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託業違約潮來襲,雪松信託做「兌付迷局」遭投資者圍樓

2020-12-23 財財財我是誰

2020年,金融圈不平靜,違約事件頻發,信託業多家機構領罰單!

2020年,金融圈不平靜,違約事件頻發,信託業多家機構領罰單!據不完全統計,去年銀保監局對信託機構開出30張罰單,涉及8家信託公司,合計罰沒金額已達1214.36萬元,今年監管形勢愈更加嚴格。

從處罰的數量來看,各銀保監局在2015年僅發出6張罰單,2016年稍有上升至9張,2017年這一數字快速攀升至22張,而2018年信託公司合計領24張罰單,2019年前十個月共領30張罰單,監管形勢愈發嚴格。

從罰金額度來看,監管處罰力度在加大。前幾年,10萬~30萬的罰單較為常見,而今年以來,超過百萬的大罰單不在少數,數家公司被罰款超過200萬元,50萬以上的罰單更是普遍。

信託業三家典型"雷案"

1、安信信託被罰1400萬,實際控制人被刑拘

上海銀保監局4月3日公布了2張罰單 ,安信信託被罰1400萬元,同時其前總裁楊曉波被取消銀行業金融機構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終身。這一處罰可以說是,轟動了整個信託業。

罰單顯示,安信信託的主要違法違規事實有:2016年7月至2018年4月,部分信託項目違規承諾信託財產不受損失或保證最低收益;2016年至2019年,違規將部分信託項目的信託財產挪用於非信託目的的用途;2018年至2019年,推介部分信託計劃未充分揭示風險;2016年至2019年,違規開展非標準化理財資金池等具有影子銀行特徵的業務;2016年至2019年,部分信託項目未真實、準確、完整披露信息。

安信信託前總裁楊曉波則對安信信託2014年5月至2018年10月期間發生的以下違法違規事實負有直接管理責任。

2、四川信託總部成都川信大廈37樓"被圍"

6月11日本是四川信託幾個信託計劃的最後兌付日。然而當晚投資者接到的卻是無法兌付本息、產品無限期延期的通知。

來源:滬上金融圈自媒體

6月15日,眾多投資者集聚四川信託總部成都川信大廈37樓討要說法,負責接待的四川信託監事會主席孔維文稱,四川信託資金池業務目前遇到流動性問題,在考慮處置資產和引進戰略投資者。

3、雪松信託"兌付迷局"遭投資者圍樓

無獨有偶,遠在江西的南昌,也發生了信託集體維樓事件。

來源:滬上金融圈自媒體

根據投資人的反映,投資人陸續收到了雪松信託的信託受益權轉讓協議書,不過部分投資人對轉讓協議的內容並不滿意,此次維Q訴求主要有三個:

1、要求支付延期利息;

2、要求張主席錄音錄像做保證;

3、要求信託公司出公告。

雪松信託深陷"兌付危機"或因現金流緊張

去年九月眾多媒體就雪松信託發行的"鑫坤5號"涉嫌自融紛紛報導,最近雪松信託又發了些資金池類項目,有不少投資人就表示,雪松信託之所以不兌付他們機構投資者的資金,主要原因還是資金緊張。

難道雪松信託不兌付機構投資人的真正原因果真是因為缺錢嗎?畢竟這麼大的集團,廣州本地唯一一個民營世界500強的企業啊,幾個億的資金都拿不出來兌付給機構投資人?

雪松集團的一些財務數據顯示:集團有400億負債,流動資金卻不到50億,資金鍊確實是非常緊張的。截至2019年6月末,雪松集團總資產762.05億元,總負債416.42億元,淨資產345.63億元,資產負債率54.64%。

雪松信託為啥先兌付個人投資者的錢,而不對付機構投資者的錢呢?雪松信託暗含意思就是一旦產品出了問題,機構投資人不太可能為了要錢各種鬧事,比較容易處理。但是對於一直標榜要成為"中國嘉能可"的雪松集團來說,實現這一夢想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要想走好未來的路,先把腳下路走穩,兌現承諾,儘快兌付422之前逾期項目機構投資人的資金實在是當務之急。

總結:罰款並不是重點,是行業規範的需要

從信託全行業來看,儘管不排除一些逾期甚至違約事件發生,但資管新規出臺後,信託公司普遍加強主動管理能力與風控能力建設,信託行業總體風險可控。而且在防範系統性風險的底線思維導向下,監管機構不斷督促信託公司強化資本管理,以滿足各類非預期損失的需要。

再次,罰也是為了讓信託公司更加合規。

可以說,合規是主動避免與積極防範監管處罰的唯一選擇,也是信託公司持續展業的邊界和底線。合規的題中之義應包括三方面,即法律之規、監管之規、自律之規。

文章部分內容及圖片來源於:信託界、滬上金融圈、今日財富、金翼國際

免責聲明:文章引用的部分內容及圖片均已註明出處,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引用不當或涉及侵權請聯繫作者!

相關焦點

  • 雪松信託兌付迷局:機構投資客戶8億投資款為何「零兌付」?
    雪松信託或遭遇更名後的首次「信任危機」。早在去年4月22日,中江信託在公司總部召開雪松控股中江投資者懇談會。會上,雪松控股董事局主席張勁對所有投資者承諾,中江信託所有信託計劃本息將由雪松控股來保障兌付。這是中江信託自傳出多隻產品存在兌付危機之後,新任股東首次公開露面表明態度。
  • 當解決完中江信託爆雷項目,雪松信託流血又流淚!
    《敬告投資者書》發布後,雪松國際信託持續推動逾期項目的化解工作,並在2019年7月22日前完成了近2000名投資者逾期信託計劃的收益權轉讓面籤工作。除掉被質疑的鑫坤5號項目,雪松信託其他項目均是正常兌,沒有發生違約。截止到2020年8月31日,雪松國際信託已有26個產品,142個期次100%完成兌付;累計為1698餘位投資者到期兌付本息58.48億元,其中包括了「長青」系列項目。
  • 2020年集合信託違約超1600億,未來3年還有9.2萬億信託到期
    據第一財經記者統計,2020年全年,集合信託產品共發生310多起違約事件,涉及違約項目金額超過1600億元。業內預計,2021年信託行業日子依然不好過,信託產品2021年到期規模將有3.8萬億元。2020年違約項目金額超1600億一位中型信託公司高管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過去信託什麼業務都可以做,因為制度優勢,牌照比較有價值,行業也得到了快速發展。而當前,在強監管下,信託的牌照優勢減弱,信託行業開始分化。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雖然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在經濟下行中,信託行業累積的風險隱患加速暴露。
  • 那些按底層資產兌付的信託項目,現在結局如何?
    導讀:本文介紹了吉林信託、安信信託、四川信託等信託公司按底層資產兌付的項目當前的現狀,重點分析了如何看待四川信託的底層資產近兩年常買信託的投資者可能對於「底層資產穿透核查」這句話已經耳熟能詳,這也是金融監管趨嚴以來的一個核心概念。在信託中,什麼是底層資產呢?
  • 貴州六盤水梅花山文旅項目違約 中泰信託政信類項目祥泰1號再展期
    談及此次項目未能如期兌付的具體原因,中泰信託工作人員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信託計劃對應的應收帳款的債務人貴州省六盤水市鐘山區人民政府違約,未按時支付償付款。對此中泰信託解釋道,信託項目的投資者對於當時貴州區域面臨的壓力與流動性困難表示了充分的理解,因此在信託計劃的受益人大會上投票通過了展期方案,希望協助梅花山文旅度過難關。
  • 2020年的信託產品,你還在閉著眼睛買嗎?
    信託產品以其「收益高」、「安全性高」的特點一直受到高淨值投資者的喜愛。可是今年以來,多家信託公司發行的信託產品出現延期兌付,給投資者敲響了「警鐘」。在宏觀經濟受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和理財產品「打破剛性兌付」的背景下,個人投資者應該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信託產品?
  • 信託到期時不兌付怎麼辦?如何應對信託風險?
    ,出現暫時性的流動性風險,此時,延期可成為化解信託項目兌付危機的方式之一,信託公司可以在信託項目延長期間處置抵質押物或者尋求外部資金來源等,如中信信託三峽全通計劃因三峽全通公司違約行為,導致其優先級信託受益權無法於預定到期日屆滿時獲得足額兌付,因此將該項目延期三個月進行相關處置安排。
  • 信託產品該怎樣選擇
    信託產品以其「收益高」「安全性高」的特點,一直受到高淨值投資者喜愛。但今年以來,多家信託公司發行的信託產品出現延期兌付,給投資者敲響了「警鐘」——個人投資者該如何挑選信託產品?  今年以來,我國宏觀經濟受到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加之理財產品「打破剛性兌付」的背景,多家信託公司發行的信託產品出現延期兌付。那麼,個人投資者應該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信託產品?  信託行業風險可控  所謂「打破剛兌」就是買理財產品再也不保本了,產品出了風險後,金融機構不再剛性兌付,虧損由投資人自己承擔。
  • 8.11四川信託會議紀要之後,投資者何去何從,太難了!
    而監管層、投資者和管理人的三方大型交流會現場;這樣的場景,在信託業多年發展當中難得一見的事情,包括整個對於整個資管行業而言,也是算得上是一件大新聞。投資者雖然眾多,雖然不屈不撓;但始終在合法合理的範圍,沒有越界和尋釁滋事;而監管也能直面投資者尖銳的疑問和質疑,確實也是進步。
  • 監管「收骨頭」 信託業轉型求新生
    事實上,焦慮的不僅有掙扎在轉型路上的信託公司,還有信託投資者,甚至是整個財富管理市場。長期購買信託產品的投資者莉莉(化名)向記者分享了她的體會:「最大的感受是這兩年再也不能閉著眼買信託產品了,自己已經開始對抵押物等資產的資質進行研究。」「信託公司轉型應該做什麼已說了很多,但轉型的新方向是否能足夠貼近市場,並得到投資者信任,這是關乎信託公司生存的大問題。」
  • 監管「收骨頭」 信託「壞孩子」謀變
    「信託公司轉型應該做什麼已說了很多,但轉型的新方向是否能足夠貼近市場,並得到投資者信任,這是關乎信託公司生存的大問題。」某信託公司財富管理部負責人在說完這句話後陷入了沉思。  1「閉眼買信託」一去不返  投資者莉莉買了大概十年的信託產品,這兩年她在挑選產品上開始格外用心。說是用心,準確地說是「當心」。
  • 監管「收骨頭 「閉眼買信託」一去不返
    長期購買信託產品的投資者莉莉(化名)向記者分享了她的體會:「最大的感受是這兩年再也不能閉著眼買信託產品了,自己已經開始對抵押物等資產的資質進行研究。」「信託公司轉型應該做什麼已說了很多,但轉型的新方向是否能足夠貼近市場,並得到投資者信任,這是關乎信託公司生存的大問題。」某信託公司財富管理部負責人在說完這句話後陷入了沉思。
  • 四川信託之大廈將傾,TOT百億黑洞,投資者何去何從?
    而川信自身也陷入到了如海嘯和雪崩一樣信用崩塌當中,投資者人事後多次來到川信總部討要說法,隱隱有大廈將傾之勢。而這一次,地方政府和監管部門及時介入。6月29日,四川信託在其官網上發布了致投資者的一封公開信,表示將儘快通過「處置資產+引進戰投」來保證兌付。不過通篇讀下來,完全感受不到任何誠意,其中或有難言之隱?
  • 信託公司「壞孩子」思變
    事實上,焦慮的不僅有掙扎在轉型路上的信託公司,還有信託投資者,甚至是整個財富管理市場。長期購買信託產品的投資者莉莉(化名)向記者分享了她的體會:「最大的感受是這兩年再也不能閉著眼買信託產品了,自己已經開始對抵押物等資產的資質進行研究。」「信託公司轉型應該做什麼已說了很多,但轉型的新方向是否能足夠貼近市場,並得到投資者信任,這是關乎信託公司生存的大問題。」
  • 快訊|迎駕貢酒回應信託理財違約傳聞:尚未聽說有逾期不能兌付情形
    林辰/文財經網產經訊 昨日晚間,有媒體披露,四川信託疑陷入違約風波,而在出現違約的四川信託相關產品購買方中,迎駕貢酒也位列其中。對此,迎駕貢酒董秘辦向財經網產經表示,據公司投資部門反映,公司購買的聚鑫3號產品的具體投資方向與其他公司有區分,目前尚未聽說公司所購理財產品有逾期不能兌付的情形。
  • 中國信託業協會正式發布《信託公司信託文化建設指引》
    來源:中國信託業協會為培育和樹立良好的信託文化,引導信託公司回歸受託人定位,加快信託業轉型高質量發展,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和人民群眾幸福生活,在監管部門指導和各會員單位支持配合下,中國信託業協會(以下簡稱「協會」)秘書處組織制定了《信託公司信託文化建設指引》(以下簡稱《指引》),並已經協會第四屆會員大會第四次會議表決通過。
  • 中國信託業協會成立「中國信託業抗擊新型肺炎慈善信託」
    中國信託業協會關於成立「中國信託業抗擊新型肺炎慈善信託」(以下簡稱「專項慈善信託」)的倡議發布後,信託業迅速行動。2020年1月26日至1月27日,短短兩天時間內,前兩期募集資金達2210萬元。1月28日,第三期募資完成,本期共有18家信託公司參與,募集金額總計870萬元,分別為:山東省國際信託股份有限公司(50萬元)、中海信託股份有限公司(50萬元)、西部信託有限公司(50萬元)、安徽國元信託有限責任公司(50萬元)、北京國際信託有限公司(50萬元)、吉林省信託有限責任公司(50萬元)、國聯信託股份有限公司(50萬元)、國民信託有限公司(50萬元)、新時代信託股份有限公司(50萬元)、華宸信託有限責任公司
  • 100億「信託大亨」被刑拘!中國600億信託巨頭,徹底崩塌
    安信信託崩盤,最大的地雷引爆崩盤之下,安信信託的信託產品兌付,才是最大的地雷。早在2018年以來,其信託產品便頻頻曝出逾期。其在2019年曾公告,安信信託共計25個未能如期兌付的信託項目,逾期金額高達117億元。
  • 榮辰置業資金鍊斷裂 山東信託億元單一計劃違約
    市場霧霾籠罩,信託違約事件變得越來越頻繁。  近日,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獨家獲悉,由蘇州榮辰置業發展有限公司(下稱「榮辰置業」)發行的一款「山東信託-平江生活廣場單一資金信託計劃」已出現違約。該計劃原定於2013年8月份到期,但截至2014年5月8日,該款總計1億元的信託計劃仍未足額兌付本息。
  • 安信信託停牌最長延至6月 中信信託再次拉響天房「警報」
    2020年至今,信託業的「大事」可謂一樁接一樁。新華信託、山西信託、百瑞信託、華融信託和雲南信託都有「重磅」消息進入公眾視野。而此前錘子哥一直跟蹤的安信信託也在這兩天又有了「新動向」。與此同時,中信信託也因「天房」系產品違約再次引發行業關注。先來說說安信信託停牌事件的最新動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