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女人想讓孩子跟自己的姓?其實,在法律上並沒有明確的規定孩子必須隨父姓、或者隨母姓,在孩子出生時,尚沒有決定名字的能力,這個是父母幫忙代辦的。所以,孩子隨父親的姓氏、或者孩子隨母親的姓氏都是可以的,只要夫妻雙方達成一致就可以。
但是,從傳統社會至今一直流傳下來的舊習慣是孩子出生就隨父親的姓氏,極少有隨母親姓氏的孩子,除非,母親家族的背景過於強大,父親是入贅女婿,孩子不得不隨母親的姓氏,否則一般意義上孩子都是跟隨父親姓氏的。
但是,隨著現在社會女性思想觀念和意識的改變,越來越多的女性想要孩子跟隨自己的姓氏,其實也不過以下幾個原因:
其一,現代女性一般是獨生子女,父母只有自己一個女兒,如果孩子跟隨自己的姓氏還可以讓自己的姓氏得以保留繼續留存下去,這樣也是給父母的一種安慰,讓父親感覺到後繼有人,彌補了當時父母只有自己一個女兒沒人傳宗接代的遺憾。
第二個原因是,現代女性越來越獨立,這個獨立不僅體現在思想觀念上很有想法,更體現在她們經濟意識獨立,正是因為她們的這份獨立,她們有能力自己撫養孩子,照顧孩子健康成長。
甚至有的女性很是強勢,各方面能力十分突出,比自己的老公掙錢還要多,這時為了凸顯自己的經濟實力、或者在家中的地位,女性就會思考,可不可以讓孩子跟隨自己的姓氏,畢竟誰掙錢多誰說的算這一思想會很影響女人的判斷能力的。
還有一種原因是,國家現在二胎政策放開了,家裡一般可以要兩個孩子,這樣就多出一個給孩子取名字的機會。家裡有兩個孩子一個孩子隨父親的姓氏,一個孩子隨母親的姓氏,在很多女人看來極為完美,畢竟孩子是自己辛辛苦苦生下來的,要一個孩子跟隨自己的姓氏怎麼了。
此外,女性過於強勢的性格,現代社會對女性的要求越來越嚴格,導致在各種壓力下,女性變得越來越強大,甚至有時候過於強大變得很強勢,她們想要主宰一切,在外面可能不能說的算,但是在家裡她想要事事做主,例如孩子隨自己的姓氏。
畢竟,孩子是自己盡心盡力生下來的,孩子隨自己的姓氏能凸顯自己的家庭地位,同時也能光宗耀祖,看自己多厲害,在家裡說話多算數,孩子可以跟自己的姓氏一樣。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女性很可能讓孩子跟隨自己的姓氏。
其實,在我國的法律中是這樣說明的:我國的《民法通則》第九十九條規定:「公民享有姓名權,有權決定、使用和依照規定改變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幹涉、盜用、假冒」。
《婚姻法》第二十二條規定:「子女可以隨父姓,可以隨母姓」。所以說,夫妻倆人沒必要糾結,孩子到底應該跟隨夫妻二人誰的姓氏,合不合法律規定,只需要考慮自己的需要暫時決定孩子跟隨誰的姓氏,取什麼樣的名字就可以了,畢竟孩子在成年以後還是有機會自己決定自己姓名的。
但是根據中華民族多年以來的傳統來說,孩子出生時就應該跟隨父親的姓氏,所以,導致孩子出生時跟隨父親的姓氏,有著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其實在舊中國不僅孩子出生跟隨父親的姓氏,連女子嫁過去也要跟隨丈夫的姓氏真的是「嫁雞隨雞嫁狗隨狗」。
在古代社會孩子跟隨父親的姓氏,是男權主宰社會的一種體現,但是孩子在出生時跟隨父親的姓氏也日漸演變成一種習慣,在原來的母系氏族社會,孩子跟隨母親的姓氏,那時孩子只知道自己的母親是誰,而不知道自己的父親是哪一位。
但是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男性的重要地位日漸凸顯,父系氏族到來,在封建社會日漸演變為男性掌管社會和家族裡的一切,這時為了劃分氏族種族,孩子在出生時都會跟隨男人的姓氏,甚至對於女人的姓氏也有著嚴格的要求。
嫁到男方家裡,女人就得姓男方的姓氏,比如女人姓劉,男人姓張,女人嫁過去就要叫「張劉氏」了,在女子去世後,墓碑上也會這樣刻上。
新中國成立後,提倡男女平等,所以,女子出嫁跟隨丈夫的姓氏這樣規定慢慢取消,但是,孩子跟隨父親的姓氏這一習慣被保留,大部分家庭還是會要求孩子在出生時要跟隨自己父親的姓氏,父親姓什麼自己就姓什麼。
現在去小學或者幼兒園,在一個班裡,你會看見,四個字或者名字裡出現兩個姓氏的孩子名字。這樣的孩子名字見怪不怪,因為這一般是夫妻二人商量好了,為了表示丈夫對於妻子的尊重,想要在孩子的姓名中體現夫妻二人的姓氏,或者表示夫妻二人都極為寵愛這個孩子,所以,孩子的名字中才會有夫妻兩個人的姓氏在。
你有時候也會發現,有的孩子父親和孩子不是一個姓,如果放在以前的社會,可能會驚訝一些,這個孩子是不是遭遇了父母離婚等變故,孩子不得不跟隨自己母親的姓氏了?或者母親再婚孩子又跟隨了後爸的姓氏?
你可能會多一些這樣的猜想,但放在當今社會,你也應該學會見怪不怪,鎮定地翻開家名冊,看看孩子的母親姓什麼,看看孩子是不是隨了母親的姓氏,如果孩子的姓氏和母親一樣那就不用大驚小怪了,如果還是不一樣,那就可以私下裡問問孩子的家長再做定奪。
這樣的現象,相信很多幼兒園老師、還有小學老師已經習以為常了,一個班裡出現龍鳳胎或者雙胞胎一個孩子隨父親的姓氏,一個孩子隨母親的姓氏,這樣的現象肯定也大有人在。
極為幸運第一胎就生了兩個孩子,如果生了一對龍鳳胎就更是兒女雙全了,這時,如果男方同意的話,可以讓男孩子跟隨父親的姓氏,女孩子跟隨母親的姓氏,這樣也是對妻子的一種補償。
但是,就這麼多年以來怕麻煩的心理來看,如果,你是一個害怕麻煩的人,那就儘量少做這種奇奇怪怪的事情,因為,真的會有很多人閒來無事追著你問,為什麼你家孩子姓氏卻不一樣,你家究竟怎麼了?
尤其是在孩子小的時候,很多大人見孩子可愛喜歡戲弄小孩,更會編出奇奇怪怪的理由或者問題逼問孩子,這無疑會造成孩子的心理負擔。
如果怕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受到影響,就沒必要搞這樣的煩心事情了。不過,話說回來,孩子在出生時尚沒有決定自己的名字的權利或者能力,如果夫妻二人商量好孩子跟隨母親的姓氏也完全可以,沒有那麼多強求的事情。
孩子跟隨父親的姓氏是一種習慣,一種中華文化的傳承,是家族血脈的延續,相信很多人家都會有這樣的思想觀念。作為一個獨生子女,我並沒有那麼多想法,想要孩子跟隨自己的姓氏,畢竟孩子是自己和自己另一半親生的,跟隨他的姓氏也無所謂,畢竟大部分家庭也都是這樣的。
真的不想搞什麼奇奇怪怪的事情,給孩子以後發展帶來麻煩,或者因此再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家庭矛盾,總覺得有一種不值得的感覺,如果家裡的父母強烈要求我們的孩子必須有一個跟隨我的姓氏,那我可能會和自己的另一半協商一下,看看能不能讓孩子跟隨我的姓氏,如果父母不強烈要求,我自己應該不會有這樣的要求的。
我認為孩子是雙方的,沒必要因為這一件小事產生不愉快。所以,到現在我的父母也沒和我提到過,結婚以後如果生兩個孩子、哪怕一個孩子也要隨我的姓氏的事情,可能他們也怕惹來不必要的困擾或者麻煩。畢竟現代社會壓力這麼大,何必給自己找事情和不痛快呢?
總之,孩子在出生的時候,跟隨父親的姓氏或者母親的姓氏都是可以的,法律上也沒有明確的規定孩子必須要跟隨父親的姓氏、或者母親的姓氏,所以,孩子出生時夫妻雙方就有自己決定孩子姓氏的權利。
只要夫妻雙方好好溝通,決定孩子的姓氏應該是不難的,也沒必要因為這一件小事傷了和氣。但是我認為起名字這件事馬虎不得,因為這會對孩子以後的發展產生重大的影響,如果因為自己一時的衝動或者不理性,而給孩子日後發展或者生活帶來很大的不方便,相信這並不是我們想看到的結果。
但是,我們也十分尊重孩子出生時跟隨母親姓氏的結果,畢竟這是人家自己商量決定的結果,作為一個外人我們沒有必要對人家指指點點,我們只需要尊重他們的決定,也不要對這個孩子給予過分的關注,或者不理解,更沒必要因為這一個問題對孩子追問個不停,讓孩子產生不耐煩的情緒,這樣對於孩子是一個無形的傷害。
所以,孩子無論跟隨父親的姓氏、還是母親的姓氏都要給予尊重和理解。