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釀醋,有句行話:會釀酒的不一定會釀醋,會釀醋的肯定釀得了酒。
在古代,人們通常會把醋稱之為苦酒,一種變酸之後發苦的酒水。
山西寇準曾是大宋時期最有爭議的宰相,一生貶斥和讚譽,否定他的人說沽名釣譽,肯定他的人說勤儉愛民,是個好官。
曾在電視劇《寇老西兒》中,葛優扮演的寇準,上朝斷案之前,山西老陳醋不離手,被百姓親切的稱呼寇老西兒。
山西人、喝醋、摳門、聰明等等名詞大概都是我們通過電視劇對這位大宋丞相的了解。就像愛喝酒一樣,山西人似乎從出生就對醋有著莫名的好感。
擅長釀醋愛吃醋的老醯兒
傳說,酒聖的兒子黑塔覺得釀酒後的酒糟扔掉可惜,於是就在水缸裡浸泡了二十多天,開缸後,聞到與酒香截然不同的味道,比酒略微發苦,後被取名為「醋」。
之後就有了專門釀醋的職業,從中國歷史上來講,山西是釀酒歷史最長的,至今為止,擅長釀醋喜歡吃醋的山西人,會被人叫做「老醯(xi)兒」。
先有酒後有醋,不容置疑,會釀酒不一定會釀醋,釀醋的人一定會釀酒。
山西寇老西以醋代酒,招待欽差,網友:沒有醋的山西人怎麼活?
在電視劇中,葛優扮演的寇老西兒絕對是個為民辦事的好官,一生節儉,副業還賣點豆腐補貼家用,日子過得那叫一個清苦。就連欽差大人上門,也只能以草代替茶葉,滿座子豆腐宴外加一壺陳醋。氣的欽差直罵他:寇老西兒真摳門!
他一生的特點就是斷案之前喝一壺陳醋,不知道的還誤以為是喝酒。寇準當縣令時,為百姓辦了不少實事,公正嚴明,進京復職時,老百姓千裡相送,他只收下一壇老陳醋。
寇準作為山西的傑出代表,一天沒有醋,相當於一天沒吃飯,難以想像沒有醋的山西人怎麼活?
中國的老陳醋哪個更酸?「爭風吃醋」這件事,老西兒不甘示弱。
在中國,老陳醋能叫得上名字的有鎮江香醋、山西老陳醋、四川保寧醋、福建永春老醋。這四大陳醋的江湖裡,腥風血雨,每當有新聞爆出,總會拿他們四個做比較。
釀製方法不同,釀造條件環境也不同,自然陳醋的口感就會不一樣。在北方,山西老陳醋絕對是霸主,在南方,鎮江香醋頗受江浙一帶歡迎,其他兩個也具備當地特色,僅在當地有名,但是能否走出舒適圈在全國鋪貨,還得看後續怎麼發展。
山西老陳醋的酸度能到6度,酸越高,味道越醇香,加上山西自3000年前就會釀醋,悠久的歷史,也是老西兒們值得驕傲,攀比其他三種醋的。
最後,中國古代文字「酉」說的就是「酒」,「酉」字經過朝代變遷,變成了「昔」,後來變成了「醋」。古代的苦酒就是醋,先有酒後有醋,這也是早在古時候祖先們達成的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