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7月11日凌晨,具有254年歷史的佳士得通過網際網路開啟了第一次全球4個拍場的同步拍賣。香港、巴黎、倫敦和紐約,拍賣官、職員、買家一齊發力,「ONE:現當代全球聯合夜拍」拿下4.2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9.5億元,刷新歷史拍賣記錄表。佳士得全球總裁彭凱南說:「要為業界建立一個標準」。
一周前,276年歷史的蘇富比舉行紐約晚拍,也首次在「雲端」串聯紐約、倫敦、香港3個拍場,收穫3.63億美元。蘇富比歐洲區主席、拍賣官Oliver Barker說:「今晚站在拍賣臺上,感覺有如置身電影場景之中。」
2020年,病毒兇猛,世界幾近停擺。當中國香港正遭受第三波疫情考驗時,兩家拍賣巨擘則以勇氣與創造力「乘風破浪」,刷新拍賣史。
「ONE:現當代全球聯合夜拍」,於7月10日晚21時在香港率先舉槌,並依次由巴黎、倫敦、紐約接棒,全程約4小時。成交額分別為:香港——1.93億元;巴黎——2.07億元;倫敦——4.45億元;紐約——18.85億元。整晚最高價拍品,是紐約拍場的羅伊·李奇登斯坦《裸體與歡愉畫》,以4624萬美元成交。布萊斯·馬爾頓的《互補》,巴布羅·畢卡索的《阿爾及爾的女人(F版)》,位列第二、第三,成交價在3000萬美元上下。稍顯遺憾的是,趙無極油畫《21.10.63》在香港流拍,這張「狂草時期」「熱情奔放」的「曠世傑作」作為背景板圖片,陪伴了十萬網絡觀眾一整晚。
蘇富比紐約「雲端」晚拍,由三個專場組成,其中弗朗西斯·培根的《啟發自艾斯奇勒斯〈奧瑞斯提亞〉之三聯作》,來自挪威奧斯陸的阿斯楚普·費恩利博物館,以8460萬美元成交。羅伊?李奇登斯坦、讓·米切爾·巴斯奎特的畫作,也以千萬美元級成交。
無可否認,兩場「雲端」+線下同步拍賣是拍賣史上的進步創舉。然而,回歸線下,也有疫情後的成交下降。
本周,「遲到」的香港春季拍賣拉開戰幕。蘇富比率先發出喜報——「大衛?霍克尼《三十朵向日葵》1.15億(港元)領銜蘇富比當代藝術晚拍」。當代藝術晚拍取得5.95億港元;現代藝術晚拍取得8.26億港元。佳士得昨夜「現當代藝術晚拍」中,常玉《青花盆中盛開的菊花》、趙無極《18.11.66》過億港元成交。
「近幾年,香港拍場的現當代藝術呈現逐年穩步上漲,從蘇富比、佳士得幾場晚拍來看,沒有出現疫情後的報復性反彈,成交額稍有回落在情理之中,也在可接受範圍內。相比之下,由於無法到預展現場『上手』作品,還需觀察之後古代藝術板塊的成績單,才能更綜合準確地分析這輪拍賣的表現。」一位專家表示。
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香港青年藝術家王俊傑(1984-2019)的畫作,同時出現在一周前蘇富比紐約晚拍和昨晚佳士得One專場,均取得不俗成績。在一眾大牌藝術家拍品中,王俊傑的畫顯得尤為不同。這位兩年前才在美國舉辦首次個展的青年人,可以說一鳴驚人,《紐約客》雜誌形容他的作品為「日常生活中的狂想曲」。
令人惋惜的是,2019年秋,王俊傑因飽受抑鬱症、自閉症等疾病折磨而離世,年僅35歲。佳士得在圖錄中這樣寫道:「他專注描繪風景與靜物,畫面滿溢著詩意的浪漫與孤獨,以及夢境般的純淨自由,似在告訴人們:世界荒謬,人生痛苦,我們要勤於造夢。」
2020年,世界同樣在經歷考驗,蘇富比、佳士得兩場史無前例的創新拍賣,可以說是藝術商業世界中的一次造夢,它是否能貫穿動蕩年份的春拍,為2020年藝術市場提供動力,值得繼續觀察。
溫馨提示:收藏最新動態隨時看,請關注金投網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