長發育最為有利。利用鈣鎂等鹼性元素置換氫離子,提高PH值,還能對作物提供養分。  土壤pH低時,有六種有害效應,如果其中的一個或多個起作用就會阻礙作物生長
  • 作物不缺大量元素,而是缺中微量元素
    華中農業大學教授 吳禮樹華中農業大學教授 吳禮樹中微量元素的重要性長期被忽視,當前突出的問題是用肥濫施大量元素肥料中科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研究員目前中微量元素缺乏已經成為制約作物產量和品質提高的主要限制因子,尤其是中量元素鈣、鎂、硫;微量元素硼、鋅和錳在土壤中表現出中度缺乏狀態,尤其缺硼
  • 矽對作物生長的作用
    眾所周知,作物生長過程中,必須的營養元素共16種,它們分別是碳、氫、氧、氮、磷、鉀
  • 作物缺鐵及過量有哪些症狀?鐵如何影響作物的生長?
    作物缺鐵及過量有哪些症狀?鐵如何影響作物的生長?缺鐵症狀:鐵是植物體內最不容易轉移的元素之一,由於葉綠體的某些葉綠素—蛋白複合體合成需要鐵,所以缺鐵時會出現葉片葉脈間缺綠。缺鐵先表現為嫩葉缺綠,而老葉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