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蔣南
每一次科技的發展都會伴隨著新的行業的出現和升級,完美體現了科技改變生活的理念。網際網路還未興起的時候,人們的需求都集中在實體店裡;而從2000年開始,網際網路逐漸興起,於是商機和需求由線下轉移到了線上,電商的雛形開始形成;而近幾年,直播帶貨又逐漸成為了新的商業趨勢。
那麼問題來了,當直播帶貨市場飽和後,下一個紅利行業又會是什麼呢?其實馬雲早就有所透露!
一、線上轉移到線下
馬雲講到直播帶貨已經面臨紅海的階段,當大部分人加入直播帶貨的行列時,其實就說明紅利已經過去了。其實直播帶貨的基礎邏輯和傳統電商都差不多,都靠流量和價格。現在大部分流量都被大IP搶佔,資源也被供應鏈平臺所佔領了。
如果想在紅利消失的時候抓住新的機會,就得從線上轉移到線下。馬雲早就說過:「未來5年,直播帶貨可能就會消失,而「社區電商」將會成為趨勢!」這並不是異想天開,而是有很多網際網路巨頭已經開始在布局了,比如滴滴的橙心優選、美團的買菜、阿里的零售通、拼多多的多多買菜等等。現在的形勢,已經和多年前的團購、打車、共享等風口如出一轍。
因為當所有人都在線上擠破頭競爭的時候,線下就出現了紅利,社區是距離消費者最近的地方,如果把握住了這個機遇,也就抓住了未來5年的紅利。
二、社區電商的好處
社區電商與傳統電商的區別:社區電商是S2B2C,S是平臺,B是團長,C是消費者。S主要是整合供應鏈,獲取用戶和數據,打造社區電商的生態。
其實大家應該明白,只要你有服務意識,那麼圍繞所在社區建設的社區群,是可以依靠共享經濟來獲取收益的。這意味著你不需要投資一分錢,就能獲得可觀的收益。
這種社區團長的盈利模式並不是最近剛剛興起的,在今年年初就已經興起了。在疫情這樣特殊時期的影響下,很多以社區為單位的供求關係出現了微妙的變化。社區電商像一個組織者一樣,一邊低成本地組織用戶,一邊組織便宜的商品,在最靠近消費者的地方進行資源匹配。不久,便有部分社區電商發展起來。即使是現在,社區電商仍然可以依靠低價優勢和配送服務成為一種新的購物模式。
三、輕資產創業
社區電商比較依賴用戶群,不少人要問了:「萬一自己的用戶群被搶走怎麼辦?」其實是多慮了,因為你所建立的社區群,是屬於你自己的「私人流量」,就好像品牌帶貨一樣,這種社區電商比較適合個人來做,成本低,收益多。
如果你有便利店,就可以申請成為社區電商團長,把線下便利店作為獲客入口,把線下消費的客戶導入社群。同時也可以通過利益驅動,讓客戶拉客戶。可以直接把社群作為第二個銷售渠道,在群裡推廣商品。成交以後,平臺就會把貨配送到便利店,消費者自己到店提貨。
直播帶貨,一個直播間裡有幾百萬人,但可能只有幾千人對這件商品才有需求,商家自然不希望把商品只推廣這幾千人。而社區電商則不同,用戶需求有很高的明確性,供應鏈只要針對這部分群體提供商品,就能把社區電商做大做強。我們在發展傳統電商,直播帶貨的同時,卻忽略了社區電商才是最貼近用戶生活的,誰能率先一步,誰就能搶佔未來市場先機。
對於社區電商,大家怎麼看?
本文由大話企業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