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沒有發現個問題,羊角有彎的,也有直的。彎的可以彎到盤頭上做成裝飾,甚至可以戳死自己,直的可以直到更像一柄鋒利的尖刀。
按道理說,羊角鋒利些有利於保護自己,鋒利的角更容易刺破猛獸的肚皮,自然選擇,適者生存,為什麼有的羊自然選擇收起自己最鋒利的武器?是進化還是一種退化?
糟糕的是網絡上目前沒有任何一個有說服力的研究可以對此進行解釋。
先說彎羊角。
最具代表的是大角羊,這種羊體型粗壯,體長可以最長可達到1.8米,頭部很大,雄性角羊呈螺旋盤壯彎曲而得名。性情粗野,生活在高原丘陵地帶,善於在崎嶇難行的巖石上奔跑。最最重要的是這種羊以灌木的嫩枝和葉作為主要食物,灌木叢生,荊棘滿地,尖尖的長角是不利於在低矮又密集的灌木中活動的,所以久而久之直角羊被自然淘汰了。
沒有尖角的大角羊是不是就沒有危險和攻擊力呢?恰恰相反,大角羊頭頂的角頭又粗又堅硬,這就使大角羊的攻擊模式設定為野蠻衝撞,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秋季初冬季節雄性間經常發生的激烈鬥爭。
還有一個說法,猛獸捕食向來先攻擊獵物的頸部,一般是躍起一口咬斷喉嚨使獵物窒息而死。彎角有利於保護羊脆弱的頸部,使猛獸無法輕易得逞。
再說直角羊。
直角大羚羊為非洲土特產,也叫馬哈。這種羊生活在非洲東部和南部遼闊的草原,雌性的角比雄性更為細長。角長沒關係,地方夠大,可以肆無忌憚的奔跑,兩柄尖銳的長劍使任何猛獸都望而卻步。
不管羊角長成什麼樣子,都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比如沒角的山羊還有上樹的一幕,可能是真不需要角了,爬樹角長多礙事。
當然,關於彎角比直角更優秀的說法還有一個,
終極答案——彎角跑起來順風。
你的答案是什麼呢?歡迎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