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走婚」誤解的摩梭族,在這個村子裡,我看到了真正自由平等的男女關係

2021-02-23 Yummy精選
白皮書 | 身體 | 情感|xoxo | 熱點 | Yummy服務

在文章開始前,

請大家花3秒做一件小事,保障我們不失聯:

1、點擊頂部藍字「Yummy精選」

人類社會的早期是母系社會,然後在某個時間我們進入了父系社會,對於「母系」「父系」,很多時候只是記住了這樣的關鍵詞,但從本質意義上來說,從未搞懂他們的真正含義。

 

十多年之前,一個摩梭女孩楊二車娜姆寫了一本書《走出女兒國》,把瀘沽湖推到了全中國、全世界人的面前。

所有人來到這裡都為這一高原湖泊震驚不已,本來寧靜的全世界僅存的母系氏族大家庭——摩梭人家也隨著旅遊揭開了神秘的面紗。

 

上世紀90年代,導演周華山在摩梭山區生活了一年多,進行母系文化研究,並拍成紀錄片《三個摩梭女子的故事》。

 

同時伴隨出版的還有《無父無夫的國度》這本書,書裡面的內容和紀錄片是相匹配的。

 

通過品讀他的兩部作品,我終於明白了「母系」這個詞語它的背後所蘊藏的寶貴含義。

 

同時摩梭族的神秘面紗也被揭開,作者以自己的親身體驗,平反了過去對摩梭人「知母不知父」、「母女共夫」、「無父無母」等不公評價。

他甚至給出這樣的評價:

 

「成長於繁華富裕的香港,26歲當大學老師,豐薪優職並且跑了半個地球的我,居然在這個長期被人們視作「落後」、「愚昧」的摩梭山區找到了心中的幸福與榮幸。」

 

摩梭人的婚姻觀、家庭觀和性別觀,直到今天看來,依然是非常前衛的。

 

 

關於家庭


摩梭與我們主流社會最大的區別就是,我們是一夫一妻的婚姻構成的家庭,

而在摩梭不是這樣的。

書中的第一章,作者就整理了一段來自摩梭小夥子的對於自己家庭的描述。

」我有四個母親,七個姐妹,大家生活在一塊,不會介意誰是生母誰是大媽媽或小媽媽。「

你會怎麼理解他的意思呢?是他爸爸有四個老婆?還是他有七個親生姐妹嗎?事實上都不然。

摩梭社會是母系大家庭。

親屬成員完全是母親方血統的成員,姐妹不外嫁、兄弟不內娶、家中無父親,男性長輩只有舅舅。

摩梭姑娘達史拉措曾經交往過一個漢族男朋友,對方要求她搬到城裡去住。

摩梭感情模式的最大特點是婚姻與家庭的分割,即走婚與母系家屋的分割。走婚伴侶不會同住或組成家庭。

摩梭人生活在一個無夫無父的社會裡,摩梭語裡甚至沒有「父親」和「丈夫」這兩個詞。

在摩梭人心中,兄弟姐妹、阿咪和舅舅是一生的陪伴和港灣,阿咪是摩梭語中母親的意思。

而且很多摩梭人在小時候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的生母是誰。

書中的年者小瑪說,小時候一直不知道自己的生母是誰,有一天她問其中一個阿咪是不是她的親生母親。

阿咪回答道:「你問這個幹嗎?我們都是你的母親!」

在作者周華山看來,「我們都是你的母親」完全體現了摩梭文化的深層結構。

為什麼很多摩梭女性在生育上是不焦慮的,而且很多人都沒有走過婚呢?

因為她姐妹的孩子也叫她阿咪,姐妹的孩子就相當於她的孩子,她也會向照顧親生孩子一樣去對待姐妹的孩子。

所以,摩梭女性在生育上是不焦慮的,而且懷孕了也不會特別焦慮,反正家裡還有姐妹和阿咪可以一起帶孩子。

關於性別

在紀錄片中,摩梭姑娘達史拉措分享了她的故事。

」當時只注意了手和腳怎麼樣,沒有注意孩子是男的還是女的。「
他們沒有特別濃重的性別意識,也不需要女權主義或男性解放運動,男人女人都不會感到自身的性別受到壓迫。反而在主流社會談及女權,往往卻把男女對立起來,其實不管男女,都有可能遭遇不平等,而性別平等又是一個何其美好的詞語。「如果我聽別人說我是誰的老婆,我覺得特別不舒服,我不是他的,他也不是我的,怎麼能說他是我的什麼,我是他的什麼。「我是我,他是他,最多我會告訴別人,他是孩子的爸爸。」摩梭從不會限定感情的時間程式與標準,兩性平等,輕鬆自在,毫無矯揉造作。另外,摩梭摩梭不但沒有性別歧視,甚至沒有太多性別意識。
在2000年裡少數民族與社會性別研討會上,摩梭人郜阿達史拉措就說:
「你們整天討論社會性別,我到現在才明白是什麼,在我成長的經驗裡,性別的唯一意義,就是分開男女廁,你們說孩子出生時的性別決定了一生的命運,我的經驗完全不一樣。」作者感慨,摩梭文化中也沒有同性戀和異性戀的二元對立,甚至不太需要同性戀這個概念。
摩梭文化對於性別的包容性決定了大家不會覺得他們另類,在這裡不會感到壓力。

關於「走婚」

「走婚」概括地說,是指男不娶女不嫁, 通過暮至朝離的走訪來實現男女雙方的結合。

 

在外人眼裡似乎覺得關於摩梭族,走婚就是他們的存在形式,但摩梭文化的核心不在走婚,而是家族和諧,在摩梭人中沒有比這更重要的價值觀。為何一生只能愛一人?為何必須與相愛的人終身同住才算幸福?為何情慾必須與居住、家務、經濟、生活習慣掛勾?為何情感必須依從戀愛、婚姻然後才有性事的模式?為何夫妻關係必定比姐妹兄弟感情更重要?「感情不在於情人的多寡,若感情美滿,一生一個就夠了,倘若只求新鮮與漂亮,一生十個也嫌少。你問這些都是我們從來沒有想過的問題。只要雙方感到幸福,其他都不重要。」
「走婚」映射的更像是一種摩梭人對感情婚姻的態度,他們對待感情的態度是隨緣的。

同時,摩梭在兩性感情上崇尚獨立人格,男人不會認為自己佔有女伴,女子也不會認為自己屬於男人,彼此關心不上鎖,連成一起有自我。

「我愛的是他,他與別人的關係,是他的事,我不管,只要沒有欺騙我便行。強迫他一生只喜歡一個人才不公平。」

旁人無需幹預人家感情事,也絕不逼人走婚,沒有走婚很普遍,不會有壓力,不管什麼原因,都被視作正常。

摩梭男女之間沒有成婚,而是用「夥伴關係」取代「婚姻關係」,不僅從未出現情殺、亂倫等現象,還是當今社會湧現的獨身主義、單親家庭等情感問題的「良方」,值得現代婚姻制度參考借鑑。

關於性與自由

27歲的赤可奔瑪在外工作四年說到:

「我在外面生活那麼久才意識到,女人要享受性關係,首先不是生理上的性滿足,而是心理上的完全放鬆,毫無道德焦慮或社會壓力。

若內心充滿壓力,憂慮與恐懼,怎可能享受性事呢?

我身邊的漢族女子,總是擔心什麼失貞、懷孕、第三者,分手等問題,仿佛女孩子在性事上總是吃虧。

我才發現,摩梭女人在性事上是享受,不是擔憂或排斥。」

書中的阿斯松娜(102歲)老人說:「身體都一樣,只不過大小形狀各具特色,你有的,我也有,為什麼要害羞?」直到七十年代末,摩梭的瓦拉片溫泉仍然是露天男女同浴。據書中多位老人介紹,以前男女老少皆赤身裸體享受溫泉浴,既保健治療又享受美酒醇香的美妙境界。在熱氣蒸騰的環境下男女獨唱、對歌、閒聊、調情以至挑逗,毫無遮掩與束縛,身體心靈皆得以釋放,是最自然的感情表達。「人出生本就赤身裸體,這個沒錯嘛。赤裸不等於淫亂。摩梭溫泉自古皆男女同浴,從沒發生強姦或侵犯的事情。心不淫邪怎會做出淫邪行為?男女若調情邂逅後一起離開,那肯定是你情我願的。這是人生的快樂事,為何要視為害羞、淫邪?」如今連摩梭年輕人也內化了主流男女分隔的思維,不接納過去異性同浴的傳統習俗,甚至把往昔傳統視作「淫亂放蕩」,反而老人一般更為「開放」與「率性」。摩梭族甚至在語言裡也沒有處女、貞節、處女膜、失貞、寡婦等概念。

「摩梭人沒有處女這個概念,看人不能這樣看,對女人要很尊重。不尊重婦女,就等於不尊重自己的母親。」她們不把女性價值還原為一塊薄薄的所謂「處女膜」,不認為必須結婚生子才算「真正的女人」,更不會認為女人的幸福在於找到一位真心愛她的丈夫。不可否認,在現代文明的衝擊下,摩梭文化也在不斷流失。男人比女人更快、更多、更容易受現代衝擊以至動搖。許多年輕一代在傳統與現代、文化與發展、宗教與情慾之間矛盾與掙扎。

但摩梭女性無論在過去還是現在,都擁有獨立於丈夫、舅父、父親或任何男人而存在的「性權」,這是很難去改變的根深蒂固的觀念。

她們的情慾不受男人支配,高度自主,男人也無權幹預她們的感情取向或選擇。

周教授對於摩梭文化的研究,引人不禁深思,原來還可以這樣生活。

摩梭族對於自由、平等,兩性關係的認知也許不是刻意而為之,但在世人眼裡確是震撼的。

這不由得引人深思,那些主流社會的兩性偏見,是否只是男權給自己帶上的鎖鏈,所謂的文明又是否真的是先進的思想。

參考文章:

http://culture.163.com/edit/011128/011128_55405(3).html

https://www.jianshu.com/p/6a49ac48eb56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1048899/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vT4y1L7NE?from=search&seid=2473795863040648695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ap411o7fM?from=search&seid=2473795863040648695

小豆豆按摩操》教程哦!


Yummy課程推薦:

(如不需要,可忽略)

相關焦點

  • 摩梭族還流行走婚?
    走婚是情投意合的男女通過男到女家走婚,維持感情與生養下一代的方式。由於母系社會中由女性當家,因此所生下的小孩歸母家生養,生父會在滿月時公開舉辦宴席,承認彼此的血緣關係,避免發生同父亂倫。摩梭人在白天,男女很少單獨相處,只有在聚會上以唱歌、跳舞的方式對意中人表達心意。
  • 這群摩梭族女子比papi醬更值得上熱搜吧
    我覺得有點誇張了,伴侶相處模式本來就有很多種啊,papi醬這種是很好但也不算多驚人吧。剛好前幾天我看到有組截圖被很多人轉,是一部關於摩梭族走婚模式的紀錄片,我很感興趣就趕緊去把片子找來看了,然後覺得裡面有很多值得討論的點,就截了更詳細的圖出來,與大家分享。
  • 雲南摩梭族走婚習俗
    雲南摩梭族走婚習俗解析。
  • 母系文化、走婚習俗……關於摩梭族的那些事,省博告訴你!
    七月一日,雲南省博物館籌備了四年的大型原創展《摩梭MOSO》成功展出,讓摩梭族文化更好地呈現在大眾面前,今天就和優優一起去看看,走近這個神秘的民族。走近這個展覽,最開始映入眼帘的便是無數的透明卡片做成的問句,上面寫著世人關於摩梭族的質疑,看完這個展,你心中便自己會有答案。
  • 摩梭族人走婚習俗簡介
    瀘沽湖景點:1·草海  2·阿夏幽谷  3·摩梭之家  4·瀘沽三島  5·吉意溶洞  6·瀘源崖  7·獅子山  8·黑娃俄島  9·裡格半島  10·走婚橋  11女神灣  12·情人灘 等等。      關於摩梭族走婚習俗介紹(散文部分):我國的摩梭族現在還持續著走婚的習俗,現在還一直在走婚。走婚是摩梭人的一種婚姻制度。
  • 中國少數民族的「走婚」,男不娶女不嫁,只有爬窗才能「洞房」
    走婚的男女,維繫關係的要素是感情,一旦發生感情轉淡或性格不合,可以隨時切斷關係,因此感情自由度較高,在夫妻關係上,也是女方佔有主要地位,女方一旦不再為男方開門,走婚關係就宣告結束。在她們這裡,不存在「第三者」,也不存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規矩,更不存在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的說法。
  • 我國一個奇特民族,男女不用結婚也能生育,方式簡單粗暴
    我們總是能看到一些和普通生活並不相同的人或者事情,有時候一些民族,他們的風俗習慣與其他民族並不相同,這些奇特的風俗習慣可以讓我們了解更豐富,更多樣化的世界。比如說我國一個奇特民族,男女不用結婚也能生育,方式簡單粗暴。
  • 男不娶,女不嫁,流傳走婚習俗這是為何呢?
    找一個真正愛自己,對自己好的人是非常至關重要的一件事情,如果說女子到了一定的年紀還找不到合適自己的人的話,那麼這個女子的時間就會被耽誤了。所以說談戀愛要趁早,結婚要仔細觀看,一定要挑選對的人。婚姻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如此重要的一件事情。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來說,都是一樣的。男孩和女孩們都希望自己在對的年紀裡,遇到自己對的那個人。
  • 走婚
    說什麼摩梭族人女孩子十六歲就獨處了,她的住處只要沒有男人的鞋或草帽,任何男人都可以進去與其纏綿。也有一說,你必須代上匕首,因為情敵會阻擾,你要隨時準備戰鬥。更有一說,女孩子都住在高高的閣樓上,你不能走正常的樓梯,要從外面攀爬進去,沒有蜘蛛人的本領,你想都別想。哈,讓許多想入非非的男人望而卻步。為了吸引遊客,導遊們添油加醋,大肆渲染,口口相傳,讓本是美好的走婚面目全非。
  • 中國最奇葩的民族,男女從不結婚,生育方式讓人想不到
    而今天我們就要介紹一個中國最奇葩的民族,男女從不結婚,生育方式讓人想不到!這個民族就是中國的摩梭族,他們生活在瀘沽湖附近,很多去瀘沽湖遊玩的人都會去摩梭族看看。和漢族不同,摩梭族現在還是保持著母系社會,而她們也有自己的交流語言,沒有文字,保持著非常古老的傳統,而這裡的男女從來都不結婚。肯定會有小夥伴好奇,他們要是不結婚的話,要怎麼繁衍後代呢?
  • 「走婚」究竟是怎麼個「走」法?
    在這個世界上就有這樣一個地方,它不是神話。這個美麗的地方,至今仍傳頌著如歌如訴的情懷,吸引著人們為它逗留,撩撥著無數紅塵之心。瀘沽湖,是小時候在地理課本上讀到的字眼。它給人的印象很直觀——面積58平方千米,海拔2690米,平均水深45米,透明度高達11米,湖水清澈蔚藍,是雲南海拔最高的湖泊,也是中國最深的淡水湖之一。在這裡,瀘沽湖盡情地表達著身處高原的痛快與情懷。
  • 中國有一獨特民族習俗,不結婚也能生子,男女相處方式很奇特
    這裡是小薯的旅行流浪館,跟我一起看世界。要說世界上哪個國家的文明最燦爛,文化最豐富,那一定非中國莫屬,56個民族,就代表了56種民族文化,這些都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實中國除了56個民族以外,還有許多沒有被認定的民族,這些民族可能因為人數不多,或是來源不明,也有可能是從56個民族中分支出來的小部族,所以沒有得到官方認定,但這些民族的文化同樣精彩,也是中國的一部分,就比如雲南的摩梭族,就以獨特的走婚習俗而吸引許多好奇的遊客前去觀摩,帶動了當地旅遊經濟的發展。
  • 中國松茸之鄉,白狼古國屬地,川藏線最佳中轉站:這裡也有走婚
    掠影雅江從康定出發,經過攝影天堂新都橋,穿過高爾寺山隧道後,沿著曲折蜿蜒的盤山公路下去便會看到一個精緻的小山城坐落於雅礱江邊,那就是雅江縣城。雅江縣位於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南部,東臨康定西望理塘,因位置在雅礱江邊而得名。
  • 摩梭人「走婚」:我心甘情願,你來去自由
    理解了這個詞,你就能很清晰地搞懂摩梭人的「走婚」了——走婚就是男的在晚上悄悄爬上女孩家二樓進行相會,第二天一早提起褲子就走人的行為。在我們漢文化系統裡,提起褲子就走人,是不道德的表現,但在摩梭人眼裡,那才是道德,你賴著不走才不道德呢。關於摩梭人的走婚,有一個非常棒的紀錄片,叫《三個摩梭女子的故事》,豆瓣評分9.1分。有空可以上網搜來看一看,不過沒空就算了,因為畫質太差了。我來給大家講一下這部紀錄片的大概內容吧。
  • 男女平等但男女有別?
    男女平等當然很正確,但如果真的平等,女人憑什麼要求男人婚前買房,憑什麼一張口就天價彩禮?也許她們要為自己的行為辯解:這是為了有生活保障。我把她們的這種思維理解為坐享其成,不用做任何事就擁有了一切。在我看來,這是一種墮落表現。她們把自己放低於弱勢的群體,先否定自己,一味地用現有的一切包括身體當作籌碼,去交換索取特權。
  • 李銀河《女性主義》:男女平等如何得以真正實現?
    家庭,婚姻,都是男權社會束縛女人的工具,女人要想得到自由,就必須逃離這些枷鎖,最好連婚都不要結。關於女人的定位,李銀河在《女性主義》一書中,提到以下幾點。1、女性主義的立場有兩種,一種是男女平等,一種自然是男女不平等。有一個名為蒙田的法國啟蒙思想家指出,男性和女性是同一個模型製造出來的。如果不看教育和風俗,那麼兩性之間的區別就不大了。
  • 楊笠被舉報,姚晨發了飆:這樣的男女平等,我不要!
    作者:劉娜打壓或辱罵男性,吹捧或美化女性,不會帶來真正的男女平等。真正的平等,是看見一個人。就在此地,就在此時,就於此刻,就從善待我們身邊平凡的異性,開始。1.楊笠,一個脫口秀女演員,引發了一場地震。如果罵,能解決男女平等的問題,那將是對所有理性派和實幹家的嘲諷。而過度地使用嘴,頻繁地利用罵,恰是弱者難堪的智商倒退。①男女之間的積怨,始於歷史,源於自身。男女兩性平等嗎?答案是:不平等。
  • 走婚——瀘沽湖摩梭母系氏族社會制習俗,男人的天堂、女人的樂園?
    僅有不到百分之十的男女或因走婚情侶雙方需要同居,或因家中有男無女,視女為「根」,以女為貴的摩梭人,只好娶一個媳婦,以續香火,其他男子仍然走婚。走婚的形式是男不娶、女不嫁,男女終身都在自己的母系家庭裡,是由男子的「走」而實現的婚姻。男方晚上到女方偶居,次晨歸回自己家中,雙方都不是對方家庭的成員。有走婚關係的男女彼此稱「阿肖」或稱「肖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