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五十拜一,六十拜九,一百藏零』,啥意思,有啥講究?

2021-01-15 鄉村黑土哥

農村俗語流傳千年而不衰,自然有它真正存在的道理,有些俗語是關於農業生產,有的關於做人處事,有的卻是關于禁忌及忌諱,農村看似自由隨意,但實際有好多講究的事情,比如閏月給父母買紅衣服、出嫁回娘家夫妻不同床、大年初一不打掃垃圾等等,農村俗語『五十拜一,六十拜九,一百藏零』,又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祝壽』是我國盡孝的一種優良傳統,現在在南方山村地區比較盛行,有的地方36 歲就要開始慶生,60歲過大壽,就是圖個喜慶,說到『壽』,古人認為與『壽關』對應,就是一個人的歲數極限的關口,只要破了這個關口,生命就可以延長,民間有『女不過三,男不過四』的說法,因為『三』諧音『散』,『四』諧音『死』,都是不吉利的字眼。

一、五十拜一

民間有『過九不過十』的說法,因為古代人認為凡事不可做的圓滿,有『十分聰明用七分,留下三分給子孫』的講究,『十』代表至善至美,圓滿無缺,這樣也是一個人的大限,所以人不在整歲的時候過壽,而是加一年或提前一年,由於49歲帶4,諧音『死舅』,人就推遲一年過壽。

二、六十拜九

六十是整關口,俗話說『人生七十古來稀』,七十歲已經接近人的壽命大限,所以通過衝喜讓可能面臨的災難消失,而『九』寓意『長長久久』,在古代代表王權、尊貴,所以選擇『六十九』過壽,而且民間還有『六十三七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的說法,通過祝壽,讓閻王爺忘記這個索命關口,就可以延長壽命。

三、一百藏零

一百歲的老人可謂真是老壽星了,可是我國有個成語就是『長命百歲』,本來到了100 歲早就埋入黃土,可是由於身體強壯100歲沒走,民間認為就是閻王爺翻閱生死薄時漏掉了,若是100歲過壽,會讓閻王爺察覺,那樣就會派黑白無常勾命,為了躲避這個可能,子孫給老人過壽的時候選擇99歲或101歲,衝喜繼續高壽。

總之,摸村俗語『五十拜一,六十拜九,一百藏零』,是民間老人過壽的一種講究,說是迷信也不全部是,畢竟科學不能解釋的現象太多,你們說是不是?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拜三不拜四,拜四要出事」,說的是啥意思?
    就比如這句民間有關禮節的俗話「拜三不拜四,拜四要出事」,其描述的就是有關傳統禮儀中的叩拜的忌諱!那麼這句話中「三」和「四」分別指的啥?老祖宗講的有沒有道理呢?且聽我一一道來!
  • 俗語「正月拜四不拜五」,啥意思?春節還有哪些習俗你知道嗎
    俗語「正月拜四不拜五」,啥意思?春節還有哪些習俗你知道嗎?現在我們偉大的祖國,已經進入了後工業的時代,以農耕為主的社會形態,已經和我們漸行漸遠。俗語「正月拜四不拜五」,我們從字面上的意思來說,就是在正月拜親訪友,會選擇大年初四這一天,而避開正月初五。這到底是因為什麼呢?原來人們把正月初五,從古至今都稱作為「破五」,是說正月過了初五以後,人們的生活就回到了平常的狀態。
  • 農村俗語:「五十不交友,六十不撿漏」,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查閱資料時看到了這麼一句俗語:「五十不交友,六十不撿漏」。當我看到這句俗語後,雖然對這句俗語所要表達的意思仔細揣摩了老半天,但終究還是沒有能夠揣摩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只好向一位老農進行了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一、五十不交友在過去,人們的壽命都普遍較短,1996年出版的《生命與災禍》第5期中刊登了林萬孝先生所撰寫的《我國歷代人平均壽命和預期壽命》一文。
  • 農村俗語「二月沒九,餓死豬狗」,啥意思?明年二月有沒有九?
    導讀:農村俗語「二月沒九,餓死豬狗」,啥意思?明年二月有沒有九?隨著冬至的到來,也正式地進入了數九寒天。數九寒天九九八十一天才能結束。對於什麼時候開始數九,也是說法頗多,一方面是認為冬至當天即開始數九,農村也有一種說法叫做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數九,看字面上的意思夏至之後的第三個庚日開始進入三伏天。事實上也確實如此,冬至逢壬數九就明顯說不通了。冬至如果要是逢壬數九那麼將會延後很多,而且會雜亂無章,所以對於數九開始計算,還是從冬至到來就開始計算。至於逢壬數九,這裡所說的壬乃是壬辰的寓意。
  • 農村俗語「冬至雪,九九熱」啥意思?
    導語摘要:農村俗語「冬至寫雪,九九雪」啥意思?這是一句關於冬至和九九天氣變化的農村俗語,也是一種農村諺語。今天是12月21號。農曆 冬月初七日。今天是數九寒天的第1天,是一九的第一天,真正意義的數九寒天已經到來。
  • 俗語「生七不娶,暗九不過」啥意思?古人傳下來的忌諱
    俗語「生七不娶,暗九不過」啥意思?古人傳下來的忌諱古詩大家都在熟悉不過了,在字數上和韻律上都非常講究,一般都是出自文人墨客之手。另外古代還有一種通俗易懂簡潔明了的語句,一般說起來也比較押韻,大家稱呼它為俗語。
  • 農村俗語:五十不建房,六十不栽樹,七十不做衣,裡面有什麼講究
    農村俗語:五十不建房,六十不栽樹,七十不做衣,裡面有什麼講究?答案是,50歲的時候,就不要再去建房子,蓋什麼房子了;60歲的時候,就不要再去栽樹了;70歲的時候,就不要再去做新的衣裳了。具體的講究,如下;第一,五十不建房;在農村,人們要是可以活到五十知天命的年紀,那也算是活過半百了哦;能活到50歲,也是挺不容易的了,這個年紀,也差不多知道自己的能力了。40歲的時候要是沒有富裕起來,沒有有所作為,50歲的時候,就不要再去貪圖榮華了。這個時候,差不多就平淡的過日子吧,別去建房子,來折騰自己了。
  • 俗話:「四十不多欲、五十不多情、六十不多食」,究竟啥意思?
    俗話:「四十不多欲、五十不多情、六十不多食」,究竟啥意思?我們可以對應「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一甲子」,來了解這句俗話。五十不多情:多情一詞解釋為:感性、重感情、感情豐富的性格叫多情,表達了「感情複雜」的意思。一個到了知天命年紀的人,無論男人或者女人,就不應太感情用事,做事通常就會很穩重。無論是對家人或者對別人,都不應該再感性用事,應以家庭和睦為主要生活目標。
  • 農村俗語『三六九出門走,七不出,八不歸』,啥意思?有道理嗎?
    眼看春節臨近,農村人即將走親訪友,互相祝福,由於春節是我國傳統節日,老百姓都很重視,所以春節人們做事都很講究,比如初一不能打罵小孩,正月裡不能剪頭,但是對於何時歸家出門也講究黃道吉日,比如俗語『三六九出門走,七不出,八不歸』,這又是啥講究呢?
  • 農村俗語「一九一場雪,豬狗不吃黑」是啥意思?老話有道理嗎?
    一九是數九後的第一個九天,從一九開始,天氣會越來越冷,到三九、四九時氣溫達到最低點,在農村中關於一九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一九一場雪,豬狗不吃黑」,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話放到現在還有道理嗎?數九,又被人們稱作是冬九九,是老百姓記錄寒冬到暖春的方法。數九從冬至節氣開始,每9天為一個單位,從一九開始,到九九結束,一共81天的時間。
  • 俗語:「男要俏,一身皂,女要俏,三分孝」,啥意思?穿衣有講究
    文/雪山俗語:「男要俏,一身皂,女要俏,三分孝」,啥意思?穿衣有講究在農村,流傳著許多有趣的俗語。這些俗語聽起來你會覺得很有道理,通常是語句聽起來很直白,卻很有內涵。其中的一些俗語可能沒有科學依據,只是讀起來很順口。老一輩人覺得這些俗語很有道理,很重視它們。
  • 農村俗語「不怕夜貓叫,就怕夜貓笑」到底是啥意思?有啥道理?
    導語:農村俗語「不怕夜貓叫,就怕夜貓笑」到底是啥意思?有啥道理?我們國家有很多的農村俗語,一直從古代就在民間廣泛流傳。有些農村俗語到現在也在農村流傳著,我們國家同樣有著千千萬萬的農村俗語,涉及的領域範圍也特別的廣泛,有預示天氣的、有預示未來的、有預示人情世故的等等。
  • 農村俗語:「男怕穿靴,女怕戴帽」啥意思?「穿靴戴帽」指的啥?
    文/惜談農村俗語:「男怕穿靴,女怕戴帽」啥意思?「穿靴戴帽」指的啥?有過農村生活的人都知道,說農村人生活講究吧,他們好像過日子也沒有那麼細緻。說農村人生活不講究吧,老一輩口中又常說著許多農村俗語,不斷的向晚輩們傳輸著、告誡著。
  • 俗語:「男不三、女不四,五十虛六十足」啥意思?人生的四個階段
    俗語:「男不三,女不四,五十虛六十足」啥意思?人生的四個階段不知大家有沒有聽過這樣一句俗語:「男不三,女不四,五十虛六十足」。首先我們來看前半句,這裡面的「不三」和「不四」可不是我們平常說的不三不四,而是指的一個年齡段。
  • 農村俗語:「一九一場雪,豬狗不吃黑」啥意思?什麼是「吃黑」?
    其實對於我們東北的農村,冬季基本都零下20多度了,對於我們來說,做好取暖工作就可以了,但如果偏南一些的地區,這如果冬季來寒潮,還是要認真對待的,畢竟這寒潮的形成可不是簡單的冷空氣來襲,氣溫會驟降10多度,一般農作物都或多或少會出現損傷的,所以這次寒潮大家一定要做好準備。
  • 俗語「二月沒九,餓死豬狗」,啥意思?今天2月29日,算有九嗎?
    好了,不管那麼多了,反正今天是2月29日,不過,在農村曾聽老人說「二月沒九,餓死豬肉」,今天恰好是29日,那算有九嗎?今天我們簡單的討論一下!俗語,是流傳在農村比較喜聞樂見的一種語言表達方式,由於其通俗趣味性,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因而能夠傳承至今。生活在農村,對於老了年紀的老人來說,倘若你問他今天幾號,他們可能不知道。
  • 農村俗語「五不起房、六不遷居,七不出門」是啥意思?老話在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額擠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是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五不起房,六不遷居,七不出門」,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麼?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農村俗語:初一的娘娘,十五的官,孩子出生的「生辰八字」有啥講究
    中國人對「生辰八字」是非常講究的,在農村更是有「初一的娘娘,十五的官」的俗語,為新生兒算"生辰八字"儼然已成為一種習慣。別總拿科學和迷信說事,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沒毛病。那麼農村俗語:初一的娘娘,十五的官,孩子出生的"生辰八字"有啥講究?
  • 農村俗語「桌上不擺三盤菜,六人莫坐烏龜席」啥意思?有啥道理?
    又到了一年農閒時,由於天氣越來越冷,農村中的農活基本上已經告一段落,農民沒有了繁瑣的農活,所以很多人都會趁此走親訪友。在走親訪友時,一桌豐盛的酒席在所難免,不過作為禮儀之邦的國家,酒席上的講究也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桌上不擺三盤菜,六人莫坐烏龜席」,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俗語:「光棍院裡炊煙少」啥意思?下半句也道出了人情冷暖
    農村俗語:「光棍院裡炊煙少」啥意思?下半句也道出了人情冷暖。在廣大農村地區流傳著很多俗語,涉及到方方面面,可以說是包羅萬象。其中還有一些是關於農村生活的俗語,雖然是一言半語卻飽含了很多人生活的無奈,活靈活現地展現了這些人的困窘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