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主義者與出離心

2021-02-08 鮮花天降的法緣

  在佛教裡,出離有很多種含義和解釋,我遇到的很多人都把佛教的出離理解為遠離人世,就像悉達多太子曾經做過的那樣,不過這種解釋容易把尚未準備好的人嚇跑,佛陀並不打算剃光每個追隨者的腦袋。

  對於生活在城市裡,喝桶裝水,每天坐地鐵上下班的人來說,悉達多的出離在多數時候只能是一種遙遠的夢想。他們可能並沒有太多的選擇餘地。如果你想修行佛法的話,你可能只能在這樣的環境裡修,在地鐵裡,在公司裡,在下班的路上,在晚飯之後。但你同樣可以出離,要知道,出離心並不只有一種表現形式。

  如果你想知道自己是否具有出離心,可以以這種方法檢驗:在過去對你很重要的一件事,現在是否對你一點都不重要,過去可以輕易激怒你的事,現在你是否毫不在乎。如果是的話,那麼你就從這裡出離了。你需要出離的東西很多,並不只是不抽菸不喝酒或不打牌,那只是開始。

  所謂出離,就是不再執著過去執著的事物。當你不再執著一件事物或一種習慣,它就失去了指揮擺布你的能力。你也就獲得了自由。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你必須出離所有的事物,才能獲得徹底的自由,我這裡所說的所有的事物當然不止是那些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也包括很多細微的東西。

  例如,如果你看到一個觀點,這個觀點令你不舒服,那麼說明你執著於一個相反的觀點。這個觀點奴役著你,所以你會不舒服。這樣的事情也應該出離。不管這個相反的觀點正確與否,或是誰所說,如果他可以讓你不舒服,那你已經被攻陷,你都應該從那裡出離。

  應該指出的是,佛教所有的觀點都是為了破除另一些觀點而出現,但它不應該成為你的新主人。你也許經常會變得很生氣,那是因為你的生活裡總是出現與你所預期的相反的東西。

  例如,你請的臨時工可能讓你非常不舒服,僅僅是因為她擦桌子的方式與你不同,你很不喜歡她那種看上去非常笨拙的擦法。甚至有時候你在街上看見一些打扮誇張把頭髮染成綠色的人也會生氣。那是因為你執著於古老的審美觀。

  要擺脫這種不爽的心態,有兩種方法,一種是你改變心態,不再執著於每個人必須按照你的方式去做事的想法。還有一個就是換一個擦桌子的方式和你所期待的一樣的臨時工。

  很顯然,前者是一勞永逸的方法(佛教用的就是這種方法)。後者只能暫時解決問題,你可能必須不斷地更換臨時工(這也是很多人不斷更換老公的原因)。你可能花了很多時間找到一個照你說的方式去擦桌子的臨時工,但你很快會發現,她上廁所的時候居然忘了衝馬桶。

  因此,試圖以改變外在的世界來追求完美是徒勞無功的。永遠會有你意想不到的事情出現,把毫無準備的你激怒。你有多少執著,就有多少痛苦,要擺脫痛苦,你必須從所有的執著裡出離。當你生氣的時候你應該看一下自己的心,為什麼會生氣。是否因為出現了與你期待正相反的東西。你的期待,就是你所執著的東西。

  佛陀不會被任何事情激怒,因為他出離了所有的執著。你可能因為任何事情生氣,你可能因為公共汽車開的太慢而生氣,可能因為找不到所需要的東西而生氣(她把東西放哪了?她總是亂放東西),甚至可能因為你想讓他生氣的人不生氣而生氣。這說明你非常脆弱。你很容易被激怒。

  在經過一段時間的修行之後,你可能還是未能了悟空性,也不知道金剛經在說什麼。但你還是和過去有所不同,過去你是個追求完美的人,而現在你已經可以容許很多不完美的事在自己的生活中出現。例如,你可以吃一道比較鹹的菜而不會抱怨。

  所謂完美主義者,也就是說,你希望所有的事情都要達到你所希望的樣子,你希望住在牆壁是天藍色的屋子裡(如果不是,你就會睡不著覺),你不喝桶裝水之外的任何水,你希望用自己喜歡的杯子喝茶,希望茶的味道不要太濃也不要太淡。

  做一個完美主義者的壞處就是,你會經常痛苦,因為這個世界上多數事情都不會輕易俯首聽命,它們不會事事順著你。要讓他們達到你所希望的樣子,你必須花很多時間。很多人試圖創造完美的世界,不過他們最終都被證明失敗了。事實上,只要把你的心稍作調整,一切都會很完美。

  你之所以看到的是一個不完美的世界,是因為你有各種執著和不切實際的期待,如果你可以從這裡出離,你會變得非常強大,你不再堅持必須住在有藍色牆壁的屋子裡,不再堅持必須喝桶裝水,不再堅持必須用自己喜歡的杯子喝水,不再堅持茶的味道必須不濃不淡。

  如果你出離了所有的執著,那麼你就會變得非常自由,沒有任何事情可以激怒你或傷害你。


相關焦點

  • 真正的出離心,讓你大吃一驚!
    但你同樣可以出離,要知道,出離心並不只有一種表現形式。如果你想知道自己是否具有出離心,可以以這種方法檢驗:在過去對你很重要的一件事,現在是否對你一點都不重要,過去可以輕易激怒你的事,現在你是否毫不在乎。
  • 你是「真完美主義者」還是「偽完美主義者」?
    不好意思,你們並不是真的「完美主義者」啊。這種人其實就是我們時間管理特訓營課程裡講到的「偽完美主義者」。「偽完美主義者」的心態是如果一件事不能做好,那我就寧可不願意開始。而真正的完美主義者態度是先去做,再做好;先完成,再完美。「偽完美主義者」發現一件事沒有按自己預期進行,會選擇放棄這件事,因為做得不夠好,我寧可讓它結束。看起來是高質量高標準,其實是不想真的到最後,看到自己的失敗和無能。
  • 完美主義者的危險
    我曾經是一名完美主義者,努力想把任何事物都掌控在自己手裡,眼裡容不得半點沙子,一切都要做到毫無瑕疵才罷休。
  • 承認不完美,是完美主義者的終極解藥。
    什麼是完美主義者? 關於完美主義,1980年,心理學家大衛·伯恩(David Burns)給出了他的定義,認為:完美主義者並不是指那些健康地追尋優秀並在努力達到高標準的過程中體驗到快樂的人;而是指那些把個人標準定得高於自己能力、強迫自己不斷向不可能實現的目標努力、完全以工作量來衡量自己價值的那些人。
  • 完美主義者的10條標準
    在這兩個方面的基礎上,心理學家將完美主義者分為兩種,順應型完美主義(Adaptive Perfectionism)和順應不良型完美主義(Maladaptive Perfectionism)。許多傑出的運動員、企業家、研究者是順應型的完美主義者,他們追求完美,對於完美的渴望卻沒有成為他們的障礙。也有一些學者認為,他們並不屬於真正意義上的完美主義者。
  • 桌子亂七八糟的人卻是完美主義者?
    桌子亂七八糟的人卻是完美主義者?這些也能反映出人們的真實性格,而且和你事先預想的大為不同呢。辦公桌很雜亂的人,其實是個完美主義者辦公桌很亂的人有時候或許會給人工作效率不佳的印象,但其實他們才可能是真正的完美主義者。
  • 心理上,完美主義者的行為表現有哪些?
    也就是說這個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人,那麼什麼是完美主義者?一、什麼是完美主義者?完美主義者顧名思義,就是事事追求完美的人,每個人的行為特點都不太一樣,通過分析,所有人被劃分為九種類型,完美主義者就是之中之一。
  • 你是一個追求完美的人嗎?完美主義者的自我認識與提升!
    你是否想要把每件想做的事,都要做到最好、最完美?完美主義者有著極強的原則性,在他們心中,正直與正確是最重要的,在他們看來,世界只有對與錯兩個角度,黑白分明。那麼,你是一名真正的完美主義者嗎?請隨「布曲讀書」一起,來看看完美主義者都有哪些具體的特徵吧!
  • 完美主義者的自我訓練
    完美主義並不是壞事,因為對待自己的高要求和高期待,完美主義者大都比較成功且自律。但是當這種完美主義情緒過度幹擾到自己的生活時 ,你會發現他們普遍都是非常焦慮的那類人。而且他們有個共同的邏輯:只要我的所作所為都是完美無暇的,別人找不到錯誤,那麼就沒有人能夠傷害我。
  • 完美主義者的痛苦:秩序、道德和本能
    他們在努力追求完美的過程中,不斷積累成功的經驗,而追求完美所獲得的各種成績更強化了他們追求完美的欲望。然而,完美主義是一把雙刃劍。完美主義使人不斷向上,但當這種對完美的追求遭遇困難時,完美主義者就會產生強烈的病態心理,此時,完美主義者若不能適時捨棄追求完美的心態,這種不完美的計劃之外的現實狀況便會使完美主義者陷入遠超於非完美主義者的焦慮感中。
  • 13個可以讓強迫症和完美主義者內心愉悅的畫面,堪稱完美!
    如果你也是這麼做的,那麼恭喜你,你一定是一個完美主義者。在細節處追求極致,即使是微小的細節,也要確保萬無一失,這樣才是一個合格的完美主義者。接下來這13張圖片,將會讓身為完美主義者的你感受到無法想像的愉悅。陽光下黑色的長凳形成了一排整齊的陰影,奇特的角度讓椅背和坐墊的陰影成了一個規整的四方形,線條的排列也讓人感到舒爽。
  • 總是追求完美的完美主義者,便會對很多事物感到不滿!
    完美主義——虛幻的另一個代名詞。世界上本來就沒有完美的東西,就連科學賴以發展的公理,也總是有著某某假設,某某前提。然而,完美,這樣一個烏託邦式的假想,卻是促進古往今來世界上許多人的源源動力。正因為有它存在於我們的心中,我們紛亂的社會才變得更加有序,我們才能被文明的鐵臂推送向前。
  • 《綠皮書》:給情感裝上「活動門」——完美主義者人格的自愈之路
    完美主義者人格的特點非常明顯——內心住著一個批評家,不斷督促自己提高自我進而獲得他人肯定,儘可能避免錯誤,因為錯誤會使擁有完美主義者人格的人非常痛苦。「不夠黑也不夠白」的雪利博士只能痛苦和孤獨地住在「城堡」裡,自己出不去,別人也進不來。過分看重他人的看法,是完美主義者人格孤獨與痛苦的源泉,也是雪利博士自主追求的結果。
  • 完美主義者,中毒太深的表現,第一條說的就是我!
    如果你曾為得了一個「良好」或是止步於第二名而哭泣,那麼很有可能你是一個完美主義者。作為一種文化,我們都傾向於獎勵完美主義者,為其始終堅持設定高標準並不懈的迫使自己去達到這些標準的精神。完美主義者往往都是成功人士 —— 但是他們為成功所付出的代價是長期的痛苦和失望。完美主義並不是非要達到「黑天鵝」一般的程度才會肆虐你的生活和健康。
  • 漫畫家「完美主義者」張曉雨專訪
    同時,張曉雨在生活中也是一個完美主義者,這也使他在創作時總是會覺得自己的作品不夠完美,進而不斷的修改完善,當然也有一部分作品會被這種心態弄得誇張化,但是往往效果都出人意料的不錯。作為業內知名漫畫家,本次張曉雨受邀出席8月29日至9月2日將要在天津濱海國際會展中心舉辦的第四屆中國(天津濱海)國際文化創意展交會,在現場與各大漫畫家一起進行現場創作活動,並與全國知名漫畫家一起為廣大讀者帶來個人作品的現場籤售,我們特意就此事對他進行了專訪,希望從他口中可以了解一下展會的相關活動情況,以及這樣一位以追求完美為目標的漫畫家會在現場為我們帶來什麼樣的作品。
  • 緋夜老師心理小課堂:九型人格之完美主義者
    比如,緋夜老師選擇是分析類型1完美主義者的章節,具體目錄是:完美主義者失落的本質完美主義者心理世界觀及補償策略完美主義者健康和不健康的特徵完美主義者個性陰暗面對提高心理健康和通往內心平靜的理療建議2把目錄中自己想要知道的內容寫成問題把這個目錄變成問題之後就很有趣了。
  • 完美主義者其實是一種不幸,追求完美的過程很艱辛,結果很受傷
    完美主從一開始就不是個褒義詞,前英國首相邱吉爾說:完美主義等於癱瘓。要求自己及他人做到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如今我發現身邊的完美主義越來越多,這些人有共同的特點就是專注細節,不斷鑽自己的細節,還要求別人的細節一樣的完美。最可怕的是就算別人覺得已經很完美了也架不住「完美主義者」最終畫蛇添足的一擊。
  • 在處世關係上,完美主義者是一個相當懂得克制的人!
    在處世關係上,完美主義者是一個相當懂得克制的人。他們不輕易地發表自己的見解,因而感情也不輕易地流露出來,在某些時候,他們看起來有些接近神秘。這緣於完美主義者不喜歡相互依賴的關係。他們認為人生最大的目標不應該放在卿卿我我之上,而應放在事業的成就之上,對過多的約會他們覺得是浪費時間以致於有些冷淡。完美主義者聰明機智。有創造力和創新意識,所以,他們不喜歡依賴於別人,對不能自動自發做事的人和喜歡依賴他人的人感到不舒服。如果有人過於依賴他們,他們就會感到包袱沉重和寶貴對間已被剝奪。
  • 你是完美主義者嗎?但這可能會讓你不完美 | 小南都知道
    他們發現,在這二十多年裡,自我導向型的完美主義者增長了10%,社會要求型完美主義增長了33%,他人導向型完美主增長了16%。位於澳洲珀斯的科廷大學專門研究完美主義、飲食失調和焦慮症的高級研究員莎拉伊甘(Sarah Egan)說:「這是一種能引發各類問題的心理疾病。沒有其它狀況可與之相提並論。」
  • 胡思亂想,完美主義者處女座的患得患失!
    導語:處女座是完美主義者,一切事情要求盡善盡美,所以對自己比較狠,事事嚴格要求自己,力求做到最好,所以處女座生活的會很辛苦,當然,對於高要求,高標準的處女座,對身邊的朋友也比較挑剔,只有同樣優秀的人才能與處女座並肩作戰。處女座獨處的時候在想什麼呢?沒錯,胡思亂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