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在過去四天時間裡,印度的新冠確診病例數便增加了30萬例,周五一天的新增病例就達到了96551例,刷新了全球紀錄。周一的時候,印度疫情的嚴重程度超過了巴西,位於全球第二,僅次於美國。截至9月12日,印度的總確診病例為456萬,美國為645萬,但是近來印度的單日新增都比美國要多,因此印度如果沒有採取有效的措施控制疫情,或許超過美國只是時間問題。
印度衛生部表示,新增確診的激增是由於每日檢測量的增加,現在印度的日檢測水平已經超過了一百萬,相比之前的確有了大幅提高。但是,迄今為止,印度總共進行了約5400萬次測試,而美國進行了9000萬次以上的測試,並且美國人口只佔印度人口的四分之一,因此印度的檢測水平其實還是不高。檢測量的提高的確是確診病例激增的原因之一,那麼印度疫情如此嚴重的真正原因究竟是什麼?
在疫情初期,新德裡、孟買這種大城市是印度疫情的震中,但現在震中已經轉移到了醫療條件奇差的農村,有專家表示,這要歸咎於印度3月份的封鎖。嚴格的封鎖令使無數工廠停工,導致不計其數的人失業,付出了這麼大的代價,但最後還是沒控制住疫情,傳染病學專家賈雅普拉卡什·穆利伊爾表示,這是因為印度的封鎖令是"無效且不科學的"。
有消息說,印度國會僅用了四個小時就決定了封鎖國家,行動非常倉促不說,也根本沒有考慮各邦疫情的差異情況,等真正實施起來更是漏洞百出。比如城市雖然封鎖了,但是鐵路還照常運營,許多到城市謀生的農民很可能已經染上了新冠病毒,但他們還是乘火車回鄉了,現在印度農村疫情情況非常嚴重,很可能就是三月份的返鄉潮使得新冠病毒蔓延到了農村。
此外,印度政府的調度能力也很差,甚至還沒建立起一套成熟的從發現病例到隔離治療的完整體系。有衛生專家說,宣布封城是為了能夠讓政府有足夠的時間為疫情最嚴重的城市調度人力物力,但是直到6月份逐步解封的時候,印度的口罩還是很短缺,由於信息不流通,幾乎只有大城市中的人會戴口罩,很多人幾乎沒有保持社交距離的意識,印度農村地區的衛生條件也不足以應對每天八九萬的新增病例,從結果來看,印度的封城令是得不償失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印度的死亡率卻出奇的低,只有1.7%,而美國的死亡率約為3%,英國約為11.7%,義大利約為12.6%。死亡率低和恢復率高也是印度政府一直在吹噓的事情,這兩個數據經常被莫迪拿出來作為印度疫情已經得到控制的證據,他還在8月份的電視講話上向印度人民承諾"將死亡率降低到1%以下的目標將很快實現"。
當然,"不檢測就不會有,不統計就沒有死亡"的"鴕鳥心態"是不可取的,幾乎全世界都在質疑印度的死亡率,有印度醫生透露,即使是在首都新德裡,也只有大約63%的人能夠開出死亡證明,在比哈兒邦、賈坎德邦這種規模尚可的邦也只有35%的死亡人數能夠得到統計,從這點來看,1.7%這個數字要遠遠低於印度的真實死亡率。
印度和美國的情況不同,在疫情初期莫迪的確有在努力控制疫情,而不是像川普那樣放任自流,但最近印度政府卻有點學美國政府的意思,現在印度的工作重心已經不在如何控制疫情上了,而是為了挽救搖搖欲墜的經濟逐步解封城市。可以預見,未來印度疫情還將迎來一波劇烈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