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詩經》裡邂逅萬物,草木鳥獸魚蟲,都美到不可言說……

2021-02-07 詩詞生活志

提到《詩經》,你腦海裡最先想到的是什麼?

「關關雎洲,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男耕女織,田園牧歌」


今天為你推薦:《萬物有靈:<詩經>裡的草木鳥獸魚蟲》,既可以欣賞《詩經》的原文,還可以幫你認識《詩經》中的「神秘物種」。

此書收錄了日本江戶時代儒學家細井徇所繪《詩經名物圖解》中的196幅名物彩色圖譜。

同時配以215種名物簡要註解,以及130多首流傳千年的《詩經》篇目。

這套書將會是你唯美的珍藏品。

全文內生僻字都有注音,解除了《詩經》艱澀難讀的印象,拉近我們與經典國學的距離。

此外,還邀請著名的經典誦讀專家為此書錄製了310分鐘的音頻文件,隨詩配音頻二維碼,即讀即掃即聽。

內容由喜馬拉雅FM的經典文學誦讀專家白雲出岫傾心吟誦及講解,同時他也是一名擁有百萬粉絲的超人氣主播。

掃碼即可聽書、聽講解,這種方式集知識性與文藝性為一體,為讀者閱讀與欣賞《詩經》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方式。

隨書附有6幅特別定製「歲月靜好」系列裝幀畫;

主題分別為:

「桃之夭夭、採採芣苢、顏如舜華、依於其蒲、贈之以芍藥、誰適為容」。

裝幀畫採用116克超白大地紙高清印製,古韻生香,剪裁後可作室內裝飾、書籤或隨手禮。

隨書還附有一個價值30元的精美白色環保購物袋。

《萬物有靈》套裝在一條生活館有售



● ● ●

《詩經》中那些神秘生物


 「蒹葭(jiān jiā )」「荇菜(xìng cài )」「雎鳩(jū jiū)」……《詩經》中提到了很多動物和植物,今天我們看來也未必能懂。

更難的還有:

「脊令在原,兄弟急難。」——《小雅·常棣》

「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小雅·何草不黃》

「瑣兮尾兮,流離之子。」——《鄴風·旄丘》

是不是有一種「它認識你,你不認識它」的感覺?

這樣讓人不知所云的詞在《詩經》中還有一堆:

螽(zhōng)斯、倉庚、晨風、桃蟲、唐棣(dì )、鼉(tuó)、桑扈(hù)……

如果有人給這些名物都配上畫該有多好。比如,我們一看上面這幅寫有「流離」的圖,就頓時明白它是古代人對貓頭鷹的稱呼。

看到這些飛舞草叢中,自帶「燈光」的小生物,就能秒懂《詩經》中的「宵行」,其實就是人們常見的螢火蟲。

一百多年前,一個名叫細井徇的日本人,就做了這麼一件「好事」。

| 圖片來自網絡

那正是日本的江戶時期(1603年—1867年),漢學廣為盛行,《論語》《詩經》等經典備受日本文人追捧。細井徇也是其中之一。

他對《詩經》情有獨鍾,不過受地域、文化限制,他對書中提到的很多生物同樣是沒聽過、沒見過,很懵……

《詩經名物圖解》原封面

於是他召集了京都一帶的畫師, 對《詩經》中提及的生物進行一番查證後,用圖畫的形式將它們呈現出來,最後編纂成《詩經名物圖解》畫冊,於日本弘化四年(1847)出版。

畫冊共有200多幅圖畫,分為草、木、鳥、獸、魚、蟲六個部分,繪畫細膩古樸。


草部:亦食亦藥亦爾雅


那些生長了幾千年的芳草,也許你曾見過它們,卻不知道它們的名字:荇菜、薇、白茅、葭、蓬、茹蘆……

白華菅兮,白茅束兮。之子之遠,俾我獨兮。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彼採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木部:美人如詩,草木如織


桃李無言,暗自生長,花開花落,四季更替。桃、木瓜、檀、舜、梧桐……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

有女同車,顏如舜華。將翱將翔,佩玉瓊琚。

鳳凰于飛,翽翽其羽,亦集爰止。

隔著兩千多年的歲月,我們似乎依然能感受到陣陣山風,聞得到青青草香……


鳥部:鳥語花香待春來


借鳥兒翻飛的雙翅,把思念帶給遠方的人。雎鳩、倉庚、鳩、流離、鴟鴞……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倉庚於飛,熠耀其羽。之子于歸,皇駁其馬。

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

宜言飲酒,與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靜好。


獸部:物生塵緣世世情


奔跑著,從日出到日落,田野盛放著它們不羈的靈魂。麕、魚、象、狐、虎……

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懷春,吉士誘之。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有狐綏綏,在彼淇側。心之憂矣,之子無服。


魚部:潭清疑水淺,荷動知魚散


河水洋洋,逆流而上,追尋真心。魴、鱣、鱮、嘉魚、鰷……

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敝笱在梁,其魚魴鱮。齊子歸止,其從如雨。


虫部:萬物更迭,周而復始


季節更替,物候變遷,窸窸窣窣,心緒波瀾。螽斯、草蟲、蟋蟀、蜉蝣、虺……

蟋蟀在堂,歲聿其莫。今我不樂,日月其除。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憂矣,於我歸處。

謂天蓋高,不敢不局。謂地蓋厚,不敢不蹐。

懷著對大自然中一草一木、鳥獸魚蟲虔誠的敬畏之心,先民們在大自然的庇護下生生不息。

這本《萬物有靈:<詩經>裡的草木鳥獸魚蟲》,保留了《詩經名物圖解》中的精華畫作,並配有專家的注釋和朗讀音頻,可聽可看可賞。

《萬物有靈》套裝在一條生活館有售



● ● ●

詩、畫、音的「三維」立體呈現


《萬物有靈》全書共分為六個部分介紹《詩經》中的生物,分別是:草、木、鳥、獸、魚、蟲。

每一個物種,都配有詩句、圖畫和音頻。


書中收錄的196幅《詩經名物圖解》中的圖畫(上文動圖為後期製作,書中圖案非動圖)。

畫面構圖疏朗,物種圖像清晰醒目,大量的留白,提升了畫面的層次感。

筆墨細膩,色澤清雅,整個畫面充滿詩意感。

看到這些插圖,仿佛就可以看見詩經中的草木鳥獸魚蟲,活靈活現地呈現在眼前。

在每個物種介紹旁,都有一個二維碼,掃碼即可收聽這首詩的原文朗誦音頻,由經典文學誦讀專家白雲出岫朗讀,總時長達310分鐘。

在詩、畫、音的3重解讀下,詩經中的草木鳥獸魚蟲,仿佛躍然而出,靈動生機。 

書的末尾附有生僻字注音,再也不用怕認不得這些生僻字了。

*書中詩文部分無注音,查詢注音可以翻至書後的生僻字表,按頁數進行查詢。

相關焦點

  • 《詩經》有聲書出版
    時空流逝,幾千年過去了,後人再讀起詩經的時候,會不會好奇,《詩經》裡那些唯美浪漫的事物究竟是什麼樣子呢?這一直是《詩經》研究中的一個熱門話題。歷代都有人對《詩經》中的動植物進行過注釋,比如,戰國時期的毛亨、三國時期吳人陸璣、宋代的蔡卞等都對《詩經》裡提到的動植物進行過註解,但是,這些著作大多只有文字描述,我們還是不能直觀地了解《詩經》中的那些名物。
  • 你若不去讀《詩經》,怎知愛情那麼美?
    古人云:「不學詩,無以言」。
  • 草木有靈,拈花微笑——聊聊《詩經》裡的花意人生
    朱淑真鬱悶時的斷腸芳草……追古溯今,《詩經》是人類文明的春天,是初生天地的源頭清水,開闊、豐盈、簡潔、潔淨。這源泉處的草木,也跟淳樸的先民及其歌聲一樣簡樸優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從詩經中走出的女子婀娜多姿,款款盈盈地走在平原秀野和風日曆中。
  • 《詩經》裡最美的10首詩,草木皆情,句句生香!
    讀經典文字,聽世界名著 有人說,最美的情話在《詩經》裡:「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有人說,最美的花兒在《詩經》裡:「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 《詩經》:把生活吟詠成詩,在詩中生活
    翻開《詩經》,讀到一派天真爛漫。那麼好的山川草木,那麼多的鳥獸蟲魚,那麼清明清朗的天空、大地、江河、湖海:「鳳凰于飛」「蠶月條桑」「野有蔓草」……《詩三百》,中華民族詩情的濫觴,在這裡,混沌初開,萬物始發,人們天真無邪,自由自在歌唱,隨性隨心,無掛無礙。歌兒,口口相傳,母親唱給孩子,爺爺唱給孫兒。某一天,來了採詩官,這個文質彬彬的君子,他說,唱得真好,我記下來吧。
  • 邂逅《詩經》裡的「芣苡」:車前草
    一股和著泥土味的稻香直入鼻子裡,展眼望去,田埂上那些熟悉的藥草:紫地丁香、金銀花、車前草……打開手機百度,輸入現場那水靈靈的圖片。百度百科展示著它們全部的信息,靜心讀一讀那已經熟知的中草藥名字,望一望泥土中長出的綠色草木,便覺神清氣爽。迎面邂逅這片自帶詩意的藥草,打開了一個個思鄉的愁緒。《詩經》裡有一篇記載藥草的詩文《芣苡》:採採芣苡,薄言採之。
  • 毛澤東詩詞中的鳥獸魚蟲
    原標題:毛澤東詩詞中的鳥獸魚蟲 「雲開衡嶽積陰止,天馬鳳凰春樹裡」,「天馬鳳凰」指嶽麓山東南的天馬峰、鳳凰峰,又賦以山形峰影在「春樹裡」騰空展翅之勢。「鷹擊長空,魚翔淺底」,晴空萬裡,雄鷹高飛;湘江清澈,魚兒嬉戲,「翔」字把「秋水共長天一色」寫得活靈活現,使「萬類霜天競自由」變得生動具體。「若問杭州何處好,此中聽得野鶯啼」,五雲山林巒蔚起,毛澤東忙裡偷閒,聞聽野鶯鳴唱,這是自然美的頌歌,也是內心的愜意之曲。
  • 《野有蔓草》:用植物與文學的邂逅,詮釋《詩經》最美人文畫卷
    古語有云:人非草木,孰能無情。言下之意,人有感情,草木是沒有感情的。其實也不完全是這樣,讀完《野有蔓草》之後,發現一草一木在《詩經》中皆可傳情。然有幸讀到《野有蔓草》這本書,作者藍紫青灰通過介紹《詩經》詩句中出現的植物,從人物性格、歷史典故、地理位置、或美食製作等角度,一步一步帶你走進詩歌背後蘊藏的背景文化,最終感悟詩歌所表達的情感。作者引經據典、極具趣味性、自帶科學性,還附帶獨特的美食角度,加之書本精美的手繪彩圖讓你更加體會古典文學之美。
  • 邂逅經典 誦讀春天——《詩經:越古老,越美好》
    我是南京市女性閱讀聯盟組織——愛之旅的姜晨雨,今天要為您讀《詩經:越古老,越美好》。《詩經》是遠古中華文明最美的微笑,在這個春天裡,讓我們一起來共讀曲黎敏老師的這本書,願您的詩意融入南京這春日漫天的花雨,微笑綻放。詩教是美育,比德育更重要。
  • 書香有線丨草木無心,人間有情——讀汪曾祺《人間草木》有感
    《人間草木》是汪曾祺先生記錄舊人舊事、旅行見聞、各地風土人情和花鳥蟲魚的散文集,字裡行間充分流露出他對凡人小事和鄉土名俗的深深眷戀和對舊日生活情景的緬懷。作品具有濃鬱的鄉土氣息,顯示出沈從文的師承,堪稱當代小品文的經典。汪先生的文風不鬧騰,不著急,書中的人、草木、鳥獸魚蟲,自然純淨,通透快樂。
  • 詩經《騶虞》「騶虞」,是仁獸?是獸官?還是獵人?
    今天學習詩經《騶虞》此詩為讚美騶虞而作,但對讚美的對象即「騶虞」所指尚存分歧。大致有三種說法。(一)《毛詩序》說:「人倫既正,朝廷即治,天下純被文王之化,則庶類蕃殖,蒐田以時,仁如騶虞,則王道成也。」此一說認為此詩是借騶虞這種仁獸,讚美、歌頌文王教化的詩作。(二)清代姚際恆《詩經通論》:「此為詩人美騶虞之官克稱其職也。若為美文王仁心之至,一發五豝,可以見其仁心之至耶!」此一說則認為此詩是讚美為天子管理鳥獸的小官吏的詩歌。
  • 《詩經》第一草:參差荇菜
    《漢書》裡說「遺子黃金滿籯,不如一經」,真是一種高明的見解。古代童蒙受書,第一眼就教他目擊經典,一點初心便正大光明。焦裡堂六歲讀《詩經》,關關雎鳩,在河之洲,一日掃墓,舟行湖上,他父親指著一種水草說:此《詩經》參差荇菜、左右流之是也。這一株草,便是幾十年後焦裡堂做《毛詩鳥獸草木蟲魚釋》的因緣。
  • 詩經起名字:300個東風和煦,萬物復甦的詩意好名!
    《詩經》之美,妙不可言,不僅僅只是句句生香,還應是處處聞香。今天與大家分享詩經中萬物復甦、東風和煦的美名。茂相出處:方茂爾惡,相爾矛矣-節南山-詩經「茂」本義是草木繁盛之義,用作名字常常比喻一個人的才華非常淵博,加上「相」字本身有容貌,相互的意思,取名「茂相」寓意男寶寶才德兼備,氣質不凡。婉如翩翩君子,儒雅禪悅。
  • 詩經楚辭裡極好聽15個古風名字,筆名網名、給孩子起名再不用愁
    國人取名素有「女詩經男楚辭,文論語武周易」的說法。 而平時我們看古裝劇、看古代小說時,總是覺得無論男女,名字都像是帶著一陣清新的古風襲來似的。
  • 《詩經》裡最唯美的20句,美到骨頭裡,美到靈魂裡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有美一人,清揚婉兮」,「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詩經之美,妙不可言。今日重讀《詩經》裡最唯美的20句話,品味文字之美。彼採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 《詩經》裡句句生香的詩詞,用來起名,美到了心坎裡!
    俗話說,不學詩,無以言,就是強調詩經的重要性,它不僅是我們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而且美了兩千多年,到現在依然還是中國人的精神和美學家底,所以,從詩經中為孩子起名,既能提升其氣質和修養,又能讓名字帶有中華文化的獨特韻味,簡直就是一舉多得。
  • 草木綠,冬日灰調裡的治癒系
    草木綠,來自萬物,取自天然,綠得亮眼,美得純淨。純粹中不乏靚麗,靜謐中透著張狂。草木綠是大自然中最純淨的顏色, 這股來自自然的清流,說它是冬日灰調裡的小清新當之無愧,瞬間治癒「冬日喪」!這些源自草木本身的色彩,在不同的季節,不同的節氣,也會有深淺不一的變化。
  • 分享|《詩經》裡16句經典的情話,每一句,都唯美又心動!
    有人說,人間最美的情話,在《詩經》裡! 是啊, 三千年前,先民們一邊勞作,一邊歌唱,草木在《詩經》的襯託下,也變得豐盈美好。 三千年後,當我們再讀《詩經》中的那些愛情的話語,每一句,都唯美又令人心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