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檢測為何有的戳鼻子,有的戳喉嚨?

2020-12-13 澎湃新聞

今日疫情報告

12月10日0—24時

成都新增確診病例4例

累計採樣超過110萬人

完成檢測104萬人(數據截至12月10日18點)

這個龐大的檢測數字背後

是無數白衣逆行者們晝夜不停的戰鬥

我們在喧囂,他們在堅守

他們也是和我們一樣的普通人

會怕冷、怕熬夜、怕悶、怕生病

怕很多很多的東西……

只因一身白衣便離開自己的家

肩負使命守護這萬家燈火

這個世界哪有什麼歲月靜好

不過是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而已

這片星海為他們而綻放

這兩天科科看到一則刷爆的視頻

視頻是12月9日深夜成都某高校

5000多名師生一起打開閃光燈

為來校進行核酸採集的所有醫務人員送行

夜晚燈光揮舞,宛若一片星海

這片星海為這些白衣天使們而綻放

發生疫情,醫護人員們衝在最前面。

像現在正是成都最冷的時候,烈烈寒風吹著.我們有時還埋怨檢測隊伍太長,可他們往檢測點一站,就是一天的奔忙不停,而且採集樣本須謹慎小心,半分不容有錯。

我們都知道,核酸檢測採集樣本有鼻咽拭子和口咽拭子兩種,那到底是戳鼻子好,還是戳喉嚨好呢?

戳鼻子

戳喉嚨

一般而言,我們大多數人普遍對鼻咽拭子比較難接受,更願意戳喉嚨,也就是口咽拭子。

講真,科科也是很怕鼻咽拭子喔~進入鼻子,還旋轉,那感覺~~呃,有點酸爽。

但也有不少人說

鼻咽拭子比口咽拭子更準確

這是真的嗎

今天科科就跟大家聊聊

鼻咽拭子和口咽拭子有什麼不同

兩種咽拭子方法都是為了採集到咽部標本。那麼,科科先帶大家看看,兩種咽拭子是如何進行樣本採集的。

鼻咽拭子 是將採樣工具通過鼻腔進入的方法採集鼻咽部標本,採樣過程為取拭子兩支,將拭子分別置入兩側鼻腔,深度為鼻尖至耳垂長度的1/2,旋轉10~15秒。

口咽拭子 是將採樣工具通過口腔進入的方法採集口咽部標本,採樣過程為病人脫下口罩,張口發「啊」音,取樣人員用壓舌板輕壓舌面,將咽拭子在兩側咽扁桃體及咽後壁適當用力刮取數次,約持續10~15秒。

國家衛生健康委專家組專家、中國疾控中心應急中心副主任施國慶此前就明確表示過,如果規範操作,使用口咽拭子或鼻咽拭子採集標本的方法,在本質上並沒有區別,都是為了採集到咽部標本,進行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檢測,以判定被採樣者是否感染了新冠肺炎病毒。

採集口咽拭子樣本時,當檢測者頭後仰,張口發出「啊」音,採樣者可以直接看見所要採樣的咽部位置,這就有效降低了採樣的難度,大家也更好接受。

但過程中,對口咽黏膜的刺激性還是存在,檢測者可能會出現刺激性乾咳、噁心,甚至嘔吐等反應。

採集鼻咽拭子樣本時,採樣者是看不見採樣咽部位置的,得依靠手部感覺到的阻力來完成採樣,不過對鼻咽黏膜的刺激性則相對較小。

過程中可能出現鼻部酸癢感,刺激打噴嚏,可立即用紙巾或手肘遮擋;鼻咽拭子採集後也可能出現少量鼻腔出血,一般不需要特殊處理。

兩種採樣方式採樣時都會有不適感。

所以,檢測者需要配合採集人員,儘量保持放鬆、深呼吸。核酸檢測前後都需要注意手部衛生,及時使用免洗手消毒液或免洗酒精擦拭雙手。

鼻咽拭子採集樣本時,採樣人員由於不能直視採樣部位,因而對採用人員的技術要求比口咽拭子要高一些,難度也更大一些。

同時,採樣人員與檢測者的位置沒有特殊要求,採集時可以站在檢測者旁邊,減少檢測者呼出的空氣對採樣人員的影響。

另外,在進行鼻咽拭子採樣前,檢測者需要告知採樣人員:1)近期是否有鼻外傷/手術史;2)是否存在嚴重的鼻中隔偏曲;3)鼻腔是否有明顯阻塞病史;4)是否有嚴重的凝血功能障礙。

當然,這些以上病史並非絕對禁忌,但可提醒採樣人員,根據檢測者個人情況考慮是否更換採取其它方式獲取樣本。

口咽拭子相對鼻咽拭子而言,難度會低些、大家接受度也更高、普適性也更強。但採樣人員必須站在被採樣人的正前方,如果檢測者咳嗽,對採樣人員會存在一定程度的危險。

與鼻咽拭子相比,口咽拭子採樣有時會因為刺激性反應,較難達到規範性採樣要求。

加上,由於我們的飲食、飲水和吞咽動作,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口咽部的病毒富集度,導致口咽拭子的陽性檢出率低於鼻咽拭子。

實際觀察和比較中,也發現鼻咽拭子病毒載量相對會高於口咽拭子。

當然,影響樣本陽性檢出率,還有其他因素,如採樣時機,通常病人發病後1周內採集的標本陽性檢出率高,而超過10天以後,由於咽部含有病毒的細胞濃度降低,檢出率也會隨之降低,一般沒有必要兩種採樣同時進行。

2020年這場疫情

無情地打擊我們的生活

我們每個人都經歷著

恐懼、成長、勇敢面對

疫情之下

我們看到的是無所不在的感動

和人與人之間熾熱的溫度

成都雄起,四川雄起

莫得事!我們穩得起!

原標題:《核酸檢測為何有的戳鼻子,有的戳喉嚨?》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新冠篩查為何有插鼻子、有掏喉嚨而有的卻採血?查核酸還是抗體?
    比如最近大家都關心的一個問題,插鼻子、掏喉嚨,也就是鼻腔取樣,口腔取樣和採血,都是為了檢測核酸嗎?它們之間有什麼區別?今天吳醫生就跟大家聊聊這個問題。兩種完全不同的檢測方式對於新冠肺炎疫情發展到今天,如何快速篩查被新冠病毒感染的人群是一項非常急迫的任務。
  • 彎角羊戳死自己:為什麼有的羊角是彎的,有的是直的?
    彎的可以彎到盤頭上做成裝飾,甚至可以戳死自己,直的可以直到更像一柄鋒利的尖刀。按道理說,羊角鋒利些有利於保護自己,鋒利的角更容易刺破猛獸的肚皮,自然選擇,適者生存,為什麼有的羊自然選擇收起自己最鋒利的武器?是進化還是一種退化?糟糕的是網絡上目前沒有任何一個有說服力的研究可以對此進行解釋。
  • 戳完戳戳樂,我不快樂了 | 沙雕故事
    不管咋說,我還是拿出了剛買的羊毛氈戳戳樂。所謂羊毛氈戳戳樂,就是給一團羊毛,你戳著戳著自己就樂起來的東東。雖然我解釋得簡單粗暴,但還是概括出了這個小手工玩具的精髓——就是羊毛+戳一戳=一件工藝品(註:做得好看的才配叫工藝品,不好看的那叫殘次品)為什麼突然想到買戳戳樂回來玩呢
  • 有的有的有的!小遊戲有的!
    這款真人互動的國產諜戰文字劇情遊戲,為何有如此魅力?我記得上一次全民高潮的互動式電影遊戲,還是《底特律:變人》。這裡推薦一款上周在騰訊極光計劃正式上線的手遊《記憶重構》。《零下記憶》(戳我)《山有扶蘇2019》(戳我)
  • 在北京核酸檢測究竟該怎麼做?5種預約方法戳這裡!
    在4月19日的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衛健委新聞發言人高小俊介紹,為進一步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總要求,推進核酸檢測「應檢盡檢」,北京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印發工作方案,明確對八類人員實施核酸檢測。
  • 萌娃給玩偶做核酸檢測 爸爸也被戳鼻孔
    近日,河北石家莊一媽媽發布了一則視頻,6歲女兒給玩偶排隊做核酸檢測,還笑稱這是核酸檢測「後遺症」。最令人好笑的是,最後老父親也沒能逃脫「魔爪」。孩子媽媽馬女士告訴看看新聞Knews記者,因為平時在學校,還有在家裡經常給孩子講一些關於如何防病毒的一些小知識,再加上近期石家莊疫情也挺嚴重的,我們又剛做完核酸,然後平時孩子和父母也經常做一些親子遊戲,那天做完核酸,孩子回來了就和爸爸玩起了這個遊戲,她也是突發奇想,因為孩子比較小,看到別人做什麼,也喜歡模仿。
  • 爭分奪秒、晝夜不停,核酸檢測背後的故事……
    01 深夜,她們仍在為核酸檢測奮戰 7月24日凌晨1時 烏魯木齊大多市民已入眠 各醫療機構的核酸檢測實驗室依然燈火通明 在新疆醫科大學第六附屬醫院檢驗科,檢驗師尹雪強走出核酸檢測實驗室
  • 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是什麼意思?如何進行核酸檢測?試劑盒是什麼?
    目前核酸檢測是確認新冠病毒的重要手段,也是患者確診的重要流程之一,但你知道新冠病毒是如何進行核酸檢測的麼?今天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核酸檢測全過程。有的同學會擔心實驗室裡的病毒樣本是否會外洩,實際上則無須多慮,檢驗中心需要達到P2級,P2級別的實驗室完全密封,室內處於負壓狀態,實驗室內部氣體是不會跑到外面造成汙染的。實驗室內會為核酸檢測準備4個區域,分別是試劑準備區、樣本準備區、擴增區、擴增後分析區。
  • 安徽一保安大叔做核酸檢測太緊張,一臉欲拒還迎、視死如歸的表情
    文/海盜君標題:安徽一保安大叔做核酸檢測太緊張,一臉欲拒還迎、視死如歸的表情相信有不少人已經做過核酸檢測了,那個滋味真的是非常酸爽。安徽阜陽一個保安大叔做核酸檢測時表情扭曲成「表情包」,這樣的畫面讓人忍俊不禁。安徽阜陽,11月12日,當地防疫人員在給群眾做核酸檢測時,一個保安大叔憑藉一己之力,成功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大叔欲拒還迎,又愛又怕,視死如歸的表情,真的是讓人哭笑不得。
  • 800多萬人核酸檢測,數字背後是她們忙碌的身影……
    中新網北京6月30日電(郎朗)自北京新發地市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北京已在短時間內進行了數百萬人的核酸檢測工作,基本完成「應檢盡檢」人員動態清零。  數字背後是一線醫護人員實實在在地堅守與付出,近日,我們探訪了北京的一些核酸檢測採樣點,記錄這些「抗疫戰士」的真實工作狀態。首都兒科研究所的護士在為民眾採集核酸樣本。
  • 科技水平強大,美國的核酸檢測為何遲遲沒有突破?
    在疫情不斷惡化的情況下,美國的核酸檢測規模和能力卻遲遲沒有大的突破。美國政府甚至聲稱要動用《國防生產法》採購約6萬個病毒試劑盒。核酸檢測試劑盒研製難度真的這麼高嗎?科技水平如此強大的美國在相關領域卡在哪裡呢?
  • 網紅戳戳繡,戳一戳特解壓
    戳戳繡是在歐美國家興起的一種手工刺繡,而在國內北方民間有一種墩繡,也叫作墩花、掇花、掇繡等,因為兩者的原理類似,都是用針帶著線,像小雞啄米一樣,在空白的布面上一針一針地戳出圖案,因此也有人把它們聯繫在一起。 眼下,戳戳繡是炙手可熱的網紅手工,製作簡單,過程解壓好玩,作品還很好看,特別是毛絨絨的質感配上親手製作的心思,給家裡增添了一絲溫暖感覺。
  • 核酸檢測數字背後的硬核原理!
    萬人的核酸檢測。 傳統檢測需要挨個進行核酸檢測。小城市還好,但像北京、上海、青島、成都這些人口超過千萬的城市來說,挨個檢測,檢測效率低不說,且檢測成本很高。混合檢測的應用則更好地適應了人口密集的大都市進行以預防為主的新冠病毒核酸普遍篩查。
  • 我在澳洲咳嗽到做核酸檢測|Q妹頻道
    🙅於是我先是自己跑去chemist warehouse買藥吃,不會說喉嚨癢的英文就用谷歌翻譯,結果她們直接給我找來了會說中文的店員,聽我說喉嚨癢的不行乾咳厲害,她就給我開了類似喉糖的藥四小時一次含著。可一盒都快吃完了,咳嗽也沒見好。又因為背痛,去正骨拔罐的時候,順便就給脖子颳了個痧。
  • 趙小棠當眾狠戳鼻子,只為證明顏值的真實,可隨後的鼻型令人意外
    不過趙小棠對於醫美毫不避諱,大家就覺得她的顏值不夠真實,甚至還有人懷疑她的五官是動過的,因為鼻子實在是很優越,就好像是酒杯鼻一樣,鼻梁高挺,鼻尖優越,受到過一些質疑,都在懷疑她的顏值真實性。為了證明她是非常真實的,她就當眾戳鼻子。
  • 鶴壁手工達人:戳戳戳,毛線團變「萌寵」
    做法簡單,全靠耐心 趙雯的動作很快, 手中的針不斷戳、戳、戳, 一團核桃大小的毛線團 10餘分鐘後便成了一個硬實的小毛球。
  • 女神江疏影死要面子,做核酸檢測表情管理失控!形象盡失!
    在生活中,明星作為1個公眾人物,都是會裝出1個很好的個人形象展示給大家,殊不知就在近日,江疏影在微博發文,質問媒體「我不要面子的嗎」,乞求刪掉核酸檢測視頻,引起網友討論。從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得出江疏影穿著駝色大衣,張開嘴巴主動配合工作員進行核酸檢測,剛開始她還是1個氣質優雅的小仙女,只不過,做過核酸檢測的人都知道。要把棉籤插入喉嚨裡。
  • 高德地圖上線北京98家官方核酸檢測機構
    創業邦獲悉,6月14日,高德地圖快速上線了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公布的全市98家具備核酸檢測能力的機構。市民在高德地圖上搜索「核酸檢測」便可一鍵查詢,就近前往。高德地圖提醒廣大用戶,這98家核酸檢測機構有的面向個人,有的僅接待團體檢測,各家機構的預約服務方式不同,可通過官方電話、公眾號、114平臺或者京醫通等不同渠道提前預約。
  • @所有人,到溫醫大附一院做新冠核酸檢測可線上申請、繳費啦!具體...
    為更好地滿足群眾需求,我院已在微信公眾號(「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或「溫醫一院」)和「溫醫一院」APP上同步推出了新冠核酸檢測在線申請、繳費功能。無論您身在何處,只要動動手指,就可在手機上進行申請、繳費,來院後直接到核酸檢測採樣點進行採樣。一、微信公眾號操作流程1.
  • GIF-鼻子挨肘+眼睛被戳 林書豪一場球下來鼻青臉腫
    慢鏡頭回放來看,胡明軒的手指戳到了林書豪的右眼。裁判吹罰了趙睿犯規,趙睿6犯離場。賽後,林書豪場邊接受採訪時,鼻青臉腫,鼻孔裡塞上了棉花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