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份體育老師曬出的所謂「卑微」聊天記錄走紅網絡。聊天記錄的真假我們不能確定,但是類似的事情的確多年來在很多校園裡發生著。
近日,雲南省新出臺的中考改革政策上了熱搜——該省計劃將中考體育成績上調至100分,與「三大主科」(語文、數學、英語)平起平坐。
無獨有偶,天津市最新公布的中考改革方案,提出將中考體育成績由30分提高到40分。
這是新的中考風向標嗎?趕緊來了解——
雲南:體育首次坐上「主科」第四把交椅
2019年12月27日,雲南省教育廳發布《關於進一步深化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中考體育與語文、數學、英語並列100分」刷爆了雲南中小學生家長的朋友圈。
根據新的改革方案,國家《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設定的科目將全部納入雲南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範圍,全科開考,共計14門,總分700分。
各學科分值分配為:語文、數學、英語、體育各100分;物理50分;政治、歷史、生物學各40分;化學、地理各30分;音樂、美術、勞技各20分;信息10分;生物學、物理、化學要考實驗操作,首次計入中考成績。
這一改革將從2020年秋季學期新入學的七年級(初一)起開始實施。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體育地位的上升,它首次與語文、數學、英語並駕齊驅,分值從過去的50分升為100分。
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及成長規律,雲南省中考體育的考試方式將從三年一考改為一年一考,初中三年的體育分佔比暫定為20%、40%與40%。
考試內容含體質健康監測、技能體能考試兩大項。前者將按照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進行,佔60分;後者是對技能體能的考試,佔40分。
「教育部要求學生至少掌握一到兩項運動技能讓其終身受益。所以技能考試中,我們搭建了三大球、三小球、田徑、遊泳、武術、拳擊、健美操等多個項目平臺,供孩子們選擇。」雲南省教育廳體衛藝處處長徐忠祥說。
天津:新中考體育由30分提高到40分
就在雲南發布中考新政的同時,天津市教委出臺了《天津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體育與健康科目實施方案》,明確了自「2019年秋季新入學的初中一年級」開始實行的中考體育考試內容、分值及成績評定標準。
近年來,體質測試結果表明,初三學生的體質狀況最好,這正是中考體育所帶來的積極影響。為更好地發揮體育作為中考項目的槓桿作用、導向機制,天津市在中考改革中提出將中考體育成績由30分提高到40分,有助於使學校、學生、家長進一步重視體育鍛鍊,也提高學生參與體育鍛鍊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培養鍛鍊習慣和體育興趣,從而提升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新中考體育考試」成績總分為40分,由平時成績(滿分18分)和體育統一測試成績(滿分22分)構成。
平時成績由體育課考評成績、每天一小時陽光體育活動成績、學生體質健康達標成績三部分構成。統一測試內容分為必測一項和選測二項,共計三項。統一測試的必測項為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選測項一為引體向上(男)/1分鐘仰臥起坐(女)、50米跑、立定跳遠三項選一,選測項二為運動技能測試,測試項目為足球運球繞杆、籃球運球繞杆、排球正面雙手墊球、桌球正手攻球四項選一。統一測試自2022年上半年開始進行。
改革初衷:讓學生擁有健康的體魄
體育學科為何越來越受重視?
雲南省教育廳副廳長張春驊解讀了此次改革的初衷——當前,雲南省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不能較好地體現德智體美勞「五育」並舉,教、學、考、招有機銜接不夠,不能從指揮棒導向上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
雲南省2018年對全省16個縣的小學四年級和初中八年級的抽查顯示,四年級的數學,周課時超正常課時的60%,八年級則超90%;而四年級體育,開課達標率為61.2%,八年級卻只有38.7%。
課業負擔多、課外活動少、電子產品濫用導致越來越多的「小胖墩」「小眼鏡」「小屏奴」誕生。
以青少年近視為例:目前,我國「小眼鏡」人數已超過1億人,中、小學生近視率分別高達71.6%與36%,高三年級學生近視度數高於600度的佔比更是達到21.9%。
「我國青少年的體質健康已開始亮紅燈。」徐忠祥憂心忡忡,「初中階段是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關鍵期,需要有相應的運動強度和負荷來促進學生體質健康。」
《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明確提出:中小學生每天校內體育活動時間不少於1小時;讀寫連續用眼時間不宜超過40分鐘。
「增加體育課比重與戶外活動時間是有科學道理的。」北京大學醫學部眼視光學院院長趙明威說,比如說近視,它是由眼軸變長導致,而孩子在陽光下多運動,眼睛裡的活性物質會分泌,比如多巴胺,它可以抵抗眼軸變長,抑制近視發展。
「副科變主科也好,麻雀變鳳凰也罷,歸根結底,體育課地位上升的主要原因就一個,讓我們的下一代擁有健康的體魄。」雲南省教育廳一位不願具名的人士說。
2018年9月份召開的全國教育大會號召「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開齊開足體育課,幫助學生在體育鍛鍊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鍊意志」,對整個學校體育的謀篇布局,指明了方向,明確了任務。
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近日在接受採訪時說:「我們希望經過若干年的努力,能夠把體育真正做成一門主課。在中考裡面,它要起到主課作用,就跟語數外同分值。」
網友:觀點不一,支持者居多
對於雲南中考提高體育分值的改革,網友們雖觀點不一,但支持者居多。
一下子治好了體育老師多年的病痛!
記得最早倡導的就是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支持!
真是太好的改革,現在的孩子們身體素質太差,每天除了學習沒有時間鍛鍊身體,健康的體魄才是最重要的,希望全國各地都可以推廣起來!
挺好的,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沒有良好的體質成績再好又有什麼用?
但也有網友認為,體育要重視,但100分有些誇張了。
100分佔比多了,我們以前中考只佔30分,學校都非常重視。
可以重視,100分太誇張了。
還是得適中,一味追求提高,可能對部分孩子又是一個壓力點。
那不是各個都要能文能武!腦力已經很累了體力又加碼!小孩太難!
而體育老師曬出換課的聊天記錄能迅速走紅網絡,也是因為大家都感同身受。網友同情地說:體育老師「本應該是體質最好的那個,最後卻經常被『生病』」。
此次雲南中考政策的出臺,有網友笑稱:「體育老師可以光明正大要課了。」還有網友說:「我終於可以自豪地說,我的體育是體育老師教的了!」
鄭州大學教育學院教授羅志敏認為,此舉將是體育教育領域的一次「倒逼」式改革,體育的100分能否嚴格把關很重要,需要教育系統從提高體育教師素質、增加體育教師崗位、完善體育考核機制、堵住人為操作漏洞等方面著力。
上海:新中考體育增加多樣性選擇
看到這裡,上海的家長一定會關心上海新中考體育如何改革。
去年上半年,上海市教委公布了《上海市初中畢業升學體育考試實施方案》,並將自2017年入學的六年級起實行。《實施方案》堅持把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在體育中考統一考試項目增加多樣性選擇的同時,不增加學生實際測試項目,控制學生負擔。
也就是說總分、結構及各部分分值保持不變:
◎總分仍為30分,由統一考試成績和日常考核成績各15分組成。
◎日常考核仍由《體育與健身》學科考試成績和《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綜合評定結果兩部分組成。其中《體育與健身》考試成績滿分仍為6分(七、八、九年級各為2分),《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綜合評定結果滿分仍為9分(七、八、九年級各為3分)。
未來,上海新中考體育方案主要有以下變化:
一是在統一考試項目類別不變(仍為四大類)的基礎上,增加了可供選擇的項目數,第一類項目在原有遊泳和長跑的基礎上,增加4分鐘跳繩的可選項目,第三類項目在原有體操的基礎上,增加桌球、羽毛球、網球和武術項目的可選項目(為保持項目間難易度相對平衡,如選體操,須選擇墊上運動、單槓、雙槓、橫箱分腿騰越中的2小項),促進學生參加多樣化的體育運動;
統一考試:
(1)第一類項目
男生:1000米跑、200米遊泳、4分鐘跳繩(三選一)
女生:800米跑、200米遊泳、4分鐘跳繩(三選一)
(2)第二類項目
男生:50米跑、立定跳遠、實心球、引體向上、25米遊泳(五選一)
女生:50米跑、立定跳遠、實心球、仰臥起坐、25米遊泳(五選一)
(3)第三類項目
男生/女生:桌球、羽毛球、網球、武術、體操(五選一)
(4)第四類項目
男生/女生:足球、籃球、排球(三選一)
每位考生必須參加全部四類項目的考試。可在上述各類項目中各選擇一個自己擅長的項目作為考試項目,項目一經選定後,不得更改。如選擇體操項目,須選擇墊上運動、單槓、雙槓、支撐跳躍(橫箱分腿騰越)中的兩項。
二是對統一考試中原有部分項目如籃球、足球項目的測試方法及標準進行了調整和優化,使項目的測試更加科學、完善;
三是進一步提升考務組織工作的規範性。如針對本市天氣特點,適當調整統一考試周期,將截止時間由每年4月30日延長至5月10日;進一步完善平時成績上報辦法,對統一考試的場地和器材標準進行規範等;
四是允許在市級及以上體育比賽中獲得個人項目前六名、集體項目前三名的考生申請統一考試免考(比賽項目按年度發布),鼓勵學生積極提高運動技能。
對於提高體育分,你怎麼看?
加強體育鍛鍊,你有什麼好方法?
一起來留言分享吧~
- END -
(本文內容綜合整理自上海升學、新華社、上海教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