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撰文報導,美國正在考慮就近期香港事宜對中國施壓,其中一個選項是禁止香港的銀行獲取美元,這實際上意味著將香港自治區與世界主要儲備貨幣「切割」。
如此,意圖獲得本地資產的外國投資者將無法兌換港元(香港的官方貨幣),而美元的流入也將停止。
彭博社的消息人士澄清說,這樣的提議只在國務院一級言議,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得到足夠的支持可供川普政府的高級官員們討論。
此外在這種情況下,港元與美元之間長期的聯繫匯率將會脫鉤,它最初是在1983年還是英國殖民地的香港在本地貨幣急劇貶值後作出的應對措施。
考慮中的對中國施行港區國安法的其他懲處選項包括,將香港排除在銀行間支付系統SWIFT門外。
美國控制的SWIFT國際支付系統
目前,美元是用於國際支付和央行儲備的主要全球貨幣,全球唯一超級貨幣。SWIFT又稱「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是國際銀行同業間的國際合作組織,全球幾乎全球金融機構都接入SWIFT國際支付系統,通過該系統與其他國家銀行開展金融交易。
美國如何控制SWIFT?SWIFT名為國際銀行間非盈利性的國際合作組織,總部設比利時,美國和荷蘭分設交換中心。但日常運作由董事會管理管控,董事會有25個席位。美國及其盟友英國、法國、德國、瑞士、比利時各擁有2個董事席位,其他會員國最多僅一個席位,大部分國家沒有席位,也沒有話語權。
美國的CHIPS(美元大額清算系統)是SWIFT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美國控制SWIFT支付系統關鍵抓手。CHIPS由21家美國銀行持股的清算所支付公司運營,通過與SWIFT系統聯接,日處理交易28.5萬筆,金額1.5萬億美元。全球大部分美元跨境支付由美元大額清算系統CHIPS完成。
美元霸權的核心就是美國所控制的國際支付系統SWIFT。美國能在全球肆意打擊他國,在於可以憑藉SWIFT系統對各國金融制裁。美國不斷升級對華的經濟對抗,不排除升級為更激烈的金融戰,而這場戰爭先從打擊核心金融樞紐最為有力。
香港的美元國際供應鏈樞紐地位
香港是從全球航運中心走向全球金融中心,也是全球供應鏈金融服務高地。目前,香港與紐約、倫敦並列為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並稱為「紐倫港」。香港憑藉著國際金融、國際貿易、航運物流中心地位,成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和最具競爭力城市之一。
香港在整個亞洲地位都不言而喻:香港被評為全球最自由的貿易港,稅率最低、最廉潔、最安全、最和平公平的城市。香港是亞洲最大的離岸財富管理中心,資產總值達到11000億美元,已經成為美元在亞洲的最大供應鏈樞紐。
而港交所是支撐這個國際金融供應鏈樞紐的基礎支點。自去年以來,阿里巴巴,京東集團等先後回港上市,目前阿里巴巴、騰訊、美團、小米、京東等中國科技巨頭均在港上市。香港股票交易所的融資額將連續第二年超過納斯達克,成為世界上科技公司上市融資規模最大的交易所,這也是美國華爾街精英嫉妒及川普政府不樂見的。
而美國對香港的金融打擊(把香港清理出SWIFT銀行結算系統),未來或將成為對華發動金融戰的一次演練,若把中國置於類似伊朗等地位,清理處美元結算系統或是更激烈的金融對抗,也勢必對全球貿易和供應鏈產生更大的衝擊。
來源:綜合自彭博社&掌鏈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