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莫迪政府一個決定,是要放棄抗擊病毒?泰姬陵重開,無視疫情

2020-12-17 轉管炮

22日,印度莫迪政府在新冠病毒肆虐的情況下,竟開始重開旅遊業!

著名的泰姬陵也開門營業,令部分印度網民質疑莫迪政府是否要放棄抗擊疫情?

22日,印度正式重新開放了泰姬陵景區,首批遊客開始陸續進入這座著名的陵墓景點。

同時,印度有關部門報告,全國一天新增86,961例新冠病毒感染病例。印度政府宣稱「目前還沒有出現感染高峰的跡象」,這與一天新增數字的情況明顯不符 —— 印度目前是世界上感染人數增長速度最高的國家,遠超排在第二位的美國。

印度莫迪聯邦政府的考古調查局負責人瓦桑特·斯瓦恩卡爾說:「我們遵守了關於新冠疫情的所有規定。」印度考古調查局負責監管泰姬陵和其他古蹟。

泰姬陵這座位於阿格拉市的白色大理石陵墓,是17世紀莫臥兒王朝的皇帝為他的妻子修建的。22日早晨,它恢復向公眾開放,據稱一名外國遊客,和一名來自德裡的遊客率先進入陵墓。

據當地政府表示,該景區每天的遊客人數被限制在5000人,而在病毒大流行之前平均是一天20000人。泰姬陵門票只在網上出售,第一天售出不到300張。

遊客將被工作人員測量體溫,並必須遵守彼此保持安全距離的建議。

迪克莎是最早到泰姬陵參觀的遊客之一。他說,他和朋友們從印度中部開車12個小時,在前往北部山區的途中,在阿格拉停了下來。「這是我們六個月來第一次離開家,所以感覺很好。」他說。

然而,在社交媒體上很多印度網民評論質疑,在一天增長近6位數的新冠患者的情況下,為什麼要冒險重開景區。

泰姬陵的工人們在現場對扶手等設備進行消毒,而準軍事警察則對遊客們大喊,要求遊客不要碰任何表面。

印度的新冠病毒感染人數為549萬人,僅次於美國的679萬人。按照目前的增長速度,這個南亞國家可能在未來幾周超過美國的新冠病毒感染人數。

印度衛生部數據顯示,死亡人數為87,882人,比前一天增加了1,130人。印度衛生部聲稱,與美國、巴西和英國等國家相比,印度的死亡人數佔人口的比例仍然很小,但許多國際專家表示這一說法存在統計能力缺失的可能性。

面對數十年來最嚴重的經濟萎縮,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正在推動放開對病毒疫情實施的社會限制措施,以恢復就業和商業活動。

阿比德·納克維說:「我們還能再撐4到6個月:在那之後,我們將不得不接一些嚴肅的電話。」他看到,在印度3月份突然實行封鎖後,他位於阿格拉的精品酒店的訂單數在一夜之間跌至零。在那之前,擁有13個房間的酒店別墅一直在接近滿負荷運轉。該別墅於去年開張,造價近100萬美元。

世界旅遊理事會的數據顯示,2018年,旅遊業貢獻了約2,400億美元,佔印度國內生產總值(gdp)的9.2%,就業人數超過4200萬人。

然而,印度旅遊貿易組織協會秘書馬努表示,外國遊客至少在4月份之前不太可能再來印度旅遊。傳統上,4月份是旅遊旺季結束的標誌。

而印度莫迪政府、地方政府令人困惑的各種地區封鎖和檢疫制度,也讓國內遊客望而卻步。

「人們不想去度假,」馬努說。「他們非常擔心各種規定造成不便。同時還有對疫情的恐懼因素。」

相關焦點

  • 印度莫迪政府作出決定,不顧疫情,泰姬陵重開
    在一些國家當中,旅遊已經成為一個產業鏈,可是因為現在新冠病毒遲遲不肯離去,很多人只能終止旅遊計劃。但是現在疫情嚴重的印度竟然重新開放旅遊行業。固然重開旅遊行業可以有效拉動經濟,但是好處永遠和風險同行,莫迪掙來的不是錢,而是新冠病毒。並且因為印度疫情嚴重,是否有人願意前往印度旅遊還是一個未知數。
  • 國際形勢丨印度政府作出重要決定:泰姬陵景點重開,無視疫情
    美國疫情嚴重是由於群眾過分強調人身自由不願意戴口罩和隔離,而印度疫情之所以嚴重與其環境和醫療設備差有很大關係。印度此次新冠病毒非常嚴重,就在九月初,印度確診人數超過巴西成為世界確診人數第二的國家。疫情如此嚴重,印度政府卻並沒有任何反應,政府不僅沒有為控制疫情做出相關決策反而將國家注意力放在其他地方,多次試圖挑起與其他國家之間的爭端,試圖希望通過這種方法轉移國內民眾注意力,側面反映出現在印度政府已經沒有能力可以控制疫情。
  • 泰姬陵:疫情過後的第一個遊客就是中國人,此前印度嚴防中國人
    188天前,印度因新冠疫情關閉泰姬陵,當地的中國遊客被認為是病毒的潛在攜帶者而受到嚴格監控,近日,印度泰姬陵重新開放,可笑的是,此前受到「嚴格監控」的中國遊客成為重開後的第一位遊客。印度媒體發文,標題都是《疫情初印度嚴防中國人,泰姬陵重開後第一個遊客就是中國人》。
  • 印度疫情太慘,單日暴增近10萬,莫迪反放開限制,泰姬陵也重開
    印度專家根據新冠肺炎流行的數學模型預測,在10月份的第1個星期,印度的累計病例數累計就能超過700萬、排到世界第一的位置。經濟活動的復甦和社交距離管控的放鬆,應該是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之後,但是印度政府急於求成,提早開放管控,因此印度的疫情形勢不樂觀。
  • 莫迪的70大壽,過得很是不安
    最近,印度和美國可以說是打得火熱,這種火熱不僅表現在軍事和外交領域上,在面對疫情的時候,這兩個國家也表現得像「親兄弟」,要說莫迪政府應對疫情的措施簡直和川普政府不相上下。如今美國的累計確診病例已經達到了七百萬,印度也突破了五百萬,兩個國家真是你追我趕,在世界「排行榜」上齊頭並進。莫迪許願求民眾戴上口罩此時恰逢印度總理莫迪的生日,大壽在中國傳統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生日,相信莫迪的這個生日也過得十分難忘,面對內憂外患的狀況,莫迪此刻最想要的禮物正是希望印度的民眾能夠戴好口罩。
  • 印度官員:為抗擊疫情,將從中國韓國採購呼吸機和口罩
    據路透社31日報導,印度政府一名官員周二表示,印度將從中國購買呼吸機和口罩,以幫助抗擊新冠病毒疫情。據了解,印度目前已經累計報告1251例確診病例,其中32例死亡病例。但衛生專家表示,這個有13億人口的國家的確診病例可能會激增,使其脆弱的公共衛生系統不堪重負。
  • 印度疫情形勢嚴峻 泰姬陵重新對外開放
    在因新冠疫情關閉6個月後,印度著名景點泰姬陵於9月21日重新對遊客開放。當地時間9月21日,印度泰姬陵重新對外開放,遊客遊覽拍照。印度考古局表示,泰姬陵每天限5000名遊客入內參觀,門票僅在線銷售。參觀泰姬陵的遊客必須遵守政府有關防疫規定,如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等。目前,印度新冠疫情日趨嚴重,是全球疫情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按照目前的增長趨勢,不久後或將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疫情最嚴重的國家。
  • 再創一個防疫神話!印度人的抗擊疫情方式過於聰明,西方媒體愣了
    在新冠病毒讓歐美國家紛紛淪陷之後,全球目光看向了擁有13.8億人口的印度。世衛組織官員曾表示,美國不可避免的會成為新冠肺炎疫情爆發的新中心,但是印度抗擊疫情的成敗關乎人類的命運。相比來說,印度的人口密度是美國的13倍,城市內有1/4的人居無定所,人均醫療衛生資源只有義大利的1/6。
  • 印度允許1.5萬遊客進泰姬陵,當地人稱疫情期間太無聊需要放鬆
    印度這個國家非常特別,它不喜歡走尋常路。最近,印度政府將允許高達每日15000名的遊客前往泰姬陵,無視衛生部的警告——此舉極有可能導致感染人數劇增,對疫情防控百害無一利。泰姬陵泰姬陵是印度最為聞名的古蹟,被譽為世界第七大奇蹟。它其實是一個由白色大理石建造的巨大陵墓,乃17世紀莫臥兒皇帝為紀念其仙逝的妃子而建造的。
  • 川普將在訪問印度時參觀泰姬陵,印方:莫迪將不會陪同參觀
    據《今日印度》2020年2月22日報導,美國總統唐納·川普將於本月24日至25日訪問印度,屆時也會參觀印度著名景點泰姬陵,但當地時間本周六上午,有消息人士稱,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將不會陪同川普和其夫人梅拉尼婭參觀泰姬陵。
  • 特魯多管不住嘴插手印度內政,得罪莫迪遭警告:不要多管閒事
    而因為疫情封鎖或是宗教衝突發生的矛盾更是得在德國、法國依次上演。近日,已經受到多重困擾的印度也陷入了這股暴動的漩渦當中,讓受疫情和邊境問題倍感頭疼的莫迪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而這時候,加拿大更是來火上澆油,直接戳到了莫迪的痛楚,遭到了印度外交部的警告。
  • 印媒:疫情初印度嚴防中國人,泰姬陵重開後第一個遊客就是中國人
    泰姬陵重新開放後,第一位遊客便是中國人。」《今日印度》21日報導稱,在經歷188天的關閉後,當地時間21日,印度泰姬陵重新開放,而此前受到「嚴格監控」的中國遊客成為重開後的第一位遊客。《今日印度》:新冠疫情下,經過188天的關閉,泰姬陵重新開放,中國遊客成為首位參觀者報導稱,今年3月,泰姬陵因新冠疫情對遊客關閉,那時,被認為是新冠病毒「潛在攜帶者」的中國遊客在泰姬陵所在的印度北方邦阿格拉市受到「嚴格監控」,該地區的酒店也被要求密切關注每一位入住的中國遊客。
  • 印度獨立日,莫迪突然宣布重大消息
    據《印度斯坦時報》報導, 8月15日,印度總理莫迪在印度獨立日的慶祝活動上發表講話稱,印度研製的新冠疫苗將會很快上市。報導原文截圖莫迪表示:「我們所有人都在等待新冠疫苗。我想告訴大家,印度研製的3種候選疫苗正處於不同的測試階段。只要我們的專家和科學家發出綠色信號(意指安全通過),印度製造的新冠疫苗就會很快上市。」
  • 印度疫情已「超巴趕美」,莫迪還在自欺欺人:死亡率將降到1%以下
    截至9月12日,印度的總確診病例為456萬,美國為645萬,但是近來印度的單日新增都比美國要多,因此印度如果沒有採取有效的措施控制疫情,或許超過美國只是時間問題。 在疫情初期,新德裡、孟買這種大城市是印度疫情的震中,但現在震中已經轉移到了醫療條件奇差的農村,有專家表示,這要歸咎於印度3月份的封鎖。
  • 莫迪對我們無可奈何,開始在地圖上做文章,阿克賽欽並非我們的?
    印度技不如人還不反思,突然拿地圖說事,再怎麼搞都改變不了現實阿克賽欽自古以來被認為是我國固有領土。但對於這一點,莫迪政府開始"耍賴"了。據印度《今日印度》電視臺官網近日消息稱,印度突然要求在線《維基百科》從其網站上刪除一張"阿克賽欽是中國一部分"的地圖。如果維基百科拒絕執行的話,那麼印度政府將會封鎖維基百科在印度的平臺。目前,印度深受疫情影響,國內抗疫此起彼伏,莫迪本應該把心思放在疫情上面,為什麼在地圖上做起了文章呢?要知道,中印經過多輪磋商,已經形成了保持邊境和平的共識。
  • 印度1個億的兒童,可能在餓肚子!新冠疫情兇猛,摧毀了免費午餐
    13日,印度疫情之中一個悲慘的數字,浮出水面:多達1億名印度兒童可能餓肚子,原因是疫情令他們可能沒法吃到學校免費午餐!當印度於3月24日實行嚴格的社會活動封禁,以減少病毒傳播時,12歲的學生卡維的生活發生了重大改變。他的母親是一名路邊的裁縫,由於健康問題,她不能再工作,而卡維的父親也沒有工作。隨著學校停課,卡維無法回校,也吃不到學校午餐。他甚至開始推著一輛推車,出外試圖販賣一點水果和蔬菜。這一手推車現在是卡維家裡的主要收入來源,但對一個四口之家來說還不夠。
  • 疫情嚴峻,川普不愧是莫迪的「好朋友」,正幫著他將印度往死裡坑
    疫情嚴重的原因由於今年疫情爆發嚴重,在初期,莫迪政府對疫情的應對還是比較可行的,在醫療設施落後與人口密集的情況下,印度在初期能夠保持疫情穩定,已經算是很不錯了。在抗疫的過程中,莫迪政府封鎖鐵路,強制居民在家隔離,在公共場所進行消菌殺毒,要求人員佩戴口罩,這些都是有益的措施。
  • 陷入內亂之際,印度遭背後捅刀子?莫迪:沒有一個真朋友
    在邊境局勢緊張、國內疫情尚未得到控制的情況下,印度又陷入嚴重的內亂中。據印度《歐亞時報》報導,由於不滿莫迪政府新修訂的《農業法案》,數十萬農民發起「進軍新德裡」運動,要求莫迪政府廢除法案。印度各行各業也都出現罷工、罷市現象,整個新德裡亂成一團,有如戰場。
  • 印度疫情真的要「超巴趕美」了,被WHO點名批評
    今年6月以來,印度成為國內民眾關注的焦點,主要是因為中印在邊境地區的衝突,以及之後有針對性對華報復引發的憤慨。近日,印度不顧兩國談判達成的共識,又開始越線挑釁了。與中印邊境事宜同樣引人關注的是,印度疫情已經開始大爆發了,一周新增病例近50萬,照這樣下去很快就會「超巴趕美」,坐上世界第一「寶座」了。
  • 《紐約客》起底印度莫迪政府黑幕:多數人的暴政有多可怕
    該電視臺上的另一則報導中,人們開心地舞蹈,字幕是「印度人民熱烈慶祝莫迪總理在克什米爾的英明決定」。此前一周,莫迪政府宣布將廢除賦予克什米爾邦自治權利的憲法第370條。克什米爾是印度唯一一個穆斯林人口佔大多數的邦,該條款通過禁止佔印度人口大多數的印度教人在該邦定居,保護該邦的宗教和民族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