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聽說過白酒,啤酒,藥酒各種酒....古代有個東西叫「苦酒」。你一定好奇,苦酒是個什麼酒?是味道苦澀的酒嗎?說出答案來一定會讓人大跌眼鏡,因為這個「苦酒」我們日常中幾乎天天見到,且幾乎每天都在「吃」。它是啥?其實,它就是我們隨處可見的「醋」!醋在古代為什麼被稱為「苦酒」?明明它的味道是酸的,應該叫「酸酒」才貼切啊! 讓我們帶著疑問分析下:首先,「酒」和「醋」都是酉字旁,中華文字向來博大精深,寫形寫意,酉在象形文字中代表容器,你看它的形狀像不像一個酒罈?實際上醋同酒一樣,都是要經過發酵而成,在基本的製法上有相通之處,所以醋從酉,稱醋為酒的一種是有道理的。醋酒同源,《齊民要術》中講了「廻酒酢醋法」,即「凡釀酒失所味者.或初好後動未壓者,皆宜廻作醋。」還指出「春酒壓訖而動不中飲者,皆可作醋。《釋名》曰:「苦酒,淳毒甚也,酢苦也。釀造醋:以糧食、糖、乙醇為原料,通過很長一段時間,由天然微生物發酵釀造而成。由於醋是酸的,又有苦味,所以古人就直接把醋稱為苦酒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