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法鏖戰必爭之地,肥鴨飄香嫩羊爽口:百年戰爭與阿基坦美食的故事

2020-12-21 大象公會

這期我們來到這個浪漫國度——法蘭西共和國,西歐面積最大的國家,版圖呈六邊形,三邊與多國接壤,三面臨海,位於地中海的科西嘉島是法國最大島嶼。

優雅和浪漫是它的代名詞,看看這些名勝,哦不,聽聽:香榭麗舍大道、凡爾賽宮、艾菲爾鐵塔、凱旋門、羅浮宮、巴黎聖母院、塞納河畔、波爾多月亮港、楓丹白露......哪個字不是滿溢著濃濃的浪漫和風情?

但小切要說的,是跟浪漫優雅格格不入的巴士底獄遺址。

位於巴黎市區東部、塞納河右岸的巴士底獄,原名巴士底要塞,是公元1369-1382年建造的一座軍事堡壘。「巴士底」一詞的法文原意是「城堡」,整個城堡佔地面積約2670平方米,主體為8座高大的塔樓,由等高的城牆連接起各個塔樓,配置了15門重炮。城堡四周環繞著一道寬26米深8米的壕溝,僅有一個吊橋與外界連接。

巴士底要塞是法國國王查理五世下令,按照14世紀著名的軍事城堡的樣式建造起來的。高高的塔樓,厚厚的城牆,重炮的配置,讓這個城堡成為固若金湯的要塞,守護在當年的巴黎城門前,在百年戰爭中阻擋著英國人一次又一次的進攻。

英格蘭和法國之間的百年戰爭,從1337年 - 1453年斷斷續續進行了116年,是世界最長的戰爭。

1328年,查理四世去世,法國卡佩王朝絕嗣,腓力六世打破子承父位的常規,由法國眾貴族推舉成為新的法國國王。原本可以成為法國新國王的腓力外孫——英國國王愛德華三世極不情願接受這個結果。為了王位、領土和羊毛,於是英王愛德華三世以法王查理四世外甥的資格,與腓力六世爭奪王位。

1337年愛德華三世稱王法蘭西,腓力六世則宣布收回英國在法境內的全部領土,並派兵佔領吉耶訥,百年戰爭拉開序幕。打了二十多年,黑死病走了,國王也換了。法國敗下陣來,於1360年籤了和議割了領地賠了巨款,還好皇冠沒丟。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戰敗後安靜了十年,繼位的瓦盧瓦查理五世積極備戰,改編了軍隊,用僱傭步兵取代部分騎士民團,並建立野戰炮兵和新的艦隊。1369年,硝煙又起。查理五世的韜光養晦是有成效的,再次大戰二十多年,英軍被逼退至沿海領域,雙方於1396年籤訂停戰二十年的協定。

二十年一過,1415年,新英王亨利五世趁法國統治階級發生內訌之機領兵進攻法國。君子之約二十年,真的一年都不能再多了。亨利五世與勃艮地公爵聯手,將法國擊潰,一敗塗地的法國幾乎亡國。

自1428年,王位爭奪戰由此轉變為民族解放戰爭,法國人民自組抗英遊擊隊,抵抗英軍。

這時,一個十八歲少女成為了"戰爭總指揮"。好激動,她來了她來了~她揮舞著旗幟奔來了~

1429年4月27日,戰爭總指揮貞德全身甲冑,腰懸寶劍,跨上戰馬,揮舞著「耶穌瑪利亞」大旗,率軍向被英軍包圍的奧爾良進軍。貞德尋找英軍圍城的薄弱環節發動猛烈進攻,第三天晚上便取勝進入了奧爾良,全城軍民燃著火炬來迎接她進城。接著,貞德率領著士氣高昂的士兵們,迅速攻下了聖羅普要塞、奧古斯丁要塞和託裡斯要塞。5月8日,被英軍包圍了209天的奧爾良終於得以完全解圍。

奧爾良戰役的勝利,扭轉了法國在整個戰爭中的危難局面,此後,法國人民抗英運動持續高漲,英軍節節敗退。可是貞德卻轉勝為敗,下一場巴黎戰役大敗,貞德在聖達尼修道院附近受傷。1430年,聖女貞德被勃良地人虜獲,他們竟以4萬法郎將她賣給了英國人。第二年,宗教法庭宣判貞德為巫婆異端,於5月30日在盧昂城下將她以火刑處死,骨灰撒入塞納河。彼時,貞德還不滿20歲。

貞德之死激起了法國的民族義憤。

1435年勃艮第重新與法聯合,法軍轉入了大反攻,不斷收復失地。1453年10月19日波爾多英軍投降,法國奪回吉耶訥,收復了除加萊以外的全部領土,百年戰爭落幕。但直至1558年法軍攻陷加萊,英國失去了在歐洲大陸的最後一個城市,百年戰爭才算全部結束。

百年戰爭的勝利使法國完成了民族統一,為日後在歐洲大陸擴張打下基礎。最終失敗的英格蘭則幾乎喪失所有的法國領地,但也使英格蘭的民族主義興起,之後把眼光放到了海外。

因為巴黎市區不斷擴大,巴士底要塞成了巴黎市區內的建築,不再有防禦外敵的作用。但那裡是控制巴黎的制高點,駐紮有大量軍隊。18世紀末的時候,城堡被用來關押政治犯,名字也變成了"巴士底獄",它成為了法國專制王朝的象徵。

1789年7月14日,巴士底獄被奮起反對法國王室專制的巴黎市民摧毀,現原址已被七月革命烈士碑取代。

百年戰爭中兩國爭奪的阿基坦地區可真是個好地方,當時的阿基坦為英國金雀花王室的領地。阿基坦位於法國西南部,雅馬邑白蘭地的產區,和全世界最知名的葡萄酒產地波爾多都在阿基坦境內,除了酒,就數肥鴨和羔羊最有名了。

肥鴨就是用強飼法加肥的鴨子。西南地區的人們喜歡肥鴨肝,入口即化、油潤香濃,還可做成鴨肝醬。還喜歡用鴨油來烹煮食物,如油封鴨、鴨胸肉、鴨油炒土豆等等。

法式油封鴨是法國西南部的一道傳統菜餚,來源於古代法國保存食物的一種方法,它的特別之處在於「油封」。在漫長且缺乏食物的冬季,人們將烤好的各種肉類封在自己的油脂裡存起來,每次吃的時候拿一些出來,這樣就可以度過漫長的冬季。

油封鴨的做法是,先用鹽、胡椒、蒜、百裡香等各種香草將鴨肉醃漬入味,鍋裡倒入鴨油,需沒過鴨肉,低溫慢慢焗熟。冷卻後,可以看到鴨肉封在厚厚的白色油膏中,這時就把鴨肉連同鴨油一起放入罐中,可以保存幾個月甚至一年。吃的時候需要再加熱,口感是表皮香酥,內裡嫩滑油潤,味兒夠夠的~

油封鴨也可以用來做豆燜肉。

法國人喜歡吃鴨肉,做法繁複只為了美味。一道鴨胸肉,也要先低溫煎一遍——把皮下的鴨油逼出來,然後把鴨油淋在鴨肉和配菜上,放入烤箱烤,很有耐心。

波爾多盛產葡萄酒,所謂「波爾多式」的菜餚,就是加入了紅酒,波爾多七鰓鰻就是用紅酒來燉七鰓鰻。早在17世紀,波爾多七鰓鰻就已經在法國及歐洲其他國家的宮廷流傳開來,所以也是一道歷史悠久的菜餚。嚴格地說,七鰓鰻不是鰻魚,看起來像鰻魚,吃起來也像。這道菜製做的過程有些殘忍,需要用到它新鮮放出來的血,廚房老油條可以試試,嬌氣妹紙就算了吧。

波爾多牛排。

波爾多最著名的村莊波亞克,村裡名莊林立,一級酒莊拉菲、拉圖、木桐都坐落於此。你以為我要說紅酒了嗎?不急。波亞克的羔羊也是鼎鼎有名的,作為波爾多為數不多的獲地理保護的肉類品種,波亞克羔羊被稱為「最完美的羔羊品種」。

在毗鄰大西洋入海口的那片土地含有大量的鹽分,生長著富含鹽與碘的植物,波亞克羔羊就是吃著這些獨特的植物長大的。與其他羊肉比起來,肉質格外細嫩,風味獨特。

最好的羊肉,只需要最簡單的烹調。羊排、羊肩與羊腿則是最精華的部位,烤制的做法最能充分表現羔羊肉的鮮美。

釀造葡萄酒需要去殘渣,過去的老辦法是用雞蛋清來吸附酒液過濾後殘留的雜質。這樣便會用掉數不清的蛋清,剩下數不清的蛋黃......熱愛美食的法國人想到了拿用剩的蛋黃來製作甜點,於是便有了可露麗。可露麗是一種用銅製模具烤制的小糕點,外殼焦脆,有著濃濃的焦糖味,裡邊卻是細密而柔韌。

靠海的地區當然少不了海鮮,出自波爾多地區的法式青口濃湯,選用大區出產的優質青口,加入了藏紅花、白葡萄酒和奶油。

自從法國將22個大區合併成了13個之後,新阿基坦大區合併了相鄰的兩個區,成為法國面積最大的行政大區。當然,好吃的也就更多了。

在這個話題無孔不入且熱愛閱讀的新媒體編輯部,我們經常在各種五花八門的公眾號上,遇到或曲高和寡或趣味小眾、但非常有意思的新鮮玩意兒。

現在,它們都將一一出現在這個欄目裡。

我們也隨時歡迎您的參與,留言向我們推薦您讀到的低調好文。

相關焦點

  • 這部動畫,把百年英法戰爭,放在了充滿魔法的鍊金術世界!
    在《織田信奈的野望》中,春日御影以日本的戰爭歷史作為題材進行創作,這一次,春日御影把故事的舞臺設定在英法的百年戰爭之中,並且結合了許多奇幻以及能力戰鬥的要素,而且在這部動畫作品中,另一名聖女貞德將會登場,聖女貞德這名歷史人物已經不止一次被改編在日本的動漫或者遊戲作品中了。
  • 大航海時代前篇——英法百年戰爭,形成了最早的兩個民族國家
    大航海時代來臨之前的英法百年戰爭同樣如此,公元1337年-1453年,共116年。英國和法國的歷史都源自羅馬帝國,西羅馬帝國滅亡之後,日耳曼人席捲整個西歐。英法百年戰爭,便發生在法國的卡佩王朝。2、英國的歷史英國則不同,盎格魯薩克遜人之後,還有丹麥人、法國人的入侵。
  • 說說英法百年戰爭
    威廉一世成為了與當時法王並列的國王,而威廉一世同時兼領諾曼公爵,理應向法王效忠,於是便引發了英法之間的矛盾。到了十二世紀,一個來自法國安茹的貴族開始統治整個英格蘭和諾曼公國,史稱亨利二世,英國進入了金雀花王朝時期,英國在金雀花王朝時期達到了巔峰,佔據了大半的法國領土,並且一舉擊敗了法王路易七世,在整個法國地區對法蘭西形成了壓制。
  • 英法百年戰爭中英格蘭長弓對戰法蘭西之花,最終輸給了法國大炮
    英格蘭的軍隊變革最重要的成果,就是使英格蘭在戰爭中取得了幾次重大戰役的勝利。克雷西(1346年)、普瓦提埃(1356年)與阿金庫爾(1415年)三次重要的戰役決定了戰爭走向,弓箭手一一重騎兵戰術在這三場勝利中起了決定性作用。1346年英軍主力一路殺燒搶掠到普瓦西,遭到法軍追擊,在克雷西森林外,被迫同法國軍隊開戰。英軍挑選了一處制高點,左側緊靠森林,前方和右側是一條小河。
  • 聖米歇爾山城堡,歐洲最美古堡之一,英法戰爭中堅不可摧的城堡
    英法百年戰爭期間,英國人想奪回諾曼第地區。而聖米歇爾山上教堂、修道院和附屬樓渾然一體,四周除了峭壁以外建有塔樓與圍牆,並挖了壕溝,固若金湯,在百年戰爭中從未失守。
  • 伊普爾戰役:德國用6000隻啤酒桶,給英法聯軍上了節化學課
    德國和英法都希望能夠率先搶佔這個兵家必爭之地,這樣一來就能夠在戰爭中掌握先機。槍炮,焰火,戰爭幾乎毀滅了這個城市的一切。昔日繁華的街道只剩下彈坑,昔日熱鬧的農舍只剩下房梁,昔日充滿生機的森林只剩下枯死的樹木。 戰況膠著,德國和英法集團勢均力敵,一時間難分伯仲。可是誰也不願意先妥協,放棄這塊肥肉。英法聯軍為了阻止德國軍隊前進的腳步,就在陣地上圍上了高高的柵欄。
  • 歷經百年戰爭 騎士精神和民族意識興起 新戰術武器也被發明
    英法百年戰爭是指在1337年至1453年期間,發生在金雀花王朝及其治下的英格蘭王國和瓦盧瓦王朝及其治下的法蘭西王國之間,相互對立並穿插著間歇性長期休戰的、針對法蘭西王國統治權的戰爭衝突。這是中世紀最引人注目的戰爭,騎士精神由此興起,隨著戰爭結束後衰落。而另一方面,它也幫助英法兩個國家發展出了強烈的民族意識。
  • 英法合併:法國為什麼在20世紀兩度提出與英國合併?
    如果當年法國人同意愛德華的要求,英法兩國可能早就合併了。於是,為了爭奪法國的王位,一場持續百年的戰爭把兩個國家打成了世仇。法國雖然最後贏得勝利,把金雀花家族的勢力基本趕出了法國,但代價也是極其慘重的。▲英法百年戰爭形勢圖,戰後雙方都完成了中央集權,奠定歐洲一流強國的基礎百年戰爭結束了,英國人徹底斷了在歐洲大陸上發展的念想,開始走上海洋強國的道路。
  • 英法戰爭再開,《永久和平條約》被束之高閣
    英法戰爭即刻再開,《永久和平條約》也就被束之高閣了。在這支盟軍的幫助下,英格蘭首戰迅速告捷。然而此時蘇格蘭已向法蘭西派出五千兵力;而且,他們要麼會提供進一步增援,要麼會趁英軍忙於與法軍交戰之際偷襲英格蘭北部。面對這般狀況,英格蘭方面決定在此時釋放囚禁已久的蘇格蘭國王詹姆斯,但條件有二:第一,他必須支付四萬英鎊作為十九年牢獄生活的食宿費;第二,他必須禁止臣民效忠法蘭西。
  • 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後 曾國藩稱英法有德於我 左宗棠疏遠英法兩國
    在對英法聯軍燒毀圓明園一事的評價方面,就連著名的法國文豪雨果都在1861年稱英國和法國是兩個無恥的強盜,並希望法國洗心革面,將不義之財歸還給被搶掠的中國。可是,當時作為晚清四大重臣之一的曾國藩(1811年11月-1872年3月)卻在1862年稱「英法有德與我!我中國不宜忘其大者而怨其小者!」
  • 一臉絡腮鬍子引起的戰爭,淺析歷史上的這場奇葩戰爭起因
    正常情況下,說起戰爭人們總會特別嚴肅,因為戰爭就意味著有傷亡,戰爭就代表著傷痛。可是,說起1152年的英法戰爭起因,人們卻嚴肅不起來。因為,這場戰爭是由一臉鬍子引起的戰爭,戰爭的起因太過滑稽和奇葩。 英法戰爭在歐洲歷史裡特別有名,因為,這場戰爭陸續持續了301年,所以又被人們稱為百年戰爭。
  • 與西班牙聯姻介入對法戰爭,損害民族榮譽
    二、瑪麗女王介入對法戰爭損害民族利益1.英西對法戰爭違背民意印度在近代以來一直被視為「大英帝國王冠上最璀璨的明珠」,而加萊則是中世紀末期英格蘭王冠上最璀璨的明珠。瑪麗一世嫁給西班牙王子的選擇實際上也是將整個弱小的英國「嫁給」了西班牙,所以西班牙在與法國作戰時,毫不猶豫地拉上了英國。
  • 百年戰爭(五)
    法軍約3000-4000人,他們遭遇了規模相對較少的英國軍隊,英軍將補給車輛拉成一列,從而形成臨時防禦工事進行防禦。整個防禦型態因為安置了用來阻止法軍騎兵衝鋒的尖木樁而顯得更加完備。這個戰術曾被用於阿金庫爾戰役並獲得全勝。法軍的攻勢一開始很猛,一上來就是火器部隊的炮擊,不過對當時的法國人來說,還不能善用這種新穎的武器。
  • 百年戰爭終,貞德與查理七世的權力糾葛
    法國會滅亡在一個婦人手中 卻將被一個少女救起 為了法國王位,自1337年以來,英法兩國已經陸續折騰了100餘年,英軍在戰場上所向披靡,大多是法國在挨揍,直至1420年《特魯瓦條約》的籤訂,
  • 英國平民長弓手鏖戰法國貴族騎士
    在冷兵器時代,弓箭是最可怕的遠程致命武器,戰爭的決定性武器之一。 冷兵器時代,出現了很多強大的弓箭軍隊。 英國長弓手就是其中最出色的一支。 長弓手起源於威爾斯,後被英格蘭人發揚光大。
  • 【食客爆料】The fat duck 跟著肥鴨去覓食嘍~!
  • 鹹豐皇帝被英法聯軍打出京城,曾國藩12萬湘軍,為何見死不救
    引言:從來沒有好的戰爭,也沒有壞的和平。冷兵器與火藥的對決1840年,鴉片戰爭打開了中國市場,從此晚清不斷受到各國列強的侵擾。1860年,英法聯軍攻進北京城。1860年9月,鹹豐皇帝為了消滅英法聯軍的囂張焰火,親派手中的王牌軍隊前去應戰。僧格林沁率領的上萬蒙古騎兵,與英法聯軍展開了英勇的廝殺。不幸的是,僧格林沁揮舞著馬刀的騎兵團,在英法聯軍的洋槍洋炮下不堪一擊。
  • 英法聯軍搶走的稀世文物,堪稱千古第一「名畫」,如今拒不歸還
    列強以長槍大炮打開中國的國門,肆無忌憚的侵佔我們的土地,不僅讓中國損失了大量的白銀,和國土主權,連中國文明傳承下來的國之瑰寶,也在一次次的戰爭之中,毀於一旦那。所以中國的近代歷史,不只是我們中華兒女心中的傷痕,還是中華文物的一場嚴重損失。時至今日,圓明園的患難仍是我們的雪恥,而那些在戰爭中被擄走的文物,我們也不予餘力地追回。
  • 英法俄等強國,為什麼面對普魯士的崛起而坐視不管?
    基於這些因素,普魯士從18世紀開始,強勢崛起,成為了歐洲大國之一,進而又統一了德意志,令老牌帝國英法不敢小覷。 普魯士周圍是強國環視。
  • 王芫:「燒肥鴨」來了
    我家的電話機有個語音識別功能,但不夠強大,我女兒是該功能的惟一用戶。她把索菲亞的號碼存好之後,只要電話一響,就跑過來看,真有點「一日看三回,看得花時過」的感覺。終於,當除夕鞭炮響起的時候,我家電話上亮起了三個字:「燒肥鴨」。就這樣,索菲亞在我家獲得了「燒肥鴨」的外號。當然,這只能由我女兒叫,如果我們用「燒肥鴨」來指代索菲亞,就會受到抗議。轉眼四年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