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將至,農村老人說「豬7,狗8,羊對中」,這話是啥意思呢?

2020-12-17 農技老張

對於這個時候已經到了年底,馬上就要迎來了新的一年,要是按照以前,在農村這個時候大家都是準備要過年了,畢竟以前的經濟不發達,農村沒有什麼較好的經濟發展,多數的農民都是種地為生,一到了冬季之後,地裡的活就不能幹了,要知道以前的冬季要比現在的冬季要冷得多,農村幾乎家家戶戶開始囤食物準備過年了,但是現在的農村是不一樣了,多數人都還在外面打工沒有回來,家人也是在期盼遠方打工的家人早點回來。

在農村裡,這個時候大家如果沒有活幹的話,娛樂活動就是在家裡看電視,但是有的一些老人在家裡就座不住了,這個一般到了夏天的時候大家都能看到這樣的景象,那就是很多的人聚在一起聊天,那場景也是很熱鬧,但是像老人們也是喜歡聊天,比如在一起聊點俗語,聊聊近期的糧價行情,種地的經驗等等,都是農民津津樂道的,尤其是俗語這方面在農村裡體現的是淋漓盡致,就比如這句俗語「豬7,狗8,羊對中」,這話估計你都不太清楚是啥意思?

這句俗語也是在春節或者其他的節日的時候,很多的老人經常說的俗語,畢竟這時間距離春節也是不遠了,農村裡就開始流行起了走親戚,你走親戚總不能空著手去吧?大家都會割點肉,買點菸酒之類的東西帶著,就說這個農村裡割肉吧,一般村裡都有幾家專門宰豬賣肉的人家,基本上村裡人吃肉就在村裡就解決了,所以也是很方便,不過有的人家裡每年都會養上幾頭豬,到了年底家裡就把豬宰宰,這樣也是比較常見的。

你要去宰豬的話,一般都去村裡專門宰豬的人家,但是在宰豬的時候他們就會聊起豬一般能出多少肉,比如一頭300斤的豬出肉率能達到多少,當然了有的人也是專門會計算,不然你賣肉的話,不按照成本來,你肯定是會虧本,就比如說的這個豬7,也是指的是豬的豬肉率,按照老農的說法是豬肉能出7成的肉,比如300斤的豬要是按照7成的話,那麼就是200斤左右,當然了這個主要是按照品種來的,咱們說的這是農村養的土豬。

其次說的說的這個狗8,也是說的肉狗的出肉率,一般老人認為肉狗的豬肉率在8成左右,根據老人的說法是狗在生長的時候,身上的肉比較緊實,所以出肉率就高一點,不過這些數據來看呢,主要還是農村裡的一些土狗,要是養殖的肉狗那麼出肉率還要高一點,另外就是羊肉了,說的這個羊對中啥意思呢?這個羊對中的意思也是說羊肉的豬肉率,但是羊肉的出肉率就要低很多,從其他的牲畜來看,羊的出肉率還是比較低的。

養殖羊的都知道,羊的出肉率在40%到50%左右,有的甚至還要低,這個說法呢會是「羊對中」,我們也是常叫做羊對半,意思就是出率在一半的意思,這些俗語也是按照以前老人的經驗總結出來的,基本上是八九不離十,這些老人總結出來的俗語呢,也是作為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種參考,對於這些俗語你覺得有道理嗎?

相關焦點

  • 春節購置年貨,農村老人說「豬七,狗八,羊對中」,啥意思呢?
    眼瞅著春節就要到了,而春節農民都有購置年貨的習慣,記得小時候,春節是最快樂的時期,農村集市熱鬧異常,各種花鼓戲、雜耍鑼鼓喧天,大人挎著籃子到集市購置油鹽醬醋啥的,小孩們則眼巴巴的望著鞭炮攤,如今生活好了,大家購置年貨也不那麼積極了,每天過的都像過年似的,有時在農村集市上,一些老農民就說
  • 春節將至,農村老話「豬出7,狗出8,肥羊能對中」,啥意思?
    其實過年的豬肉和羊肉才是農村人最關心的問題,東北天氣寒冷,冬天離不開豬肉的脂肪和羊肉的熱量,所以每到過年我們就會打聽誰家有好豬肉和好羊肉,這樣我們吃的才放心。在農村一直有一句老話,「豬出七,狗出八,肥羊能對中」,相信很多朋友都沒有聽過這個俗語,下面筆者就給大家講解下這其中的意思。
  • 老祖宗說:「豬七,狗八,羊對中」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生活中,寫作中,交談中無不應用到俗語,而恰當地運用俗語,還能增加語言的鮮明性和生動性。真是「行行有狀元,處處有能人」吖,咱村的小李沒啥文化,但是種菜卻能吃得了那苦,受得了那累,現在承包一百多個大棚,年收入估摸著有個幾十萬」。
  • 農村老話「七豬八馬九羊頭」啥意思?「羊頭」又指的是什麼?
    導讀:農村老話「七豬八馬九羊頭」啥意思?「羊頭」又指的是什麼?在農村老人看來,每個人的生辰八字都是以陰曆時間來算的,比如所屬生肖、出生年月日都應該以陰曆時間來算,而民間的看生辰八字,男女結婚看日子,生肖相剋等,都需要一個會看日子的老先生來說道說道,而老先生也會選一個良辰吉日來祝福這對新人。既然老先生看日子都是選好的日子,選開避諱的日子,那麼就有不佳的運程,而這些人們用一個「犯月」的名詞來確定。
  • 農村老人為啥說「男不摸頭,女不摸腳」這話有啥意思,有何道理!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人為啥說「男不摸頭,女不摸腳」這話有啥意思,有何道理!在農村的生活都是比較寧靜而平淡的。以前的農村沒有什麼多餘的活動還有娛樂的東西。村裡的一些人們飯後娛樂也只是坐在一起,聊著一些家常裡短。當然,在農村還有一個更有趣事的話題,那就是聽老人們說一些農村老話。
  • 年底了,農村老人說「七不出,八不歸,逢九出門惹是非」,啥意思
    你別看農民在家裡喝酒不幹啥,但是農民聊天起來都是帶有「學問」,比如一些老人聚在一起就會聊一些俗語,有的俗語也是意義比較深刻,帶有很多的警示意思。雖然說有的俗語比較短,但是從細節上來看,是屬於短小精湛的話語,這個也是咱們說的通俗易懂,其實在農村裡上到老人,下到小孩,基本都會說上幾句俗語,但是有的人會說俗語,但是裡面的意思就很難懂了,就比如這句俗語「七不出,八不歸,逢九出門惹是非」,有的人就是不太明白其中的意思,今天咱們就來說說這句俗語的意思。
  • 農村俗語「大口吃小口,家破財散走」,這話啥意思呢?有啥說法嗎
    要說現在的農村發展的也是特別的快,這幾年我國對於農村的建設也是從未停歇過,畢竟農村是最近幾年大力發展的地方,讓農民過上好日子才是實現大家奔小康的目的,這時至年底了,部分返鄉的農民可能手裡積攢點錢,像農民賺點錢是真的不容易,像種地為生的農民一年到頭也是賺不了幾個錢,所以農民攢錢就顯得比較艱難了,可以說是錢都是省吃儉用攢下來的。
  • 農村老人常說「雞不三年,犬不六載」,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農村老人常說「雞不三年,犬不六載」,究竟是什麼意思呢?過去農村家家戶戶都會養些牲畜,雞鴨貓狗之類的,養雞養鴨主要是為了吃蛋,而養狗主要是為了看門護院,可能是因為養雞養狗的多了,農村的老人們還總結出來一些關於它們的農村俗語,「雞不三年,犬不六載」還有「貓來窮,狗來富」等等,在我們當地倒是沒有雞三狗四的說法,而是說「雞不六載,狗無八年」。
  • 農村俗語「羊不姜、雞不椒、狗不蒜」是啥意思?這樣做有道理嗎?
    說道一些肉菜類,想必大家都應該聽過農村這句俗語吧!「羊不姜、雞不椒、狗不蒜」,那麼這句俗語到底是啥意思呢?這樣做菜真的有道理嗎?好了,話不多說,接下來就聽大廚是怎樣給大家聊的吧?羊不姜我們平常聽到的一些農村俗語,其實就是由古人流傳下來的老話。羊不姜,字面意思就是做羊肉的時候不要放姜,因為吃羊肉時本身就是吃的羊肉裡面的味道,如果在裡面放入薑片之後。就會壓制住羊肉的味道。這樣吃羊肉就沒有多大意思了。
  • 農村俗語「五喜進家福壽財,五樹進宅人亡財敗」,這話啥意思呢?
    要說起農村的俗語,那真算得上是歷史久遠了,俗語也是農村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也是農村的一種文化,可以說在農村裡幾乎人人都會說上幾句俗語,有的時候我們看到一些俗語覺得也是比較簡短,殊不知俗語的魅力就在於此,有的俗語你別看是很簡單,有的俗語讓人覺得不太了解,但是你要是真正的領悟到了其中的意思,那麼你就知道其中的奧妙了
  • 農村俗語「牛食如澆,羊食如燒」,說的是啥意思呢?老話很在理
    導讀:農村俗語「牛食如澆,羊食如燒」,說的是啥意思呢?老話很在理五穀豐登,六畜興旺是村民最美好的期盼,在過大年的時候,還經常喜愛在水缸上面用紅紙寫上清水滿缸,在豬圈、雞窩等地方貼上六畜興旺,或者是牛羊滿圈,這也是對於來年美好的期望,對於六畜來源久長,這種概念源於春秋戰國時期,分別指的是:牛、馬、羊、豬、狗、雞,這也側面的說明了馴養家畜的悠久歷史,這些原本都是野生動物的六畜,被馴化之後成為了家庭常見之物
  • 立秋將至,「6月秋趕死牛,7月秋慢悠悠」啥意思?6月立秋好嗎?
    導讀:立秋將至,「6月秋趕死牛,7月秋慢悠悠」啥意思?6月立秋好嗎?俗話說「冷在三九,熱在三伏」,而在三伏中又分為頭伏、中伏和末伏,其中中伏是最熱的一段時間。如今中伏已經到了有一段時間了,馬上就要進入8月份了。
  • 農村俗語「男怕屬雞,女怕屬羊」啥意思?有道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男怕屬雞,女怕屬羊」啥意思?有道理嗎? 十二生肖也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人從一出生就註定了自己的生肖,無論好壞,命中注定。比如說今年是庚子鼠年,今年生的小朋友生肖就是老鼠,這是更改不了的,這是傳統文化的一種約定俗成。
  • 農村老人說,明年「二龍治水、四牛耕田、九屠共豬」有啥說法呢?
    今天是12月11日,農曆的十月二十七,再有不到2個月的時間就到了2021年的春節,這個時間也是過得非常的快,這時至年底,農村這個時候幾乎是沒有什麼農活做的,很多的農民就會找一些暖和的地方待著,如果是有一些不想在家裡待著的農民,那麼他們就會去串門,畢竟有的老農也是閒不住,串門聊天也是成為了農村的一項「娛樂活動」,農民要是聚在一起一般都是聊一些關於莊稼收成的問題
  • 正月豬,五月牛,農村老人說這兩個月出生的人命好?這是真的嗎?
    摘要:農村老人常說:「正月出去的豬和五月出生的牛,命會很好」,為什麼這樣說?看完心裡有數了!說起屬相的問題,我小時候就一直被家裡人討論過,因為農村裡有些老人認為屬鼠的孩子長大後會比較精明,而有些老人就認為屬鼠的孩子可能會多災多難。剛好今年就是一個鼠年,加上現在的情況就更讓別人議論紛紛了。除此之外,對於其它屬相,我們農村也還有不同的說法,下面我就簡單和大家說說。
  • 農村俗語:「趕豬三年成疲漢,當家三年狗也嫌」,這句話是啥意思
    在幹什麼事情的時候,都要找對方法,如果方法不對往往會事倍功半,比如農村有句俗語叫做:「趕豬三年成疲漢,當家三年狗也嫌」,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趕豬三年成疲漢或許很多人都不知道怎麼趕豬,在以前的農村,特別是靠近大山的村莊,人們總會把小豬趕到山上或者河邊去放養,如果摸不對豬的特性,豬群就會滿地亂跑。有些人只知道用樹枝追趕豬群,但豬卻不知道主人的意圖,只能四處亂撞了。
  • 農村老人常說「夏不坐樹,冬不坐石」是啥意思?有沒有道理呢?
    生活在農村的人,或者是農村長大的孩子,總是會聽到過老人說一些話,這些話朗朗上口,如同順口溜一般,而且一部分還都押韻。當然,農村這個老話押韻押的是方言韻,當地人一聽就懂,外地人可能就會一臉懵。總之呢,這些老人總是會在長嘆一聲後,或者是一臉嚴肅地說出兩句話來,這些話也有特定的場合,比如說一個年輕人冬天穿得很薄,那麼老人就會嘆口氣說圖利索你不穿棉,老了凍出關節炎。
  • 俗語「豬草包、羊好漢、牛的眼淚打轉轉」,啥意思?古人經驗之談
    就比如這句俗語「豬草包、羊好漢、牛的眼淚打轉轉」,這句話是啥意思?有沒有道理蘊涵其中?且聽我一一道來。豬草包牲畜豬,在生活中是常見之物,在以前的農村幾乎家家戶戶都會養上一頭,在古代也是最先馴養的六畜之一,早在遠古時期,古人根據生活所需和動物的認知,先後選擇了馬、牛、羊、雞、狗和豬進行飼養馴化,經過漫長的歲月,逐漸成為現在的家畜。
  • 在農村,老人常說「家親三代,宗親萬代」,啥意思呢?
    在農村生活久了,離開農村生活,總會對農村有一種不舍的情懷,有對農村人淳樸善良的那份惜懷,也有對農村文化的那份珍重。而農村老話作為農村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常常以幽默風趣的語言風格吸引著我們。記得小時候在農村生活,平日裡最開心的事莫過於每天的閒暇時刻坐在村口的木墩上,旁聽村子的老者談笑風生,說著生活的各種趣事,而這其中就包含著不少有趣的農村老話。那時候小,不懂得這其中的意思,但是讀來總是朗朗上口,別有一番風味,而今已經長大,對小時候耳熟能詳的農村老話已經記得不多,但仍能依稀記得幾個,也終於能明白其中的意思。
  • 農村俗語:「蛇遇猛虎仇上仇,豬見猿猴必斷頭」是啥意思?
    去年秋天的時候,小王特意回了一次家,與父親商量年底準備與小張結婚的事情。父親本來挺高興,但當小王說起小張比自己大兩三歲,而且,小張是屬虎的時候,父親的臉立馬沉了下來,並且「命令」小王堅決與小張了斷,縱使小王這一輩子打光棍也不能將小張娶回家。父親的這種說法著實把小王弄了個一頭霧水,在小王看來,小張無非就是比自己大兩歲,按照男女的壽命來講,小張比自己大正合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