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愛孩子,也別親嘴」,兒大避母女大避父,不只是說說而已

2020-12-17 尼莫的媽媽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在綜藝節目《新生日記》中,張亮說過這樣一句話:

"額頭、手背都可以親,但是絕不能親嘴。"

"再愛孩子,也別親嘴。"這樣的育兒觀受到不少人的認同。

曾有報導一個男孩子長到16歲還每天和媽媽一起睡覺,或者是女孩子到了高中還和爸爸一起洗澡。看到這樣的消息,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往往並非是"哇,母子感情真好!"而是覺得過分親密且很不恰當。

雖說以怎樣的方式表達對孩子的愛,這都是個人的選擇,可是親嘴這樣的親密舉動破壞了孩子與父母之間的分寸感。父母是孩子接觸到的第一個異性,也是時時刻刻都在身邊的異性。如果親子之間的親密舉動超過了限度,那麼孩子就會模糊性別界限感。

兒大避母女大避父,不只是說說而已

"兒大避母女大避父"作為一句俗語,很多人只是過去觀念,過時了,但父母在生活中沒有性別界限感,很可能會在無意中給孩子帶來一些危害,影響著孩子整個發育和成長的過程。那麼,性別界限感模糊會有怎樣的危害?

一)影響孩子的性別認知

孩子每天看見自己與爸爸/媽媽的行為一模一樣,大家都不分彼此,這很容易導致他們模糊了性別的概念。在錯誤的認識中,孩子很可能會因為一些舉動而在校園被其他同學嘲笑,像是男人被說"娘"女生被說"糙漢子",心理障礙也會隨之產生。

二)不懂得保護自己

父母和孩子關係好自然會做更多親密的行為,擁抱、親額頭這些都是很正常的表現,可是如果隨意親嘴,甚至是觸碰孩子的隱私部分,那麼孩子會以為這是一種社交的正常狀態。這可能會破壞孩子"身體界限感",讓孩子搞不明白什麼行為是越界的,自然也不知道如何保護自己,甚至受到侵害都不自知。

建立孩子的性別界限感,從家人開始

很多人覺得要到孩子上學之後才慢慢教育孩子什麼是"兩性",而"性別界限感"一事聽起來就非常遙遠。然而實際上,孩子的性別界限感在小時候就會萌芽,當他知道性別區分的時候,他已經不是一張完全的白紙了。3歲之後,孩子知道有同性和異性之分,這時候家長更應該注意自己的行為,不可表現得過於親密。

(1)教育孩子兩性知識

性別界限感是性教育的一部分,家長需要幫助孩子正確地認識兩性。比如教育孩子一些正確的兩性知識,認識兩性的身體結構,這些都是非常有必要的。還要清楚地告訴孩子哪裡是敏感部分,一來幫助他們解惑,二來讓他們學著保護自己。

(2)在孩子面前的行為要恰當

等到孩子長大後,家長一定要注意和孩子們保持一定的距離。比如3歲之後,女兒的衣服由媽媽來換,兒子由爸爸來陪著洗澡。就像張亮所說的,親嘴這個行為最好不要做,用親手、親額頭來代替就已經足夠表達愛意了。

孩子是會長大的,他的接受的信息和經歷的事情越多,為了以後更好的成長,家長真的有必要與孩子保持一定的距離。俗話說"兒大避母女大避父",表達愛也需要注意尺度和分寸,這才是最適合親子關係的愛。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尼莫媽媽育兒師,在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李嘉欣穿透視褲和兒子逛街惹爭議:「兒大避母」不能只是說說而已
    文/茉莉媽咪育兒日記(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 俗話說:兒大避母,女大避父。雖說愛孩子是每一位父母與生俱來的本能,但就像是《大話西遊》中說的那樣,父母在愛孩子的同時,也要學會給這份愛加上一個條件:那就是界限。失去界限的愛無論是對孩子還是父母都將會是一次傷害。 這一點,已經在無數次的實踐中被不斷證實著。
  • 董潔親子照拍成了「婚紗照」,引眾網友批評:不知「兒大避母」?
    為了記錄孩子的成長足跡,父母都會給孩子拍上照片,尤其是親子照更是家庭常態,畢竟孩子的年齡一直在增長,親子照能給孩子和父母留下最美好的回憶。為了能變著花樣拍攝,父母們可謂是創意連連。頭一次見到「親子照」變成「婚紗照」,這個創意還是很「腦洞大開」的,只是其中一張照片引來了大家的爭論,畢竟母子間舉止太親密。不少網友表示:母子間沒有界限感是最可怕的,董潔這麼大人了,還不懂什麼是「兒大避母」嗎?董潔在拍攝後說過,提前當了兒子的小公主很幸福,相信今後兒子結婚時,會將這組親子照拿給新娘欣賞,看看誰更漂亮一些。
  • 「兒大避母,女大卻不避父」有科學道理,父母和孩子不要太越線
    ,父母的共同撫養教育對於孩子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當孩子逐漸長大,就要與孩子之間有適當的界限,老人常把「兒大避母」這句話掛嘴邊,不是迷信,而女大不避父也是有科學道理的。,一開始還讓大家覺得很有創意,但是其中有一張舉動卻過於親密,引起了大家的熱議批評,作為母親,兒大避母的道理不懂嗎?
  • 和16歲兒子旅遊,孩子堅持開了兩個房間,「兒大避母」重要嗎?
    而這位媽媽之所以失落,想必是沒有懂得「兒大避母」的道理。什麼是「兒大避母」?中國有句老話,叫做「兒大避母,女大避父」,意思是說,不論父母和孩子關係有多親近,但是當孩子長大了,就應該避著點異性父母,不要再像小的時候那樣,時時刻刻黏在異性父母的身邊。
  • 50歲李嘉欣曬9歲兒子浴照,曾多次對嘴親吻,網友:兒大避母
    婆婆也非常疼愛這個孫子,用李嘉欣的話說是,婆婆聽到孫子用英語說「我愛你們」的時候,開心地鼓掌,整晚不知道有多開心。03兒子是許家的寶貝,更是李嘉欣的寶貝。畢竟生下兒子的時候,李嘉欣已經41歲了,從此,她也算是在許家站穩了腳跟。
  • 董潔把親子照拍成「婚紗照」,舉動過於親密,兒大避母的道理要懂
    雖然這種動作在同性親子之間無可厚非,但頂頂是一個男孩子,媽媽這樣直接親吻他的嘴唇,也顯得很不合適。中國有句老話叫做"兒大避母",當兒子慢慢長大的時候,媽媽和孩子之間一些行為舉止就要注意分寸,不要過於親密,兒大避母的道理要懂!比如換衣服要迴避兒子、在家裡穿著不要過於暴露、給兒子洗澡的事情,可以讓寶爸代勞。
  • 董潔將親子照拍成「結婚照」,親密動作惹爭議:不懂兒大避母嗎?
    也有網友表示:照片很唯美,但看著總有點不舒服,兒子穿正裝沒錯,董潔不應該穿白紗啊,穿緞面旗袍更合適!立刻有網友響應道:真不明白董潔穿婚紗的心理是什麼?難道不明白「兒大要避母」嗎?在親子照拍攝後,面對節目中的採訪,董潔直言:選擇與兒子頂頂拍「婚紗照」的初衷,就是想提前當兒子的「公主」;等兒子頂頂將來結婚時,她會把照片拿出來給新娘看,比較一下誰更漂亮。
  • 董潔把親子照拍成「婚紗照」惹爭議,網友批評:不懂得兒大避母?
    01董潔把親子照拍成「婚紗照」惹網友批評:不懂得兒大避母嗎?說實話把親子照按照婚紗照的風格來拍,董潔確實是挺有創意的,不過有一張照片,母子倆的舉動過於親密了,一些網友認為,這種小動作在有點不太合適,甚至有網友批評說:董潔作為母親,難道不懂得「兒大避母」嗎?
  • 董潔把親子照拍成「婚紗照」引熱議,網友批評:不懂得兒大避母?
    一、董潔把親子照拍成「婚紗照」引發網友熱議,不少批評的聲音:不懂得兒大避母?董潔曾飾演過《金粉世家》中的冷清秋,在觀眾的心目中她一直都是美麗優雅的形象,與潘粵明的婚姻結束後,董潔獨自撫養著兒子,拍戲和家庭平衡的很好,稱得上是一位模範媽媽了。
  • 董潔曬娃「又遭黑」,把親子照拍成「婚紗照」,網友:兒大不避母
    文/胡胡育兒日記單親母親的生活是很辛苦的,除了要儘量的彌補孩子缺失的愛,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要盡力地做好心理疏導,少了父親的關懷與陪伴,孩子的心靈往往都是脆弱的,在很多問題上也比較敏感,尤其單親媽媽帶兒子生活
  • 俗語說:「兒大避母,女大避父」真的有道理嗎?其實只說對了一半
    在我們中國人眼中,似乎對於老話「兒大避母、女大避父」深信不疑,尤其是現在很多「媽寶男」層出不窮,大家對「兒大避母」這個觀點更是無比贊同,其實這句老話說的很有道理,但是放到現在我認為只說對了一半。「兒大避母」不僅僅是生理方面迴避母親,更重要的則是男孩心理上與母親的遠離,這樣男孩才會更早的獨立。
  • 為什麼說「兒大避母」?媽媽當著兒子面換衣服,危害不止一點點
    雖說父母對於孩子的愛都是無私而偉大的,但是與父親相比,母親和孩子之間還有生育之恩,這份特別的情感關係讓不少寶媽和孩子之間維持著十分緊密的聯繫。在我國素有"兒大避母"的說法,這一點讓不少寶媽感到疑惑。雖說異性之間過於親密的舉動的確對孩子的成長並不好,但是兒子長大母親就必須方方面面都有所迴避,這是否有些小題大做?關於這一點,我們不妨看看陳女士的經歷。
  • 「女大避父」!父女相處的3個「雷區」絕不能跨半步
    這樣的舉動似乎在明星圈裡十分日常,大部分人也能理解這樣的親密舉動完全都是源自於爸爸對女兒的寵愛。然而,伴隨女兒一點點長大,我們需要冷靜下來深思的問題是:父親與女兒之間究竟怎樣表達愛意才恰當呢?我們父母對孩子的愛是純粹的,然而不能忽視孩子的身體和心理發展。兒童與青少年性心理發展專家,胡萍在《善解童貞》一書中寫到:0-6歲是人類性發展的發芽階段,這個階段會經歷口唇、肛門和生殖器的性發展。7歲到青春期前,是性發展的潛伏期,是發展控制性衝動的精神力量、性道德和性倫理的時期。
  • 愛,不只是說說而已,一定要說到做到
    因為愛你,他不自覺會變得細心,他想和你一起生活,但又怕和自己在一起,你會過得不快樂,不幸福。03愛,從不是說說而已,都在行動力裡。愛,就是讓人憧憬美好,又讓人充滿佔有欲和勝負欲。04愛,不只是說說而已,一定要說到做到。說到做到,是對自己承諾的負責,也是對對方的尊重。
  • 「兒大避母」,母子相處的這些雷區一定要避開
    一般來說,男性的思維角度和女性不同,會讓女兒考慮問題角度更加全面、豁達,少了很多猶疑和不確定,當然也就少了很多後顧之憂,和不必要的煩惱。爸爸和女兒「統一戰線」,會讓女兒更有安全感,有底氣有自信。而「兒大避母」,意思是說兒子長大後,母親要懂得避諱,更要注重保護彼此的隱私。心理學研究表明,男孩社會化及個性成熟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要逐步斷裂和母親依戀般的感情聯繫。
  • 14歲女孩意外懷孕,26歲男子穿紙尿褲,父母無界限的愛有多可怕
    都說子女是父母身上掉下的肉,對於孩子,父母總是注以加倍的關愛和呵護。在眾多感情中,父母對兒女的感情也最為純粹,他們可以為孩子付出一切,甚至奉獻自己的所有。只是,親子關係需要聯繫,無底線地寵溺孩子並不是好事,孩子是一個單獨的生命個體,他們可以依靠父母,但不能完全依賴父母。
  • 多次相親,杭州小夥總結:相親能避則避,超過三十歲的大齡剩女?
    再後來,我就遇見一個94年的女生,人家就挺爽快的,彼此都有互動,有一說一,相處了大半個月,發現彼此確實不合適了,連吃飯、看電影遊玩的錢都要和我AA,挺誠懇的。不是我在以偏概全,言語攻擊。對此,引發熱議,很多人紛紛說出了自己的觀點和一些過來人的經驗;有人認為,只是對方看不上小夥而已,30+的單身女孩缺的是安全感,她們不缺條件基礎,只想找精神共鳴的那個人;網友:
  • 「兒大避母」,母子相處的這些雷區一定要避開!
    一般來說,男性的思維角度和女性不同,會讓女兒考慮問題角度更加全面、豁達,少了很多猶疑和不確定,當然也就少了很多後顧之憂,和不必要的煩惱。爸爸和女兒「統一戰線」,會讓女兒更有安全感,有底氣有自信。而「兒大避母」,意思是說兒子長大後,母親要懂得避諱,更要注重保護彼此的隱私。心理學研究表明,男孩社會化及個性成熟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要逐步斷裂和母親依戀般的感情聯繫。
  • 愛一個人,不只是說說而已
    可惜的是,回浙江後,我父母有顧慮,說我魯莽,需要時間沉澱後再決定結婚,我想想也對,畢竟我們都是有孩子的人,顧慮要多點,她說既然這樣,我們就談兩年,如果兩年後你未娶我未嫁,我們就結婚,我也同意,我有時候會去她那裡過夜,她說要麼長期在她那裡睡,要麼我們只談,晚上沒特殊情況就別睡,我選擇了後者。
  • 吳宗憲幫女兒整理抹胸長裙,畫面有點尷尬,網友:說好的女大避父
    舉報   文|小豆芽育兒記  「兒大避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