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溫暖而有力量的人,愛好運動旅行料理繪畫花藝,立志成為斜槓青年
肺部感染:是呼吸內科的一種常見疾病,其主要表現為咳嗽咳痰,或者伴有發熱,胸痛。主要多見於支氣管病變,或長期臥床引起的併發症。
發病人群:多以老年人居多。
老年人自身的生理特點:呼吸肌萎縮,肺彈性差,呼吸道黏膜纖毛運動能力差,使痰液積聚在肺內,不易咳出,從而造成肺部感染。
患者老王,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多年,平日常晨間咳嗽明顯,排痰較多,夜間有陣咳。近日主訴夜間咳嗽加劇,並伴有氣短胸悶現象,有痰無力咳出。
「醫生,那我們家老王沒有力氣咳痰怎麼辦呀,咳不出來堵在喉嚨裡,會不會哪天就意外窒息了?」
老年病人痰多無力咳出時最嚴重的後果就是痰堵造成窒息,嚴重甚至引起死亡。因此我們需要措施協助他們排痰,幫助其保持呼吸到通暢。
胸腔叩擊排痰法(拍背排痰法)
原理:通過胸壁震動氣道,使依附在細小支氣管上的分泌物脫落,通過體位引流,使痰排出體外,這是家庭常用簡單療效又好的排痰方式。
體位:久臥病榻的老年患者可採取側臥,頭部略低,以利於痰液引流。精神狀態稍好的患者可採取床上半坐臥位。
操作方法:
拍背者五指呈空心掌,拍背時指腹和大小魚際觸杯。叩擊時手腕放鬆,由上向下,由外向內均勻有力叩擊,並囑病人緩慢深呼吸。每一部位叩擊1分鐘,叩擊順序沿支氣管走行方向。
「醫生,這個方法很簡單,以後只要咳嗽厲害,我就給他拍背。」
注意:拍背至少在用餐前一小時才可進行,飯後1小時內不宜拍背,以免引起嘔吐。
最佳時間是在飯前30分或飯後2小時,每日拍背次數3-4次,每次10-15分鐘為宜,不低於10分鐘,同時需要避免直接在赤裸的皮膚上拍背,痰多者也可適當增加次數。
當患者可以自行下床活動,此時痰多可採取坐位排痰法。
患者取坐位,身體稍向前傾斜,雙手環抱在胸前,擴大胸腔,增加咳嗽咳痰的有效性,然後進行深而緩慢的腹式呼吸,後短促用力的咳嗽,或用手按住上腹部,進行輔助咳嗽,重複數次,直至痰液排出。
長期臥床的老年病人,神志不清的患者或者需要臥床的慢阻肺病人,定期翻身不僅有利於痰液排出,而且可防止肺泡萎縮和肺不張。
每2小時翻身1次,痰液過多患者可1小時甚至半小時翻身1次,起到體位引流的作用。翻身時避免拖、拉、拽等動作,對於口鼻腔有分泌物的患者,翻身時先清除口鼻腔分泌物。
翻身動作不可過快,翻身時可配合胸部叩擊排痰法進行有效排痰。
指導家屬陪伴,使患者放鬆心情,焦慮只會加重病情,告知患者疾病的康復不僅僅依靠藥物,更要依靠自己堅持有效的排痰,才能快速康復,使患者擁有積極的心態去配合治療。
家庭房間溫度在18-20℃左右,溼度 50-60%左右,同時指導患者多飲水,稀釋痰液,監測患者體溫,加強疾病觀察。
「醫生,如果我們在家使用了這些方法還是無法排痰,或者痰量還是很多,這時候該怎麼辦呢?」
震肺排痰,用機器代替人工拍背,但是此方法需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震肺排痰機原理是利用機械力量使呼吸道內分泌物鬆動並排出體外,但此方法臨床應用時根據病人的病情和治療需求來展開。
這個方法也是平日裡我們常說的吸痰法,利用負壓原理使痰排出,適用於昏迷,嚴重肺部感染,或痰堵窒息患者,需要醫院醫生指導下進行。
有效的排痰措施是治療肺部感染的關鍵,老年患者常常因無力有效咳嗽,導致無法排痰,使病情遷延不愈。家庭有效排痰措施可以減少患者住院時間,減輕患者痛苦,大大降低痰堵造成意外的發生率,有利於疾病的康復。
參考文獻:
[1]袁丹紅.有效排痰的護理幹預對老年肺部感染病人的影響分析[J].Infection International(Electronic Edition),2018,7(03):3-4.
掃描上方二維碼下載雲鵲醫APP
或者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云鵲醫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