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醫生患罕見消化道疾病,東莞厚街醫院醫護人員為其籌到10萬多元...

2021-01-15 騰訊網

「謝謝老師,謝謝師哥、師姐們對我的關心與照顧。」在東莞市厚街醫院普外科的病房內,23歲的何同學接過醫護人員的愛心捐款感動地說道。

今天下午,記者從東莞市厚街醫院獲悉,近日,該院的醫護人員獲悉一位在厚街醫院實習的大四學生何同學患上罕見消化道疾病——克羅恩病後,且其家境貧寒,確實無力承擔手術費及醫藥費後,紛紛向該同學伸出援手。該院的醫護人員除了現場捐款外,還發動網上募捐,共為何同學籌集愛心款10萬餘元,幫助其過難關。

感謝厚街醫院醫護人員的愛心

「女兒做小腸穿孔手術短短幾天就花去4萬多元,醫生說後續的治療費用可能要10多萬,聽到這個天文數字,我整個人都被嚇蒙了。」何同學的母親紅著眼眶對記者說,就在自己束手無策時,短短幾天時間,東莞市厚街醫院全體醫護人員紛紛慷慨解囊,為她女兒募捐籌款,真的非常感謝他們的愛心。

「正因為有了這麼多好心的醫護人員幫助,才解了他們全家的燃眉之急。」何同學的母親一再強調說,據不完全統計,厚街醫院一共為女兒籌集到了10萬多愛心款。

實習醫學生患罕見消化道疾病

今天下午,記者從東莞市厚街醫院了解到,近日,在該院實習期間的廣東醫科大學2017級臨床醫學的大四學生何同學忽然腹痛不止,一直到第二天被同居室友發現情況不對,被緊急送到東莞市厚街醫院就診。經過醫生最後確診,何同學患有小腸出血並穿孔、中毒性休克、急性瀰漫性腹膜炎、小腸多發段性狹窄等病症。醫生緊急為其實施開腹手術。術中切除了一段病變腸管,病理最後確診了是克羅恩病。

「這是一種比較罕見腸道炎症性疾病,且反反覆覆,不易根治,後續需長期用藥控制病情。」何同學的主刀醫生東莞市厚街醫院普外科副主任醫師張子通說,何同學發病急,如果治療不及時有生命危險。

「這種病我聽都沒聽過,醫生們說後續治療費用至少需要10多萬元,且得長期需要服用藥物來控制。」何同學母親哽咽道,而她們經濟比較拮据,丈夫在外打臨工,她以幹農活為主,家中無房產。原本指望女兒大學畢業後,找到一份好工作,改善家庭環境,沒想到,如今女兒大學尚未畢業,卻又病倒了。

醫護人員捐款助其渡難關

「何同學來到我們醫院實習,她特別勤奮努力,不僅帶教老師喜歡她,全科室的醫生也對她印象不錯。」張子通說,看著何同學家艱難的狀況,厚街醫院普外科的醫護人員當即在科室裡組織了一次捐款,共籌得愛心款5800元,直接在病床前交給了何同學。

與此同時,東莞市厚街醫院的醫護人員們獲悉後,也紛紛慷慨解囊。厚街醫院科教科主任金新安說,考慮到該同學家境貧寒,確實無力承擔手術費及醫藥費,他和同事黃文歡兩人帶頭在醫院醫生群裡發起了一場為何同學愛心捐款的倡議。幾天時間裡,他們的愛心捐款的倡議得到了醫院科教科和其他科室醫護人員響應,大家紛紛伸出援手,為何同學捐款,共募捐到了26000多元。

此外,醫護人員還積極為何同學申請網絡眾籌,截至目前網上募得善款近8萬元。如今,何同學已康復出院。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劉滿元 通訊員:塗丫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楊洪權

【來源:廣州日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中秋之際,「醫」路有你:水滴籌向全國36城醫護人員送佳節祝福
    7月,水滴啟動了面向醫護人員等群體的「平民英雄守護計劃」,並投入1000萬公益金,針對在今年新冠病毒抗疫工作中,作出重大貢獻的醫護人員、志願者等相關群體進行重點支持。目前,已有兩位身患大病的醫生從中獲得幫助。
  • 這家照相館可免費為東莞援鄂醫護人員拍全家福
    「本店為東莞援鄂醫護人員免費提供全家福、形象照,向東莞援鄂醫護人員致敬!」在東莞市厚街鎮有一間照相館門口,擺放著一張醒目的海報。原來,該店為了向東莞全市50多名平安歸來的援鄂醫護人員表達敬意,免費為這些醫護人員拍攝一套形象照以及一套全家福。
  • 戰「疫」24小時|東莞護士:「我連命都可以交上去,何況頭髮!」
    市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醫務人員堅守崗位。02市松山湖中心醫院市松山湖中心醫院的醫護人員正在為進出醫院的患者測量體溫。片刻的休息時,護士們看見了窗外燦爛的煙花。03市濱海灣中心醫院穿上防護服後誰都一樣,為方便辨認,他們相互在背後籤名標註。醫護人員身穿防護服的身影。
  • 女嬰患巨型獸皮痣 扒一扒那些史上最罕見的疾病
    雖然創面很大,但在監護室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下,軍軍的創面沒有受到感染。十天後拆線顯示,重新植回創面的皮膚幾乎完全存活。醫生表示,根據目前的情況,軍軍的整形手術算是完全成功了。現在只需繼續靜養,讓皮膚完全長好。預計再過一周後,軍軍即可康復出院回家。女嬰患巨型獸皮痣父母為手術費發愁
  • 熱心市民為一線部分女性醫護籌集數十萬條安心褲
    梁鈺團隊捐贈的安心褲送達湖北當地醫院    受訪者供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徐振天穿上防護服後,數小時不能吃喝,不能上廁所,趕上生理期也只能忍著,這是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一線部分女性醫護人員面臨的窘境。對此,不少熱心市民自發為前線女性醫護人員募捐女性衛生用品。
  • 12歲少女患「巨乳症」 ,一側乳房重量達12斤,醫生:罕見
    經過醫生的診斷小興被診斷為青春期「巨乳症」如果不及時手術不僅健康狀況會受到影響還會影響她後半生的生活貴州省人民醫院醫學美容科主任 唐修俊:我們從這個片子上可以看到兩個乳房重量很重。我們懷疑會對脊柱造成影響,所以我們照了一個正側位,目前我們看到正面脊柱沒有側彎。嚴重的話,脊柱會變形。
  • 東莞萬步健走活動啟動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石忠情攝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汪萬裡)隨著醫護人員和舞蹈演員青春的舞步,1月5日上午,在「健康廣東行動」啟動5天後,「健康東莞行動」也來了,來自全市衛生健康系統的醫護人員和各行各業的市民,一起參加「健康東莞行動啟動儀式暨全民萬步健走活動」。一大早,東莞旗峰公園門口就彩旗招展,人潮湧動。
  • 那些被南城高房價逼走的人,就該買厚街|東莞|房產證|房價|廣東現代...
    今年4月,東莞市商務局發布《關於打造東莞會展業升級版的實施方案》,首次提出要打造東莞會展業「一區兩極」發展藍圖,力爭通過5年努力,打造以厚街廣東現代國際展覽中心為核心的東莞會展經濟集聚區。在東莞會展業升級過程中,厚街力能扛鼎。地鐵,也正是厚街會展業發展的利器之一!
  • 東莞厚街豐泰觀山碧水樓盤為什麼那麼便宜?開發商內部有什麼貓膩...
    厚街豐泰觀山碧水周邊配套【交通】從深圳上廣深高速往廣州方向行駛到厚街出口下高速往大嶺山方向走進入湖景大道左轉進入厚大路,左側便是此項目,下高速後5分鐘即到;離厚街中心15分鐘車程;從豐泰觀山花園至厚街廣場業主有巴士接送,厚街3路巴士每十分鐘一趟,鄰近廣深高速厚街出口,連接北穗南深;可從東莞大道水濂山支線直達東莞市區【學校】竹溪中學 、南開實驗學校 、廣東醫學院 、南開實驗學校 、河田小學 幼兒園:厚街中心幼兒園 中小學
  • 厚街臘腸非遺傳人陳顥承:講述東莞「厚街臘腸」故事
    厚街臘腸在口味上的創新是源自其非遺傳人陳顥承的探索。他不僅在製作工藝上傳承歷史,還在厚街臘腸非遺文化的傳播上做了很多嘗試。近日,記者採訪了厚街臘腸非遺傳承人陳顥承,聽他講述東莞「厚街臘腸」故事。東莞鑫源食品廠區內有一座食品文化博物館,市民可免費參觀,兩層展出各類展品超過1000件,2018年鑫源食品文化體驗區被全國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評為「AAA」級旅遊景區;與此同時,鑫源食品還以這個博物館為依託,經常組織針對家庭親子的DIY活動,比如製作月餅、臘腸製作體驗等。
  • 英國一名女性患上罕見腦部疾病,感覺自己渾身爬滿蜘蛛
    據外媒LADbible網1月15日消息,英國34歲的艾琳斯·蒂平(Aisling Tipping)是四個孩子的母親,她自述自己患上一種罕見腦部疾病,這種病不僅讓她喪失了行動能力不得不重新學習如何走路,更產生了幻覺,覺得自己全身爬滿了蜘蛛。
  • 東莞較好的白癜風醫院:東莞專業看白癜風的醫院
    核心提示:東莞較好的白癜風醫院:東莞專業看白癜風的醫院:白癜風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白癜風疾病在治療中一定不能盲目治療,在治療過程中僅僅依靠藥物還遠遠不夠,我們還需要在日常飲食中做出更多的調整。此外,白癜風患者需要注意加強自身修養,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
  • 西安兩歲男童患罕見病 媽媽剃光頭陪進無菌倉
    「發現旭兒有些異常後,我們先帶孩子去了西安市兒童醫院做自閉症檢查,但沒發現有問題,後來有位醫生說旭兒的狀態有些像黏多糖貯積症,但還不敢確定,因為這種病特別罕見。」王華說,這種病的病症之一是頭圍偏大,但王華一家人的額頭都偏大,大家都不認為旭兒會得黏多糖貯積症這種罕見病。
  • 戰「疫情」 愛瑪啟動100家醫院10萬名醫護人員愛心馳援行動
    疫情發生後,愛瑪科技集團在第一時間啟動100家醫院100000名醫護人員愛心馳援計劃,捐贈包括電動車、醫療防護服、醫用口罩、護目鏡等出行或醫療物資,以自己的方式為奮戰在一線的醫生以及工作人員提供抗疫馳援。與此同時,全國的愛瑪經銷商也響應總部號召,誓要將這力量匯成江河,與全國人民一起打贏這場戰「疫」!
  • 愛瑪電動車啟動100家醫院10萬名醫護人員愛心馳援行動
    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急需更便捷的出行方式,才能更快地往返醫院治病救人。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愛瑪科技了解到,很多住得比較遠的醫護人員,加班到凌晨,打不到車,回不了家;有的醫護人員上班在江岸區,家在20多公裡以外的蔡甸區,如果開車則要面臨排隊1小時的加油長龍…………作為一個致力於「讓出行充滿愛」的電動車企業,愛瑪電動車希望能幫武漢乃至全國解決實際問題,希望為病人夜以繼日嘔心瀝血的醫護人員,不要把時間花在路上,而是每天能多休息哪怕1小時,這正是愛瑪電動車希望傳遞和實現的價值
  • 西安一2歲男童患罕見病 媽媽剃光頭陪進無菌倉
    兩歲男童突然看東西斜視且不愛說話,起初以為是自閉症,檢查後才得知孩子得的是罕見的黏多糖貯積症。輾轉多地求醫 確診2歲兒子患罕見病2018年,王華的第二個孩子旭兒(小名)來到這個世界,旭兒剛開始學說話要比同齡孩子慢一些,王華和家人想著男孩說話晚,也就沒太在意。
  • 眾星致敬前線醫護人員!楊冪罕見盤起頭髮以劇中醫生造型出鏡加油
    近幾日,全國人民因新型冠狀肺炎而陷入一陣恐慌當中,看到每日新增的確診案例更是揪心不已,而奮戰在前線的醫護人員也時刻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為此,娛樂圈中不少明星也在這個關鍵時刻利用起自己的號召力,呼籲大眾出行戴口罩,並向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 一線女醫護人員超10萬 每月至少需60萬片衛生巾
    此時,醫院的女性衛生用品已斷供了好幾天。這家二甲中醫院對疫情的來襲幾乎猝不及防——防護用具都難以消化需求,更別提配備衛生巾、安心褲(褲型衛生巾)等女性衛生用品。但這種需求是巨大的。據梁鈺粗略估算,目前在湖北一線女性醫護人員起碼超過10萬人。按每月3天經期,每天換2片的最低配備標準,這些一線的女性醫護人員每個月最起碼需要60萬片衛生巾。
  • 原來是患上這種病……
    三歲男童患上眼癌發現時已是晚期摘除眼球後復發轉移痛心!治病已花費40多萬元孩子仍在昏迷中希望愛心人士伸出援手給他一線希望家住徐州市泉山區碧水灣的三歲男童邵加赫,去年不幸患上罕見的視網膜母細胞瘤,俗稱眼癌。
  • 東莞新生兒像螃蟹一樣吐泡泡,醫院打開食道「死胡同」
    東莞一新生兒小文(化名)剛出生,家人就發現有點不對勁,孩子怎麼跟螃蟹一樣,一吃奶就吐、嗆咳,嘴巴還不停地往外吐泡泡。經過東莞市兒童醫院的醫生診斷,孩子患上了「先天性食管閉鎖」,這是一種非常少見、嚴重的先天消化道畸形,3000個新生兒中會有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