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來自唐代的花影:映著沉香亭前,一枝紅豔醉過李白:萬裡橋邊.冉冉紅蕖留過杜甫;崔護惆悵人面桃花何處去?杜牧欣喜牧童遙指杏花村……; 這是來自宋代的花痕:留著晏殊徘徊過的梨花院落,蘇軾留戀過的香霧空廊.李易安憔悴時的滿地黃花。朱淑真鬱悶時的斷腸芳草……
追古溯今,《詩經》是人類文明的春天,是初生天地的源頭清水,開闊、豐盈、簡潔、潔淨。這源泉處的草木,也跟淳樸的先民及其歌聲一樣簡樸優美。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從詩經中走出的女子婀娜多姿,款款盈盈地走在平原秀野和風日曆中。痴情的少年千迴百轉,卻找不到她的岸。
讓我們乾乾淨淨與素心相通,吟誦這優美的文字,傳唱這古老的歌謠!
01草木如織
關雎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採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筆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詩經·國風·周南·關睢》
最好的詩,往往都是和諧簡練的大白話,等到說出它來的一刻,你自當覺得它聽起來想起來是那麼舒坦,似乎它原本就在某個未知的地方暗暗假瞑,只是等著合適的時刻,被感知到它的人驚醒,給你一喜的笑、一悲的憐。 千古情話同樣應該如此了。荇菜是水環境的標識物。荇菜所居,清水繚繞;汙穢之地,荇菜無痕。如果用「高潔」二字形容,它作為普通萬物裡的一種,高到未必,但長在秀水邊上的荇菜,潔卻是當得上的。
顏氏家訓裡有:「今荇菜是水有之,黃華似蓴」的句子,也是訓導族人,行世要有清澈之心。荇菜,書中說可以在嫩芽初上,新葉正憨的時候,採摘了來食。我沒有品嘗過。在古人眼裡,正握在窈窕淑女手心裡的,想來是既好看,又好吃的自然田園裡的美味吧!
飛蓬
自伯之東,首如飛蓬。
豈無膏沐,誰適為容。
女為悅己者容,千百年來這句話似乎一-直都是跌在愛情 窩窩裡的女子內心所守的法則之愛中女子美如繁花,笑如盛錦,這說的不是單純的容顏,更是心性滋潤之下難以掩飾的生命歡喜。愛人遠隔,身心就不得不轉到相思路上來了。發如篷草,不是愛的荒蕪,而是愛的火山潛入到心的根脈裡埋藏起來的緣故。古人寫情之深,從姿容裡,能尋出情何以堪的哀傷來。
現代都市裡知性的職業女性,幹練從容,可以平視男人創造出來的豐功偉業,是因為她們有「我也能夠」的心理。兩千多年前的女子,幾乎是閨閣裡伴日升、隨月枯的後屏之人,這樣女子的身子裡,藏著水樣女人忍著千年不說出來的悲傷,正因為如此,愛,對她們來說,是唯一的生之依託。感覺到詩裡這樣純粹纖弱的愛,倒讀得有些悲涼起來。
02山有嘉兮
蒹葭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詩經·秦風·蒹葭》
蒹葭,即蘆葦,禾本科。《本草綱目》雲:初生為「葭」,開花前為"蘆」, 花後為"葦」。蘆葦與蘆花有別,生於水畔為蘆葦,其葉柔韌,可編葦席;長於山坡為蘆花,其花芒絮狀飄忽,可扎笤帚。
《詩經》讓"蒹葭」 成為美雅之詞。女子若被喻為蒹葭,其體態搖曳生姿,其性情上善若水。同- -植物,「蘆葦」 之稱謂則適宜男子,清骨傲岸。帕斯卡爾的名句「一根可以思想的蘆葦」,感官上覺得,說的就是男子,多情之外擅思想。名可全其物,"蒹葭」 可謂完美之命名,美好靜姝,清雅合宜。其字體更是美豔而詩意,上下結構,妖嬈卻不失端莊,乃漢字之典範。
梧桐
鳳凰鳴矣,於彼高岡。
梧桐生矣,於彼朝陽。
——《詩經·大雅·卷阿》
傳說青桐是鳳凰棲息之樹,「栽下梧桐樹,引來金鳳凰」,常用來寓意創造好的環境,才能吸引優秀的人才。古詩文中出現的梧桐都是中國梧桐。自古吟賦梧桐的詩篇眾多,多為感懷傷情之作。孟郊詩云: "梧桐相待老,鴛鴦會雙死。」《孔雀東南飛》裡焦仲卿妻死,焦仲卿「自掛東南枝」,他們的家人在二人合葬墓旁「左右種梧桐」,想來梧桐乃相守終老之樹。
梧桐、細雨、庭院、殘月、清秋,這些物象形成中國文化的意象和符號,因此有梧桐的道路,必定輕搖著唐詩宋詞的韻步。因梧桐木質輕軟,中空且疏,可以保證產生均衡的音色共鳴,所以它成為製作琴瑟的佳木,因此有"桐木瑤琴」的說法。試問天下諸木,能為琴瑟者幾?能知音者幾?
五千年的傳統文化仍在延續,詩經作為我國傳統民風詩歌的集大成者,有更多的瑰寶需要我們繼續探尋,願草木之靈化悠悠清泉,讓淳樸與潔淨在心間流淌。
清妍翰香於此,我們下期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