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缺氮的症狀是什麼?氮肥對作物生長有哪些影響?

2021-01-20 吉山花瑤

作物缺氮的症狀是什麼?氮肥對作物生長有哪些影響?

氮是蛋白的主要成分,是植物生命活動的基礎。當作物因氮肥缺乏造成缺氮時,其主要症狀是植株生長受抑制,植株矮小、瘦弱。特別是地上部分,所受的影響比地下部分更明顯。從葉片看,作物缺氮時,表現為又薄又小,整個葉片顯黃綠色,嚴重時下部老葉幾乎顯黃色,甚至乾枯死亡。從根莖看,作物缺氮時,表現為莖弱細,多木質;根則生長受抑制,較細小。此外,作物缺氮時,還表現出分蘗少或分枝少,花、果、穗生育遲緩,不正常早熟,種子少而小,千粒重低等問題。小麥缺氮時,主要表現植株矮小細弱,生長緩慢,少而弱,葉片窄小直立,葉色淡黃綠,老葉乾枯,次生根數目少,莖有時呈淡紫色,穗形短小。玉米苗期缺氮時,幼苗生長緩慢,葉片呈黃綠色,植株矮小;三葉期缺氮葉鞘呈紫紅色,葉片由下而上從葉尖沿中脈向基部黃枯;玉米生長後期缺氮,其抽穗期將延遲,雌穗不能正常發育,穗小、頭部不飽滿。棉花缺氮時,植株矮小,葉片薄而小,中下部葉片變黃,基部老葉發紅生產緩慢,現蕾少,單株成鈴少,生育後期極易封頂早衰。

氮素是作物營養的三大礦質元素之一,是作物體內蛋白質、核酸、酶,葉綠素等以及許多內源激素或其前體物質的組成部分,因此氮素對作物的生理代謝和生長發育有重要作用。

氮素是影響作物生物產量的首要養分因素,也是葉綠素的主要組成成分之一,因其可延長作物光合作用持續期、延緩葉片衰老、有利於作物抗倒伏,最終會增加作物乾物質的積累。施用氮肥有利於作物地上部的生長,植株的株高、莖粗、葉片數、葉面積和生物量等生物學性狀均明顯增加。但隨著施氮量的增加,各生長指標均呈現出先增加後輕微減少的趨勢。根系是作物吸收水分和養分的主要器官,也是合成胺基酸和多種植物激素的重要場所。氮的合理施用可有效增加作物的根長、根表面積、根體積及地下生物量,促進根系的生長發育,增強其對養分的吸收能力,從而促進作物地上部的生長發育;但是過量施用氮會導致作物的總根長和根系生物量的下降,抑制根系生長。氮肥施用不足是造成作物產量減少和穗粒數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在_定範圍內,施氮會明顯增加農作物的單位面積有效穗數、穗粒數、穗長、穗粗、千粒重和產量,但施氮量過高,作物的結實率和千粒重就會下降,產量和氮肥利用率也會下降。

在實際生產中,經常會遇到氮營養不足或過量的情況,氮營養不足的一般表現:植株矮小,細弱;葉呈黃綠、黃橙等非正常綠色,基部葉片逐漸乾燥枯萎;根系分枝少;禾穀類作物的顯著減少,甚至不分櫱,幼穗分化差,分枝少,穗形小,作物顯著早衰並早熟,產量降低。

農作物氮營養過量的一般表現:生長過於繁茂,腋芽不斷出現,往往過多,妨礙生殖器官的正常發育,導致推遲成熟,葉呈濃綠色,莖葉柔嫩多汁,體內可溶性非蛋白態氮含量過高,易遭病蟲危害,容易倒伏。禾穀類作物的穀粒不飽滿(千粒重低),多;棉花爛鈴增加,鈴殼厚,棉纖維品質降低;甘蔗含糖率降低;薯類薯塊變小;豆科作物枝葉繁茂,結莢少,作物產量降低。

相關焦點

  • 作物缺銅及過量有哪些症狀?銅如何影響作物生長?
    作物缺銅及過量有哪些症狀?銅如何影響作物生長?缺銅症狀:作物缺銅時,葉片畸形,並出現失綠黃化症狀,易枯死;生殖生長受阻,種子發育不良或不實。糧食作物缺銅時,葉片黃化、植株矮小、葉尖萎蔫,老葉舌處彎曲並易折斷,和側芽增多,不能抽穗或因花粉不育而不結實;果樹缺銅時,上部葉片畸形,新梢萎縮枯萎;牧草缺銅全株發育不良,顏色發黃,生長點和幼葉尖死亡;豆科作物缺銅時,葉片不失綠,但萎蔫、乾枯易脫落;棉花缺銅時,根系發育不良,植株生長細弱,蕾鈴易脫落,開花成熟推遲;小麥缺銅時,拔節期葉片前端黃化,枯萎甚至發展為群體乾枯絕收,孕穗期劍葉褪淡黃化,葉形變小
  • 作物缺鐵及過量有哪些症狀?鐵如何影響作物的生長?
    作物缺鐵及過量有哪些症狀?鐵如何影響作物的生長?缺鐵症狀:鐵是植物體內最不容易轉移的元素之一,由於葉綠體的某些葉綠素—蛋白複合體合成需要鐵,所以缺鐵時會出現葉片葉脈間缺綠。缺鐵先表現為嫩葉缺綠,而老葉正常。
  • 作物缺鋅及過量有哪些症狀?鋅如何影響作物生長?
    作物缺鋅及過量有哪些症狀?鋅如何影響作物生長?鋅在作物中的積累主要集中在根部,莖尖和幼嫩的葉片中次之,且植物幼嫩部位比衰老組織含鋅量高,籽實中的含量更低。缺鋅症狀:鋅影響植物體內生長素的合成,所以植物缺鋅時,植株矮小,葉子的分化受阻,而且畸形生長,很多植物的幼苗缺鋅時,會發生「小葉病」,有時呈簇生狀,葉片脈間失綠黃化,有褐色斑點,並逐漸擴大成棕褐色的壞死斑點。缺鋅對作物的生長影響十分明顯。
  • 作物缺氮磷鉀等9種元素,有哪些不良症狀?一看就明白
    隨著人們大量使用化肥加之淡水資源匱乏,土壤次生鹽鹼化日益成為農業、園林的困擾,非常不利於植物根系吸收,從而導致作物缺素症狀,比如家裡種植的番茄 、辣椒等會出現缺鈣的臍腐病,黃瓜、西瓜、甜瓜等缺硼會出現開裂、斑駁等現象,草莓、葡萄缺鎂會出現葉子枯黃、脫落、掉果等等,如果作物一旦出現缺素的情況,就會對產量和品質造成影響的
  • 作物根系生長要素
    那麼根系的健康與否與哪些因素有關:一、土壤環境與根系的關係1、水分對根系的影響當土壤水份過幹時,易促使根木栓化和發生自疏;過溼能抑制根的呼吸作用,造成停長或腐爛死亡。同時土壤水分過多會擠出土壤氧氣,導致根系缺氧死亡,同時影響土壤通氣性。
  • 氮肥使用過量有哪些危害
    下面小編就來帶大家來了解一下氮肥使用過量對作物造成的危害有哪些。一、施用過多的氮肥,將會導致土壤氮素過剩。這會造成農作物的細胞壁變薄,組織變得柔弱,造成作物莖蔓變粗,葉片變大且薄,比較容易折斷。二、農作物吸收大量的氮元素,葉片將會過於肥大,植株間鬱閉,致使通風透光能力降低,導致農作物群體的光能利用率下降,農作物的呼吸旺盛,會提高光合產物的消耗,降低乾物質積累,導致減產。
  • 鈣鎂鋅硼的作用在作物生長中不可忽視!
    其中碳,氫,氧,氮,磷,鉀稱為大量元素,鈣,鎂,硫稱為中量元素,鐵,硼,錳,銅,鋅,鉬,氯,鎳稱為微量元素。由於施肥習慣,土壤中往往不缺大量元素,而鈣鎂鋅硼元素卻容易被忽略。那麼鈣鎂鋅硼元素有哪些作用呢?應該如何給農作物補充鈣鎂鋅硼肥料呢?
  • 作物缺鎂和缺錳症狀相似,讓你傻傻的分不清
    大家先看一個作物缺素概況總結作物缺少營養元素易表現的部位,缺氮、磷、鉀、鎂元素時主要表現在作物老葉片上,缺氯、硫、鈣、硼、鐵、銅、
  • 【必懂】作物生長最適宜的土壤ph【酸鹼度】範圍
    ,如上圖所示,作物只有在土壤PH值在6.5左右時各種營養元素的吸收利用率最高,對作物的生長發育最為有利。1、施用生石灰、熟石灰或碳酸鈣進行土壤酸鹼度調整,但要在播種前1-3個月施用,以免對作物萌發及生長造成影響
  • 種植基礎|氮素在作物體內的含量、分布、功能及失調表現
    在一定的施氮水平下,稻穀中的含氮量、可溶性氮的含量,均隨氮肥用量的增加而提高。二、作物體內氮的分布氮在作物體內具有較大的移動性,其在作物體內的分布情況,隨作物不同生育期及體內的碳、氮代謝而有規律地變化。
  • 硼在作物中有何作用
    硼能促進碳水化合物的運轉,植物體內含硼量適宜,能改善作物各器官的有機物供應,使作物生長正常,提高結實率和坐果率。2、特殊作用。硼對受精過程有特殊作用。它在花粉中的量,以柱頭和子房含量最多,能刺激花粉的萌發和花粉管的伸長,使授粉能順利進行。3、調節作用。硼在植物體內能調節有機酸的形成和運轉。
  • 作物缺素及中毒症狀之四——微量元素鋅、銅
    鋅在作物中的積累主要集中在根部,莖尖和幼嫩的葉片中次之,且植物幼嫩部位比衰老組織含鋅量高,籽實中的含量更低。缺鋅症狀:鋅影響到體內生長素的合成,所以植物缺鋅時,植株矮小,葉子的分化受阻,而且畸形生長,很多植物的幼苗缺鋅時,會發生「小葉病」,有時呈簇生狀,葉片脈間失綠黃化,有褐色斑點,並逐漸擴大成棕褐色的壞死斑點。缺鋅對作物的生長影響十分明顯。
  • 酸鹼度(PH值)對土壤以及作物生長的影響
    弱酸性腐植酸二銨                 弱酸性生物活性酶二銨(勁大的很)  酸性肥益生二銨                  酸性複合肥                     酸性重鈣                          酸性硫磷酸銨                   酸性脲銨氮肥
  • 什麼情況!我的作物缺鎂了?!
    大家都知道,作物需要補充營養,大量元素碳磷鉀,中量元素鈣鎂硫,微量元素鐵錳鋅銅鉬硼氯,當然親愛的農戶朋友們也知道這十六種所需元素都是會在作物生長時期起到什麼作用。今天,小編整理了一下中量元素鎂在作物中的作用,大家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 肥料三要素指哪三種 都有什麼作用 缺失作物會怎樣
    只要家裡有作物就會用到肥料,那你知道肥料有三要素嗎?這三要素對作物有什麼作用呢?如果沒了這三要素作物會怎麼樣呢?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肥料三要素指哪三種1.氮肥:是作物體內蛋白質和葉綠素的主要成分。氮充足時,枝葉茂盛濃綠,光合作用強,製造有機物多,體軀壯大,分櫱快,穗粒飽滿,產量高。
  • 草莓缺氮及氮肥過量,葉片會有何種症狀?該如何調整?
    【一篇一篇,傳遞科學;真知灼見,創造價值】氮元素是任何作物生長發育的基礎元素,對葉片、莖稈以及根部發育都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使用得當才能效果最佳。促進嫩葉發育,增加葉綠素含量以及葉片面積,光合作用可以積累更多的有機物;加大葉柄直徑以及健壯度,增強對病害抵抗力;營養生長向生殖生長轉化時期,提高坐果率,增加產量。但是種植草莓的朋友,棚內出現缺氮和氮肥過量的情況卻是年年都有,那麼該如何調整呢?首先,我們一起去識別下這兩種情況草莓表現出來的症狀。
  • 矽元素對作物生長作用大,科學使用矽肥既能健壯作物又能增產
    眾所周知,作物生長過程中所必須的營養元素一共有16種,它們依次是碳、氫、氧、氮、磷、鉀、鈣、鎂、硫、鐵、錳、鋅、銅、鉬、硼、氯,按照它們在作物體內含量乾重的多少,前六種我們稱之為大量元素,中間三種我們稱之為中量元素,後面七種我們則稱之為微量元素,雖然作物對大、中、微量元素的需求量有多有少,但它們各自在作物的生育過程中都具有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作用。
  • 碳元素對作物生長的重要性
    植物吸收碳的主要途徑有:(1)由葉片氣孔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經光合作用轉化為碳水化合物,再轉化為糖類、蛋白質、胺基酸、纖維素和酶類等重要物質,組成農作物的內部組織和能量來源。        有研究表明,植物利用CO2(在陽光充足時)最佳濃度是0.1%,而自然界空氣中的CO2平均濃度只有0.03%,植物光合作用遠沒有達到最佳狀態,再加上光照強度低或者陰雨天弱光合作用,農作物缺碳更嚴重。‍如果土壤不能有效地向作物供給有效碳,農作物就會長期處於「缺饑渴」的病態。         「碳饑渴」,能給植物帶來什麼嚴重後果呢?
  • 施氯對土壤和作物有哪些影響?
    施氯對土壤和作物有哪些影響?由於土壤、水和空氣中氯的廣泛存在,一般大田作物極少出現缺氯症狀。(1)施氯對土壤性質的影響 投人土壤中的氯越多,土壤的氯積累量也越高,且不同層次間氯的積累有差異;連續7 年施用氯化銨實驗未對土壤結構產生不利影響,卻使0.100 5毫米的微團聚體含量有明顯增加;氯化銨用量越高,土壤pH下降越快;氯對土壤中的Cd2+也有一定影響,氯易與二價重金屬離子如Cd2+形成可溶性絡合物,使得土壤中帶負電荷的吸附表面對重金屬離子的吸附強度下降
  • 肥料三要素對作物的側重,你都清楚嗎?
    氮、磷、鉀統稱為「肥料三要素」,它們對作物的生長缺一不可,而它們對作物的作用不是單一的,是彼此之間有一種協調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