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論介紹一】狹義相對論講的是什麼?

2021-02-18 環球物理

什麼是相對論?

相對論是愛因斯坦創立的一個關於時間、空間和物質之間關係的理論。它分為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兩個部分。


狹義相對論

1905年創立的狹義相對論是一個時空理論,描述著不同慣性系之間的時空關係。

愛因斯坦於1905年發表了一篇非常有名的論文——《論運動物體的電動力學》,宣告著狹義相對論的誕生,該論文探討了慣性系之間的時空關係,指出對於做相對運動的不同慣性系之間而言,兩個異地事件是否「同時」發生是一個相對的概念。

        也就是說,處於靜止系中的觀察者認為「同時」發生在不同地點的兩件事情,運動觀測者認為並不是「同時」發生的,這也就是「同時的相對性」。另外,愛因斯坦還提出了「運動的時鐘變慢」、「運動的鋼尺變短」等時空效應,在後來愛因斯坦有指出「物體的質量跟運動速度有關」,並且提出了著名的質能方程式:

狹義相對論是建立在兩個基礎假設之上:光速不可變原理和相對性原理。並且,愛因斯坦獨立推導出了狹義相對論的核心公式——洛倫茲變換。

必須指出的是,愛因斯坦在建立狹義相對論的時候並不知曉洛倫茲的相關工作,雖然最後公式在數學上的形式都一樣,但是是兩個人獨立自主推導出來的,且愛因斯坦推導出來的洛倫茲變換的物理解釋跟洛倫茲完全不同。

為了區別洛倫茲的理論和愛因斯坦的理論,洛倫茲在給愛因斯坦寫信的時候建議把愛因斯坦的理論稱為「相對論」,愛因斯坦一聽覺得「這名字起得還可以」,於是就欣然接受了。(順便說下,「洛倫茲變換」這個名字也不是洛倫茲本人自己起名的,而是著名的數學家龐加萊建議的。)

相對性原理看起來並沒有什麼問題,大家比較接受,但是光速不變原理就遭殃了,並且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包括目前也一樣,光速不變原理一直被挑戰著,不管是什麼身份的人。其實很多人都對光速這個概念存在或多或少的誤解,那麼我們就來談談光速不變原理是怎麼回事。

愛因斯坦告訴我們,在物體運動速度遠低於光速的情況下,牛頓的經典物理時空觀和定律都是非常適用且精確的。但是如果物體的運動速度加快了,快到一定的速度值之後,牛頓的經典物理時空觀和定律將通通失效,速度得達到多塊呢?通過計算可以發現,至少得達到0.5c這樣的速度。光速不變原理告訴我們,光速唯一且不可超。於是一大波又一大波的人就要來反駁了,找了很多很多的例子來「說明」相對論是「錯的」。下面我們來舉一個例子解析一下。

假設在某個慣性系內,存在一個人和一輛汽車,好,我們進入下面三個情景模式:

情景一:假設人以10m/s的速度向前運動,汽車以20m/s的速度同向運動,這時候按照牛頓的經典物理學觀點,我們可以有下面的結果。


從圖示我們可以看出,如果以地面作為參考系的話,那麼人和汽車的速度分別是10m/s和20m/s,如果以汽車為參考系的話,人的速度是-(20-10)m/s(速度是矢量,正負代表方向而不是大小),若以人為參考系的話,汽車的速度為(20-10)m/s 。嗯,非常好,解釋得非常完美,也很對。接下來進入情景二。

       

        情景二:假設人以10m/s的速度向前運動,汽車以20m/s的速度相向運動,這時候按照牛頓的經典物理學觀點,我們可以有下面的結果。


從圖示我們同樣也可以得出,假若以地面為參考系的話,人和汽車的速度分別是10m/s和-20m/s,以人為參考系的時候汽車的速度為-(10+20)m/s,若以汽車為參考系的話,人的速度就是(10+20)m/s。很好,解釋得不錯,但是如果我們把汽車的速度加大到光速呢?會怎麼樣?讓我們來看看。

        情景三:假設人還是以10m/s的速度前進,而汽車以光速相向運動,則如果按照牛頓的經典物理時空觀的話,會出現下面的情況:


這時候很多人都會眼尖發現一個問題:如果我以人為參考系的時候,汽車的速度就是-(c+10)m/s,而以汽車為參考系的時候,人的速度就是(c+10)m/s。這不就是已經超越光速了嗎?相對論不是說光速不可超嗎?你瞧,愛因斯坦錯了!

        先別急,我們剛剛也說了,愛因斯坦指出,當物體運動速度比較低的時候,牛頓的經典物理學時空觀和定律都很適用很精確,但是一旦物體的運動速度加快到0.5倍光速的時候,這些經典物理定律將通通失效!


那怎麼解釋剛才的問題呢?問題就出現在這裡:相對論提出光速不可疊加定理。也就是說,不管是我們以人為參照物也好,以汽車為參照物都好,兩者的最終速度只是(正負代表方向)。更直白一點,不管我作為觀察者是背著光運動的還是逆著光運動的,測量出來的光的速度仍然是光速c。所以,如果你想使用相對論時空觀來解釋問題的時候,你就必須拋棄經典物理的時空觀。

我們再來談談光速在相對論中的作用。光速在相對論中有兩個基本作用,這兩個基本作用使光速在相對論中處於核心地位:

①、對於光速的「約定」使得時間和空間成為可以測量的量。

著名的數學家龐加萊曾經指出:不可測量的量是不能被引入自然科學的。要使得空間各點都有統一的時間,就要校準空間各個點的鐘,必須事先對信號傳播速度有一個「約定」,於是我們約定了真空中的光速各向同性且是一個常數,這樣我們就可以校準了空間中不同點的鐘,同時又進一步假定「同時」這一概念具有傳遞性,也就是說我用光信號把位於A、B兩點的時鐘較準了,再用光信號把位於B、C兩點的時鐘校準,這樣由於傳遞性A、B、C三個鍾就都準了,用同樣的方法我們就可以把所有空間點的鐘都校準,這樣整個空間的時間就都統一了。後來我們物理學中的空間距離採用時間的度量來定義,這裡也要用到對光速的「約定」,即光速乘以光信號在這兩點之間傳播需要的時間,來定義兩點之間的距離。

對於每一個慣性系都定義了統一的時間標準和長度,我們才能進行進一步地研究,才可能建立不同慣性系之間的洛倫茲變換,以討論動鍾變慢、動尺縮短等相對論效應,這一點是很多人忽視的,必須引起重視。

②、光速不變原理,它是相對論的兩個基礎理論之一。

它告訴我們真空中的光速在所有的慣性系中都相同,光速與光源相對於觀測者是否運動、運動的速度大小都沒有關係。必須要有相對性原理和光速不變原理的同時成立,才可能使得「同時」這個概念變成相對的。也就是說,在慣性系S中看來同時發生的兩件異地事件,在另一個以速度v相對於慣性系S勻速直線運動的慣性系中,將不是「同時」發生的。理解「同時的相對性」是弄懂相對論的關鍵。

實際上,對於光速的「約定」和「光速不變原理」均與時空的對稱性有關:約定光速就是約定時間的均勻性和空間的均勻、各向同性,光速不變原理則對應於Boost對稱性(相對應於洛倫茲變換)。總之,約定光速的以上兩條性質,等價於約定時空具有龐加萊對稱性。                         


(由於篇幅限制,廣義相對論以及相對論更加詳細的科普介紹我們後期繼續跟上,敬請關注!)

      環球物理,以物理學習為主題,以傳播物理文化為己任。專業於物理,致力於物理!以激發學習者學習物理的興趣為目標,分享物理的智慧,學會用物理思維去思考問題,為大家展現一個有趣,豐富多彩的,神奇的物理世界!

諮詢電話:010-56143955   010-56143855

投稿請聯繫 14511055@qq.com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蘇州街名商大廈1101環球物理

參加物理集訓營撥打諮詢電話,短期高效提高物理!歡迎撥打諮詢電話:13581994719

相關焦點

  • 【相對論介紹四】光速不變原理講的是什麼?
    光速不變原理講的是什麼?
  • 相對論誕生:愛因斯坦是如何創立狹義相對論的?(下)
    然後說愛因斯坦因此提出了光速不變原理,再從光速不變(相對性原理似乎就是透明的存在)推出了狹義相對論的幾個常見的效應,比如尺縮、鍾慢、雙生子效應。再講一下質能方程,狹義相對論就算講完了。這點我們從狹義相對論的創立時間表裡也能一窺一二:愛因斯坦花了10年時間思考狹義相對論,用了整整1年時間去協調相對性原理和光速不變。
  • 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到底有啥區別?
    之前的所有文章,我們多次談到相對論中的時間膨脹和長度收縮概念,其實這裡所說的相對論僅僅是狹義相對論,其中長度收縮僅僅是一種相對效應,也就是地面人看運動的物體,長度變短了,但是運動物體自己看自身,長度依然是沒變的,這就是長度的相對性,如果不理解這個,可以翻翻前面的文章看下。
  • 相對論誕生:愛因斯坦是如何創立狹義相對論
    這篇文章的主題是狹義相對論的誕生,我不可能把所有的以太實驗都列出來,那夠寫一本書了。這裡只介紹幾個跟愛因斯坦創立狹義相對論關係比較大的實驗。這個原因嘛,雖說愛因斯坦有那些一階光學實驗就夠了,麥可遜-莫雷實驗對他創立狹義相對論並沒有什麼直接的影響。但是,這個實驗對其他物理學家影響非常大啊,比如洛倫茲。
  • 一口氣搞懂狹義相對論
    其中,在1905年6月30號發表的《論動體的電動力學》,後來也被叫做:狹義相對論。今天是狹義相對論發表的114周年。這都100多年前的理論,我們沒有理由看不懂它。今天,我就來給你好好講一講:狹義相對論到底講了些什麼?一場跨越200年的恩怨狹義相對論能夠誕生,其實主要源於一場跨越200年科學史的恩怨。
  • 狹義相對論基本思想及概念梳理(上)
    相對論和量子力學是現代科學的兩大基礎,前者顛覆了物理學中的時空觀,後者顛覆了物理學中的因果律。最近看了點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書,本文就狹義相對論的思想和概念做個梳理,不涉及數學形式-偏微分方程的推導。這是一篇讀書筆記,就是撿我覺得重點的寫一寫,有疑惑或不了解的背景知識,你得去問度娘。
  • 通過「狹義相對論」剖析所謂「絕對真理」到底是什麼?
    前面我通過10多篇文章詳細介紹了狹義相對論的起源、誕生過程、內涵以及意義,其中對愛因斯坦用理性戰勝直覺的偉大創舉表示了高度的評價,但是有很多反相對論的網友卻認為「狹義相對論」未必正確,為啥會覺得這麼一個物理理論是不正確的呢?其主要原因就是這些網友壓根不懂狹義相對論。
  • 狹義相對論成立的前提條件,竟然無法證明?
    我們通過前面的幾期文章,詳細談到了狹義相對論的核心思想,同時也通過量化方式給出了長度收縮公式,時間膨脹公式和質速變換公式。但是大家通過理解相對論的發現過程,你是否發現一點:那就是相對論成立的前提條件無法證明!這是怎麼回事呢?
  • 狹義相對論到底是什麼意思,給大家一個具體的解釋,幾分鐘就明白
    我們人類想要獲得發展,那麼科學就是我們必須了解的事情,隨著中國的科學技術一天一天的強大起來,我們作為中國人,自然也應該全面的了解科學,現在國家普及科學知識,美女小倩也給大家推出了一系列的科學文章,就是希望能夠和大家一起學習和了解科學。
  • 再論狹義相對論中的雙生子佯謬
    我也是從了解狹義相對論到目前已有十三年了,常常被其「詭異的結論」弄得頭昏腦漲,真是欲證其偽而不能,欲接受亦不能。相信真正愛好物理哲學的人在沒有真正弄懂狹義相對論之前也是像我這樣時時痛苦。我今天寫這篇文章是因為自己覺得自己略有長進,終於弄懂了其中的玄妙之處,所以一方面有賣弄之意來長出這抑壓十幾年的胸中悶氣,一方面也希望能夠讓那些與我有同樣困惑的人能夠得到解放——弄清事實,解開心結。
  • 一口氣通俗理解《狹義相對論》時間膨脹效應
    《狹義相對論》也是如此,因為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所接觸的一切事物,如果利用《狹義相對論》來計算更精確,但是與我們原本的常識之間的誤差,更加微不足道,除非利用更加精密的儀器,否則你要突然蹦出來一句「時間是相對的,我的時間比你走得慢」,肯定分分鐘讓吐沫淹死。實際上狹義相對論並非難以攀登,就是一層窗戶紙,捅破了也就破了。
  • 狹義相對論的研究,顛覆我們的認知
    什麼是狹義相對論?1905年愛因斯坦發表了狹義相對論,這個理論可以說是顛覆我們認知的科學理論,因為根據狹義相對論,時間會隨速度的增大而減慢,也就是說,我們每個人的時間其實都是不同的,時間並不是絕對的固有屬性,它是會變得,誰的速度大,誰的時間就變慢,這個完全是顛覆我們認知的存在。因為在我們的感知中,時間就是固有屬性,它是不會改變的。
  • 如果光的速度在某種介質中變慢,會對狹義相對論產生什麼影響?
    光在一些介質中竟然變慢了,這其中出了什麼差錯?會影響狹義相對論嗎?麥克斯韋方程組告訴我們,在真空中,光的傳播速度不變,對所有觀察者來說都一樣。這從根本上與19世紀的絕對時間觀相衝突,狹義相對論的假設解決了這一衝突,廢除了這一觀念。
  • 【探索】漫談光錐之內是命運的狹義相對論
    在很多超前的理論裡面,有個玄乎其玄的理論,就是我們的愛因斯坦爺爺提出的狹義相對論。 很多人都聽過「狹義相對論」這五個字,但鮮有人知道到底什麼是「狹義相對論」。
  • 以太的否定,洛倫茲與龐加萊的困惑,狹義相對論誕生的前夜
    上一篇文章我們討論了「相對性原理」和「光速不變原理」,經過我們的討論,發現這兩個基本原理之間存在著不相容性,或者說它們之間是相互牴觸的,這篇文章就讓我們一起來聊一聊物理學家們是如何一步步解決這兩個基本原理之間相互牴觸的問題的、狹義相對論又是如何建立的!我們得先從「麥可遜—莫雷」實驗說起!
  • 狹義相對論造成的反常規「效應」也會消失?效應是人類的錯覺嗎?
    上一期內容中,我們詳細談了為什麼狹義相對論會破壞「同時性」這個人們已經根深蒂固的常識。也就是說,當我說A事件和B事件同時發生的時候,站著別人的角度,這兩件事情未必同時發生。當然如果大家都處於相同的參考系看AB事件,一定還是同時發生,不會出現矛盾。
  • 解讀狹義和廣義相對論,都有哪些預測被證實了?
    相對論是關於時空和引力的理論,主要由愛因斯坦創立,依其研究對象的不同分為狹義相對論(特殊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一般相對論)。
  • 《相對論究竟是什麼》:改變對時間和世界認識的理論
    「世界上可能只有12個人能夠看懂相對論。」讀書時,文科的我不假思索地被愛因斯坦的這句話所勸退,自認為理科基因匱乏的自己必然不在這12個人之中,故而從未試圖了解相對論的一絲一毫。在《論運動物體的電動力學》中提出狹義相對論,在《物體的慣性同它所含的能量有關嗎?》通過狹義相對論證明了質量就是能量。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是伽利略相對論的延伸,即「不用限制於力學,你不管做什麼實驗都無法判斷自己是運動還是靜止的」。
  • 從時間膨脹到長度收縮——給高中生的狹義相對論(二)
    這把尺子的定義不在乎什麼技術手段,並且,根據光速不變原理,我們可以用光一秒內前進的距離作為定標的手段。一秒這個時間的確定,我們可以通過之前介紹的本徵時間的方法來定義,在這裡就不再詳細介紹了。狹義相對論對時空的影響可以簡單地歸納為尺縮時延。具體的影響大小可以通過之前螞蟻在玩具車中反射光波的方法給予定量計算。
  • 通俗的解釋愛因斯坦相對論到底說的是什麼?
    相對論包含兩個不同的元素:廣義相對論和狹義相對論。狹義相對論首先被介紹,後來被認為狹義相對論是更全面的廣義相對論的特例。廣義相對論是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在1907年至1915年間發展起來的一種引力理論,1915年之後,許多人為驗證廣義相對論做出了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