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錦龍加盟!一場音樂會看遍傳統文化「十大雅事」

2020-12-21 北京日報客戶端

距離有演出看的日子越來越近了,7月19日,中國東方演藝集團的全新音樂會——國潮雅讀《樂·界》正式建組。國樂演奏家、琵琶收藏家方錦龍,巴揚演奏家吳瓊與中國東方演藝集團的藝術家們,將在一場音樂會中呈現「品茗」「撫琴」「酌酒」等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十大雅事」,該演出預計於10月底與觀眾見面。

巴揚演奏家吳瓊

傳統中國的「十大雅事」在現代社會已經很難全部體會到。在國潮雅讀《樂·界》的音樂會上,這十大雅事將化為《譜香·潛入夢》《聽雨·悟浮生》《蒔花·醉無眠》等十個部分,呈現在舞臺之上。不同雅事將與不同的音樂、舞蹈和戲劇化表演編排在一起,例如在「品茗」的環節中,舞臺上的「窗外」飄蕩著三弦、人聲的配合表現著市井之聲,還有童聲歌謠的音樂,在「窗內」的品茶人則安靜地品味人生。

方錦龍也將加入到這場演出。他一人就會演奏骨笛、琵琶等多種樂器,他特地為這場音樂會帶來兩把五弦琵琶。「其中一個是一位日本琵琶製作大師,用好幾年時間打磨製作的。那是一張唐代風格的琵琶,用的是絲弦」,方錦龍說,除此之外他還會帶著自己製作的五弦琵琶,展現當代樂器的風格。屆時,他不僅是演奏者,還會焚香、做茶。他說,這臺音樂會不會像傳統音樂會一樣,一個節目連著一個節目地演,而是充滿設計。

國樂演奏家、琵琶收藏家方錦龍

這臺音樂會將以中國器樂演奏為主,輔以世界各國的器樂。古琴、笛子、琵琶、古箏、二胡、中阮,以及巴揚、鋼琴、小提琴、手碟等數十種樂器都將呈現特色演奏。多次在《我是歌手》等綜藝節目中擔任伴奏的巴揚演奏家吳瓊也將登臺,用巴揚與中國音樂對話。本場演出總導演李銘佳介紹,「演出中,器樂演員也不止演奏,還有可能表演和演唱,這也是中國東方演藝集團的特色。」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韓軒

編輯:高倩

流程編輯 劉偉利

相關焦點

  • 一曲《樂·界》掀國潮 樂、舞、戲串聯「十大雅事」
    由中國東方演藝集團出品的國潮雅讀《樂·界》——東方音樂會,近日在北展劇場奏響。《樂·界》是中國東方演藝集團2020年重點打造的一臺全部原創、全新形式的音樂會,以中國器樂演奏為主體,輔之以世界各國器樂風格,結合聲樂、舞蹈、戲劇等多種形式,表達古人情懷與文人氣質,掀起餘音繞梁的國潮。
  • 「白髮大俠」方錦龍:其實我們的老祖宗很時尚
    引發熱烈討論的B站(嗶哩嗶哩,視頻彈幕網站)跨年晚會上,國樂大師方錦龍「大戰」百人樂團的一場「炫技」表演,力壓一眾明星獲評「年度最佳跨年舞臺」,讓網友直呼:真•神仙打架!最近,宅在家裡正在創作抗疫音樂的方錦龍接受揚子晚報記者專訪,打開他的國樂百寶箱,講述玩「樂」成痴的故事。
  • 方錦龍:難得音樂老頑童,為何琵琶多根弦?
    方錦龍在前衛歌舞團傳承中華千年之音,他把五弦琵琶這根弦,給續上了。由於出色的表現,方錦龍他很快就被前衛歌舞團委以重任。1985年,20歲出頭的方錦龍去日本參加音樂會,第一次從電視上看到了唐代螺鈿紫檀五弦琵琶。
  • 方錦龍:跨年夜在B站收穫最多「膝蓋」的人
    琵琶演奏家方錦龍處在這場風暴的中心。他在《韻·界》中,現場切換多種傳統民族樂器、外國冷門樂器,和一整個交響樂團「battle」(對決),先後演奏出《十面埋伏》《滄海一聲笑》《火影忍者主題曲》《教父主題曲》等風格迥異的音樂。這一節目播出時,彈幕幾乎填滿屏幕,人們寫下「神仙打架」「請收下我的膝蓋」「媽媽問我為什麼跪著看視頻」。
  • 琴臺音樂廳2021年「十大演出系列」重磅揭曉
    2021年的1月1日,全外籍陣容的「環球藝術家節日交響樂團」將來到武漢這座英雄的城市,亮相琴臺音樂廳的舞臺,以一場精心準備的新年音樂會與武漢觀眾一起迎接新年。 這支樂團由旅居中國的外籍專業演奏家和音樂專家組成,他們受聘於國內各大樂團和高校,疫情前就已居住在中國。
  • 方錦龍:「國樂也能抓住年輕人的心」
    11分鐘的節目「全程高能」,網友們留言「跪著看完」「老爺子太厲害了」……這場節目讓不少年輕人第一次認識五弦琵琶、印度西塔琴、日本尺八、義大利鋸琴等樂器,才發現「原來樂器還能這麼好玩」。「60後」方錦龍身上既有皖南漢子的幽默爽直,又有嶺南人的開放心態。他用自己的「方」式「方」言,傳播國樂文化。在廣東音樂曲藝團的排練現場,南方日報記者專訪了方錦龍。他說,傳統音樂不應該曲高和寡,找到輕鬆的表現方法,國樂也能抓住現代年輕人的心。
  • 專訪方錦龍:大家喜歡我,因為我的東西比較俗
    「彈臉」是方錦龍在B站跨年晚會上的一個「梗」。半年多前播出的這臺晚會,至今餘波未散。作為主打「年輕人文化」的B站代表作,這臺晚會上最「出圈」的表演,恰恰是已經奔六、一頭銀髮的方錦龍所奉獻的。我就琢磨著要用生動的方式,把這些能為大家帶來快樂的傳統文化精華提煉出來,邊講邊演,寓「樂」(音樂)於樂,讓觀眾在笑聲中接受傳統文化薰陶。音樂的「樂」,也是快樂的「樂」。現在大家的工作節奏這麼快,壓力也挺大,能讓音樂為人們帶來快樂,我認為很有意義。我的音樂脫口秀會用到很多方言元素,其實也是提醒大家,注重方言,注意不要讓文化斷層。
  • 你的2021第一場音樂會,必須「燃翻天」!
    2021你的第一場音樂會 必須燃到爆炸! 火遍全球的《Victory》,作為經典的史詩級音樂,沒有人唱卻勝似有千萬人在唱,就算單曲循環幾十遍,還是能感受到那洶湧澎湃的氣勢和勢不可擋的銳氣
  • 一場跨年晚會讓兩大勢力出圈 B站和交響樂憑什麼贏
    但一場屬於年輕人的晚會,該有怎樣的文化標籤呢?「聽說導演組在跟B站溝通的時候,B站是有不少導演組的策劃方案,但最後選擇了能打動B站的方案。」B站提供的大數據將潮流社區文化圈層凸顯得更為具象化,《哈利·波特》《魔獸世界》《星球大戰》等動漫、科幻內容毫無疑問是伴隨80、90後成長起來的經典IP;日漸興起的國風興趣圈層近幾年在B站的增長是20倍,B站也逐漸成為傳統文化愛好者的聚集地,在大量原創國風類作品中,其創作者大多是95後UP主。
  • 穿越 到未來聽一場3D「未來音樂會」
    一場大型原創3D音樂會(音樂3D,視覺3D)前幾天在中央音樂學院歌劇音樂廳成功舉辦,它把最前沿的音樂創作和中國傳統文化的《中國十二生肖》以組曲的方式展示出來,現場觀眾帶著嘗鮮兒的心情感受了一把穿越到未來的趕腳。
  • 來重慶園博園 體驗生活美學 感受「國潮」之美 看古人「四大雅事」
    生活美學課堂 發現無處不在的生活美學 23日上午,一場「聞香識花」的生活美學課堂拉開了「望海花都·花園生活節 現場市民在趙廣英老師的指導下,邊看邊學,修枝剪葉,親自動手完成了一件件精美的的插花作品。參與互動的市民王女士十分激動地說:「沒想到花博會還有這麼多活動!以後在家,我也會嘗試著用鮮花和玻璃瓶搭配出好看的插花作品。」 據悉,接下來「望海花都·花園生活節」還有6場生活美學活動,讓觀展市民充分感受無處不在的生活美學。
  • 聽一場新年音樂會,用音樂迎接新年
    歲末年初,聽一場新年音樂會,用音樂迎接新年的到來。1月4日,上海藝術人文頻道資深編導畢褘做客寶山行知讀書會,圍繞歐洲新年音樂會歷史與上海新年音樂會發展,展開了一場與古典音樂的對話。此次活動也是今年行知讀書會的首期活動。活動現場,ARTE樂隊還演奏了《藍色多瑙河》《安娜波爾卡》《步步高》等經典樂曲,為現場觀眾帶來了美妙的視聽享受。
  • 有才有舞臺,學生音樂會一場接一場
    一場大型音樂會,「唱念做打」,匯集了各種音樂表現形式,顯示了近年來長沙市校園藝術素養飛躍式提升;而城市的發展,整體品位的提升,長沙音樂廳和長沙梅溪湖國際文化藝術中心等藝術中心的相繼落成,也為普通師生提供了充足的展示平臺。現象 學校音樂會直登音樂廳「2019,愛你依舊。郡園,你是我生命裡最好的遇見!
  • 家庭音樂會搬上舞臺 鼓浪嶼推動音樂文化回歸
    不期而至的「家庭音樂會」,再次讓人意識到,原來在這片傳說中的「鋼琴之島」上,音樂始終都在,從未離開。「音樂是鼓浪嶼人生活的一部分,這樣的場景,在我家經常上演。」方思特說,鼓浪嶼人從小就學音樂,懂音樂,家庭音樂會像是渾然天成的文化,「親戚朋友聚到一起,一個念頭,就開始一場合奏」。
  • 深圳福田公布2020年「文化菜單」,40項品牌文化活動精彩紛呈
    你會得到很多答案:去音樂廳聽一曲動人的古典樂,去文化館品一段經典的折子戲,去市民中心賞一場精美的燈光秀……福田「文化菜單」將為其增加更多選項。6月2日,福田正式發布2020年「文化菜單」,在深圳特區成立40周年、福田建區30周年的重要時間節點,為市民「端上」40道品牌文體活動「大餐」,涵蓋音樂、戲劇、語言藝術、籃球等多個門類,等候市民「大飽口福」。
  • 琵琶精、琴魔、愛收膝蓋的男人 方錦龍還有什麼不能做?
    遊戲力邀國藝大師方錦龍與維也納殿堂級交響樂團共同為遊戲配樂。也在遊戲中加入更多樣的文化元素,將蜀繡和油紙傘等非遺手藝融入遊戲。在採訪視頻中,方錦龍首次提出"新國風史詩交響"這一概念,用音樂講述這段如夢似幻的誅仙故事。
  • 成都新年室外音樂會 一場瘋狂的音樂派對
    在2016年1月1日~3日,一場史無前例的新年室外音樂會即將成為成都人的一次集體狂歡……由成都市文廣新局、成都傳媒集團、四川音樂學院主辦,成都市文化館、成都傳媒文化投資有限公司、成都藝術劇院有限責任公司承辦的「成都新年室外音樂會」將在成都東郊記憶、沙河綠地盛大舉行。來自全國的十多支優秀樂隊、頂級古琴大師以及成都本土音樂新勢力將聚集一起,為成都市民帶來一場充滿溫度的音樂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