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格蘭的軍隊變革最重要的成果,就是使英格蘭在戰爭中取得了幾次重大戰役的勝利。1346年的克雷西之戰是英軍迫不得己、被動嘗試通過弓箭手打擊法軍,這長戰役的勝利使他們找到了破解法國騎士衝鋒的辦法,而1356年的普瓦提埃戰役和1415年的阿金庫爾戰役則是借鑑了克雷西之戰的經驗,採取弓箭手配合重騎兵的戰術,最終獲得勝利。這三場戰役中,英格蘭的弓箭手都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展示了英格蘭軍隊變革的實踐效果。
克雷西(1346年)、普瓦提埃(1356年)與阿金庫爾(1415年)三次重要的戰役決定了戰爭走向,弓箭手一一重騎兵戰術在這三場勝利中起了決定性作用。1346年英軍主力一路殺燒搶掠到普瓦西,遭到法軍追擊,在克雷西森林外,被迫同法國軍隊開戰。英軍挑選了一處制高點,左側緊靠森林,前方和右側是一條小河。在地形的掩護下,英格蘭弓箭手給法軍造成了極大殺傷,首先打退了作為先鋒的熱那亞弩手。「這時英格蘭弓箭手向前一步,張弓向熱那亞弩手射去,箭雨密集如同雪花般落下。熱那亞弩手從未見過這樣的弓箭手,當他們發覺箭已經穿過他們的手臂、頭顱、臉頰時,陷入了混亂,許多人切斷他們的弩弦,一些人丟掉十字弩,弩手開始後退。」
接下來弓箭手又將號稱「法蘭西之花」的重裝騎士擊潰。「英國人繼續向人群最密集的部分射擊,不浪費一支箭。他們或打傷了馬,而那些身陷困境而倒在地上的騎士,在沒有幾個人的幫助下,再也站不起來了。」1356年的普瓦提埃戰役,弓箭手仍扮演著最重要的角色,他們抵擋住了法軍最強力的第一次衝鋒。「他們剛一開始,就開始從兩翼射擊,用帶倒刺的長箭,射倒騎士的戰馬,射穿他們面前的一切。受傷的馬匹拒絕前進,它們一些轉頭後退,另一些則倒在戰場,將騎士壓在身下,這些騎士無法再進攻,也不能起身。法軍元帥的軍隊從未到達黑太子軍隊的附近。
有幾個最好的騎士,他們確實強迫他們的馬過去,打破了樹籬,但這些人也未能接近黑太子。」在擋住法國先鋒部隊的衝鋒後,戰場由英國下馬重騎兵接管,並且最終艱難地打敗了法國人,俘虜了法王約翰。這場戰役奠定了百年戰爭第一階段(1337.1360年)英格蘭的勝利,為英格蘭贏得巨大的榮譽與財富。1415年,亨利五世重啟了英法戰爭,在阿金庫爾打敗了法國王太子的軍隊,這場戰役英軍依是以少勝多,正如霍林瑟德所記載:「他們(法軍)的人數是英國人的六倍,其中英國部隊中還包括車夫和男僕。」英軍弓箭手再次承擔了阻擊殺傷敵方騎兵的任務。「
法國進攻時,英國弓箭手在最前部,爛泥地的另一側。他們射傷了步兵和戰馬,將騎士射翻在地,因此步兵們不敢前進,騎兵在衝鋒中也失去了秩序,一些人和身邊其他人一樣被掀翻;戰馬掀翻他的主人,所以在第一次進攻中,法國人十分沮喪,而英軍則士氣極度高漲。」最終英軍以幾百人陣亡的代價,殺死法國近1萬名戰士,這場勝利樹立了蘭開斯特王朝在法國戰場的軍事威信,為後來與勃艮第聯合等外交活動賺取了足夠的籌碼。這三次戰役的勝利體現了弓箭手的價值,檢驗了弓箭手重騎兵戰術的實踐效果,是英格蘭軍隊變革成果的直接體現。
英格蘭的軍隊變革,在取得豐厚戰績的同時,也埋藏著巨大的隱患:他們在戰爭的最後十年,固守弓箭手重騎兵戰術,忽視了先進軍事技術的發展,而法國則投入大量資源建設了皇家炮兵部隊。英格蘭軍隊發展的停滯影響了戰爭走向,在戰爭中逐漸失去優勢,丟掉幾乎所有的法國領地,以失敗告終。
忽視火炮
英國人很早就使用了火炮,但從未將其作為戰鬥的重要武器,因為不曾重視獨立炮兵部隊的建設。在圍攻加萊時,愛德華就擁有至少10門大炮和價值超過5000磅的火藥,在後來的戰鬥中英軍也曾多次使用火炮,但都是把它當做攻城武器和工具,在攻打阿芙樂爾時,「大炮的主要作用是在該鎮內部造成破壞,以迫使被圍困的人投降。"
另外,英國人也沒能跟上時代的步伐,未能將炮兵作為一種獨立的軍隊組成部分著重培養,儘管可以看到在15世紀時,英格蘭有一支小規模的炮兵小隊,但並不是自己國內培養的,「這些人由4個炮兵頭領率領,他們都是荷蘭人。」而法國人卻在軍隊建設上,重用比羅兄弟,重點建設本國的炮兵部隊,在戰爭末期收復失地的戰鬥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比羅兄弟重建了查理七世的炮兵訓練,打敗英國人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這是眾所周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