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五十不建房,六十不栽樹,七十不做衣,裡面有什麼講究

2020-12-12 煤礦小魯

農村俗語:五十不建房,六十不栽樹,七十不做衣,裡面有什麼講究?答案是,50歲的時候,就不要再去建房子,蓋什麼房子了;60歲的時候,就不要再去栽樹了;70歲的時候,就不要再去做新的衣裳了。具體的講究,如下;

第一,五十不建房;

在農村,人們要是可以活到五十知天命的年紀,那也算是活過半百了哦;能活到50歲,也是挺不容易的了,這個年紀,也差不多知道自己的能力了。40歲的時候要是沒有富裕起來,沒有有所作為,50歲的時候,就不要再去貪圖榮華了。這個時候,差不多就平淡的過日子吧,別去建房子,來折騰自己了。農村人,建房子,一般都需要自己也出力的,請師傅來做工,自己也要當苦力。自己累的半死,也住不了幾年,沒必要!

第二,六十不栽樹;

有種植樹木的人就知道了,在農村,要是你栽樹,這顆樹要長大,也不像養雞養鴨那樣,幾個月就長大了。有的樹木,要好幾年才能長到參天大樹。不管60歲的老人,栽樹是想要用來乘涼還是賣,都不切實際了,你剩下的壽命有限,所以不建議再去栽樹。並且,60歲的老人,去栽樹,也怕一不小心弄傷了腰或是別的地方,就不好了!

第三,七十不做衣;

農村的人,大部分的都非常勤勞和節約。活動70歲的老人,在農村算是高壽了。這個能不能再繼續活下去,也很不好說的。70歲的老人,也都算是一個老頭了。這個時候,再去做什麼新衣裳,一來,是太浪費了,不知道能穿幾年吶。二來,是太多餘了,都70歲的人了,穿什麼新衣服,以前的舊衣服講究著穿就好了!

總之,農村人主要還是覺得,到了一個年紀,就要做那個年齡該做的時候,不要浪費有限的生命,去做多餘沒必要和自討苦吃的事情。農村人,講究東西的實用性和合理性。對此,你們怎麼看呢?

相關焦點

  • 經典俗語:五十不建房,六十不栽樹,七十不做衣,人生的三個階段
    經典俗語:五十不建房,六十不栽樹,七十不做衣,人生的三個階段人的一生要經歷許許多多個日子,每一個日日夜夜幾乎都不盡相同,這些精彩的日夜組成了我們豐富的人生。我們從小到大,從出生到上學,到工作最後到成家,到老去,這些都是我們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 新時代,你怎麼看待俗語:五十不建房,六十不栽樹,七十不做衣
    而且對於不同年齡的人們需要做什麼事情,也是有一定的說法,比如:女子15歲要及,就是說女子到了15歲要盤發插笄,表示到了出家的年齡;男子20歲要加冠、束髮,表示成年,等等。這些都是根據人們的年齡,對人們的行為進行指導,今天這句:五十不建房,六十不栽樹,七十不做衣,也是具有這樣的指導作用,也許這就是所謂了什麼年齡做什麼事吧,另一方面也在提醒人們做事要趁早,莫等白了頭。
  • 俗語:五十不建房,六十不栽樹,七十不做衣,三種階段,三種講究
    農村俗語之中有很多關於年齡的說法,最為熟悉的莫過於"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來稀,八十耄耋"。而今天咱們要了解的是另一句關於年齡的老話,叫"五十不蓋房,六十不載樹,七十不做衣"。
  • 農村俗語『五十拜一,六十拜九,一百藏零』,啥意思,有啥講究?
    農村俗語流傳千年而不衰,自然有它真正存在的道理,有些俗語是關於農業生產,有的關於做人處事,有的卻是關于禁忌及忌諱,農村看似自由隨意,但實際有好多講究的事情,比如閏月給父母買紅衣服、出嫁回娘家夫妻不同床、大年初一不打掃垃圾等等,農村俗語『五十拜一,六十拜九,一百藏零』,又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 農村諺語:七十不製衣,是什麼意思呢?
    五十不造屋,六十不種樹,七十不製衣。這句俗諺在清代廷枚的《古諺閒談》中有所記載,清代之前流傳許久。意思與字面看起來也一樣。人到五十歲就別想著造房子了,到了六十歲別想著種樹了,而七十歲不適合再做衣服。五十不造屋。
  • 農村老話「六十不借債,七十不留夜,八十不出門」什麼意思?
    農村的老話很多都是幾百年傳下來的警世格言,它不僅縕含著很深的文化意義,而且有很深的現實意義。「六十不借債,七十不留夜,八十不出門」,其實也不是完全「不準」,而是從另一個側面來約束老年人的行為,不該做的儘量的不能做,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 農村建房有講究,俗語「前包後窪,不孤就寡」啥意思?看完明白
    在我們農村每家每戶都建設一棟又一棟漂亮的房子,而每一棟房子的大小、朝向、位置以及周邊的環境都不一樣。房子是人們居住的常說,同時也是人們遮風擋雨的港灣。房子在人們心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位置。因此對於農村而言,人們建設房子是有很多講究的。
  • 農村俗語:「五十不交友,六十不撿漏」,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查閱資料時看到了這麼一句俗語:「五十不交友,六十不撿漏」。當我看到這句俗語後,雖然對這句俗語所要表達的意思仔細揣摩了老半天,但終究還是沒有能夠揣摩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只好向一位老農進行了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一、五十不交友在過去,人們的壽命都普遍較短,1996年出版的《生命與災禍》第5期中刊登了林萬孝先生所撰寫的《我國歷代人平均壽命和預期壽命》一文。
  • 農村俗語「院中樹一片,妻兒不相見」農村院中栽樹有什麼講究
    在我的膠東農村老家,幾乎家家都住著坐北朝南的四間瓦房,然後再加一個八九十平方的院落。這些年農民的經濟生活提高了,為了環境衛生,大部分人家把院子罩了起來,院子裡自然是不能栽樹了。記得我小時候,幾乎家家院子裡都或多或少地種著樹,當然這樹不是隨便種的,農村人在院子裡種樹是有很多講究的。
  • 農諺「50不蓋房,60不種樹,70不做衣」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農村俗語的覆蓋面很廣,上到天文地理,下到為人處事,其中還有很多俗語是告誡後代在不同年齡要做的事情,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50不蓋房,60不種樹,70不做衣」,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俗語「五不起房、六不遷居,七不出門」是啥意思?老話在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額擠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是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五不起房,六不遷居,七不出門」,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麼?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農村俗語「門前不栽竹,房後不栽樹」有道理嗎?為何不能栽竹子?
    蘇東坡有詞「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吃飯的時候沒有肉可以,頂多是沒有葷腥,而家裡如果不種竹子,那可就是俗氣了,可見他對於家裡種竹子的執著。但是農村有句俗語卻跟大文豪的說法相悖,「門前不栽竹,房後不栽樹」告訴我們家門前不能栽竹子,房後最好不要栽樹,那麼兩者到底誰說的有道理呢?
  • 農村俗語:「四十不多欲,五十不多情,六十不多食」,有道理嗎?
    三農人小邵很高興能有機會您提出的問題!在小邵看來「四十不多欲,五十不多情,六十不多食」雖是一句民間俗語,卻是百姓對於修身養性的高度總結,蘊含著非常豐富的哲理。下面小邵就和大家一句逐句看一下這句俗語中究竟蘊含著怎樣的大智慧。
  • 農村俗語和老話「六十不交言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飯」是什麼意思?
    俗語的特點都簡單明了,說起來朗朗上口易於理解,因此它能代代相傳下來。人們現在聽到的許多俗語都包含著深刻的哲理,當然,它們也反映了當時的人們的思想觀念,「六十不交言,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飯」就是一句流傳下來的俗語,當中也蘊含一定的道理。
  • 農村俗語「門前不栽樹,屋後不開窗」是啥意思?老話還在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居住的房屋和環境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門前不栽樹,屋後不開窗」,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農村俗語「樹栽好,人興旺」,農村房屋栽樹的講究有哪些?
    尤其是在修建房屋,美化庭院的時候都會有一些講究,像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樹栽好,人興旺」就是對於房前屋後栽樹的一些講究,那麼它是什麼意思呢?栽什麼樹才算栽的好呢?1.「樹栽好,人興旺」俗話說「門前不種桑,屋後不種柳」,意思很簡單,從字面上就可以看出,它指的是在家門口不能種植桑樹,不然會讓人聯想到「送喪」,農村人認為這不是太吉利,對家庭成員來說並不吉利。在房屋後不能栽種柳樹,畢竟柳同「流」諧音,農村人認為如果在屋後栽種了,那家裡的錢財富貴就會大量的流失。
  • 俗語「門前不栽竹,房後不栽樹」
    緣起 農村,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通俗易懂的俗語,是這片土地的肥料。深諳人生哲理,指導我們向善。 但是「一千個人眼裡,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對俗語的理解,也是千奇百怪的。
  • 俗語「門前不栽竹,房後不栽樹」,什麼意思?房屋布局很有講究
    富貴人家也是有條件可以建造一所別致大氣的府邸居住,那麼老百姓們沒有那麼多錢財,但是也是比較講究著住所的一些風俗習慣,百姓們在建造自己居住的房屋時流傳一些習俗,關於房屋前後種植什麼樣的植物都有一些說法,真是講究。俗話說的房屋布局講究"門前不栽竹,房後不栽樹"是什麼意思?
  • 農村建房俗語「大門若朝西,寒夏受人欺」啥意思,蓋房有何講究?
    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農村越來越多的人們選擇在家蓋新房。由於農村自然的地理條件影響,農村房子基本上都是蓋一棟一棟的。而且土地相對來說比較寬,很多農村人們在村裡都蓋了一棟漂亮的房子。然而對於蓋房而言,農村老人常說「大門若朝西,寒夏受人欺」,這是什麼意思,蓋房有什麼講究?
  • 古人講:「門前不栽竹,屋後不栽樹」,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而我們很多國人對此更是趨之若鶩,什麼東西都要講究一個大。就拿房子來說,院子肯定要大,廁所也要大,客廳還是要大。甚至於他們還不滿足於此,還要在院子裡保留一塊大大的空地。因為要栽樹栽花。而說到這栽樹,裡面確實有大學問的。就比如說我們俗語有一句「門前不栽竹,屋後不栽樹」。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其中又有何講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