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金融圈不平靜,違約事件頻發,信託業多家機構領罰單!
2020年,金融圈不平靜,違約事件頻發,信託業多家機構領罰單!據不完全統計,去年銀保監局對信託機構開出30張罰單,涉及8家信託公司,合計罰沒金額已達1214.36萬元,今年監管形勢愈更加嚴格。
從處罰的數量來看,各銀保監局在2015年僅發出6張罰單,2016年稍有上升至9張,2017年這一數字快速攀升至22張,而2018年信託公司合計領24張罰單,2019年前十個月共領30張罰單,監管形勢愈發嚴格。
從罰金額度來看,監管處罰力度在加大。前幾年,10萬~30萬的罰單較為常見,而今年以來,超過百萬的大罰單不在少數,數家公司被罰款超過200萬元,50萬以上的罰單更是普遍。
信託業三家典型"雷案"
1、安信信託被罰1400萬,實際控制人被刑拘
上海銀保監局4月3日公布了2張罰單 ,安信信託被罰1400萬元,同時其前總裁楊曉波被取消銀行業金融機構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終身。這一處罰可以說是,轟動了整個信託業。
罰單顯示,安信信託的主要違法違規事實有:2016年7月至2018年4月,部分信託項目違規承諾信託財產不受損失或保證最低收益;2016年至2019年,違規將部分信託項目的信託財產挪用於非信託目的的用途;2018年至2019年,推介部分信託計劃未充分揭示風險;2016年至2019年,違規開展非標準化理財資金池等具有影子銀行特徵的業務;2016年至2019年,部分信託項目未真實、準確、完整披露信息。
安信信託前總裁楊曉波則對安信信託2014年5月至2018年10月期間發生的以下違法違規事實負有直接管理責任。
2、四川信託總部成都川信大廈37樓"被圍"
6月11日本是四川信託幾個信託計劃的最後兌付日。然而當晚投資者接到的卻是無法兌付本息、產品無限期延期的通知。
來源:滬上金融圈自媒體
6月15日,眾多投資者集聚四川信託總部成都川信大廈37樓討要說法,負責接待的四川信託監事會主席孔維文稱,四川信託資金池業務目前遇到流動性問題,在考慮處置資產和引進戰略投資者。
3、雪松信託"兌付迷局"遭投資者圍樓
無獨有偶,遠在江西的南昌,也發生了信託集體維樓事件。
來源:滬上金融圈自媒體
根據投資人的反映,投資人陸續收到了雪松信託的信託受益權轉讓協議書,不過部分投資人對轉讓協議的內容並不滿意,此次維Q訴求主要有三個:
1、要求支付延期利息;
2、要求張主席錄音錄像做保證;
3、要求信託公司出公告。
雪松信託深陷"兌付危機"或因現金流緊張
去年九月眾多媒體就雪松信託發行的"鑫坤5號"涉嫌自融紛紛報導,最近雪松信託又發了些資金池類項目,有不少投資人就表示,雪松信託之所以不兌付他們機構投資者的資金,主要原因還是資金緊張。
難道雪松信託不兌付機構投資人的真正原因果真是因為缺錢嗎?畢竟這麼大的集團,廣州本地唯一一個民營世界500強的企業啊,幾個億的資金都拿不出來兌付給機構投資人?
雪松集團的一些財務數據顯示:集團有400億負債,流動資金卻不到50億,資金鍊確實是非常緊張的。截至2019年6月末,雪松集團總資產762.05億元,總負債416.42億元,淨資產345.63億元,資產負債率54.64%。
雪松信託為啥先兌付個人投資者的錢,而不對付機構投資者的錢呢?雪松信託暗含意思就是一旦產品出了問題,機構投資人不太可能為了要錢各種鬧事,比較容易處理。但是對於一直標榜要成為"中國嘉能可"的雪松集團來說,實現這一夢想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要想走好未來的路,先把腳下路走穩,兌現承諾,儘快兌付422之前逾期項目機構投資人的資金實在是當務之急。
總結:罰款並不是重點,是行業規範的需要
從信託全行業來看,儘管不排除一些逾期甚至違約事件發生,但資管新規出臺後,信託公司普遍加強主動管理能力與風控能力建設,信託行業總體風險可控。而且在防範系統性風險的底線思維導向下,監管機構不斷督促信託公司強化資本管理,以滿足各類非預期損失的需要。
再次,罰也是為了讓信託公司更加合規。
可以說,合規是主動避免與積極防範監管處罰的唯一選擇,也是信託公司持續展業的邊界和底線。合規的題中之義應包括三方面,即法律之規、監管之規、自律之規。
文章部分內容及圖片來源於:信託界、滬上金融圈、今日財富、金翼國際
免責聲明:文章引用的部分內容及圖片均已註明出處,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引用不當或涉及侵權請聯繫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