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前沿】突破!南方醫科大學夏來新/肖姍揭示RNA修飾調控組蛋白...

2020-12-26 澎湃新聞

【學術前沿】突破!南方醫科大學夏來新/肖姍揭示RNA修飾調控組蛋白修飾過程

2020-08-11 17: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以下文章來源於iNature ,作者楓葉

iNature

專注前沿科學動態,傳遞科普信息。

關注我們,獲取更多精彩內容

動態表觀基因組對於發育和健康中適當的基因表達至關重要。此過程的核心是複雜的轉錄過程,該過程將細胞信號與染色質變化,轉錄機制和信使RNA的修飾(例如N6-甲基腺苷(m6A))整合在一起。然而,對動態表觀基因組的這些方面的整合在機理上還不是很了解。

2020年8月10日,南方醫科大學夏來新及肖姍共同通訊在Nature Genetics 在線發表題為「N6-Methyladenosine co-transcriptionally directs the demethylation of histone H3K9me2」的研究論文,該研究顯示了抑制性組蛋白標記H3K9me2是通過m6A修飾的轉錄物的誘導特異性去除的。該研究證明了甲基轉移酶METTL3 / METTL14調節H3K9me2修飾。

該研究觀察到了H3K9me2去甲基酶KDM3B在m6A與佔有率之間的全基因組關聯,並且發現m6A閱讀器YTHDC1與m6A相關的染色質區域發生物理相互作用並募集KDM3B,從而促進H3K9me2去甲基化和基因表達。這項研究建立了m6A和動態染色質修飾之間的直接聯繫,並提供了對RNA修飾和組蛋白修飾之間的共轉錄相互作用的機械理解。

RNA是高度修飾的, m6A是最廣泛且高度保守的mRNA修飾,它通過METTL3–METTL14核心甲基轉移酶複合物共轉錄成RNA轉錄本, 被去甲基酶FTO / ALKBH5擦除並被諸如YTH家族蛋白之類的閱讀器識別。

m6A調節細胞質中許多關鍵的轉錄後過程,但在細胞核中也具有功能,例如核RNA加工和R環的積累。最近,觀察到在染色體相關的RNA上發現了m6A,並且它調節染色質狀態和轉錄。然而,m6A在動態染色質修飾上的直接作用仍然未知。

文章模式圖(圖源自Nature Genetics )

該研究顯示了抑制性組蛋白標記H3K9me2是通過m6A修飾的轉錄物的誘導特異性去除的。該研究證明了甲基轉移酶METTL3 / METTL14調節H3K9me2修飾。

該研究觀察到了H3K9me2去甲基酶KDM3B在m6A與佔有率之間的全基因組關聯,並且發現m6A閱讀器YTHDC1與m6A相關的染色質區域發生物理相互作用並募集KDM3B,從而促進H3K9me2去甲基化和基因表達。這項研究建立了m6A和動態染色質修飾之間的直接聯繫,並提供了對RNA修飾和組蛋白修飾之間的共轉錄相互作用的機械理解。

參考消息:https://doi.org/10.1038/s41588-020-0677-3

來源:iNature

1980-2020

原標題:《【學術前沿】突破!南方醫科大學夏來新/肖姍揭示RNA修飾調控組蛋白修飾過程》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學術前沿】鍾波組發現MAVS和MITA泛素化修飾的新機制
    MAVS(又叫做VISA)以及MITA(也叫STING)作為重要的接頭蛋白,分別介導胞漿中識別RNA的模式識別受體和識別DNA的模式識別受體所介導的信號轉導。研究表明,MAVS和MITA的活性與穩定性受到泛素化與去泛素化修飾的嚴格調控【2】。
  • 【學術前沿】藍斐團隊報導METTL5調控核糖體翻譯並促進腫瘤生長
    蛋白翻譯是一個高度精細的調控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多種rRNA修飾參與其中,無論是細菌、酵母還是多細胞生物,均有研究證明核糖體RNA修飾對生物體的翻譯和生長有影響。隨著近年來高解析度核糖體結構的解析,人們發現了更多的多細胞生物特有的rRNA修飾位點,這些修飾的調控酶以及對翻譯的影響尚未可知,特異存在於多細胞生物中的功能和意義需要更多研究來闡釋。
  • 【學術前沿】雷鳴組揭示CST複合物調控端粒複製和確保端粒末端穩定...
    端粒是位於真核細胞線性染色體DNA的末端,由串聯重複的DNA序列與端粒結合蛋白組成的特殊結構。端粒結構的存在很好的解決了染色體末端保護和複製問題,對確保基因組的穩定性和完整性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端粒的長度主要由一個特化的反轉錄酶—端粒酶—維持,利用其自身RNA亞基的一部分為模板增加端粒末端DNA重複序列。然而,人的正常成年體細胞內沒有端粒酶的活性,端粒會隨著細胞分裂增加而逐漸縮短。
  • 餘健秀組發現m6A修飾閱讀蛋白YTHDF2 功能調控的新分子機制
    該修飾發生過程由一系列蛋白複合物參與,研究人員將這些蛋白定義為Writer、Eraser和Reader,分別對應m6A修飾RNA的甲基轉移催化酶、去甲基化酶和閱讀蛋白。YTHDF2作為RNA上m6A修飾的一個重要閱讀蛋白,其含有的YTH結構域,可以特異性地識別結合m6A修飾的RNA,並介導後者降解。m6A修飾普遍存在於各種RNA中,尤其在哺乳動物細胞中mRNA和lncRNA上最為豐富。
  • 南方科技大學研究團隊在《自然》雜誌發布組蛋白甲基轉移酶最新...
    今天(24日),南方科技大學生物系研究團隊在學校冷凍電鏡中心支持下,與國內外多家研究團隊合作,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雜誌發表研究論文,報導了組蛋白甲基轉移酶NSD蛋白與核小體複合物的高解析度冷凍電鏡結構。
  • 【科技前沿】周軍課題組揭示纖毛穩態調控的新機制
    近日,周軍教授課題組在Protein & Cell在線發表題為O-GlcNAc transferase regulates centriole behavior and intraflagellar transport to promote ciliogenesis的論文,揭示了O-GlcNAc在纖毛穩態調控中的新機制【3】。
  • 組蛋白修飾酶及其相關染色質修飾在轉錄調控中的作用
    組蛋白修飾酶及其相關染色質修飾在轉錄調控中的作用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2 21:26:23 美國西北大學Ali Shilatifard等研究人員重新評估了組蛋白修飾酶及其相關染色質修飾在轉錄調控中的作用
  • 專家點評丨天津醫科大學團隊發現新的潛在愛滋病藥物靶點
    LEDGF/p75是含有PWWP結構域的染色質修飾結合蛋白,除了通過結合IN調控HIV在宿主基因組上的選擇性整合外,LEDGF/p75還可以作為細胞內多個蛋白質複合體的結合因子,參與調控多種生物學過程,包括染色質修飾、基因轉錄、選擇性剪接等【2-4】。
  • 5分文章解讀:lncRNA調控組蛋白修飾
    而組蛋白修飾就是調控染色質緊密程度的一個關鍵因素(點擊查看:大家說的轉錄調控到底是什麼?(上))。那麼今天我們看一篇lncRNA從轉錄發生的第一步,來調控下遊靶蛋白的表達吧。結合轉錄過程,lncRNAs可以通過以下幾點作用方式來實現其自身功能的:a、轉錄過程第一步:在DNA甲基化、組蛋白修飾、染色質重塑、基因印記等表觀遺傳調控中發揮作用。
  • 南方醫科大學第七附屬醫院揭牌!
    4年來,醫院依託大學與政府的優勢資源,以「全科醫學+」醫共體的建設為抓手,推動醫院「醫、衛、健、科、教、管」等六方面工作齊頭並進,醫療服務能力與水平顯著提升,四級手術增長了10餘倍,疑難危重病增長了252%,;科研成果也取得了創新突破,獲國家和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6項,2019年發表SCI文章30餘篇,累計影響因子超100分;人才隊伍建設也取得顯著成效,引進海內外高端人才100餘名。
  • 科學家揭示TET蛋白底物偏好性機制
    在復旦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教授徐彥輝前期研究基礎上,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藥物發現與設計中心研究員羅成與徐彥輝組成研究團隊,首次報導了TET蛋白對三種DNA甲基化衍生物不同催化活性的分子機制,揭示了TET蛋白底物偏好性機制,為基因組中5-羥甲基胞嘧啶穩定存在提供了分子水平的解釋。
  • 揭示TET蛋白底物偏好性機制
    今天,國際頂級學術期刊《自然》(Nature)在線發表了復旦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徐彥輝教授課題組的論文。
  • 南方醫科大學中醫外科學教授:黑素代謝於美白至關重要
    本屆論壇以「科技賦能,融合發展」為主題,旨在聚集國內外化妝品行業精英,就化妝品創新、技術、法規、原料、包裝等方面的最新進展和動態開展學術交流與研討。本屆論壇,設有大會主論壇1個,分論壇6個,分別是權威高端大會報告主論壇、化妝品法規與質量安全分論壇,皮膚科學與功效評價分論壇,化妝品原料與技術分論壇,中草藥化妝品分論壇,洗護技術創新與發展分論壇,妝美前沿技術分論壇。
  • 紛來沓至:賴氨酸醯化修飾在多個物種中的鑑定與功能探索
    除了組蛋白上發生這些醯化修飾外,非組蛋白上醯化修飾的發現也逐漸揭示出蛋白質翻譯後修飾對生命活動調控的廣泛性與多樣性【1】。蛋白質賴氨酸乙醯化最早報導於1968年,並且在1997年後逐漸發現非組蛋白乙醯化修飾的廣泛存在【2】。2010年,來自復旦大學的趙世民教授和中科院上海植生所的趙國屏院士發現,在原核細胞如沙門氏菌中,中心代謝的眾多酶也受到乙醯化調控,從而應對環境中碳源的變化【3】。參與該研究的還有復旦大學管坤良、熊躍教授、上海生化所曾嶸研究員、上海交大姚玉峰教授等人。
  • 【學術前沿】上海交通大學王宏林等揭示代謝過程異常加重牛皮癬的...
    【學術前沿】上海交通大學王宏林等揭示代謝過程異常加重牛皮癬的機制 2020-06-30 05: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Nat Comm重大突破,首次報導腸道微生物菌群的宏乙醯化修飾組全景
    景傑學術 | 報導腸道菌群的穩態失調已被報導與多種疾病相關,包括肥胖、糖尿病、克羅恩病(CD)、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等。在過去幾年裡,宏組學方法(包括宏基因組學、宏轉錄體和宏蛋白質組學)已經被用於探究這些疾病患者的微生物組組成和功能的改變。
  • 哪些組蛋白修飾可遺傳?
    表觀遺傳的幾個層面(圖片來自:https://www.whatisepigenetics.com/fundamentals/)不依賴於 DNA 序列變化的基因表達調控方式很多,包括 DNA 甲基化、組蛋白修飾和非編碼 RNA 調控等。這些方式哪些可以穩定遺傳?
  • 最新:南方醫科大學怎麼樣,科研實力好不好
    這不前幾天,在言高校小編就又了解到一個獎項,由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頒布的中國科技期刊最高榮譽獎「百種中國傑出學術期刊」。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並不是什麼「無名小卒」,自1987年起,該研究所就一直承擔著中國科技人員在國內外發表論文情況的統計分析工作,每年定期公布中國論文產出整體分析報告,並在此基礎上拓展對中國在科技期刊、專利產出、學術圖書出版等領域情況的統計分析。
  • Nature背靠背|組蛋白H1調控染色質結構
    Melnick教授以背靠背的形式在Nature發表有關組蛋白H1通過影響染色質3D結構調控發育和疾病進程的機制。Arthur I.Skoultchi教授的研究題為「H1 histones control the epigenetic landscape by local chromatin compaction」,該研究發現組蛋白H1通過調控染色質結構來影響表觀遺傳修飾H3K27me3和H3K36me2的豐度,從而影響基因表達的機制。
  • 科學家揭示蘋果酸積累和液泡酸化調控新機制—新聞—科學網
    他們揭示了蘋果蛋白MdBT2如何響應硝酸鹽調控蘋果酸積累和液泡酸化的分子機制。 郝玉金告訴《中國科學報》,有機酸種類和含量及其與糖的比例直接影響果實風味和加工品質,是果樹遺傳改良和栽培調控的重要目標性狀。在蘋果果實中,蘋果酸是最主要的有機酸,蘋果酸在果肉細胞的細胞質中合成代謝,並在液泡中大量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