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牛要慌?自帶2萬家便利店的中石油,要賣功能飲料了!

2020-12-21 正商參閱

自帶流量的「兩桶油」,對於功能飲料的爭霸賽還在繼續!

繼去年中石油和中石化雙雙賣起咖啡,市場便表示,這兩個分別坐擁2萬家、3萬家便利店的「巨無霸」,是對瑞幸咖啡、星巴克的跨界打擊。網友紛紛感嘆,「星巴克、瑞幸再多,總沒有加油站多吧。」

而今,中石油再出大動作!推出了自有功能飲料「好客之力」牛磺酸維生素飲料。對此,網友則直指,這是對紅牛等功能飲料進行降維打擊!

中石油要賣飲料了

1月8日,據多家媒體報導,中石油在安徽區域首先推出了自有功能飲料「好客之力」牛磺酸維生素飲料。該產品採用代工模式,主要在安徽中石油崑崙好客便利店銷售。

據介紹,好客之力規格為310ml/罐,外包設計採用紅金搭配,與寶石花標識結合;以閃電元素來代表*直接的能量符號,體現「好客之力,提神給力」的產品思路;在傳統牛磺酸功能飲料的基礎上將「瓜拉納」「綠茶粉」引入飲料配方中,有祛除疲勞、興奮神經和集中精力的作用。

「這是降維打擊!」紅牛要慌?

一直以來,加油站都是功能飲料的「兵家必爭之地」。

據投中網報導,紅牛進入中國市場之初曾以「汽車要加油,我要喝紅牛」為口號,如今加油站每年貢獻十幾億元的收入;卡拉寶在中國市場有40%的收入來自加油站渠道;東鵬特飲則於2019年末在全國各大加油站開啟了「千箱堆、萬箱堆」陳列工程,以2500件產品打堆,將每個加油站變成超級大賣場,打響春節營銷第一槍。

反向觀之,在這場爭奪戰中,「兩桶油」對於功能飲料銷售渠道的把控,則具有壟斷式優勢。

因而,在網上,有人稱加油站此次推出功能性飲料,是對紅牛等功能性飲料的「降維打擊」。

坐擁近2萬家便利店

2018年財報顯示,中石油一年營收超2萬億,有超 21783 座加油站,是當之無愧的巨無霸。

同時,中石油旗下還坐擁近2萬家便利店。

來看一下數據。

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CCFA)最新發布的「2018年中國便利店TOP100」榜單中石油旗下的崑崙好客,以1.97萬家便利店的數量,位居全國第二;

而位居第一的是另外一桶油:中石化易捷銷售有限公司,以2.7萬家門店的規模,位居全國第一。

而眾所周知的全家、7-11分別排名第7和第10。

店鋪數量眾多,賺錢能力也不容小覷。根據公開財報顯示,2008年中石油加油站非油品銷售額達到222.74億元。

依託強大的資源,wind數據顯示,中石油的總收入中,其他業務的份額呈現整體上升的趨勢。

此前「兩桶油」已殺入咖啡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兩桶油已殺入咖啡市場,引起市場的轟動。

中石油開發了自有連鎖咖啡品牌——好客咖啡,價格集中在18-33元。

與此同時,去年中石化也大舉進軍咖啡市場:去年9月,中石化聯合連咖啡發布了全新品牌「易捷咖啡」,宣布推出多款咖啡產品,首批落地蘇州9家中石化加油站,採用「外送+到店消費」的模式。中石化咖啡,不僅可以像星巴克一樣坐在店裡消費,也可以2公裡內支持配送。

雙方為此還推出了微信小程序,消費者可以在小程序上點單。從定價來看,咖啡的價格區間在12元至28元。

當時市場稱,加油站+咖啡店,無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攪起咖啡市場的萬丈風雲。

事實上,如今,咖啡業務正在成為很多石油公司便利店新的業績增長點,「石油系」咖啡正在崛起。跨國石油公司BP也在中國推出了自有咖啡品牌」wild bean」。

就連殼牌集團執行副總裁、零售業務總裁柯一凡去年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曾表示,殼牌的優選便利店每年能夠售出約2.5億杯咖啡,「咖啡比油的利潤率要高得多」。一杯咖啡的生意,市場很熱鬧。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的咖啡市場都硝煙瀰漫,萬億爭奪戰的序幕才開始。

不會賣飲料的石油公司不是好公司 兩桶油在非油領域之戰

雖然上述有網友稱中石油賣飲料是不務正業,但事實或許恰恰相反,非油業務也是石油公司的正業:國外加油站非油品銷售通常佔總銷售收入的50%-60%,利潤佔總利潤40%-50%

山西證券石化行業2020年投資策略指出,油服行業景氣周期持續,石油石化市場整體呈現弱勢,看好加油站非油業務增長潛力。

山西證券分析,加油站非油業務增長潛力大。看好加油站非油業務的發展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目前國內加油站非油業務利潤佔比較低,不到10%,作為對比,國外加油站非油品銷售通常佔總銷售收入的50%-60%,利潤佔總利潤40%-50%,國外非油業務經營模式對國內加油站而言具有借鑑意義,由於國內非油業務發展較晚,未來加油站非油業務具有很大的增長潛力和想像空間。

(2)相較傳統便利店而言,加油站便利店背靠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兩大央企,多數佔地僅為100-200平方米,且身居城市非核心地段,租金低於商業區零售店和傳統便利店,加上廣泛的零售網點、優質的客戶資源、石化品牌、運營成本低、差異化和便捷性等優勢,即便是在激烈的便利店行業競爭中仍處於絕對優勢地位。

據北京商報報導,中石油目前擁有的自有品牌商品為武夷山礦泉水,已在中石油所有的加油站推廣。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功能飲料是加油站中除水之外的第二大銷售的品類,且自有品牌利潤率較高,中石油不斷推出非油產品,以求獲得更高收益。

中石油2018年年報中已經明確指出,要跨界創新。具體而言,在銷售業務方面,本集團將深化市場分析和競爭態勢研究,細化拓市場、提 純槍、增效益措施,實施靈活的競爭策略。突出加油站核心地位,加快打造一批 3.0 示範站,推動「服務+商品+網際網路+金融」跨界融合,創新全產品一體化營銷, 深化油非互促,提高終端創效能力。

而對於中石化來講,賣咖啡,開便利店也都是它推進非油化業務的一角。而它涉足非油品領域的時間,則要追溯到2008年。早在2008年,中石化就開始介入非油品業務,成立了易捷。

來源:中國基金報 吳羽

相關焦點

  • 中石油賣飲料 是「不務正業」還是另有所圖
    自帶流量的「兩桶油」,對於功能飲料的爭霸賽還在繼續。  近日,中石油在安徽區域推出了自有功能飲料「好客之力」牛磺酸維生素飲料。該產品採用代工模式,主要在安徽中石油崑崙好客便利店銷售。對此,不少網友認為,這是對紅牛等功能飲料進行「降維打擊」。
  • 金罐紅牛商標再惹爭議 功能飲料市場誰主沉浮?
    繼2019年推出紅牛安奈吉後,今年4月,天絲首次在「華彬腹地」北京地區推出一款進口紅牛,目前已上線京東、天貓等電商平臺。按照天絲方面向記者提供的信息,新產品覆蓋全國24省227個城市的700個經銷商,近1萬家批發商的銷售網絡,直接服務的銷售終端超過30萬家,並仍在加速拓展中,天絲新的投資計劃預計將推動紅牛產品在華的生產和銷售大幅增加。
  • 紅牛再演商標爭奪戰,功能飲料市場重新洗牌,如何辨別真假紅牛?
    而功能飲料界的老大紅牛,由於商標糾紛激戰正酣,各種消息紛紛揚揚。2014年至2019年,國內能量飲料非現場消費的銷售金額複合增速為15.02%,是飲料中增速最快的細分品類之一。在此背景下,趁趁紅牛內耗之機,國內其他功能飲料品牌紛紛登場。東鵬特飲、樂虎、體制能量等品牌紛紛登場。同時,不少知名企業也加入戰局,比如娃哈哈啟力,統一夠燃以及伊利煥醒源等。
  • 市場現三款「紅牛」,2020年功能飲料市場要變天?
    從一個紅牛的一家獨大,到兩個紅牛,三個紅牛的市場爭奪,功能飲料市場所面臨的變化空前絕後。從紅牛商標問題之後,到現在紅牛、紅牛安奈吉、原裝進口紅牛在市場上的齊頭並進,功能飲料市場的變化到底有多大?被激活的功能飲料市場!在2016年以前,說到功能飲料市場都會說80%的市場是屬於紅牛的。
  • 紅牛安奈吉,為什麼會成為功能飲料市場的新寵兒
    ,在眾多功能飲料品牌中,紅牛這個品牌一直佔據著不可動搖的地位紅牛新品——紅牛安奈吉,一經推出,就快速的贏得了消費者的青睞,迅速佔了領功能飲料市場,成為了功能飲料市場上的新寵兒。那麼紅牛安奈吉為什麼可以如此迅速的成為功能飲料市場的新寵兒呢?
  • 擬募集14.9億元,功能飲料「老二」要上市,衝擊IPO進一步挑戰紅牛?
    作者 | 波波編輯 | 股票匯曾經,「累了困了就喝東鵬特飲」這句廣告語讓東鵬特飲火遍了大江南北,也讓它成了繼紅牛後的功能飲料市場「老二」。近日,東鵬特飲(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排隊A股IPO的消息不脛而走。有消息稱,證監會已經接受東鵬飲料提交的首次公開上市IPO申請請材料,而東鵬飲料從接受輔導到排隊上市採用了僅僅7個月的時間。
  • Monster Energy功能飲料入華挑戰紅牛
    美國排名前兩位的功能飲料品牌要在中國再度上演搶位戰
  • 紅牛商標明爭暗鬥 功能飲料新貴虎視眈眈
    對紅牛這個品牌來說,傷害太大了,還成全了其他品牌的崛起。」5月24日,飲品行業觀察人士馬磊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如果雙方能重新心平氣和談合作條件,共同獲得收益,可能是更好的方案。的確,紅牛市場份額之爭只是功能飲料激烈競爭的冰山一角。不僅有趁勢崛起的東鵬特飲,還有越來越多的入局者搶灘,譬如娃哈哈、達利、怡寶、魔爪等品牌,都視功能飲料市場為「兵家必爭之地」。
  • 紅牛對手「東鵬特飲」要在A股上市 功能飲料雙巨頭誰能熬過價格戰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金曉巖 北京報導談到功能性飲料,很多人的第一想到的是紅牛,如今的紅牛可以說是獨佔功能性飲料市場。不過,近年來,隨著其他功能飲料的推陳出新,便出現了很多紅牛的模範者,東鵬特飲就是其中一個。
  • 張金澤:「中國紅牛」是中國功能飲料行業的重要力量
    隨著改革開放深入,國人的生活質量和水平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對健康飲品的需求也日益旺盛,功能飲料行業從0到1,從中國紅牛一家獨大到如今百花齊放,如今迎來了黃金髮展時期。據中國飲料工業協會資料,2019年中國飲料產量達到了17763萬噸,維生素、運動、能量等功能飲料得到了較快的發展,2013-2019年其年均增長率高於同期飲料總體年均增長率。
  • 兩大紅牛貼身肉搏 功能飲料市場大戰一觸即發
    中國食品分析師朱丹蓬對藍鯨財經記者表示,泰國天絲的紅牛安奈吉添加了西洋參,其口味難以與華彬紅牛競爭,因此引入了進口紅牛,但這款產品沒有藍帽子,只能是維生素飲料而不是功能飲料,且進口紅牛的成本較高,因此泰國天絲在中國設立生產工廠,加碼中國市場,將直接刺激渠道信心,對中長期發展有利。
  • 模仿紅牛出道,功能飲料「二當家」衝刺IPO
    上世紀80年代,東鵬飲料還只是一家生產涼茶和飲用水的老字號國企,與「功能」二字毫不相干。到2003年,伴隨著國營改制,曾經是華彬紅牛代工廠廠長的林木勤、林木港兩兄弟接棒運營,而他們過去的從業經驗,徹底改變了這家公司,以至於到了今天,「東鵬特飲」成了企業的代名詞,其他產品均淪為陪襯。
  • 喝功能飲料要注意這幾點
    在最近包含7個品牌紅牛、啟力、日加滿、力保健、樂虎、東鵬特飲和能立方的市場上,9測試結果表明,在東鵬飲料的製造中,可能會產生微量的國家2種精神藥物安鈉咖。紅牛公司服務熱線員工對新京報記者說:「該公司正在生產沒有組件的產品,產品的任何組件都將按照國家標準添加。」記者打電話給東鵬特飲官方網站上公布的總公司,接線的員工們將產品公式經過國家衛生部的批准,多年銷售的、經過市場批准的產品,消費者可以放心使用。據此,中國 衛生部批准的維生素功能飲料只有2種。
  • 東鵬特飲要上市 它的野心不只在功能飲料
    關於上市,目前東鵬飲料還未披露更多信息。在熟悉東鵬特飲的行業人士看來,上市正在釋放信號:東鵬飲料欲藉助資本的力量謀求更快速的擴張,一方面穩固功能飲料市場份額;另一方面去尋找其他飲料細分品類的更多可能。時間點恰逢紅牛的兩個股東打的不可開交,因而牽出另一個問題:東鵬飲料的野心到底有多大?它能撼動紅牛一家獨大的江湖地位嗎?
  • 背靠千億巨頭,這款功能飲料在中國一年賣出近百億,影響力超紅牛
    近年來,隨著健康意識的提升與消費升級,功能飲料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關注。過去五年,中國功能飲料市場保持了兩位數的增長。另一方面,國內人均年消費量僅為0.5公斤,不足發達國家的1/14,這也從側面反映出市場存在巨大的發展空間。
  • 中國紅牛半年逆市收入134億 功能性飲料市場呈爆發式增長
    來源:長江商報●長江商報記者張璐紅牛一直是功能飲料市場的龍頭,在疫情的影響下,中國紅牛的業績表現又是如何?其中,紅牛維生素功能飲料完成銷售額133.93億元,戰馬能量型維生素飲料完成銷售額7.16億元,果倍爽、唯他可可和芙絲水三個新品銷售額合計約2.2億元,整體實現了逆勢突圍。與此同時,華彬快消品首次透露,據調研數據,其全品銷售額在國內飲料全行業排名中上升一位,暫居第五。
  • 功能飲料殺出黑馬 「一家獨大」將終結?
    長沙市面上的能量飲料有十餘種,其中,紅牛的地位一直比較牢固。記者 黃亞蘋 攝即將入夏,原本就熱鬧的國內運動功能飲料市場又迎來新的變化。近日,伊利集團在其官方微信上宣布進軍能量飲料市場,其開發的「煥醒源」新品即將上市。
  • 謝霆鋒代言,超越紅牛成為「功能飲料第一股」?
    壹2016年以來,紅牛陷入品牌爭奪的官司,給了國內其他功能飲料品牌奮起直追的機會。東鵬特飲抓住機會,從2017年到2019年,營收從28.4億增加到41.9億元,一舉成為國內第二大功能飲料品牌。實際上,東鵬特飲並不是近幾年來才出的品牌,其前身是一家國有的飲料生產企業,早在1987年東鵬特飲就誕生於深圳,可以說是老字號品牌,最初以生產涼茶和水飲料為主,但公司業績一直很不理想。到了90年代,功能飲料開始嶄露頭角,隨著紅牛的成功,功能飲料行業跟風輩出,商機無限。
  • 沒有藍帽子,紅牛風味飲料「混」進保健食品銷售專區
    這三種「紅牛」分別是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出品的「紅牛維生素功能飲料」(以下簡稱紅牛)、廣州曜能量飲料有限公司委託生產的「紅牛牌安奈吉飲料」(以下簡稱安奈吉)以及原產地為泰國,天絲醫藥保健有限公司生產的「紅牛牌維生素風味飲料」(以下簡稱紅牛風味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