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牛商標明爭暗鬥 功能飲料新貴虎視眈眈

2020-12-21 新浪財經

來源:時代周報

紅牛商標之爭仍懸而未決,在這場持久戰中,「兩頭牛」由明爭變為暗鬥。

「相關訴訟都按照法律規定在持續推進中,投資方面的更多細節將適時公布。」5月22日,泰國天絲集團(下稱「泰國天絲」)相關負責人如此回應時代周報記者關於產品投資及產能等問題。

此前的5月19日,泰國天絲宣布,未來三年將對其在華業務進行一系列投資,總額高達10.6億人民幣。

自此,泰國天絲和華彬集團關於「紅牛之爭」的重點逐漸轉向市場層面。

伴隨著訴訟長跑,泰國天絲攜紅牛安奈吉和進口版紅牛,和華彬集團的紅牛多方交戰。而三個長相雷同的紅牛同場競技,也給「紅牛」這一品牌形象蒙上了一層陰影。

「這是兩敗俱傷的事情。對紅牛這個品牌來說,傷害太大了,還成全了其他品牌的崛起。」5月24日,飲品行業觀察人士馬磊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如果雙方能重新心平氣和談合作條件,共同獲得收益,可能是更好的方案。

的確,紅牛市場份額之爭只是功能飲料激烈競爭的冰山一角。不僅有趁勢崛起的東鵬特飲,還有越來越多的入局者搶灘,譬如娃哈哈、達利、怡寶、魔爪等品牌,都視功能飲料市場為「兵家必爭之地」。

功能飲料市場激戰正酣。

競爭蔓延

在淘寶代理紅牛品牌的食品店鋪中,為消費者進行產品區分說明,似乎成了賣家的常態。

華彬集團生產的為「紅牛維生素功能飲料」。而泰國天絲引入的進口版紅牛為「紅牛維生素風味飲料」,其授權的另一飲料為「紅牛安奈吉飲料」,這些字樣在罐體下方標註。除此之外,其他區別並不明顯。值得注意的是,爭議中的兩家公司均有泰國背景,其中,華彬集團是由泰籍華人嚴彬一手創立。

由於兩者外形很接近,消費者大概率隨機選擇。畢竟面對三款外形以及價格都極為相似的紅牛,消費者很難辨認。

而兩家公司也將戰場從訴訟端蔓延到市場端。

時代周報記者從上述泰國天絲相關負責人處了解到,此次公布的投資項目具體包括深化在華合作夥伴戰略關係、在中國設立新的代表處、組建國內團隊、擴建新的生產基地以及推出集團旗下更多新產品,從而擴大品牌在華影響力。

作為投資計劃的一部分,泰國天絲決定將在北京市懷柔區建立新的生產工廠。並且還在中國註冊了新公司。

此外,泰國天絲還強調,「為確保『紅牛』在中國的長期發展,持續為廣大消費者提供優質合法的紅牛產品,我們採用了新的合作夥伴關係和新的商業模式。」

背靠「紅牛」這一品牌效應,泰國天絲在去年也取到了不俗的成績。

據泰國天絲公布的數據顯示,去年半年時間裡,泰國天絲新產品在中國的銷售額超過了10億元,覆蓋全國24省、直轄市的227個城市,並在快速拓展中。

但相較於華彬集團的紅牛維生素功能飲料,泰國天絲還有很大距離。

從華彬集團披露的數據來看,2019年其功能飲料版塊實現銷售額236億元,其中核心產品紅牛維生素功能飲料全年銷售約223億元,同比增長5%。

針對紅牛維生素功能飲料2020年的戰略布局,5月22日,時代周報記者致電其華彬集團相關負責人,其表示:「暫時沒有新的信息可以透露。」

事實上,紅牛市場份額之爭愈演愈烈,泰國天絲步步緊逼,華彬集團也沒有坐以待斃。

早在2017年3月,華彬推出了瓶裝「戰馬」,欲進一步開發功能飲料市場的空間。據華彬集團披露的數據,2019年戰馬能量型維生素飲料銷售約13.3億元,同比增長61%。

不過,馬磊認為,戰馬的能力還不能代替紅牛來幫華彬集團獨當一面。「戰馬推出得有點晚了,現在的市場競爭太激烈。」馬磊坦言。

新貴藉機突圍

泰國天絲和華彬集團圍繞紅牛商標仍打得不可開交,這給了一些功能飲料「新貴」發展空間。雖然「紅牛」的地位還談不上被撼動,卻也已經難以阻止東鵬、樂虎等中生代品牌逐漸蠶食其市場。

據東鵬飲料招股書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能量飲料市場銷售總金額為427.75億。2014年至2019年能量飲料非現場消費的銷售金額複合增速為15.02%,是飲料中增速最快的細分品類之一。

面對龐大的功能飲料市場,多品牌紛紛搶食蛋糕。

2019年4月,今麥郎發布了兩款能量飲料,天豹牛磺酸能量飲料和神麻火麻能量飲料;2020年3月,百事公司擬以38.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功能飲料製造商Rockstar Energy Beverages……此外,東鵬特飲、樂虎、魔爪也在虎視眈眈,動作頻頻。

4月末,東鵬特飲的母公司東鵬飲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東鵬飲料」)發布了招股書,擬衝擊A股;魔爪也在近期推出了一款檸檬風味的「龍茶」,進行本土化探索。

這其中,增長最強勁的可以算是東鵬特飲,據東鵬飲料招股書數據顯示,2017—2019年,其能量飲料別貢獻營收27.35億元、28.85億元和40.03億元,佔該公司總收入的96.19%、94.99%和95.11%。

據歐睿國際於2019年12月發布的《Energy Drinks in China》,按照非現場消費渠道終端銷售金額口徑計算,東鵬特飲在國內能量飲料佔據的市場份額為15%,樂虎佔10%,但紅牛仍佔霸主地位,市場份額為57%。

「功能飲料會更加細分,針對不同功能,品牌再做突破。」馬磊表示,一個品牌能否做成功,是考慮多方面作用的結果。

功能飲料市場永遠不缺話題和新入局者,他們不缺錢,亦不缺話題,但這個市場究竟會是百花齊放還是龍頭恆強,似乎還沒有定論。

相關焦點

  • 紅牛再演商標爭奪戰,功能飲料市場重新洗牌,如何辨別真假紅牛?
    涼茶界的加多寶和王老吉商標之戰,持續多年後,終於告一段落。而功能飲料界的老大紅牛,由於商標糾紛激戰正酣,各種消息紛紛揚揚。7月9日,泰國天絲醫藥保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絲」)對外披露稱,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紅牛」)對「紅牛REDBULL」立體商標提出的無效宣告請求,被國家知識產權局駁回由此天絲聲明,泰國天絲享有紅牛金罐包裝的合法權益。
  • 兩大紅牛貼身肉搏 功能飲料市場大戰一觸即發
    紅牛商標之爭的官司依然在僵持中,但訴訟雙方中國運營商華彬集團與紅牛品牌擁有者泰國天絲集團(以下簡稱「泰國天絲」)都在利用這段空檔期加快各自布局。而就在兩大紅牛貼身肉搏之時,紅牛的競爭者們也掐準時機,摩拳擦掌準備分食市場蛋糕,功能飲料的市場格局充滿變數,大戰一觸即發。
  • 金罐紅牛商標再惹爭議 功能飲料市場誰主沉浮?
    此前,天絲方面曾發表《聲明》稱「國家知識產權局確認天絲集團享有紅牛金罐商標的合法權益」。食品飲料行業專家路勝貞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在「紅牛」商標訴訟案中,天絲目前還沒有獲得絕對優勢,推紅牛新品、加大在華投資等舉措,可視為天絲正在尋求法律框架之外的解決方案,從而達到競爭的主動性。
  • Monster Energy功能飲料入華挑戰紅牛
    美國排名前兩位的功能飲料品牌要在中國再度上演搶位戰
  • 以後還能喝到紅牛飲料嗎?中國紅牛商標到期,泰國稱不再續約
    憑藉紅牛發家的嚴彬關於經營期限到期後是否續約,雙方的爭執,早在公司註冊時,已經埋下。紅牛源自泰國。上世紀七十年代,紅牛飲料創始人許書標研製出一款滋養型飲料,取名紅牛。據稱紅牛飲料中加入了咖啡因、muco-纖維醇和維生素B等元素,使得它具有提神醒腦的功能。這一功能深受熬夜加班人士的歡迎,紅牛很快風靡東南亞,隨後進入歐洲、美洲市場。
  • 紅牛商標紛爭再起:紅牛會不會成為下一個加多寶?|加多寶|商標|...
    紅牛商標再起紛爭!紅牛商標權案再起紛爭!紅牛會是下一個加多寶嗎?始於2016年的紅牛系列商標糾紛案,近日再起波瀾。7月9日晚間,泰國天絲對外披露稱,國家知識產權局近日駁回了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對第11460102號「紅牛REDBULL」立體商標提出的無效宣告請求,確認了權利人天絲集團享有紅牛金罐包裝的合法權益。7月10日,華彬方面表示,這只是一起關於紅牛金罐立體商標的爭議,而且並不是最終結果,紅牛已經起訴到智慧財產權法院,該裁定並未最終生效。
  • 市場現三款「紅牛」,2020年功能飲料市場要變天?
    從一個紅牛的一家獨大,到兩個紅牛,三個紅牛的市場爭奪,功能飲料市場所面臨的變化空前絕後。從紅牛商標問題之後,到現在紅牛、紅牛安奈吉、原裝進口紅牛在市場上的齊頭並進,功能飲料市場的變化到底有多大?被激活的功能飲料市場!在2016年以前,說到功能飲料市場都會說80%的市場是屬於紅牛的。
  • 紅牛飲料在華現三足鼎立
    來源:北京商報原標題:紅牛飲料在華現三足鼎立 紅牛飲料在中國市場正式出現三足鼎立的局面。12月24日,奧地利紅牛高管首次高調現身。業內人士認為,由於華彬集團控制的紅牛維他命和紅牛品牌擁有者泰國天絲在中國市場存在商標糾紛,奧地利紅牛入華初期一直保持低調。
  • 紅牛品牌商標全球布局 天絲集團參展國際商標節
    作為紅牛品牌和紅牛商標的創始人,天絲集團也是「紅牛」系列商標在中國等國家及地區的合法持有人,和許氏家族共同擁有紅牛全球商標。在展會期間,天絲集團通過積極參與主題論壇、企業交流等形式,也向行業展示了旗下紅牛品牌布局中國市場的新思路、新理念。
  • 浙江玉環查處3萬罐假「紅牛」飲料
    近日,隨著最後一名犯罪嫌疑人被移送審查起訴,浙江玉環市市場監管局聯合玉環市公安局辦理的生產銷售假冒的「紅牛維生素能量飲料」 (簡稱「紅牛」)的案件告破,該案共移送審查起訴10人,查獲假冒「紅牛」1200餘箱累計近3萬罐。
  • 紅牛商標新爭揭開3款產品「兩字」差迷局 搶市場還是「摘現桃」?
    鰲頭財經在北京超市中發現,除了中國消費者喝了20多年的罐體標註為「紅牛維生素功能飲料」外,安奈吉版標註為是「紅牛安奈吉飲料」,泰國天絲後引入的進口版紅牛則標註為「紅牛維生素風味飲料」,均出現在貨架上。而關於「紅牛維生素功能飲料」設計,是1996年中國紅牛董事長嚴彬親自為「紅牛維生素功能飲料」設計全新的、具有獨特的「三縮頸」設計的金色金屬罐體包裝/裝潢(即「金罐包裝」),並於1996年7月18日申請紅牛飲料「金罐」包裝罐的外觀設計專利並取得授權。
  • 讓消費者感受金色液體魅力 中國紅牛23年專注「食育」拓展功能飲料...
    以備受關注的功能性飲料為例,國內飲料工業和行業是上世紀80年代才逐漸發展起來,彼時,紅牛飲料剛引入中國時藉籍無聞,而且國內還沒有此類產品,既無法獲取市場監管的批准文書,紅牛中文商標也無法註冊成功,如同新車無牌,自然無法上路。而在當時的市場中,有人認為含咖啡因的飲料是奢靡生活的象徵,有人認為紅牛飲料含激素對身體有害。對此,中國紅牛的運營方華彬集團以及創始人嚴彬做了大量的工作。
  • 張金澤:「中國紅牛」是中國功能飲料行業的重要力量
    中國飲料工業協會副理事長張金澤在致辭表示,「中國紅牛做了大量的市場培育工作,培養了幾個年代、一大批行業人才和重度消費者,推動了功能性飲料乃至整個飲料行業穩定、持續和有序發展,是中國功能性飲料行業重要力量。」中國功能飲料市場萌芽於上世紀80年代,開創於90年代。
  • 紅牛安奈吉,為什麼會成為功能飲料市場的新寵兒
    紅牛安奈吉,為什麼會成為功能飲料市場的新寵兒 來源:財訊網 • 2020-11-11 16:11:46 對於消費者來說
  • 紅牛商標歸屬天絲 最高院終審明確諸多爭議事項
    圍繞紅牛這一全球知名的功能性飲料品牌,近年來華彬集團和天絲集團的商標大戰持續引來關注,其中最受關注的當屬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合資公司,由華彬實際控制)與天絲醫藥保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絲集團)之間的紅牛系列商標權屬糾紛案。
  • 功能飲料勢頭強勁,紅牛勁敵東鵬特飲受追捧
    一提起功能飲料,很多人都會想到「紅牛」、「東鵬特飲」。在傳統觀念中,這類功能飲料多半是用來在工作加班、考試複習時提神醒腦。那麼功能飲料與普通飲料到底有什麼不同,擁有什麼成分和功效?功能飲料有哪些?
  • 紅牛出事了……
    歷經層層檢驗過關、審批,紅牛成為首個拿到國家保健食品批文的功能飲料。數月之內,談判、籤約、投產、上市順利進行!中國第一款本土功能飲料正式誕生。彼時的紅牛知名度漸漸提高,但廣告沒有辨識度,國人對功能飲料概念完全陌生。先吃螃蟹的紅牛付出了教育市場的巨大代價,想要活下去,嚴彬必須快速找到紅牛本土化營銷的法門。深入研究中國消費者審美後,他說服泰方將包裝改為通體金黃燦爛的罐體,再配上兩隻紅色鬥牛,十分惹眼,且與其他飲料有了差異化。
  • 沒有藍帽子,紅牛風味飲料「混」進保健食品銷售專區
    這三種「紅牛」分別是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出品的「紅牛維生素功能飲料」(以下簡稱紅牛)、廣州曜能量飲料有限公司委託生產的「紅牛牌安奈吉飲料」(以下簡稱安奈吉)以及原產地為泰國,天絲醫藥保健有限公司生產的「紅牛牌維生素風味飲料」(以下簡稱紅牛風味飲料)。
  • 最高院終審駁回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上訴
    終審判決再次明確「紅牛系列商標」權權屬歸天絲集團北京2021年1月5日 /美通社/ --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以下簡稱最高院)於2020年12月21日就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合資公司,由嚴彬實際控制)與天絲醫藥保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絲集團) 「紅牛系列商標」權權屬糾紛一案
  • 模仿紅牛出道,功能飲料「二當家」衝刺IPO
    上世紀80年代,東鵬飲料還只是一家生產涼茶和飲用水的老字號國企,與「功能」二字毫不相干。到2003年,伴隨著國營改制,曾經是華彬紅牛代工廠廠長的林木勤、林木港兩兄弟接棒運營,而他們過去的從業經驗,徹底改變了這家公司,以至於到了今天,「東鵬特飲」成了企業的代名詞,其他產品均淪為陪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