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壓歲錢為什麼壓枕頭下?壓歲錢壓枕頭下放多久?壓歲錢是春節習俗之一,年晚飯後長輩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
春節壓歲錢為什麼壓枕頭下?
據說,是因為壓歲錢可以驅鬼避邪。除夕這天,由於陰間的鬼都到陽間來吃羹飯了,為了防止小孩受到鬼的侵擾,便在他們睡覺後,把壓歲錢放在 枕頭下。這個習俗還有一個傳說。傳說古時候有一種小妖,名字叫「祟」,每年的年三十夜裡出來害人,它用手在熟睡的孩子頭上摸一下,聰明機靈的孩子會變成了瘋瘋癲癲的傻子了。人們怕祟來害孩子,就點亮燈火團坐不睡,稱為「守祟」。有一戶人家夫妻倆老年得子,視為掌上明珠。到了年三十夜晚,他們怕祟來害孩子,就和孩子玩。孩子用紅紙包了八枚銅錢,拆開包上,包上又拆開,一直玩到睡下,包著的八枚銅錢就放到枕頭邊。夫妻倆挨著孩子長夜守祟。半夜裡,一陣巨風吹開了房門,吹滅了燈火,祟摸孩子的頭時,孩子的枕邊竟裂出一道亮光,祟急忙縮回手尖叫著逃跑了。管氏夫婦把用紅紙包八枚銅錢嚇退祟的事告訴了大家。大家也都學著在年夜飯後用紅紙包上八枚銅錢交給孩子放在枕邊,果然以後祟就再也不敢來祟害小孩子了。因而,人們把這錢叫「壓祟錢」。「祟」與「歲」諧音,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被稱為「壓歲錢」了。
壓歲錢壓枕頭下放多久?
除夕給小孩送壓歲節的習俗,始於宋代。至清代,此俗達到最盛時期。 送「壓歲錢」的習俗,表示長輩對晚輩的祝福,寄託他們對兒孫的希望。親戚朋友給人家的晚輩送壓歲錢一般在除夕前,家裡的長輩給兒孫送壓歲錢則在年夜飯過後,有的遞到小孩的手中,有的在小孩們睡著後,塞到他們的枕頭底下。壓歲錢在枕頭底下壓越久越好。壓歲錢不僅僅可以保佑孩子健康成長,在枕頭底下壓著還有生財的意義。雖說錢財乃身外之物,但是在如今社會,缺了錢是很多事情都完成不了的,因此壓歲錢一直壓在枕頭底下,保佑自己財源滾滾也是很好的。再說了,也不差這一點錢,放著圖個喜慶也是很好的。
春節除了給壓歲錢還有什麼習俗?
守歲
守歲就是在舊年的最後一天夜裡(也就是除夕夜)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來的習俗,也叫除夕守歲,俗名「熬年」。「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人們點起蠟燭或油燈,通宵守夜,象徵著把一切邪瘟 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開門炮
農曆大年初一的凌晨,天剛蒙蒙亮,人們便起床了,家家戶戶第一件事就是爭先恐後打「開門炮」,梆敲三更,響炮連天,這意味著開門大吉,也宣告新年開始。據說誰家的炮聲越響,新的一年就會越好。全城一片爆竹聲,象徵送舊迎新和接福,俗謂「接年」。
拜年
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古時「拜年」一詞原有的含義是為長者拜賀新年,包括向長者叩頭施禮、祝賀新年如意、問候生活安好等內容。遇有同輩親友,也要施禮道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