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主義者,中毒太深的表現,第一條說的就是我!

2021-01-12 vimfun偉凡心理

如果你曾為得了一個「良好」或是止步於第二名而哭泣,那麼很有可能你是一個完美主義者。

作為一種文化,我們都傾向於獎勵完美主義者,為其始終堅持設定高標準並不懈的迫使自己去達到這些標準的精神。完美主義者往往都是成功人士 —— 但是他們為成功所付出的代價是長期的痛苦和失望。

完美主義並不是非要達到「黑天鵝」一般的程度才會肆虐你的生活和健康。即使是輕微的完美主義者(那些可能從來不認為自己是完美主義者的人群)也會經歷他們因精益求精的個人追求所帶來的消極副作用。這裡有13個跡象能夠表明完美主義實際上在拖你的後腿,以及一些讓你開始放開手的簡單方法。

1. 你總是非常渴望讓別人滿意。

完美主義常常始於童年時期。在年幼的時候,我們被教導要有摘星之志——家長和老師鼓勵他們的孩子去努力成為成功人士,並對他們的成就給予表彰和獎勵(以及在某些情況下,懲罰他們未能達標)。完美主義者很早就學會以「我成就,故我在」的信念去生活,而且沒有任何事情能像因自己出色的成就而讓別人(或他們自己)印象深刻而讓他們感到興奮的了。

不幸的是,在學校、工作和生活中不斷的去追求「優秀」,會帶來一生的挫敗感和自我懷疑。

「想要達到完美會是充滿痛苦的,因為它通常是受到兩方面需要的驅動:一方面是做得非常好的渴望,一方面是害怕做不好的恐懼」心理學家莫妮卡·拉米雷斯·巴斯科說到:「這是完美主義的雙刃劍」。

2. 你知道你的完美情結正在傷害你,但是你卻認為它是你為成功必須付出的代價。

典型的完美主義者是那種竭盡全力(通常是病態的)去避免碌碌無為或平庸的人,且奉行一種「不勞無獲」的崇高信念。雖然完美主義者並不一定都是成功人士,但是完美主義常常與工作狂緊密相關。

「『完美主義者』坦承他們無情的標準的確是有壓力且有點過分的,但他們堅信這能驅使他們實現其他方法從未達到過的卓越和高效的水平」伯恩斯寫到。

3. 你有拖延症。

對於完美主義來說最具諷刺意味的是,它的特點體現在一種強烈的成功欲,但同時也可能會成為妨礙成功的東西。完美主義與恐懼失敗(通常不是最好的動力)和自我挫敗的行為高度相關,比如:過分拖延。

來自約克大學研究人員的調查表明他人取向的完美主義(一種出於渴望得到社會認可的非適應性完美主義)與拖延工作的傾向是聯繫在一起的。在這些他人取向的完美主義者中,拖延很大程度上源於對他人反對意見的預感。適應性完美主義者從另一方面來講,反而不易造成拖延。

4. 你對其他人極其不滿。

對他人進行批判是一種常見的心理防禦機制:我們排斥其他我們所不能接受的人。對於完美主義者來說有太多排斥的東西。完美主義者具有高度的鑑別能力,幾乎沒人能入得了他們的法眼。

當不再那麼強硬的對待他人時,一些完美主義者可能才會發現他們自己開始變得輕鬆起來。

「別盯著別人的缺點,也別緊抓別人的疏忽和過失不放。」佛陀啟示我們「而是要看自己的行為,你做了什麼而又有什麼是還沒做的。」

5. 你要麼就做大,要麼就回家。

許多完美主義者內心都掙扎在非黑即白的想法裡 -- 在某個時刻你是個成功者,在下一瞬間你又變成了失敗者,這取決你的最新成就或是失敗經歷 -- 而且他們總做一些極端的事情。如果你有完美主義傾向,當你知道有一個能讓你成功的好機會擺在眼前,可能你就會將自己投身於這樣一個新的項目或是工作 -- 而當察覺到有失敗的風險時,你可能又會去完全避開它。研究表明完美主義者總在規避風險,這樣會抑制創新性和創造力。

對於完美主義者來說,人生就是一場要麼功成名就,要麼一事無成的遊戲。當一個完美主義者專注於某件事情時,她的強大動力和野心會讓她不惜一切代價去實現目標。這並不奇怪,因此完美主義者是罹患飲食失調症的高危人群。

6. 你很難向別人敞開心扉。

作家兼調查員布雷內·布朗曾把完美主義稱作一面厚達「20噸的盾牌」,我們隨身攜帶以保護自己免受傷害 -- 但是在大多數情況下,完美主義只不過是阻擋我們與他人建立起真誠的聯繫而已。

心理學家肖娜·施普林格指出:「因為他們對失敗和拒絕的強烈恐懼,完美主義者們常常很難讓他們自己不設防或是展現脆弱。」

「想要讓一個完美主義者跟同伴去分享他或她內心的感受是很困難的」施普林格在《現代心理學》中寫到「完美主義者們常常覺得他們必須永遠強大,要時刻控制他們的情緒。一個完美主義者可能會避免同他人談論他個人的恐懼、無力、不安全感以及沮喪等情緒,即使是那些跟他們最親近的人。」

7. 儘管你知道後悔無益……但是你仍然會去後悔。

不管是烤焦的餅乾或是開會遲到5分鐘,完美追求的傾向時刻充斥在每一個小錯誤裡。這將滋生一大堆的崩潰、存在感危機和滿溢的怒氣。當你全力聚焦在失敗上或是被不惜一切代價去避免的那種渴望所左右時,即使是微不足道的錯誤都成了個人失敗論的證據。

「由於缺乏一種深刻的且始終如一的自尊來源,失敗的打擊對於完美主義者們來說尤其困難,而且可能會導致一部分個體長期的抑鬱和退縮。」施普林格寫到。

8. 你將每件事情都看作是在在針對自己。

因為他們將每次挫折和批評都看成是在針對個人而感到不悅,完美主義者們往往相較其他人更不易重新振作。與其說從這些挑戰和錯誤中迅速得到恢復,還不如說完美主義者更多的是被它們打倒,他們會將每次失誤都看作是他們最深刻真理的證據,不斷的被「我還不夠好」的恐懼所折磨。

9. ...當被人批評時你採取十足的防禦姿態。

在交談中你能很快就辨認出一個完美主義者,即使是一些帶有批評性質的輕微暗示,他們都會跳出來為自己辯解。為了保護他們脆弱的自我形象,以及他們向其他人展示形象的方式,一個完美主義者總是設法採取自我防禦的方法以免受到任何威脅 —— 即使完全沒有必要防衛時。

10. 你從未完全「實現目標」。

因為完美它本身就是一種不可能實現的追求,完美主義者們往往終身都有一種他們從未完全實現目標的感覺。自稱完美主義者的克裡斯蒂娜·阿奎萊拉在2010年接受《青春漫畫》的採訪時說她致力於做那些她還沒能完成的事情,這能驅使她去不斷的超越自己。

「我是一名優等生,也是一個極端完美主義者」阿奎萊拉說道「我想要做更多的電影,我覺得我還沒有獲得我渴望的那種成功。我相信一定會有那麼一個時刻,能讓我平靜的去認識到我其實已經完成很多的目標了。」

11. 你以別人的失敗為樂,儘管它跟你完全沒關係。

常發牢騷的人喜歡抱怨,而完美主義者則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思考和擔憂他們自己的失敗 -- 他們能從別人的失敗裡找到救濟,甚至是以此為樂。把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缺點之上或許能讓你在短時間裡自我感覺良好,但是從長遠來看,這只會增強競爭意識以及滋長完美主義者的批判性思想。

12. 你會偷偷去懷念上學的時光。

有些人很討厭上學,但是你卻很喜歡,因為成功是可以量化的 -- 你有需要完成的任務、成績評分、成果,和負有提供積極反饋責任的老師,以及完成任務後的讚揚。你可能曾是老師的寵兒,或者可能曾在年鑑上被評選為「最有可能成功的人」。學校的體系和「努力工作,盡力做好,收穫回報」的簡單方程對大多數完美主義者來說是種安慰。

在真實世界裡,成功是有不同的衡量標準的。任何事情都有不同的構造。儘管你從未告訴任何人,你內心的一部分其實很懷念那個能夠得到「優秀」評價並為之心滿意足的世界。

13. 你內疚的靈魂。

在這一切表面之下,完美主義者們常常飽受內疚和羞愧的折磨。非適應性完美主義 —— 一種完美情結,通常帶有社會原因,且來自於外部的對成功的壓力感,並非源於自己內心。至於原因 ——則與抑鬱、焦慮、羞愧和內疚高度相關。

「完美主義不僅僅是追求卓越或者奮力拼搏」布朗在同奧普拉談話時說到「這是...一種就像是說『如果我看起來完美,做的完美,工作完美,生活完美,那麼我就能避免或是減少羞恥感、責備和批評』的思考方式和感覺。」

那麼布朗的忠告是什麼呢?試著修習面對真實。讓他人理解你,做最真實的自己,卸下完美主義的保護盾去表達脆弱。

「真誠就是一種修行,每天都應該練習,」她說,「有時候是每天的每時每刻。」

原文:14 Signs Your Perfectionism Has Gotten Out Of Control

來源:huffingtonpost.com

相關焦點

  • 完美主義者的10條標準
    完美主義者的10條標準實習生黎瑋玉 七七對本文亦有貢獻比起很多其他問題,完美主義的「名聲」要好得多。有些人甚至會用略帶炫耀的口吻說「我的缺點就是太過完美主義」。而這些人未必真的明白什麼是「完美主義」。什麼是完美主義?
  • 完美主義者的危險
    完美主義這四個字,名字聽上去不算貶義,還有褒揚的意味。在許多人眼裡,這是高標準、嚴要求、絕不放水,追求卓越的代名詞。但它是把雙刃劍。往好處說,這叫敬業、負責、一絲不苟;往壞處說,它常常伴隨著大量無用功,以及內心難以平息的焦慮感。
  • 心理上,完美主義者的行為表現有哪些?
    也就是說這個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人,那麼什麼是完美主義者?一、什麼是完美主義者?完美主義者顧名思義,就是事事追求完美的人,每個人的行為特點都不太一樣,通過分析,所有人被劃分為九種類型,完美主義者就是之中之一。
  • 咖啡中毒的表現,趕緊看看自己還有沒有救?
    在日常生活中的這些表現自斷一下,你是不是也中毒了?1️⃣ 倒水必定畫圈圈 無論飯店裡倒檸檬水,還是家裡泡方便麵,甚至衝個感冒靈顆粒,都要小心翼翼控制水柱,畫起圈圈。無辜平民:我媽說喝湯的時候別發出那麼大聲音!
  • 你是「真完美主義者」還是「偽完美主義者」?
    老師說「先完成再完美」,為什麼我是「100分做不到,60分也不想要」呢?
  • 完美主義者的自我訓練
    完美主義並不是壞事,因為對待自己的高要求和高期待,完美主義者大都比較成功且自律。但是當這種完美主義情緒過度幹擾到自己的生活時 ,你會發現他們普遍都是非常焦慮的那類人。而且他們有個共同的邏輯:只要我的所作所為都是完美無暇的,別人找不到錯誤,那麼就沒有人能夠傷害我。
  • 承認不完美,是完美主義者的終極解藥。
    上學期考試,你不還考了全班第一嗎?」 我向來訪者指出。 「那有什麼用?」來訪者迅速回擊了我。 「你個高腿長,是馬拉松健將,還是漂亮的馬甲線。」我繼續提醒她。 「那有什麼用?!」又一次,同樣的回擊。
  • 完美主義者的痛苦:秩序、道德和本能
    完美主義者的這種追求完美的願望,有時已超出完美地完成某種事務的境界,更多時候影響到了一個人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其表現之一便是注重事物的秩序性和社會道德觀念。小到一絲不苟地整理房間衣物,時刻保持房間整潔,大到生活中事無巨細地遵規守矩,完美主義者對任何事情都親力親為,絕不允許有一絲馬虎。
  • 總是追求完美的完美主義者,便會對很多事物感到不滿!
    完美主義——虛幻的另一個代名詞。世界上本來就沒有完美的東西,就連科學賴以發展的公理,也總是有著某某假設,某某前提。然而,完美,這樣一個烏託邦式的假想,卻是促進古往今來世界上許多人的源源動力。正因為有它存在於我們的心中,我們紛亂的社會才變得更加有序,我們才能被文明的鐵臂推送向前。
  • 緋夜老師心理小課堂:九型人格之完美主義者
    完美主義者不開心的原因是什麼?書中是這樣解讀完美主義者的:人類被上帝創造出來時是完美無瑕的狀態,而嬰兒初來到人間時也是完美無瑕的。這個時候不會去區分「你我」、「好壞」,一切都是一體的。每個人都是先天完美。隨著成長,有意思的事情發生了。
  • 小島秀夫闡述自己的遊戲製作:我就是完美主義者_遊俠網 Ali213.net
    這也意味著,他依然還沒有選擇,或者說依然還在猶豫和懷疑下一款遊戲應該使用什麼樣的遊戲引擎。他知道,玩家們期待的是一款重量級3A大作,而並不是小規模試驗性的獨立作品。當我創建小島工作室的時候我想要製作一款小型遊戲,但我開始與世界各地的朋友們交談以後,他們都告訴我不能這麼做,因為玩家們都在期待一款大作,所以這也是我計劃要做的。我不能說什麼時候問世,但我下一款作品不會是一款小遊戲。」
  • 完美主義者與出離心
    他們可能並沒有太多的選擇餘地。如果你想修行佛法的話,你可能只能在這樣的環境裡修,在地鐵裡,在公司裡,在下班的路上,在晚飯之後。但你同樣可以出離,要知道,出離心並不只有一種表現形式。  如果你想知道自己是否具有出離心,可以以這種方法檢驗:在過去對你很重要的一件事,現在是否對你一點都不重要,過去可以輕易激怒你的事,現在你是否毫不在乎。如果是的話,那麼你就從這裡出離了。
  • 漫畫家「完美主義者」張曉雨專訪
    同時,張曉雨在生活中也是一個完美主義者,這也使他在創作時總是會覺得自己的作品不夠完美,進而不斷的修改完善,當然也有一部分作品會被這種心態弄得誇張化,但是往往效果都出人意料的不錯。作為業內知名漫畫家,本次張曉雨受邀出席8月29日至9月2日將要在天津濱海國際會展中心舉辦的第四屆中國(天津濱海)國際文化創意展交會,在現場與各大漫畫家一起進行現場創作活動,並與全國知名漫畫家一起為廣大讀者帶來個人作品的現場籤售,我們特意就此事對他進行了專訪,希望從他口中可以了解一下展會的相關活動情況,以及這樣一位以追求完美為目標的漫畫家會在現場為我們帶來什麼樣的作品。
  • 你是一個追求完美的人嗎?完美主義者的自我認識與提升!
    你是否想要把每件想做的事,都要做到最好、最完美?完美主義者有著極強的原則性,在他們心中,正直與正確是最重要的,在他們看來,世界只有對與錯兩個角度,黑白分明。那麼,你是一名真正的完美主義者嗎?請隨「布曲讀書」一起,來看看完美主義者都有哪些具體的特徵吧!
  • 《綠皮書》:給情感裝上「活動門」——完美主義者人格的自愈之路
    甚至連他教導託尼正式的英語發音和寫情信的方法,也是雪利博士嚴格要求手下的表現。所以他永遠無法理解為何託尼以「胡說藝術家」的外號為豪。作為享樂主義者的託尼,認為「胡說藝術家」是朋友對他善於與人打交道的稱讚,而作為完美主義者的雪利博士只會覺得這是個貶義詞,不值得高興。
  • 桌子亂七八糟的人卻是完美主義者?
    桌子亂七八糟的人卻是完美主義者?辦公桌很雜亂的人,其實是個完美主義者辦公桌很亂的人有時候或許會給人工作效率不佳的印象,但其實他們才可能是真正的完美主義者。因為對完美主義者而言,事情的完成度只有0和100,於是不重要的事情他們就會先放到一旁完全不管,而重要的事情他們一定會做到100分才交出來,於是桌上的東西就越堆越多了。
  • 完美主義者其實是一種不幸,追求完美的過程很艱辛,結果很受傷
    完美主從一開始就不是個褒義詞,前英國首相邱吉爾說:完美主義等於癱瘓。要求自己及他人做到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如今我發現身邊的完美主義越來越多,這些人有共同的特點就是專注細節,不斷鑽自己的細節,還要求別人的細節一樣的完美。最可怕的是就算別人覺得已經很完美了也架不住「完美主義者」最終畫蛇添足的一擊。
  • 周琦:在完美主義者眼裡,我的職業生涯已經完蛋了,徹底的
    就像是沈從文先生說的那樣:我們總是說要盡一切可能的追求成功,卻很少說,在追求成功的路途中要給自己留空間,給別人留餘地。我們總是說,往前衝什麼都不要怕。卻很少在往前衝時戴頭盔,護膝,護腕,做好保護措施並預先演練跌倒。我們總是告訴孩子,不要深陷感情的泥沼。卻很少有人告訴孩子,在感情受傷時,是顯現風格的最好時機。要尊重別人的選擇,要善待自己。
  • 在處世關係上,完美主義者是一個相當懂得克制的人!
    在處世關係上,完美主義者是一個相當懂得克制的人。他們不輕易地發表自己的見解,因而感情也不輕易地流露出來,在某些時候,他們看起來有些接近神秘。這緣於完美主義者不喜歡相互依賴的關係。他們認為人生最大的目標不應該放在卿卿我我之上,而應放在事業的成就之上,對過多的約會他們覺得是浪費時間以致於有些冷淡。完美主義者聰明機智。有創造力和創新意識,所以,他們不喜歡依賴於別人,對不能自動自發做事的人和喜歡依賴他人的人感到不舒服。如果有人過於依賴他們,他們就會感到包袱沉重和寶貴對間已被剝奪。
  • 我的老公是一個完美主義者,但是我想和他離婚
    老公是一個完美主義者,他喜歡東西都擺得很整齊,沒有按他的要求擺好放好,他就會說,會一直念,我比較愛乾淨就喜歡拖地搞衛生,我聽了就說他,叫他自己擺,我搞衛生,有時候他非要我去擺,我不去就扯出我很多毛病來,然後吵著吵著他就特別火,一副想吃了我的樣子。甚至有一次把我推床上,對我動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